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乐二十二年(公元1424年)七月,朱棣驾崩,朱棣是明朝的鹰派领袖,其为人理念是“不服就干”,有他在绝不会允许安南再度复国,但是现在他死了,也意味着明朝的安南政策将会发生巨大的转变。
一、仁宗太仁
果不其然,老好人朱高炽上台以后立刻改变他爹在位期间动不动就喊打喊杀的强硬政策,转而实行比较温和的举措。在明仁宗看来此时的交趾还没有乱到要独立的地步,安南旧地之所以这么闹腾,实在是因为朝廷的苛政和作威作福的地方官让老百姓活不下去了,这才铤而走险,所以明仁宗决定实行仁政。
明仁宗剧照
交趾这个地方本来有一些香料珠宝之类的土特产专供明朝皇室消费,朱高炽指示不用再进攻、采买了,至于一些名声不好的官员悉数召回,明仁宗本以为这样做能体现朝廷的诚意。
然而有人看出不对劲了,他就是明朝在交趾的将领陈智。陈智本来也是个温和派,主张招降黎利,但是在多年的交往中他已经看清了黎利是铁了心得要当开国皇帝的,不将明军赶走他是不会善罢甘休的。
现在明朝新帝初立正是他黎利反攻的好时机,哪里会因为这些小恩小惠就此罢手呢。所以陈智上书明仁宗表示先前一味纵容黎利是臣等的过错,但是现在还有补救的办法,请皇帝下令即刻发兵剿灭叛乱。
然而明仁宗到底还是“仁”,虽然在答复陈智的诏书中表示天朝上国不会害怕使用武力的,但是现阶段还是主张招抚黎利。明仁宗作为大明的皇帝身在北京顺天府,离交趾甚远,他为何不采纳身在交趾当地的军官的办法,而是另有打算,难道不怕情报有误吗,当然是有原因的。
明仁宗自信的原因就是——宦官,当时派驻在交趾的太监山寿在回宫向皇帝述职时十分自信的表示,黎利不过是跳梁小丑,只要皇帝派自己前去与之谈判,弊端手到擒来,宦官和军官之间,明仁宗最后选择相信与自己更加亲密的宦官。
事后证明这是误判,明仁宗的怀柔政策并没有换来黎利的真心归顺,反而致使前线将领在军事上迟疑不决,给了黎利喘息的机会。
后黎朝太祖——黎利
而另一方面,黎利也开始有了他的转变。尽管多年来一直在抗击明朝,然而成效却不是很大,因而黎利也在反思自己的政策。在部下的提醒下黎利认识到自己一直以来的作战目的其实是错的,黎利本人一直想通过攻打中心城市(譬如原安南王国首都)提高自身的威望。
但这些大城市都处在交趾北部,而这些地方正是明朝驻扎大军的地方,自己手下的乌合之众根本无力抵抗明朝的正规军,继续打下去只会消耗自身实力。此时部下又建议黎利转战交趾南部地区,那里明军较少,控制力也薄弱。夺取南部可作为根据地,然后再挥师北上与明军一决雌雄。
不得不说这是一手妙棋,黎利军队转战南方以后果然势如破竹,短短几个月便接连攻陷南方重镇,席卷南方,真还就成了气候。而就在这个时候,洪熙元年(公元1425年)五月,明仁宗朱高炽驾崩,其子明宣宗朱瞻基登基,朱瞻基的选择将直接改变交趾局面的走向。
二、宣宗的盘算
明宣宗继位后开始对交趾局势进行调整。首先是整顿吏治,虽然明仁宗的时候已经撤换过一批不称职的官员,但仁宗在位时间短还是有很多来不及安排的,明宣宗接着对当地的不法官员进行更换,选用清廉干吏去治理交趾。
但也就是在此时朱瞻基接到了交趾境内的奏报,奏报告诉皇帝交趾南部的广大地区已经全被黎利所占据了,而且黎利正在率兵北上,明宣宗这才知道交趾的已经到了十分危急的地步,不再是小修小补就能解决的了。
看来只有采取强硬措施了,明宣宗之后的作为确实也给人这样一种感觉,他下诏前线,对朝廷先前一味招抚之事作了反省,并表示要求陈智立刻进兵,一定要在来年开春(宣德元年)消灭叛贼黎利。
然而就在诏书发出第二天后,朱瞻基却又在文华殿与内阁大学士杨士奇、杨荣进行了一场意味深长的交谈。
朱瞻基推心置腹地对二杨表示:“交趾的局势,仁宗皇帝当年就与我谈论过,我和父皇觉得当年之所以讨伐安南,全是因为胡季犛篡位,朝廷不得不有所作为,后来仗打完以后,实在因为找不到陈氏子孙,朝廷才直接统治安南故地的,现在安南内乱,可能正是因为咱们没有贯彻当年的宗旨,如果再继续找寻陈氏子孙,也许当年有没有被杀干净的,扶持他恢复王位,继续做大明的藩属国,这样一来安南的乱局自然可解决。只是当年爷爷还在,父亲告诉我这件事不能轻易谈起,现在我朱瞻基已经做了皇帝了,我想复立陈氏后人,这样一来朝廷还可以免去不必要的用兵,你们二位觉得怎么样?”对此杨荣、杨士奇表示理解、赞同。
