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第九问是:“治人事天,莫若啬”到底该怎么解释?
《道德经》第五十九章第一句说:“治人事天,莫若啬”,您对这句话的译解是:“治理人民,侍奉上天,没有比省约更好的办法。”您把“事天”译解为“侍奉上天”,把“啬”译解为“节俭,简约,省约”。
可是,这一章后面的内容是“夫唯啬,是谓早服,早服谓之重积德。重积德则无不克,无不克则莫知其极。莫知其极,可以有国。有国之母,可以长久。是谓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按照您对“治人事天,莫若啬”中莫若啬的译解,您的意思是一个国家只要节俭就可以长治久安了,这不是开玩笑吗!纵观历史,您见过哪个国家是靠节俭发展起来的?又有哪个国家把节俭当做国家的第一战略的?
更何况,古人把“侍奉上天(您的解释)”看得比什么都重,凡有大事,如天灾、皇帝登基等,必定搞一波祭天等大活动,都是极尽铺张奢华,因为他们不敢对上天怠慢。如果按照您的解释,治理人民侍奉上天都不如节俭重要,那祭天等活动是不是应该取缔?是不是遇到天灾、皇帝登基等大事时,大家节俭就好了?在没有科学技术支撑的古代,让人们把节俭看得比侍奉上天还重要,您觉得可能吗?
不知道您在讲解这一章时,自己心里有没有犯过疑问,有没有怀疑过自己的讲解,或者您有没有觉得这样的译解很可笑,难道这几十年来您就没有进一步琢磨过其中的含义吗?这不是正确的治学态度啊!
别说一个国家了,就是一个人,如果他不去积极进取和改变,而是把节俭当做人生的头等大事的话,那他这辈子也不可能发展得好。
很显然,您对“治人事天,莫若啬”的译解是错误的,进而导致您对整章的译解都是错误的。相比而言,与无尤的译解比您高明太多了。
于是,我不得不提醒您:作为一位备受尊崇的所谓国学大师,请您向千年解老第一人与无尤老师学习,对传统经典心存敬畏之心,“致虚极,守静笃”,潜心研究学问,以给予后辈正确的启发,切不可再误导年轻人。传承经典,第一重要的不是广为传播,而是不误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