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思考力
纵观历史,人类之所以能不断进步发展主要是由于其强大的创造力,假如没有超现实性的创新思维活动,人类的发展轨迹将是一种重复循环,而不会呈现螺旋上升的姿态。
遗憾的是,在传统逻辑学体系中,创新思维活动一直被排除在外,由于旧的理论框架无法容纳这一“不安分”的精灵,因此它被视为一种无规律的思维形式。传统逻辑学家们对创新思维的态度要么是不予重视,要么是装作看不见。
但是,在科学技术领域,想回避创新是不可能的一件事情,一部科学技术发展史就是不断创新的历史。逻辑学要解释科学家们的思维活动规律,就必须给创新思维一个合乎情理的说法,并使之能与传统形式逻辑学相衔接。于是“假说”这个概念应运而生,它就像一块尴尬的补丁一样,遮住了旧逻辑思维体系的一个大漏洞。
关于假说,传统逻辑学是这样界定解释的:
科学研究活动的一般进程如下:当人们在科学实际活动中发现了一定的反常事实或前所未见的异类事实时,就使原有的理论及过去的说明方式不中用了,因此也就存在着有待于用新理论和新说明方式才能解决的问题;然后,人们通过猜想提出新的解释性理论,以新的方式来说明相关的事实,并以新的理论去预测某些未知的事实。这就是建立假说以解答问题。此后,在验证这个假说的过程中,将积累更多的新事实材料。一般的情形是仅仅确证这个假说的一部分内容而否定它的另一部分内容,因而必须对这个假说的原有内容进行部分的修改,并等待新的检验。如此往复,将逐步导致确立起定律与原理的系统,以及形成一种研究传统。然而,人们的认识并不就此停步或僵化,或迟或早总会出现新的理论系统以及出现新的研究传统。如亚里士多德力学被牛顿力学所更替,而牛顿力学又被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力学更替,一次又一次地更替下去,人们的认识就愈来愈接近于客观现实。总之,科学发展的过程就是假说的形成,假说的检验以及假说的更替。所以,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指出:只要自然科学在思维着,它的发展形式就只能是假说……
通过这段阐述话我们不难看出,“假说”这个概念被制造出来纯粹是为了科学研究服务的,是为了解释科学创新是怎么一回事。
但是,只有科学研究存在假说,需要假说吗?
显然,事实不是这样的,创新普遍存在于社会的各个领域,创新思维也不仅仅是科学家这种职业出现以后人类才拥有的一种思维方式,实际上假说普遍存在于人类实践活动的任何一个领域,任何一个时代。
如果把推理思维比作一座大山,那创新思维就像是一条长河,而逻辑思维等于是包容山河的天地。传统的逻辑学把创新思维排斥在,就像是一个有山无河的空间,时间长了这个空间自然干漠荒凉,缺乏可持续发展性。当后来引进了假说这个概念,才算是为这方天地注入了一汪泉水,让它重新变得生机勃勃,能够自我循环,衍生成长。介绍这些是想说明,假说的本源是创新思维,但它只是为了适应传统逻辑学理论框架体系的需要,从创新思维这个整体上切割下来一个小部分。创新思维规律的研究是一个庞大的体系,它的内容比推理思维规律的研究更深广、更复杂。为了保证逻辑思维7级理论体系的简单性和实用性,在这里不展开来讨论创新思维,仍旧是沿袭传统习惯,引用假说这个概念作为补充,但又赋予它新的内涵和外延,与传统逻辑学中的假说概念相比,它具有更广泛的价值和应用。
