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口最早的综合游乐场一 老圃】

汉口江汉路循礼门南边有纵横两条小街,叫做老圃正街和老圃横街,加上以后修建的老圃新村几幢居民楼,形成泛称为老圃地区的居民区。

民国三年(1914年),由胡明洲等筹资修建的游乐场所爱国花园,与原铁路北边的刘家花园(今武汉船舶工业总公司)隔路相望,为市民消闲憩息之所。1916 年春,金维英在园内修建了一座中型剧场,命名为新泰舞台,邀聘京剧坤班上演。同年5月沈月来人园,再建一座汉新舞台,上演文明戏(新剧)。可惜两者营业不佳,6月由张国樵重新策划,拟仿上海新世界格局,将爱国花园办成集戏曲、电影、曲艺

杂技会唱于园的大型游艺场。

张国樵实施这一计划,困难很多。1917 年由新剧名家、湖北剧学总会主席朱双云加盟,邀约汉口商界集资,在园内修建了可容2000多观众的大型剧场-西舞台 ,修葺了板木结构的中型剧场为东舞台、南舞台、笑舞台,另设茶廊小吃部、写真馆、小卖部等,招商经营。朱双云等将爱国花园改名为老圃游艺场。

老圃开张的时候,轰动三镇。歆生路上车水马龙,圃内笙歌悠扬,座无虚席。主剧场西舞台由郑正秋领衔的新民社上演新剧,演出的《空谷兰》、《张汶祥刺马》、《祸水》等剧,备受欢迎。南舞台由京剧坤班石家班上演,其主要演员有石素英、石素蓉、石素华、石素莲等。

笑舞台则是杂技曲艺演出的阵地。天津市民间艺人骆彩舞来此表演戏法时,将幼女小彩舞(骆玉笙)携来上演京韵大鼓。在此献艺的艺人还有高鑫泉、戴质斋的双簧、相声,戴岚霞的京韵大鼓等。影戏场放映过上海联华电影公司出品的默片《牛郎与织女》、《游园记》和美国影片《飞车大盗》等。随后也放映用大唱片发音的《歌女红牡丹》。

1919年5月,汉口另一座大型综合性游乐场所新市场(已拆)落成开张。场内主剧场大舞台(今江夏剧院)邀请由顾无为、王无恐领衔的醒民社上演新剧。为了与老圈西舞台竞争,开始便将大笔资金投到机关布景的制作上,彼此对擂,一段时间内,堪称平手,在武汉三镇掀起了新剧高潮。

老圃西舞台感到“两雄相争,必有一伤",遂从北平邀来芙蓉草(赵桐珊)盖天红、周五宝、赵化南等京剧名家到西舞台上演。讵料新市场大舞台也从上海聘来江南名伶陈筱穆、良艳芳、张月亭等来上演。看来新市场大舞台大有一番“捉对儿厮打”的架势。

老圃西舞台仗着芙蓉草主演的《红蝴蝶》、全本《十三妹》等剧,卖座很盛。新市场大舞台则由陈筱穆推出连台本戏《狸猫换太子》以广招徕。老圃西舞台立刻由盖天红主演连台本戏《薛刚反唐》以应对。从营业上看,老圃总是显得略占上风。

1931年汉口大水,老圃地势低洼,水深齐腰,浸泡日久,垮塌不堪。新市场因系钢筋水泥建筑,在水中岿然不动。水退以后,新市场修葺复业,老圃则是一片废墟,后因股东无力增资重建,于是汉口文娱史上最早的大型娱乐城被无情的波打浪摧,在汉口市区图上抹掉了。有诗叹日:歆生路上娱乐城,轻歌曼舞满园春;波摧浪打顷刻消,如今犹存“老圃"名。

【民众乐园一大众娱乐业的象征】

汉口民众乐园地处闹市区中山大道六渡桥,占地面积12 187平方米,建筑面积17 168平方米,拥有22个文化娱乐场,一次可容纳观众12 000人,是武汉三镇最大的综合性文化活动场所。

汉口民众乐园始建于1917年,历经北伐战争、大革命失败后的白色恐饰抗战初期波澜壮阔的抗日教亡运动以及武汉沦陷、战后接收、解放各个历史时期的风风雨雨,见证了汉口文艺界和大众娱乐业在民国时期的兴衰与沉沦。汉口民众乐园的历史就是武汉的“半部文艺史史”。

