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王玄之、王凝之、王涣之、王肃之、王徽之、王操之、王献之

朱棣、朱高炽、朱瞻基、朱祁镇、朱见深、朱佑樘、朱厚照、朱载坖、朱翊钧

这两组人名你发现什么规律了吗?

欢迎大家在底下评论留言,第一个找出规律的,我单方面宣布ta是本平台第一“大聪明”。

今天我们讲一下古今人名的起名规律,不同于其他科普类文章,本文按照帝王--世家---平民三个角度来讲述。

帝王家子孙起名规律

明清以前,帝王家起名通常以祝福为主,我检索了中国400多位皇帝的名字,排名前五位的字分别是“弘”、“德”、“玄”、“隆”、“义”。都很吉祥。说到这里,突然发现刘玄德的父母堪称起名高手。

古人怎么起名好听一点(古人起名咋就那么好听)(1)

乾隆OS:我才是真弘,你们都是乐色

明朝建立后,朱元璋给后代定下了详细的起名规则,主要是从子嗣繁盛的角度考虑的。

古人怎么起名好听一点(古人起名咋就那么好听)(2)

著名劳模,甚至规范了大街该怎么扫

朱元璋给自己的26个儿子都排了一份家谱,这没啥,许多家族都有家谱。不过人家老朱创造性地依据“五行相生”的原则,给儿孙们定好了名字的偏旁部首。朱元璋的儿子统统都是木字旁(别问我为啥开头是木,老朱定的),按照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的五行相生原理,燕王朱棣的后代是这样的:

古人怎么起名好听一点(古人起名咋就那么好听)(3)

老朱心愿:子子孙孙无穷尽也

大家注意看,他们的名字最后一个字都有金木水火土的某一个偏旁部首,不过令朱元璋没想到的是,随着他的子孙后代越来越多,“起名难”问题越来越严重,没办法,只好自己造字,无意中给中国化学界提供了一张元素周期表。

PS:我国某一位总理就是朱元璋的后代,你能猜出是谁吗?

清朝起名主要从祈福和避讳的角度考虑。清世祖福临的名字就明显体现了祈福的意味。到了康熙皇帝玄烨,就开始注重避讳了,避讳就是所有的文字都不能出现本朝皇帝的名字,如果必须用,就要缺一笔或者空一格,甚至找个常用字代替。这就给天下人造成了很大的麻烦,一不注意就犯了忌讳。清朝统治者为了便于统治,给皇子们起名时,尽量用生僻字,如“胤禛”,这俩字普通人一辈子也用不了一回。

古人怎么起名好听一点(古人起名咋就那么好听)(4)

兄弟这么多年,你竟然不会写我的名字?

世家大族的起名规律

世家大族主要是诗书传家,掌握了舆论主导权,他们精通经史子集,所以给后代起名字时往往蕴含了些许的时代烙印。

古人怎么起名好听一点(古人起名咋就那么好听)(5)

说出来你别不信,我其实叫王羲

如王羲之、王玄之、王凝之、王涣之、王肃之、王徽之、王操之、王献之,其中王羲之是爹,后面几个“之”全是儿子,为什么会这么起名字呢?

主要和当时的思想风向有关,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世家大族们偏爱“之”字。是因为当时他们信奉的宗教五斗米道多用“之”字作为道徒名字的暗记,另外,当时人们往往起单名,只是虚词,简单理解就是不算一个字,所以王羲之父子内心认为自己的真正名字是王羲、王玄、王凝。当然,这只是一种潜意识的行为,不能代表你可以省略他们的之字。

普通百姓家起名规律

普通老百姓家起名字,主要从祈福角度出发,还延伸出一套“贱名”玩法,像什么“狗剩”、“虎子”等,希望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是许多父母的首要心愿,于是出现了诸如“去病”“弃疾”的名字,如战国四君子之一的魏无忌、汉代将军霍去病、唐初宰相长孙无忌、宋代词人辛弃疾等。这些名字一看就知道起名的原因和父母的期待。

现代人起名的规律

现代人起名往往和当时的时代背景有关,我们的父亲要么建国、要么卫东,母亲要么芹 要么花 或者珍,

古人怎么起名好听一点(古人起名咋就那么好听)(6)

你报我身份证号算了

现在看来俗不可耐,但焉知几十年后那些七老八十的浩然、子涵们会不会羞愧地抠出两室一厅呢?

古人怎么起名好听一点(古人起名咋就那么好听)(7)

终极考验:我的同学我分不清系列

古人怎么起名好听一点(古人起名咋就那么好听)(8)

丁一:怎么回回叫我回答问题?

最后,我想说的是,名字是人一生的符号,无论怎么起名,父母对孩子的那种祝福与期待是永恒不变的,给孩子起特别另类或者冠以著名人物的名字只会给孩子的一生带来难以启齿的痛苦,甚至可能冥冥中带来不可承受的厄运。

结尾我就用大文豪苏轼给儿子的一首诗作为全天下父母的共同心声吧:

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

关注我,下期我再聊聊那些因名字而改变一生的人与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