可以说这时开始明宣宗已经有了要放弃安南的想法了,应该说朱瞻基的想法是基于现实情况不得不做出的妥协。永乐年间朱棣四处征战,确实打出了大明的威风,然而却也给国家造成很大的负担。
朱棣两腿一蹬不管了,然而这些账都得儿孙来还,明仁宗在位时期特短,所以这笔债又落到了朱瞻基头上。从当时的情形考虑继续留着交趾并没有多大好处,相反还会浪费大量人力、物力,怎么算都是一笔不划算的买卖,因而朱瞻基才有了放弃交趾的想法。
而从朱瞻基打算找寻陈氏后人的这一做法,也可以看出明朝当年以陈氏绝后为由统治安南只是一个借口。二十多年前不找,二十多年后找起来的难度只会更大。
明宣宗虽然已经想撤兵交趾了,但并不是完全没有阻力的,交趾毕竟是爷爷永乐皇帝打下来的,现在就这么丢了,会被会被大臣认为这是在弃祖宗之业不顾,为此明宣宗决定先与大臣们交交心,尽量取得他们的支持。
宣德元年(公元1426年)四月,还是在文华殿,朱瞻基召见了杨荣、杨士奇、户部尚书夏元吉、吏部尚书蹇义,表达了自己想要撤兵交趾的想法,希望能获得这些重臣的支持。
《大明风华》三杨剧照
四人当中杨荣和杨士奇跟皇帝是一边的,所以只要争取其他两位大臣的支持就行了,在明宣宗看来夏元吉应当是一个可以争取的对象。毕竟夏元吉在朱棣时期就因为反对朱棣北伐耗费国家大量钱财,而被朱棣下狱,他是了解国家的财政困难的,应该会理解此等无奈之举。
没想到夏元吉、蹇义抢先发难坚决反对,他们的理由也很充分:蒙古那么难打,永乐皇帝尚且不曾放弃;今天安南故地的黎利不过是跳梁小丑,朝廷在交趾已经统治二十多年了,说放弃就放弃,朝臣怎么看,国际上会怎么看,大明的天威还要不要了,安南丢弃是小,朝廷的面子为大。
尽管有杨荣和杨士奇在一旁附和皇帝,但是最后夏元吉还是表示,兹事体大,希望皇帝能容许他们下去再商量商量,再做决断。可见明宣宗此次试探性的谈话并没有收到期望的结果,尤其是蹇义和夏元吉表示坚决反对。朱瞻基感到商谈交趾撤兵的时机并未成熟。
因而此后大半年时间,宣宗再也没有与大臣讨论过此事。直到宣德二年(公元1427)正月,宣宗才又向杨士奇、杨荣谈及自己的看法,他批评蹇义、夏原吉这种不顾国力、拘泥常规的行为。进而表示复立陈氏后人本就是朱棣的遗愿,自己一定要秉承先人之志,即使有一小撮人反对也无所谓,并且还希望杨士奇、杨荣能替他想出最佳的撤兵方案。
由此可见,到了这时宣宗放弃交趾的决心是非常坚定的了,他已经不在乎大臣的反对,至于何时撤兵,只是在等待适当的时机罢了。短短半年的时间,明宣宗的态度可说是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而促使其做出如此重大转变的原因则是前线作战的不断失利。
三、难啃的骨头
明宣宗撤兵的决定是很早就有的,但其并没有放松对交趾的用兵,朱瞻基希望能够取得局部作战胜利,从而让大明的军队体面撤退回国。然而战争结果却没能按照朱瞻基的想法进行下去,他派去的总兵官王通自从进入交趾境内后,在与黎利的交战中接连失利,久而久之王通心生怯意。而黎利这边玩起了老把戏,他一边派人表示要与王通谈和,一面加紧对明朝据点进攻。
拥有大量战象的黎利军
在黎利的紧逼之下,王通同意与黎利媾和,双方很快达成协议:一,黎利要保证大明军队平安撤退回国;二,黎利要拥立陈氏子孙为王。其实黎利明白虽然他目前军势正盛,但仅凭安南的国力想完全击溃大明,是很困难的,就算能做到,也要付出相当大的代价,为今之计先把明军哄走,至于接下来安南国内权力如何分配到时候再慢慢说。
于是协议达成后很快,宣德元年(公元1426年)十一月,黎利就找到了一个叫陈暠的人,据黎利所说这个陈暠就是安南陈朝的王室后代,因而立他为王。并致书王通,表示自己已经照协议做了,希望王通也能信守承诺。
