在上文《科幻小说与科学思维》(《科普时报》2018年8月3日第3版)刊发后,叶李华先生联系到我,指出文章中我引用的“科幻小说要有强烈的科学意味,小说中的科学‘比重’要大,尽可能不违背科学的基本原理……”这句话并非他说的,应该是张系国教授的原话。

首先,谢谢叶先生的指正!我回忆了一下,这是我在一个讲座上听一位教授讲演时记录的。看来是当时记录有误,在此先作说明。

其次,在上文中还提到“真正经典的科幻作品,要用科学思维(而不是哲学思维)为基础……科幻作品的最重要的意义之一,就是培养读者的科学思维,而非哲学思维。”对此,有位读者给我留言:“据我所知,哲学是现有智慧的总合与归纳,和科学思维有何不同?”

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接下来,我想就哲学思维和科学思维的异同,作一个说明和阐述,请原谅我的一家之言,姑且抛砖引玉,欢迎大家提出不同的看法。

科学和哲学思维的区别(哲学思维与科学思维之异同)(1)

哲学思维与科学思维之异同

——为何当下“科幻作品最大的问题是想象力还不够”

文/陈思进

最近,我正在阅读尤瓦尔·赫拉利的“简史三部曲”第三部《今日简史》,书中提到当今科幻作品的最大问题,是想象力不够,如总认为人工智能和人类会开战。

其实,赫拉利列举的那一类科幻作品,多半儿是所谓的“软科幻”(Soft Science Fiction)——相对于硬科幻而言,其情节和题材过度集中于哲学、心理学、政治学或社会学等倾向,科学技术和物理定律的重要性被大大地降低。

而我之前在《科幻小说与科学思维》中建议,科幻作品、尤其是科幻影视不要再区分“软硬”了,如果在科幻影视中的科学“比重”不够大,甚至违背物理学的基本原理,特别是如果缺乏科学思维(而是以哲学思维)为基础的话,就索性别再归类科幻了,归类奇幻、魔幻或玄幻更为合适。

回顾历史,人类对世界的探索和认知,是从哲学(包括神学)到科学的一个演变过程,“老”的哲学和宇宙观,例如,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哲学,都曾对科学(如物理学)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但是,在政治宗教权力的干预下,“老旧”哲学时常会变成科学发展的禁锢。例如,集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欧几里德、托勒密学说于一身的阿奎那学说,曾经成为不可挑战的神圣的哲学经典,成了凌驾于科学之上的“裁判”,阻碍了科学的发展。

科学与哲学的最大差别就在于:科学是通过试验和观察验证的,而哲学不是。而随着科学的发展能够系统地解释许多自然现象后,在一些相关领域中,科学渐渐地取代了哲学。

事实上,从人类认识不断进步的大趋势来看,特别在近400年中,随着科学的不断突飞猛进,科学和哲学的关系是:科学一步一步走进来,哲学一步一步退出去——一个又一个的哲学的领域变成了科学的领域。

这么说吧,在没有科学的世界里,哲学只是“粗糙的”归纳世界的一种方式。而在科学中,能够保留的只是“哲(聪明)学”的一些思维方式,如:Occam's razor(奥卡姆剃刀)。绝大多数一流物理学家,如费曼就明确表示了对哲学的微言,霍金甚至在《大设计》中索性宣布“哲学已死”。

举例来说吧。不少人在年轻时“一头秀发”,人到中年后头发便日渐稀疏,渐渐地演变到后来的某一天彻底谢顶——秃顶。这其实就是一种渐进的、连续的变化,并没有明确剩下多少根头发,就算是“秃”了……

科学和哲学思维的区别(哲学思维与科学思维之异同)(2)

这就好似从哲学思维到科学思维,从“最”哲学的思维(一头茂盛的秀发),到“最”科学的思维(彻底的谢顶),科学思维从哲学思维渐渐地演变过来,从之前的一头秀发到秃顶,虽然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但已然是本质上的不同了……

表面上来看,哲学思维是“聪明”的(哲学在希腊文里就有聪明的意思),而科学思维恰恰看似“愚笨”的。科学思维的效率很低,通俗地讲就是很“轴”的。据统计,具备科学思维的人到了今天,即使在欧美也很少,总共不到30%,中国人就更少了(曾经有个抽样统计,不会超过5%)。

写到这里,引用国内著名科普人汪洁先生所言:“恰恰是有这么一些少数人,大约在400年前从哲学思辨的模式中又延伸出了这么一种看起来有点笨拙的科学思维模式,人类文明才得到了爆炸式的前进。”也就是说,只有科学思维才能探索宇宙的终极真理。

最后提一下,刘慈欣曾经说过:“量子力学以后的物理学显现出全新的面貌,对人们所习惯和熟悉的认知方式产生了巨大的挑战,特别对于一直接受单一哲学教育的中国公众,这种陌生感和挑战就更加明显。”而所有看过物理学家加来道雄著《平行宇宙》或格林著《隐藏的现实》的读者,都会感觉到量子力学的奇妙程度,甚至超过了几乎之前所有的科幻小说。

希望我们中国的科幻作家在不断领略“奇妙的量子力学”之后,创作出想象力无界的科幻作品!更希望中国影视能早日真正实现科幻影视零的突破!

【陈思进作品】

0、《绝情华尔街》(第二部)《危机:绝情华尔街》新鲜出炉;

1、在蜻蜓FM上独家推出《陈思进的投资实战课》(url/5IKkuA6 )、《10分钟读懂财经新闻》(url/54aTAf1)、《思进看世界》(url/5HlXOoa)等专辑;

2、在今日头条中推出《我在美国15年(1990年-2005年)》专栏:url/5YBBaVM、《陈思进财经金融简单说》专栏:url/5Ou9Mpr

科学和哲学思维的区别(哲学思维与科学思维之异同)(3)

《绝情华尔街》(第二部)《危机:绝情华尔街》

《绝情华尔街》(第二部)《危机:绝情华尔街》新鲜出炉:detail.tmall/item.htm?spm=a220m.1000858.1000725.1.34c016830Mtsuv&id=575905798072&user_id=2843167984&cat_id=2&is_b=1&rn=729699a4949509f9ffb7a6c48ba5d3e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