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某网综提到了一个问题,引起了我的兴趣:“哥”在唐代,会被用来称呼谁?

答案是“父亲”。

古人的家族观念、尊卑意识是很强的,“长兄如父”这个词在诠释兄长的责任时,也体现了兄长的家庭地位。兄长的地位在某些环境下,可以拔到“如父”的高度,然而父亲不可能和子女“辈分拉平”。

我们现在说父亲好,可能会说“他不光是我的父亲,还是我的老师和朋友”。“亦师亦友”没问题,但说“他就像我的大哥哥一样”的,少之又少。

在思想如此开放的现代社会,大多数人还都不能接受“管爸爸叫哥”这种事情,那么更为传统、封建的唐代,怎么就会出现这样一个现象呢?



其实原因很简单,唐代的“哥”字,还没有被固化到“兄长”这一相对单一的意思上,他更多的是代表歌曲、歌谣。只是因为“哥”字的发音,而和“男子先生”,或者“男性年长亲属”的概念相互联系

对于汉字来说,字形和字音是其基础构成。

关于“哥”字字形的由来,有一种有趣的说法,姑且叫“演替说”吧,是说一个字原本被用来多种释义,当这个字被固化到具体的某种释义时,需要再造一个新字,来“领养”其他的释义。

“哥”字恰巧有这样一个“可歌”的演替过程

最初“可”字出现时,代表的是“歌唱(动词),歌谣(名词)”。在甲骨文中,“可”就是“口”和“斧头的手柄”相结合,也就是“劳作时,为了减轻疲劳、抒发感情,经常一人或多人讴歌”。


古人对父母有什么要求(传统观念有长兄如父)(1)

甲骨文“可”


后来需要有一个字,来表达“许可、认可、准许”等等意思,就借用了“可”字,在广为使用后,不得不再造一个字用来代表“歌唱,歌谣”,那就是“哥”字。

“哥”是两个“可”重叠而成,既有传承本字的感觉,又有一种释义的延伸,即泛指对歌或者合唱这种多人演唱的活动。

在汉代古文中,“哥”作为“歌唱,歌谣”的意思被广泛使用。《句读》中介绍这种情况,说古文直接用“哥”这个字,没有“歌”、“謌”这两个字。

古人对父母有什么要求(传统观念有长兄如父)(2)

古文中常出现的“哥”


到了唐代呢,因为“哥”与口语中称呼兄长的“ā gē”中的“gē”同音,所以被代用。后来和前辈“可”一样,失去了本意。同时可能为了“补偿”,发明了“歌”、“謌”这两个字来代表“歌唱,歌谣”的释义。

《说文.可部》的注解中,段玉裁注:“《汉书》多用‘哥’为‘歌’。”徐灏注笺:“哥,歌古今字。”



那新的问题出现了,“哥”原本只是“gē”进行音译后,被用了标音的代替字,那“gē”这个字音是怎么回事呢

这一问题上,目前有共识有争议,共识在于,代表“父兄叔伯”的“gē”,原本是某一种语言中的词语,争议在于,到底是谁和谁学来的。

一种说法是汉语所有,“gē”就是“哥”,只是其他民族、其他语系学去了;

另一种说法是,“gē”是外来语,通过民族融合后进入的汉语。

那典型的外来语中,是如果称呼“兄长”的呢

作为古鲜卑语的“阿尔泰语”有“阿干”,而其衍生语言中,蒙语有“阿合”,女真语有“阿深温”。这些词语在真实发音中,就和“阿哥”十分近似了。

同时,阿尔泰语中也有“阿步干”一词,又作“莫贺”,恰恰就是“父亲、叔伯”的意思

中原历史上与北方游牧民族纠葛已久,文化融合非常常见。而唐王朝皇室确有鲜卑血统,那在唐朝是开始出现这种语言交融,并不奇怪。

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唐时人称父为哥。”

而张清常教授对此有过更为明确和清晰的说明:“哥、哥哥作为亲属称谓,可能借自鲜卑语agān。始用于初、中唐皇室,即可指父,又可指兄。”

那么答案在此时也显而易见了。被广泛使用的字形“哥”与包含“父兄”释义的“gē”,在大唐这一“文化大融合”的时代背景下,巧妙相遇,但又懵懂,彼此相处许久,才逐渐固化并替代了“兄长”一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