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闻记者 燕燕飞

三百山位于江西省赣州市安远县境内,是东江的源头,粤港居民饮用水的发源地,也是全国唯一对香港特区同胞具有饮水思源意义的旅游目的地。

6月28日,正值赣南苏区振兴发展10周年这个有意义的日子,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走进安远县三百山景区,穿行在东风湖,湖水清澈,两岸青山滴翠,绿树掩映;行走于玻璃天桥,壮美开阔,俯瞰山海,领略无限自然风光。

赣州硅石矿项目(赣州安远的生态经济学)(1)

安远县三百山风景区

三百山现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4A级景区、饮水思源·香港青少年国民教育基地、全国首批保护母亲河生态教育示范基地。

据安远县委网信办介绍,该景区总面积197平方公里,核心区36平方公里,拥有福鳌塘、九曲溪、东风湖、仰天湖、尖峰笔等5大游览区域。三百山森林覆盖率98%,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其中高等植物有271科1702种,珍稀植物有300余种;有野生动物1361种,属于国家重点保护的高等动物38种,是我国南方的重要生物基因库。三百山年均气温15.1℃,空气中负氧离子最高值达10万个/㎝,被誉为“避暑胜地”“天然氧吧”。

正在创建国家5A级景区的三百山,坚守“环保先行”的发展理念。景区所有经营类项目,均统一使用可降解材料,所有商铺统一配备环保包装材料,景区内的清洁整理采用人工与电力发动工具相结合的方式,推广使用清洁能源的索道和观光车等。

赣州硅石矿项目(赣州安远的生态经济学)(2)

“有矿不采、有树不伐、有鱼不捕是我们安远人的共同坚守。”三百山·源头文化馆讲解员陈淑梅称,而如何在保护好生态的同时,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是安远人民共同的目标,也是一任又一任地方主政者传承着的发展理念。

近年来,安远县实施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创新实施“三禁、三停、三转”的生态保护措施,即森林资源禁伐、河道水库禁渔、矿产河沙禁采、停批污染项目、关停污染企业、叫停污染行为,低产林转产、粗放式生产方式转变、资源消耗性企业转型;扎实推进河“湖”长制、林长制等生态保护制度落地。先后关闭对环境有破坏、有污染的企业和淘汰落后生产工艺企业500余家,拒绝对环境有破坏、有污染或不符合产业政策的投资项目超150亿元,价值2000亿元的探明矿产未开发,143.8万立方米活立木未砍伐,因各类资源限制开发县财政每年减少5亿元以上的收入。全县累计投入生态保护和治理资金超130亿元,新增造林面积25万亩,近3200名护林员保护着东江源区域的绿水青山。

赣州硅石矿项目(赣州安远的生态经济学)(3)

安远县三百山风景区

为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安远县创新赋能激活发展新动力,积极探索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的路径,瞄准绿色生态发展,大力发展美丽经济,加快构建绿色生态产业体系。不断壮大绿色生态农业,助力乡村振兴,发展黄精、金线莲、蜜蜂养殖等林下经济,形成以脐橙为主导,油茶、猕猴桃等为特色的“众星拱月”式农业发展格局;做大富硒产业,做强生态旅游,全力推进三百山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打造了东生围、房车营地等生态旅游景点,持续做优“两天半旅游圈”,打造成粤港澳大湾区的“后花园”“菜篮子”“米袋子”“果园子”。同时,推行重点产业链“链长制”,大力实施电子信息产业延链补链强链工程,园区企业积极开展绿色化、清洁化生产和资源综合利用,创建了天华食用菌等一大批省级工程研究和技改平台。如今,安远发展果业面积30.8万亩,带动2.6万农户增收致富;县工业园区成功创建省级绿色园区。2021年,该县共接待游客521.6万人次,旅游总收入41.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6.2%、11.8%。、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安远县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努力打通“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双向转换通道,扎实做好景观提升、服务体系建设等文章,致力打造生态文明建设的示范样板。

责任编辑:李倩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