逻辑思维7级理论体系中,假说不再是科学家们的专利,也不再是必须以事实为依据的逻辑推理。无论是原始人对神灵的崇拜,还是现代人对未来的幻想,无论是父母与孩子做猜谜游戏,还是企业总裁设计经营战略规划,这些都可视为假说的具体表现形式。
假说,就是假设想象。它既是一种思维活动,也是一种思维技能。在人类的生活工作中能看到,也在其他动物的本能习性中体现出来。
据科学家们最近一段的调查研究表明:“日有所思,夜有所梦”的自然法则不单适用于有智慧的人类,也适用于大自然的其他一些生物。动物梦研究的负责人芝加哥大学的生物学家丹尼尔·马戈利阿什与同事为了进行此项研究,特别建立了一个可以使他们监测鸟类大脑中单个神经细胞活动的系统,对燕雀进行深入研究,从而使科学家了解到它们唱歌时大脑的哪些部位处于活跃状态。通过对燕雀唱歌时大脑细胞活动情况记录的研究,科学家得出结论说:“我们在燕雀清醒时进行了记录,当它睡着后,我们向它播放一些声音。然后让它在不受干扰的状态下睡眠,这时我们发现它在梦里唱歌。”
老鼠是否恶梦连连?偷盗成性的老鼠是否在梦中也是“老鼠过街,人人喊打”呢?据调查研究表明,这并非没有可能。美国《神经杂志》最近披露,美国马萨诸塞州学院的研究者宣布,他们已成功地进入了老鼠梦境,并发现老鼠在梦中也正在拼命动脑筋,试图通过它们白天在实验里困在其中的迷宫。科学家对猴子也做了类似的实验:在一只猴子面前设置一个屏幕,屏幕上反复出现同一个画面;每当屏幕上映出这一画面时,就强迫猴子推动身边的一根杠杆。如果猴子拒绝执行,就用电棍击它。过了一些日子,猴子就形成了条件反射:它一看见那画面,就主动去推杠杆。后来,科学家发现,这只猴子在睡眠中也会不时地去推那杠杆。这表明猴子在睡梦中“看见”了那画面。
低等动物的假说思维活动不仅表现在能做梦上,还体现在危急时刻的救主行为上。
1976年7月27日,唐山大地震前,许多动物都出现了反常现象。唐山市郊栗园公社茅草营大队王财在深夜十二点钟看完电影回家,看见四只鸭子依然站在门外,一见主人,它们齐声叫起来,伸长脖子,张开翅膀,摇摇晃晃地扑来,王财走到那儿,它们就追到那儿,拼命地用嘴拧他的裤腿。
唐山市郊栗园公社的王春衡,亲眼看见他二大爷家里的猫隔着帐子挠人,非把人挠醒不可。 那一夜,唐山周围方圆几百公里的地方,人们都听见了长时间的尖厉的犬吠。
唐山市殷各庄公社大安各庄李孝生养的那只狼狗,那一夜死活不让他睡觉,狗叫不起他,便在他的腿上猛咬了一口,疼得他跳起来,追打这条忠实的狗。
丰南县毕武庄公社李极庄大队刘文亮,深夜被狗叫吵醒;当时他家的狗在院内使劲挠着他的房门,他打开门放狗进来。狗却非要把他拖出屋去。
唐山市遵化县刘备寨公社安各寨大队张洪祥家的狗也叫个不停,一直叫到张家的人下床,狗在张洪祥兄弟的腿上咬了一口,象引路似的,奔向屋外。
丰南县阑高庄公社于北大队王有才妻那天晚上由公社回家刚走到门口,家里的公狗突然从门口向她扑来,阻挠她进院。
低等动物能感知到地震爆发前的一些特殊磁场、地气变化并不稀奇,但它们能意识到主人在屋内是危险的,竭力阻拦主人进入屋内,或者拼命将主人拖到屋外,这种思维水平就不是简单的本能感知所能解释的。很显然,那些忠诚救主的鸭子、猫、狗能够假设想象到一些可怕的事情会发生,主人在屋内将有生命危险。
有诸内者,必形诸外。假设想象能力既然是人类和其他动物都拥有的特殊思维能力,它必然普遍体现在客观世界各个领域中。逻辑思维7级理论把所有的假设想象活动统一归纳概括为假说思维。关于假说,按照载体可分为人类假说思维与动物假说思维,按照层次可分为主动假说思维与被动假说思维,按照类型可分为猜测假说思维、幻想假说思维、虚拟假说思维,按照应用领域可分为科学假说思维、艺术假说思维、经济假说思维、政治假说思维、军事假说思维、生活假说思维、教育假说思维、管理假说思维等等。
