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音乐评论人董小姐的专栏

分享经典音乐,笔耕原创评论

喜欢音乐的你,加个关注吧

历届的春晚最后一首歌(新年特辑难忘今宵)(1)

董小姐按:新春佳节之际,对于国人来说,舆论关注度最高的两个话题当属“春运”和“春晚”,轰轰烈烈的返乡潮基本上告一段落,接下来就是翘首期盼年三十“春晚”这道娱乐大餐。随着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春晚也逐渐演变成了人们心中的“鸡肋”,但是不论你怎么吐槽,这个舞台上始终有一首歌,凝聚着炎黄子孙的感情。

《难忘今宵》,成了春晚舞台上的一首神曲,尽管春晚缔造了无数风靡一时的经典歌曲,但是就国人情感而言,没有任何一首歌能与之相媲美。《难忘今宵》在这个舞台上送走了一批一批流行的歌、和唱歌的人,而这首歌却始终屹立在这个舞台上,保持着万年常青的生命力。

难忘今宵 难忘今宵

不论天涯与海角

神州万里同怀抱

共祝愿祖国好 祖国好

李谷一老师的《难忘今宵》,就像新年的钟声一样,每当她唱着这首不变的压轴曲目走上春晚舞台,每个人的心里都会升腾出一股特别的情愫,为国家兴盛的自豪、与家人团聚的幸福、抑或是怅然若失的落寞,个中滋味只有自己才能体会,属于所有中国人的新春佳节,终于来临。

1983年,邓小平同志提出清除文化领域的精神污染,文艺界迅速做出反应,作为当时全国最具规模的舆论喉舌、新闻窗口的中央电视台,承办起一场别开生面的文艺汇演,向党和全国人民汇报改革开放以来,文艺界取得的丰硕成果,并且展现文艺领域兼容并蓄的开放政策。

历届的春晚最后一首歌(新年特辑难忘今宵)(2)

时至今日,春晚已经走过了30多个年头,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演变为一项约定俗成的必然事件,就像大年三十晚上老百姓餐桌上的年夜饭一样,必不可少。春节联欢晚会初期的影响,不啻于一项文化奇迹,承载着全国人民过年的期盼与喜悦心情,缔造了一次次的电视神话。

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日常文娱活动越来越多样化,春晚这道曾经风光无限的娱乐大餐,地位也开始江河日下。无数大牌明星汇聚一堂,热闹喧嚣精彩纷呈的春节联欢晚会,对于审美疲劳的电视观众来说,也早已不能提起他们的“胃口”。

历届的春晚最后一首歌(新年特辑难忘今宵)(3)

如今大家看春晚,或许是留恋这一家老小其乐融融团圆在一起的时刻,或许是出于经年累月养成的习惯,到了这个时间节点上,不论你喜欢也好,讨厌也罢,都会自然的打开电视机,收看这个节目。这个收视习惯,我们可以称之为春晚情结,年龄越大的人,情结越深。

春晚这个铁打的舞台上,惟有一首《难忘今宵》永远留存。全国的电视观众与春晚的距离越来越疏远,但是对这首歌的感情却越来越深。时光飞逝,我们都祈盼这欢聚的一刻永驻。

历届的春晚最后一首歌(新年特辑难忘今宵)(4)

春晚30多年的历史沿革中,《难忘今宵》纵横这个舞台20余载,是名副其实的“春晚之王”。这首歌在1984年第二届春晚首度亮相后,由于导演更迭、晚会流程和技术相对不成熟等原因,整个80年代都没有再登上过春晚舞台。1991年,执导首届春晚的导演黄一鹤再拿导筒,《难忘今宵》被起用。

整个90年代,《难忘今宵》断断续续5次登上春晚,进入新世纪后,基本上确立了每一年都是春晚的压轴地位。其间只有2012年,哈文率领的龙年春晚剧组试图进行创新,以一首《天下一家》作为终曲,观众强烈不满,证明并没有取得预期的理想效果。

历届的春晚最后一首歌(新年特辑难忘今宵)(5)

春晚这个舞台,用全国观众的期待,成就了《难忘今宵》的经典。殊不知,经典的诞生也是一波三折。1984年春节前夕,春晚总导演黄一鹤觉得缺少一首与整台节目相配合,能够作为压轴烘托气氛的歌曲,于是找到华语词坛上的巨擘乔羽写词,他的作品在老百姓当中也最有知名度。董小姐曾经专门撰文纪念乔老爷子,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移步阅读。