1919年5月开业到1949年6月武汉解放,在30年的历程中,民众乐园选经更名,经营者数易其主。

”197年,汉口军阀当局稽查处处长刘友才(又名刘贵苟,外号刘老三)中商总会中的一些大商人和湖北督军王占元等人,提出建设汉口大型综合性娱乐场计划。

为筹建““新市场”,刘友才决定集资募股。其募股的主要对象,一是政界官场,除王占元外,还有魏联芳 杜锡钩等官僚;二是华南总会大买办大资本家,其中有王柏年、刘象曦、蒋沛霖杜树堂、周星堂、陈文生、朱祥甫、朱如生、欧阳惠昌等14个大股东,共集资50万元,组成为两大公司:一是“汉口新市场协利股份有限公司",二是“协兴房地产公司"。两公司共同买下了咪吔牛皮厂的全部地产,于民国六年(1917年)动工兴建。

武汉的游乐场是什么样子(武汉老掌故汉口最早的综合游乐场并非)(1)

民国八年(1919年)五月期旦(农历五月初一),“新市场”正式开张营业,一时间三镇男女老少齐集,“趋趋跄跄,车水马龙,门庭若市,创汉口空绝之奇观,备吾人娱乐之妙境,武阳夏(武昌汉阳、汉口)三镇士女,连快而来,诚盛极也。

武汉的游乐场是什么样子(武汉老掌故汉口最早的综合游乐场并非)(2)

“新市场”是一个多功能的大型综合性娱乐场所。第一剧场(一楼)是光电影戏(即电影)和魔术表演,第二剧场(二楼)是坤班(即女子京戏),第三剧场(三楼)表演汉剧。当时楚剧还是花鼓戏时代,被称为“花鼓淫戏”,在1926年以前,“新市场”内还没有楚剧。京剧在当时也不普及,在汉口市内演出的多是坤伶(女演员),所以场内只有一个坤班。汉剧则是地方剧种,为市民所喜爱,因而是“新市场”开张初期的主要剧种。

武汉的游乐场是什么样子(武汉老掌故汉口最早的综合游乐场并非)(3)

两个书场主要是演出曲艺和滩簧(一种弹词俚曲,以五人分担生、旦、净丑角色,将戏文编成七字句,用弦子、琵琶、胡琴等伴唱,流行于苏、沪一带。第一书场在四楼,以演滩簧为主。后来又将二楼室内花园改为“新书节”,主要是演扬州戏。 书场,有大鼓、苏滩、双簧、三簧、快书、淮调莲香等好十种之多。单就大鼓来说,就有京韵、梅花,戏迷、梨花等11种。

雍和厅演出的是武技杂要、单弦拉戏、木偶戏、群芳会唱(即女子清唱)等,主要是武技和魔术表演。

新市场主要建筑落成后,又请日本技师设计在靠近新舞台旁边布置一座精致的小花园,名叫“趣园”。

新市场的建成,为戏曲演出提供了舞台,首先是汉剧进入新市场登台演出。以汉剧名伶余洪元为首,集汉剧十大行名角,在此演出达2年之久。

武汉的游乐场是什么样子(武汉老掌故汉口最早的综合游乐场并非)(4)

1922年,新剧(文明戏)在武汉盛行,“醒名新剧社"应聘进入大舞台演出,汉剧遂退回到原来的小剧场演出。“新剧社”的主要演员有王无恐、董天厄、金玉如、邹剑魂、胡化魂等,先后演出了《狸猫换太子》、《白蛇传》等剧目,后来还演出过《趣中趣》、《村儿配美人》、《老少配》等新剧目。1924 年“醒名社”改名为“新民社”,基本上还是原班人马,演出了《骗术》、《家和万事兴》《三怕妻》、《西游记》等。

1925年以后,因新剧演员借演出讽喻政风,谈论时事,为汉口军阀当局不容。当时的汉口警察厅厅长周际芸下令禁演新剧。此后,汉口新市场又改演京剧。先后聘请京、津、沪等地名角张筱楼、陈筱穆、良艳芳、韩长宝、孙瑶琴、张育成、王银秋、侯少坡等,演出三本《狸猫换太子》以及《孟津河》、《牡丹亭)、《龙戏凤》等剧目。后来又组成“共和班",并聘张月亭等京剧名角,继续在大舞台演出。1926 年农历五月初一,为了庆祝新市场开业七周年,“共和班”特邀著名戏剧家欧阳予倩来汉,排演全部《申屠氏》,接着又排演连台历史剧《汉刘邦》。