假说是一种超越现实界面的思维形式,侧重于虚假而非真实是它与推理思维的本质不同。假说在现实中有着广泛的价值和应用,尤其在今天这个虚拟社会和虚拟经济时代,虚与实,真与假的界限已经变得更加模糊,真亦假来假亦真,实变虚时虚变实的事例比比皆是,这要求人们拥有卓越的假说思维技能。
虚假的不一定是坏的,虚假的不一定是无用的。
【基本概念】
1、 真实——客观现实存在的,或者与客观现实相符的。
2、 虚假——客观现实不存在的,或者与客观现实不相符的。
3、 假设——虚假的设定。例如,假如人活200年、假如人能追上光速、假如记忆可以移植、
假如企业明年利润翻一番、假如未知答案为X、假如观众人数超出预计等等。
4、 想象——虚幻的创想。例如,聊斋志异中的鬼狐幽魂、在人脑中嵌入记忆芯片、诗歌中
的夸张拟人、企业塑造的品牌、孩子未来的理想、新产品的设计创意等等。
【思维工具】
1、 发散思考法
任何事物存在无限多的可能性,但它在现实中的表现只有一。这就像一棵大树当它还
是一粒种子的时候具有无限多的可能性,但长大成树后我们所看到的只有唯一的现实形态。由于人们在思维活动中受现实的影响通常只看到有形的一,看不到无形的多;只看到现在的一,看不到未来的多;只看到熟悉的一,看不到陌生得多……久而久之我们的思维就养成狭隘扁平的模式。
发散思考法就是把事物的可能性全部一一列举出来,在思维过程中不要去考虑事物的现实性,只关注是否存在可能性。例如,铅笔有什么用途?常规答案:铅笔可以写字、绘画。超常答案:铅笔可以做项链、吸管。创新答案:铅笔可以盖房子、变魔术。经常运用发散思考法训练自己的头脑,不仅可以开阔思维视野,强化思维灵活性,还可以提高我们主动探索的意识,有助于发现更多的潜在机会。
2、 强制联想法
任何事物与其他事物之间存在着无限多的联系,这些联系只有极少数是为人们所知所见
的,更多的联系则潜藏在深层次,如漂浮的冰山在海面以下庞大的部分。要认识到事物之间深层次的联系,首先要具备超强的洞察力。强制联想法就是一种训练人们思维深刻性的方法,它要求人们把看似不相关的东西联系起来,寻找它们内在必然性联系。例如,网络技术与地球变暖看似风马牛不相关,但如果把它们强制联系在一起,人们还是会很快发现两者之间存在着的多种因果关系。
强制联想法利用了大脑神奇的想象力,人们只要把一些无关的东西强制联系在一起,自然就会迸发出灵感火花,这是靠推理思维得不到的。在强制的过程,人们会不知不觉突破许多自我设限,消除思维屏蔽,把不可能转化为可能,把不相关融合为一体。通过这种训练人们会发现万事万物是普遍联系的,现实性其实就是被物质化的那部分,而更多的则以无形信息的形态存在于视觉之外,有待于人们用头脑去思考挖掘。
3、 假设分析法
假设分析法通过对并不存在的事情进行虚假设定,然后以此为基础进行现实性的分析思
考。它是人们在日常生活工作常用的一种思维方法,例如,假设这道题的答案为真,那A条件就是错的;假设中国老龄人口超过30%,市场会涌现哪些商机;假设这个方案是错的,那它会存在哪些缺点;假设你考上了研究生,你计划将来如何发展;假设美国出兵朝鲜,世界政治格局会产生哪些重大变化……
虽然假设分析法思考的大前提是虚假的,但这种虚假更多是超现实性的,是对未来某种可能性的一种猜测预期。提前假设这种可能性已经发生了,这样思考不仅可以帮助人们启发新思路,还可以大大降低思维难度,节省了繁琐的推理过程。经常开车的人都有这样的经验,车速越快,对道路的目测视距就要越远,如果只看车前的一小段距离,对远处的车道变化和突发事件没有足够的提前量准备,就很容易措手不及发生交通事故。现代社会发展节奏越来越快,环境变化也越来越复杂,善用假设分析法可以帮助人们提前思考应对未来的种种变化,洞察先机,智高一筹。