传送门:记乔羽——华语词坛三杰,内地词圣

导演黄一鹤当时要求的主题思想是,歌词中要体现家人团聚,祖国大团圆,亲人间的骨肉之情和对未来的希望。最后两人商议好翌日一早来取歌词,乔老爷子在回忆当时创作这首歌的心路历程中讲到

我只想大年三十除夕晚会,家家户户的人都是要看的。各家的情况虽然不同,但是中国人都把这一天晚上安排得最温馨、最高兴。团聚、祥和、祝福,大概家家如此。要概括和表达这时人们的感情,我认为亿万人最一致的就是这句话:共同祝愿祖国好。这个“共同点”,引发了我创作的“兴奋点”。

历届的春晚最后一首歌(新年特辑难忘今宵)(6)

很自然地,我就有了第一个句子“难忘今宵,难忘今宵,无论天涯与海角。”干什么呢?“神州万里同怀抱,共祝愿,祖国好。”写到这里,我很痛快地舒了一口气,我觉得有了这几句话,这首歌的价值也就出来了,转而又想,这是咱们中国人最吉祥的一个夜晚,再来一段吧!“告别今宵……”就是这么简单,《难忘今宵》诞生了。

第二天一早,黄一鹤导演拿到歌词之后,非常满意,他想要的主题思想都有体现,并且情真意切朗朗上口,特别适合作为晚会的结束曲。黄导又赶紧找来知名作曲家王酩为这首歌谱曲,这首歌的词曲出炉之后,中央电视台负责春晚的导演组便对这首歌产生了极大的争议。

历届的春晚最后一首歌(新年特辑难忘今宵)(7)

因为王酩作的曲子特别抒情,有人认为好,也有人说这首歌不太健康,软绵绵的像哀乐一样。改革开放之初,社会上的两种思潮互相碰撞角力,一种提倡解放思想,一种主张墨守成规。此前李谷一演唱的《乡恋》,甚至还被列为禁曲。所以我们对当年关于《难忘今宵》的争执,也就可以理解了。

但是作为春晚总导演的黄一鹤,并没有被唱衰这首歌的声音所阻挡,他明白自己策划这场晚会的主题,也深知这首歌就是自己想要的,所以他力排众议坚持要录这首歌,而且一定要找李谷一来场,因为李谷一老师是那个年代最火的歌星,也只有她才能压得住台面,配得上唱这首歌。

但是如今每当我们听到这首歌,都有一种曲终人散的忧伤,总会感觉美好的时光转瞬即逝,难忘的不是今宵,而是用秒针丈量出来的珍贵团聚光阴。对于在外漂泊的人而言,这首歌就代表了故乡,随着岁月的流转,很多东西都变得物是人非,但唯有这首歌青春永驻。

历届的春晚最后一首歌(新年特辑难忘今宵)(8)

我们可以想象的到,如今已经年逾70的李谷一老师,每年春晚结束之际,她都化了浓妆守候一整晚,为的就是给全国人民奉上这份难以忘却的情怀,而自己却不能和家人团聚在一起守岁,但她把这件事说得风轻云淡

“我已经70多岁了,参加过无数晚会了,但每次春晚召唤我都觉得特别荣幸,再说春晚这个平台,很多演员想上都上不去,我能一次次走上春晚舞台,辛苦点又算什么呢?而且我只有一个节目,你看看那么多舞蹈演员,台下的编导组、灯光、舞美、道具工作人员,他们从头盯到尾,默默奉献,跟他们比我都不好意思说自己辛苦。”

于是乎,就有了我们听完难忘今宵之后,总有种繁华殆尽的萧索落寞,这是一种美好的回忆,也关乎着种种过往。但是不听完这首歌,真的不能算作真正的“辞旧迎新”,而今我们一年年的吐槽春晚,却依然舍不得不看,终于等到这首歌唱完才会沉沉睡去。

历届的春晚最后一首歌(新年特辑难忘今宵)(9)

如果哪一年的春晚结束曲不是《难忘今宵》,我们就会特别不习惯,感觉春晚没结束。如同一项仪式,听完这首歌,我们才能心安理得的接受主持人最后的报幕

“中央电视台,中央电视台,这里是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新年的钟声已经敲响,春天的脚步离我们越来越近,本次晚会就直播到这里,感谢您的收看,我们期待明年的相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