其实从流传下来的史料来看,这个陈暠完全就是黎利的傀儡,而且其身份究竟是不是陈氏子孙也令人怀疑。但是王通不管此人是真是假,至少面子上过得去了,那就行啦。于是王通一边上表皇帝告知和谈的情况,一边准备撤兵事宜,先后放弃明军多数据点,实行战略收缩,准备择日回国。
然而,王通与黎利的和议并没有得到明军内部的一致支持。其反对力量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明朝的部分将领,这些戎马半生的将军不甘心就这样灰溜溜回国;二是交趾本土的既得利益者,这些当地官吏担心黎利得势后会对他们不利。于是纷纷劝说王通,要求再战,王通在众人的一致反对下,不得不有所警惕。
而这令黎利感到十分气愤,认为王通此举败坏了两国盟约,于是发兵进攻,大败明军,一时间甚至将战线推进至北方与明朝接壤的边境地区。面对黎利的军事威逼,王通紧急奏报朝廷,明宣宗接到交趾战场形势进一步恶化的消息大为震惊。为了扭转这一局面,完成体面撤兵安南的计划,朱瞻基决定再遣兵增援,希望能大败黎利,挽回明朝尊严。但是他也明白交趾无论如何是守不下去了,因此他才在宣德二年(公元1427)正月再次召见杨士奇、杨荣表达自己执意撤兵,重立陈氏后人的想法。
只是战争的结果又偏离了宣宗的预期,明朝的援军刚一进入交趾境内,便因为主帅轻敌冒进,被以逸待劳的黎利一方军队伏击,明军大败,伤亡惨重。几场战役下来明军无力再与黎利交锋,使得明军想掌握撤兵主动权的想法彻底破灭。事到如今,明宣宗已经再无其他办法,只能接受城下之盟了。
四、复弃安南
宣德二年(公元1427年)明朝与黎利达成协议:明军从安南撤退,黎利要保证明军的安全,并且要派遣使节向大明赔罪;作为对此的回报,明朝同意册立黎利所立的陈暠为安南国王(实际上是承认黎利在安南的统治),并恢复安南为明朝的藩属国。不久以后明军撤退,结束了对安南22年的统治,安南重新恢复独立。
安南为什么会重新独立,应当说还是由于明朝政府的决策失误,在很大程度上并没有重视安南的原因。
沐英像
明朝最大的失误应该就是没有像在云南那样设立一个类似沐英的人物,令其长期镇守安南,以镇压当地的反叛并逐渐同化当地。有人或许会认为云南与安南不一样,但其实二者在明初的情况差不多,明朝征服云南之前,这片区域长期游离于中原王朝之外。除元朝外没有其他王朝曾直接统治过这片区域,因而其存在相当强的独立性,一如独立四百多年的安南。
而由于沐英的成功统治,使得云南逐渐被同化,成为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相比起来安南就没有这个待遇了,其实张辅是个合适的人选,他熟悉当地局势,并且军事经验丰富。但是朱棣终究还是没有勇气和魄力,像朱元璋封沐英为黔国公那样,令张辅镇守安南。而到后来仁宣时期,明朝更是多次调换前线指挥将领,频繁的换将不仅没有挽救占据,反而令明军的士气不断下降,以至于在与黎利的战争中节节败退。
而从本质上来说,则是明朝对安南的统治没有长远的战略考量。其统治安南后所实行的政策并没有能够真正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安南毕竟独立这么多年了,情况自然跟中原有很大的不同。但明朝皇帝并没有考虑这个问题,僵硬的照搬明朝制度使得当地百姓感到十分反感,而这些普通百姓恰恰是黎利最忠实的支持力量。
1433年(宣德八年)的明朝地图,此时交趾已失
允许安南重新独立,为明朝去掉了一个沉重的包袱,从此再也不需要连年向南方用兵,为明朝节省了大量的开支。
从朱瞻基的角度来看,放弃安南并不能说是一个错误的决策,并且大明地大物博,安南似乎可有可无,放弃了也就放弃了。然而之后的历史证明,宣德年间明朝“弃置交趾”所造成的危害也是极大的。这一事件沉重地打击了明朝在东南亚地区的国际声望,动摇了明朝的宗主国地位,这一点恐怕是朱瞻基也没有料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