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起扶不起的阿斗,我们就想到了没出息的蜀汉后主刘禅。长期以来,这位后主刘禅反映在人们心目中的印象就是一个没追求,没能力、没前途的这么一个三无纨绔子弟。当然了,这几年随着民间史学的兴旺,他的形象开始有所改观。有人就说,诸葛亮作为一代权臣,就没想着要服这个阿斗。

刘禅为什么叫阿斗(人称扶不起的阿斗)(1)

其实,刘禅自己治国时表现得也挺好,所以不是刘禅扶不起,是诸葛亮太能干了。那种扶不起的阿斗的这种说法也有值得商榷的地方。

《三国志》记载,刘禅17岁的时候继位当了皇帝。等到诸葛亮死的那年,刘禅28岁。按说诸葛亮死了以后就应该刘禅真正的掌权治理国家了,但实际情况是蒋琬管理朝政。一直到了刘禅40岁那年,蒋琬也死了,这时候刘禅才真正开始亲政。在这之后,他又当了17年的皇帝,直到刘禅57岁那年,魏军打到了成都城下,刘禅投降,蜀汉灭亡,他前前后后一共当了41年的皇帝。

刘禅为什么叫阿斗(人称扶不起的阿斗)(2)

翻开中国历史,能当40年黄帝的不多,刘禅却当了41年。而且别管诸葛亮是不是真的在扶他,反正诸葛亮死了以后,刘禅又当了29年的皇帝。蒋琬的能力肯定不如诸葛亮,但是蜀国的政权平稳,特别是在蒋琬死了以后,刘禅自己治国,干了也有17年。也没有什么乱子,既没有横征暴敛,也没有大兴土木,国泰民安。

刘禅为什么叫阿斗(人称扶不起的阿斗)(3)

如果给这个刘阿斗治国水平打个分儿的话,我觉得有60多分吧。及格就不容易,整个中国上下5000年的皇帝里面能超过及格这个成绩,也就一半儿,所以说刘禅是在这个平均水平以上的。大家对刘禅的主要印象还是从三国演义里面得来的,包括没出息,崇信奸臣,荒淫无道。其实你仔细看看《三国演义》就会发现罗贯中先生写刘禅治国也是及格的。

刘禅为什么叫阿斗(人称扶不起的阿斗)(4)

我们再来看看刘禅的性格。首先是厚道,他能记得别人的好处,刘备死的时候儿,没记载刘禅是怎么哭的。不过赵云死的时候,《三国演义》里专门写后主闻云死,放声大哭曰,朕昔年幼,非子龙则死于乱军之中。这是真感情,他一直没忘记赵云救自己命的事。

刘禅为什么叫阿斗(人称扶不起的阿斗)(5)

后来,魏军打到成都城下,后主想要投降,他儿子北帝王刘臣说,我们还有兵,哪能这就投降,想要打到底。刘禅说什么?刘禅说大家都说要投降了,你非要打有什么意义呢?最后咱其实也没什么希望了,就只不过多死点人,多流点儿血,弄得最后这个满城都流血有什么意思?

说到这里,我表示支持刘禅,这种割据政权之间没什么争议性的战争,到了被人家兵临城下的时候,这个政权注定灭亡,抵抗到底,那么除了多流血以外,没有任何意义,而且你抵抗到底流得更多的是老百姓的血,所以从老百姓的角度来说,刘禅比他儿子可爱的多。

刘禅为什么叫阿斗(人称扶不起的阿斗)(6)

刘禅性格的另一个闪光点,是他的心态好。你想,前面11年,诸葛亮掌握大权,他就是一位闲人。当然了,诸葛亮毕竟能力、资历都摆在哪儿了,没什么好说的。再等到诸葛亮死了,又来了个蒋琬,他也能忍,换成别人早就闹翻了。但是刘禅呢,心态好,他就能乐乐呵呵地看热闹,一点儿抵触情绪都没有。

又过了12年,他才亲自掌权。以后呢,日子该怎么过还怎么过,掌不掌权他都一样,让我玩儿我就玩儿,让我干活我就干活。心态平和,让人佩服。当然他心态最好的就是乐不思蜀那段时间。这个乐不思蜀的人,原来一直都认为这就是他表现出来的没有出息。司马昭都说,就看刘禅这样的诸葛亮再复生也保不了他,何况姜维呢?

刘禅为什么叫阿斗(人称扶不起的阿斗)(7)

后来这种说法有所转变,都觉得这是聪明的自保之计,让司马昭觉得刘禅真没什么囊气,也就留着他不杀了。刘禅最后落得了善终。


本文已结束,感谢您的阅读,欢迎关注,评论区互动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