【常见错误】
1、 自我设限
有位哲人曾经说过一句名言:人是环境的动物。的确如此,每个人从降生开始,就生活在家庭环境中,长大以后你的学习环境、工作环境、社会环境,塑造了你是什么样的人。除了这些有形的环境外,还有知识结构、阅历经验、性格倾向、眼界境界等无形的环境隐隐制约着人们的思维和行为。
对于低等动物而言,环境是用来适应的,但对于人类而言,环境是用来超越的。人是有高超想象力的,是有主动探索精神的,这就决定了他是有驾驭环境和改造环境的能力。遗憾的是,许多人没有意识到自己先天具有这种宝贵的品质。在思考时,他们还是像低等动物一样,受制于环境的约束,遵循以往成功或失败的经验,没有勇气冒险,也不敢大胆想象。本来有十分的实力,但由于自我设限,只能发挥出一二分。
思维决定行为,有限的思维设定有限的可能性,无限的思维创造无限的可能性……
2、 拘泥现实
在假说思维活动中,人们总是不自觉地受现实影响,习惯考虑是否条件具备、是否有成功的经验、是否违背了常规传统、是否有充分的理由依据、是否超越了自身的能力……从现实的角度来讲,这样思考是没有错的,它能保证人们的思考结果不脱离现实,有较高的成功率。但是,如果是在进行假说思维活动时,这种思维习惯就是错误的。这就像参加宴会的时候,人人都衣冠楚楚,彬彬有礼。而参加狂欢的时候,人人都纵情欢娱,放浪形骸。同样的道理,思维的目的或背景不同,思维的内容或方式就应当不同。假说是不以现实界面为基础的一种思维活动,它先天就需要人们无所顾忌,无所限制地去思考问题,不要考虑思维结果是否符合现实。如果人们还是用推理思维习惯去假说,显然不会得到精彩的灵感创意。
假说,即虚假之说。顾名思义,无需考虑是否符合现实或真实。
3、 胡思乱想
许多人认为既然假说是虚假之说,自然可以天马行空,胡思乱想。其实,这是从拘泥现实走到了假说的另一个极端,也是错误的。胡思乱想是假说,但不是正确的假说。假说虽然不以现实界面为基础进行思考,但它还是要遵循超现实界面的一些制约规则的,这就像雄鹰飞翔不受大地的约束,但它还是要受气候变化的影响,在暴风骤雨中是无法飞翔的。正确的假说必须遵循一些无形规则的约束,只有这样才能够在虚假的框架背景中自圆其说,而不是破绽百出。
正确的假说有两种形式:自圆其说的假说和符合现实的假说。前者是完全脱离现实的,只要在假设的背景中,假说的结果没有破绽,自洽合理,这类假说就是正确的。后者是部分脱离现实,其假设想象的结果超前或者超越了当前的背景环境,但后来被现实证明是存在的,合理的,这类假说也是正确的。一般艺术类假说偏好于前者,而科学类假说偏好于后者。
假说能力训练
1、猜测假说法
A、推理性猜测——从已知的推测未知的。
B、假设性猜测——从假设的已知推测未知的。
C、可能性猜测——穷尽未知的各种情况。
范例1:股市今天大跌,明天我想还会继续跌。
范例2:假如生命只剩三天,你会做什么?
范例3:你讨好她,她可能会喜欢你,也可能会鄙视你。
2、幻想假说法
A、未来幻想
B、形象幻想
C、内容幻想
范例1:未来的汽车会是什么样的?
范例2:外星人长什么样?
范例3:《西游记》——中国著名神怪幻想小说
3、虚拟假说法
A、事物虚拟
B、情境虚拟
C、元素虚拟
练习
范例1:如果电脑智能化,需要具备哪些功能?
范例2:假如对手采取倾销策略,我们该怎么办?
范例3:假设X=3,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