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冷冷,今天全省有6个地方的最低气温跌破了-10℃,最低的是东海和邳州,都是-11℃,分别出现在早上7点28分和7点15分,江苏真的是开启冰窖模式,也是今年下半年以来最冷的一天。

低温冻伤和高温烫伤哪个严重(最低气温跌破-10)(1)

南京今晨也迎来了入冬后最低温-4.3℃。户外虽然有阳光,但是天寒地冻的感觉依旧明显。苏南地区的朋友,秋衣秋裤也已成为出门的标配。除了江苏南部地区最低温度在零度以上,大部分地区最低温度都在-1至-2℃左右,提醒大家注意保暖。

根据气象预报,27日全省多云到晴,气温较低,明晨最低温度:沿江以北地区-6~-7℃,其他地区-4℃左右,全省有冰冻,明天最高温度略有回升,淮北地区4~5℃,其他地区3℃左右。请注意防寒保暖。

低温冻伤和高温烫伤哪个严重(最低气温跌破-10)(2)

全省天气预报:

【低温报告】天气提示:26-28日气温较低,全省有冰冻。今天夜里到明天全省多云到晴;全省西北风转西南风,风力都是4级左右;明晨最低温度:沿江以北地区-6~-7℃,其它地区-4℃左右,全省有冰冻;明天最高温度:淮北地区4~5℃,其它地区3℃左右。

冷空气“冲业绩”,江苏疾控提醒:警惕“低温烫伤”!

这波冷空气有种年底“冲业绩”的猛烈!不少小伙伴这两天已经是暖宝宝傍身,晚上电热毯护体,家长们也怕孩子受冻,除了把孩子里三层、外三层地裹起来,也用起了各种“取暖神器”。不过,疾控专家提醒,“神器”们虽能带来温暖舒适,一旦使用不当可能让娃“很受伤”。

“鸡贼”的低温烫伤,了解一下

很多人可能疑惑,低温也会烫伤?低温烫伤可比普通烧烫伤“鸡贼”多了!

普通烧烫伤,通常是在高温气体、火焰、开水等接触下造成的创伤。这种创伤通常显而易见,也容易让人察觉和躲避。

而低温烫伤,有点类似“温水煮青蛙”,是指50℃左右的温度在人体局部作用时间过长,使热力慢慢渗透进皮下软组织而引起的烫伤。

发生初期,触及到的只是人体的表皮,如果及时撤离热源,损伤完全可控。但如果对温度产生适应性,就很难及时察觉,从而导致热量渗透进入更深层的组织,造成烫伤加重。50℃的温度持续接触5秒人就会感受到不舒服,随着时间延长,对皮肤的伤害程度加大。实际上,温度只要达到44℃持续6小时,就可以造成皮肤的损伤。

44℃是什么概念?距离我们多远?

市面上常见的几款取暖设备,能达到的温度各不相同,但整体上,实际使用的平均温度都在40℃至50℃之间,处于低温烫伤的“高发范围”!婴幼儿、老年人、瘫痪病人或醉酒者,往往因感觉反应较迟钝,成为低温烫伤的“高危人群”。

千万不要以为“觉得烫了躲开就好”,等感觉出来的时候,可能已经形成烫伤了!尽管这类烫伤的创面面积看上去较小,早期大多只是红肿、水泡、发白,但实际可能损伤深至皮下组织、肌肉等。严重程度主要取决于接触热源的时间,时间越长,皮肤受损程度越重。

这种特殊的烫伤还很容易被忽视。我们做家长的,一定要谨慎再谨慎,防患于未然。想到那些血肉模糊的图片,发生在孩子稚嫩的皮肤上,真是触目惊心。

画重点:冬天取暖如果一定要用热水袋,请在热水袋外面裹上毛巾,避免与皮肤直接接触。老人和小孩睡着后,要帮他们把热水袋拿开。

烫伤急救,牢记五字真诀!

烫伤主要的影响因素是接触时的最高温度和接触时间!所以记住这两点:脱离热源,迅速降温。然后,利用现场条件迅速开启“冲、脱、泡、盖、送”五大急救步骤。

一冲:当孩子发生烫伤事故时,要尽快用流动的冷水冲洗烫伤处至少20分钟以上,以降低皮肤表面的热度,减少对皮肤的进一步损伤。

二脱:充分的冲洗和浸泡后,在冷水中小心移去衣物。如果伤口与衣物粘在一起,要小心剪开,避免强撕。

三泡:疼痛明显的,可持续在冷水中浸泡10至30分钟,用于缓解疼痛。

四盖:用无菌纱布轻轻盖住患处,如果没有纱布,可用清洁干燥的毛巾代替。切记不要用有毛状、絮状的物品覆盖,避免与伤口粘连。

五送:赶紧送医院医治!再次强调:不要私自涂抹任何物品,交给医生!

记住,凉水就好,不要用冰块,容易把皮肤冻伤,更不要私自涂抹任何东西。(什么老鼠油、酱油、牙膏、红药水、紫药水等偏方,千万千万不要涂!!!)

警惕这4类“取暖神器”

冬季常见取暖设备,除了暖宝宝,还有热水袋、电热毯、电暖器等,它们分别存在不同的安全隐患,有不同的注意点。

1.电热水袋

市面上常见的充电式热水袋有分为两种,一种是电极式,另一种是电热丝式,其中电极式热水袋有爆炸的风险。

2010年,我国就已经将“电极式电热水袋”列为禁止生产产品。但是,这类电极式电热水袋并没有在市面上消失,反而比更安全的电热丝热水器更加常见。

虽然有安全隐患,但也不用太害怕。

只要购买时选择正规厂家生产,有3C认证和产品合格证,电源线密封良好的电热丝式热水袋,使用时不要直接贴在皮肤上,隔几层衣服,就没问题。

2.电热毯

每年因为电热毯的使用不当,引起火灾的新闻,也层出不穷。此外儿童使用电热毯还容易因为尿床,导致漏电,产生非常严重的后果。

因此,电热毯的使用,除了购买合格用品外,还要注意,不要使用超过六年,不要反复折叠尽量平铺哦。

通过前面的介绍,其实40℃是一个比较安全的温度。如果实在怕冷,可以设定合适温度,睡前关闭电源,使用时长建议不要超过4小时。

3.电暖器

电暖器或者电暖扇都是一样的,使用不当有发生火灾的危险。

使用时千万要注意:不要用棉被、衣服等易燃物覆盖,远离沙发、床以及水源。

远离易燃物!远离易燃物!远离易燃物!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4.发热鼠标垫

此外,还有一个“取暖神器”要引起大家的注意,那就是——发热鼠标垫。

发热鼠标垫看似“神奇”,其实就是一个微型电热毯,持续加热两个小时后,局部最高温度能到达68℃。一不小心,我们就都成了温水里面的青蛙,被舒适的温度,伤害得猝不及防。

转自:交汇点新闻

来源: 新华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