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个世纪前,我的双人舞《蝶恋花》

株洲县一中附近的江堤边,再修一条北京到广州的战备公路,县里给每个公社都划分了一截路段,抽调社员修公路。1969年春节过后,我们知青组的同学全被派到这里修路。当年,我还没有满16岁,既不会用锄头挖土,也不会挑担子,几天后,就能够挑着一担百多斤的泥土,巍巍颤颤的,排在担堤的队伍里,从底下的田土上,慢慢爬进属于我们公社的那段路基,倒上一担土,再随着队伍下堤,挑土上堤,重复着这一劳动。公社大队的社员们,被干部们调动了积极性,总是哦嗬喧天,挑着田土堆上这截路。

一天上午,队长告诉我,让我去县一中开个会,我回到到了离工地不远的的母校。公社妇女主任,告诉我们是准备成立临时文艺宣传队,为大家鼓劲加油。全县各公社抽出的知识青年、回乡知青,问大家有什么节目可以表演。公社干部喊我的名字出列,我与一位66届的学姐站在了一起。她已经告诉公社干部,我们可以跳毛主席的诗词舞蹈《蝶恋花》,而且我们可以很快排出节目。

我与这位学姐有过双人舞学习过程。那是1965年下半年,我是初一新生担任了校广播站播音员。一位实习男老师,中午来到校广播站找到我,要我学跳舞。下午下课后,来到学校礼堂,女老师弹风琴,是一曲《蝶恋花》。看着英俊、高挑的男老师慢慢起舞,一边讲解着动作要领,我们几位男女同学也要随着“云手”“云步”。练了几遍后才回家。几天之后,学校礼堂的舞台上,就留了四个同学。我的双人舞搭档是66届学姐,另一对双人舞的同学是高年级的。进中学,我165厘米,学姐也差不多高,教舞蹈的男女老师,一边教,一边弹风琴,一边要求我们,脸部表情也得随诗词乐曲一起,是台上舞蹈的重要性。强调舞步身段首尾的照应,还特别要求练好丁字舞步造型。我们从烈士的姓氏到飘飞的杨柳之花,再到月宫,受到吴刚的桂花酒及嫦娥舞蹈的欢迎,然后是热泪飞洒大地的意象中宏大场面,真正做到了天上、地下,任领袖诗人思想翱翔的局面。那些天,我下课后的业余时间都在学习俯、仰、冲、拧、扭,都在微笑与伤心的面部表情上。当年我们适中的身材,舞蹈动作的基本练习到位,四人的舞蹈淘汰了他们,选定我们的双人舞。我年纪小,也就有较标准劈叉动作。我们就参加了县里有几位领导观摩汇演的一次整台节目的排练。文革开始了,停课闹革命,复课学习,结果,我们没有一次正式演出。

我们是插队落户的知青组,由于是小学五年制,12岁考进初中,成了老三届的68初。66初的学姐是回乡知青,她应该会比我年长4岁左右。学姐老是强调,叫她云姐。知青们来修路,出工,抽我们出来,跳舞还是比挑土轻松,还可以记工分。再练习《蝶恋花》一上午,很快找到了感觉。不过,我本来的完整劈叉动作,怎么都下不来一字跨。由于配合的默契,我由侧面改为正面形象,学姐的单腿独立,杨柳二人的英魂轻轻飘向深广的长空,面部表情仍是那么微笑着。县领导、公社书记、妇女主任看到我们的排练,都是赞不绝口。