作为市民流行文化的戏曲拥有较多的观众,但此时的汉口作为一个不断彭胀的“移民城市”,大鼓杂技也广受观众的欢迎,拥有相对固定的观众群。在新市场,戏迷大鼓艺人李品一、梨花大鼓李翠屏、李玉屏(被誉为大鼓皇后),都是连续演出达5年之久的著名艺人。梅花鼓王张氏二金(张金玉张金喜)也是连演4年不衰,名震武汉三镇。

民国时期,先后在新市场演出武技杂要的,有马守义领班的“万国魔术团"、蓝华峰领班的“爱国强体武术团五福班”,潘家(潘玉节)的“童子团”以及杨宝忠、吉天相、韩秉廉等著名的杂技团和演员。

马守义的万国魔术团有演员 20余人,20 年代来汉进入新市场演出,主要节目为大型魔术,并兼演文明戏(新剧)和歌舞类节目。马守义曾应新市场之邀,主持过魔术竞赛大会。

蓝华峰的“五福班”有成员18人,于1924年应邀来汉口,表演的节目有五花飞石、蹬石担、胸口碎石、单杠、皮条、走钢丝等。武技演员中蓝华峰是有名的1500斤大力士。他的绝技五花飞石,是用5副石担(最大的重240斤,小的也重60斤)逐个向观众舞弄,将240斤的石担,用一 只手举起,然后放在头顶上旋转,再自如地转到背上旋转,博得了全场观众热烈鼓掌。“蹬技”也是他的绝招,表演时有9个人和5副石担全压在他身上,重达1 500斤。

魔术演员韩秉廉也是新市场中的名家。韩秉廉在国外演出多年,当时刚刚回国。他的魔术久负盛名,曾赢得国内外人士的赞赏。他有一个绝技,就是"弹弓功",表演时百发百中。这个绝技他曾在德国演出。当时德国军官用手枪和他的弹弓比赛瞄准,结果他取得了胜利。

20年代初的新市场,是其业务快速发展的个重要时期。在军阀势力的参与下,实现了官僚资本与民族资本的有机结合,所以开业之后,营业极为发达,“获利颇巨”,一时成为武汉三镇其他娱乐场所竞相学习仿模的对象。

新市场的成功,一方面依赖军阀当局的特权和保护,同时也依靠其成功的商业运作。新市场之所以能吸引游客历久不衰,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它能不断更换节目,抛出新的花招。

武汉的游乐场是什么样子(武汉老掌故汉口最早的综合游乐场并非)(5)

1926年底,北伐军攻克武汉,国民政府从广州迁都武汉,中央政府即设在南洋大楼,新市场作为逆产被没收,改为“中央人民俱乐部”,亦称“血花世界”。这样,新市场就成为革命的政治文化活动中心。

1928年5月至1930年12月,血花大世界改为汉口民众乐园,进行公共娱乐业管理方式的探索与定型。以后又演变为民办体制的兴社新市场、明社新市场。

1945年日本投降,原新市场的重要股东鲁方才因在沦陷时期附敌“畏平潜逃"。民众乐园遂由国民党中宣部和第六战区接管日方物资委员会文化小组发交湖北省党部和汉口市党部接收。省市党部和汉口市政府决定将新市场更名为"民众乐园",并在园内设立管理委员会,任命张东鲁为主任委员,郭寄生为副主任委员。省市党部对民众乐园采取招商承租的管理方式。1945 年11月,王学忠联合陈天青、朱俊祥等,合伙向省市党部民众乐园管理委员会申请承租民众乐园获准,以王学忠为总经理,陈天青为外交经理(后为副经理),朱俊祥为监理。租用办法是,所有租金均按门票的票价,按月缴租,并预付同等数目的押金;如果门票价格调整,则租金、押金也随之调整。这样一直维持到解放前夕。

武汉的游乐场是什么样子(武汉老掌故汉口最早的综合游乐场并非)(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