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中孔子说“吾……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现代许多人把“七十而从心所欲”理解为到了七十岁就可以随心所欲,想怎么做就怎么做,也不会违反什么规矩,这从字面上讲大意是不错的,但忽略了最重要的两个条件,一是“吾”,而不是大家,也就是说孔子自己才做到这些,二是“不逾矩”,随心所欲可以,但关键是要怎么才能不逾矩,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有谁能七十而从心所欲)

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论语》中孔子说“吾……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现代许多人把“七十而从心所欲”理解为到了七十岁就可以随心所欲,想怎么做就怎么做,也不会违反什么规矩,这从字面上讲大意是不错的,但忽略了最重要的两个条件,一是“吾”,而不是大家,也就是说孔子自己才做到这些,二是“不逾矩”,随心所欲可以,但关键是要怎么才能不逾矩。

中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预计2035年老龄人口将达4亿以上,面临的严峻问题不只是老人的健康问题,更有老年人的道德修养问题,许多老年人认为自己可以“从心所欲”了,想干的事就不要给自己画圈子,开心自由就好,许多不良现象诸如“扶不起”、代步车随心横行、抢座位、插队、不顺心就骂人甚至动手之类“倚老卖老”的现象层出不穷,以至于有“不是老人变坏了,而是坏人变老了”的感慨,这些不讲道德、不守规矩的做法,不光给老年人群抹黑,更给社会造成恶劣的影响。

说两个牛人与老百姓“从心所欲”的例子。先说非常牛的唐玄宗李隆基,中兴大唐,开启了开元盛世,可以说在历代皇帝中也是优等生,但一高兴“从心所欲”把自己儿子的妃子大美人杨玉环弄到手,温柔乡中“从此君王不早朝”,顾不得治国理政,国力衰退自不待言,再来个“安史之乱”,不光杨大美女马嵬坡香消玉殒,江山也差点玩完。

再说一个很百姓的邱奶奶,在登机时不顾80岁高龄,把一把硬币扔进发动机祈求好运,幸好有人向机组人员报告,虽使事故得以避免,却让航班延误了5个小时,150名旅客陪着老奶奶滞留半天。公安机关调查后认为老奶奶掷硬币是为祈求平安,无意去搞破坏,虽然免于治安拘留与罚款,但可以看到普通老奶奶“从心所欲”一下也是十分不简单。

所以不是谁都能“七十而从心所欲”,这要有充分的前提条件。孔子知天命、耳顺了二十年,才能从心所欲,我们连许多是是非非都还分不清,别说从心所欲不逾矩,能不犯错就阿弥陀佛了。心是什么?阳明先生说“心即理”,但这个心是不受私欲污染的“天然本性”之心,“此心无私欲之蔽,即是天理”,表现的是孝、忠、信、仁等优良品质,有了这样的心,才是高尚的人、纯粹的人、有益于人民的人,就会成为有良知之人,会明辨是非,将道德内化为自律,心之所想就是道德之所欲,从心所欲做事,才不会出现违反道德要求的事。

矩就是做人、做事的法度与规矩。如果把“不逾矩”理解成孔子是一个遵纪守法的老头,那就和你熟识的许多老大爷没什么区别了,孔子的“从心所欲”完全出于道德的自然,心中的矩时时刻刻在无形之中自觉运行着自我约束和保护的功能,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在道德范畴内,又能从哪里去逾矩呢?

阳明先生说“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但如果你的定盘针有毛病,那你变来化去的许多举动都可能要出格,许多毛病像孙猴子的尾巴,怎么变也去不掉,就是到了七十岁,你也不能去“从心所欲”,不然就会出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