接着,第二天下午,我们与其他的节目一起,有了一次在八斗公社工地上的演出。沿着渌江的路基内侧取土的地方,已经挖了3、4米的一个大洞,表演的舞台,就是在高高的田基上。一盒红胭脂粉扑扑,口红是用公社干部带来盖公章的印泥,柳树枝烧焦,用来描眉毛,我们穿着自己的最好衣服,随着一位公社找来的干部吹笛子,配合乐曲,表演了双人舞毛主席诗词《蝶恋花》。随后,我们还参与伴唱几首忠字舞的毛主席语录歌。惊叹那扩音器和高音喇叭,那是我当年在学校广播站几倍的音量,唱完后,我的耳朵里一直都是嗡嗡响。演出后,我们这些演员,都回各自大队驻地,虽然演出不在我们公社路段,由于是县里安排,当时,生产队还是给我记了二天公社开会,与知青组的同学一样的出工工分。

第三天以后,我就没有接到队长要我参加演出的通知,这段热火朝天的路基上好像没有再次演出。我每天仍挑着足有120斤的田土,慢慢爬上高高的公路路基,又随着挑土队伍,轻快地走下路基。看着社员他们四人一组的夯土,他们吆喝着,开着玩笑。又过了几天,那路基终于修成了。生产队长领着我们回了生产队,知青点的生活和出工又开始了。招工进厂后,车间里一次聚会活动,我的班长吹笛子伴奏,那年我才17岁多,也有一次即兴独舞。

过花甲了,体重也是当年的2倍了,当这首乐曲响起的时候,我的脑海中,舞蹈画面就会映出,这是融入自己生命唯一在台上的双人舞蹈体验。《蝶恋花》的全套舞蹈动作,早都记不全了,耳畔仿佛又响起了那段直击我灵魂的乐曲,我感受到我生命中某种沉睡的意识被唤醒,热血奔腾,向我呼啸而来。“圆场”、“蹉步”感觉体内那种种意识在狂放舞蹈骚动向我敞开,但却又像一眼望不见底的深井,诱惑着我回味那些再也记不得的,做不出来的动作。找到这支曲子,我与云姐的双人舞《蝶恋花》的练习、演出的场景,依稀在目。

时间已经过去50多年了,因为年纪小,不知道云姐姓名,由于有了舞蹈的“云手”“云步”我只记住了云姐。现在想来,云姐已是古稀之年,如果能够找到云姐,我们还能够再跳那段《蝶恋花》双人舞吗?

原载:《渌湘》2017.12.第48期P61

附相关诗词:

蝶恋花 ·淡如竹答诗友

株洲县文联《渌湘》发表我的拙作“ 我的双人舞”祖惠兄读后,回忆起17岁那年,正是他的笛子伴奏,我们在铸钢生产场地自娱自乐,庆祝五一出钢,随即赋诗唱和。同事汉奇兄也友情唱和《蝶恋花》,淡如竹依韵答谢二位诗友。 2018.05.22

如竹少年初学舞。

云姐多姿,蝶恋花轻语。

公社知青蹉急步,

谢哥慧笛娱圆雨。

半百年华終逝去。

含笑回眸,散记闲情路。

敲键屏前新练句,

穿窗月影无寻处。

读淡如竹散文《我的双人舞》而赋:

谢祖惠

西游一路踏莎行,回归又思蝶恋花。

激情岁月双人舞,云手云步颂楊柳。

毛公曾是答友人,如竹借问云姐寻。

待到他日相会时,我愿再伴笛声随。

蝶恋花·思如雨

张汉奇 2018.5.22

如竹散文言肺腑。

千字文章,击响当年鼓。

遗憾少年今欲补。

知青岁月披金缕。

浩荡心潮连广宇。

风雨春秋,举桨摇樯橹。

情系蝶飞花更妩。

声声竹笛思如雨。

简单双人舞蝶恋花(我的双人舞蝶恋花)(1)

简单双人舞蝶恋花(我的双人舞蝶恋花)(2)

简单双人舞蝶恋花(我的双人舞蝶恋花)(3)

简单双人舞蝶恋花(我的双人舞蝶恋花)(4)

简单双人舞蝶恋花(我的双人舞蝶恋花)(5)

简单双人舞蝶恋花(我的双人舞蝶恋花)(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