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千年古山寨遗址(西乐园寺像虚老造丛林)(1)

西乐园寺的建筑工程,从最初的筹划设计到监督施工,都由上人亲自操持;上人始终坚守他的宗旨——不攀缘,拒印通告,更没有挨家挨户去化缘筹费用……

辛卯残腊(1952年1月下旬),精舍落成,上人命名为“西乐园寺”,供奉三如来。1984年8月,香港政府征收西乐园,上人无条件交给政府,佛像及牌位则迁移到慈兴寺。原来的地点,现在都已盖了大楼。

122. 西乐园寺

宣化上人自述

建西乐园的时候,我正在讲《地藏经》——晚间七点到九点讲《地藏经》。我在中环住,每天去看两次,看建造得怎么样。从中环到筲箕湾,搭车要半点钟的时间,来回是一个小时。到那儿也帮着做工,因为建造的工程看多了,一看就知道怎么样做。

宣化上人在西乐园寺

【后记1】比丘尼恒益法师叙述于2000年9月25日:

当年兴建西乐园时也很苦,当时是恒定法师,恒越法师两人,加一位皈依弟子,再请两位工人帮忙。

比丘尼恒益法师口述于2001年1月7日:

师父建庙不容易啊!以前在整修西乐园的时候,每天都有做不完的工。那些木板上的钉子,都是师父一根根敲直再用的,一丝一毫也不浪费。

【后记2】梅妙玲居士叙述:

小时候都是母亲(袁果趁)背我上山的,路途很远,每次来回都要一天。那时候师父收了果亮师和果礼师两位出家弟子。

【后记3】谭果式居士叙述:

因为父亲生我的时候年纪很大,所以我从小体弱多病,而且每次生病都会说一些奇奇怪怪的话,我的健康一直是父母最担心的。于是,父亲就给了我一块辟邪的古龙佩佩戴着,当做保护。

有一天夜里,我全身发高烧,不停地说家里有好多人(鬼魂),有的在笑,有的做一些怪异的事情,妈妈吓坏了,全家人也都被弄得不能入睡。第二天早上醒来,那片厚厚的玉佩竟然破裂了,虽然没事了,妈妈还是迫不及待地拉我一早去见师父。

我记得爬了很多石阶才到西乐园,经过很多破旧的茅蓬和小木屋,沿途与衣衫褴褛的大人、小孩擦肩而过。我从没见过这么多的穷人,他们身上都有一股久没有洗澡的酸臭味,这就是我第一次去西乐园的经过。

好不容易到达山上,那时的西乐园是一间很简陋的屋子,屋顶是用铁皮搭着,天气热的时候,屋里像火炉一般,而且下雨时会听到滴答声,也会漏水,平时在屋里还可以听到屋外的声音。地面到处都是碎石子。那里没有什么人,除了师父,就是一位做饭的老太太。

父亲拜师之前,常带我们去荃湾东林寺,我在那里见过一些出家人,却没有什么特别的印象,我真正遇到的第一位出家人就是师父。师父坐在一张小木凳上,一开始我有些怕他,因为师父的眼睛和其他人不一样。

我很多嘴地问师父,我说:“师父,您的眼睛怎么了?您好像不能盯着人看。”师父告诉我,他读《法华经》读到眼睛流血的事,令我十分感动。

母亲把我的状况告诉师父,说:“这是我的小女儿,她总是会看到一些不干净的东西。师父,能不能帮帮她?她是不是沾到什么了?”

师父微笑地对我说:“没事的,回去好好念佛、念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就会好了!每天念‘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要天天持诵。”母亲还是不放心地说:“这样就行了?就这样就行了吗?”从那天起,我一直持诵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的圣号。

师父问我国文是不是很好?我说是的。师父说:“那我给你一些书,你拿回去读读。”接着师父给了我三本书,一本是《妙法莲华经》,一本是《六祖坛经》,还有一本是《虚云老和尚的事迹》。

师父说:“我给你这三本书,你要好好读,不可以拿回去就扔在一旁。我会考你的,你要多久可以看完呢?一个月怎么样?”“够!没问题!”我一向好胜,记忆力又非常好,老师要求背书,我只是看看或者听听就记住了,根本不知道师父给我的是那么深奥的经书,这就是我初次见到师父的经过。

转眼间,一个月的期限到了,我拿着这三本书跑上西乐园,向师父交差。师父问我:“准备好了吗?”我说:“好了!”师父问我最喜欢哪一本书,当然是《虚云老和尚的事迹》,那是连环画式的书,看着图就能猜到内容;我读的那个版本是线装的。

《法华经》是最难的,我对这部经典的理解没有《六祖坛经》多。师父说:“好吧!那我们就以《六祖坛经》来个考试。”一问一答,我通过了那次考试。

一个千年古山寨遗址(西乐园寺像虚老造丛林)(2)

上人香港时期的藏书

师父又说了一翻经里的道理,尤其是《六祖坛经》所说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和“不思善,不思恶,正与么时,哪个是明上座的本来面目”的义理,当时我听得似懂非懂。

师父又要我持诵“大悲咒”和“楞严咒”。虽然我当时没有皈依,但是师父令我对佛教有另一番认识,所以我一有空就会去见师父,听他讲在东北时的故事,跟他学习古文,我的身体也渐渐地好了起来。

1994年,师父身体非常虚弱,我到洛杉矶去见他,很多人听过我的名字,但是从没见过我,师父介绍我跟他们认识,说:“她11岁就是我的弟子了,她在我的胳膊下长大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