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孙雯

“文章合为时而著”,白居易在一千余年前,以这句诗写出了文学与时代的关系。

那么,在今天,如何看待这句话,如何从当下的文学去探讨它与时代的关系?

最近,杭州师范大学敦雅书社请陈众议研究员作了题为“时代的需要与文学的问题”的线上分享,2020年“普通读者”系列活动正式拉开序幕。

陈教授讲文字时代(如何看待时代与文学的关系)(1)

敦雅书社是“浙里·悦读”读书会联盟(暂名)发起单位成员之一。

“浙里·悦读”读书会联盟是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以下简称:省社科联)响应 “推广全民阅读、建设书香浙江”号召,计划新设立的一个科普重大项目,旨在发挥省社科联的专家优势和科普基地网络优势,借力线上线下媒体资源,把分散的一个个民间读书会聚集起来,开展荐书活动,阅读活动,消息报道和读书体会文章推介等,社科专家指导阅读,从各个层面推广全民阅读,打造省社科联“浙里·悦读”读书会联盟品牌,推进书香浙江建设,提高公众人文社科素养。

就在一个月前,在省社科联的组织下,来自省内高校、省团校,以及部分市县社科联、省社科普及基地、媒体和企业等11家读书会组织的负责人,在杭州举行了第一场座谈会,讨论浙里·悦读”读书会联盟的上线事宜。

“浙里·悦读”读书会联盟的筹备过程很低调,但是各发起单位的读书活动办得热闹有序,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目前正在进行的读书活动,基本都采取了线上的分享方式。

杭州师范大学敦雅书社的这一场“时代的需要与文学的问题”,在腾讯会议app举行,不但吸引了杭师大的师生参与,很多校外的相关学者以及文学爱好者,也在线上聆听了陈众议研究员的分享,并提出了自己的问题。

陈教授讲文字时代(如何看待时代与文学的关系)(2)

陈众议中国科学院外国语文学研究所所长、西班牙皇家学院外籍院士,主要从事西班牙语文学和文艺学研究,著有《西班牙和西班牙语美洲文学通史》、《亲爱的母亲》、《想象的边际》等十余部著作。

“文章合为时而著”,但陈众议研究员认为,不合时宜的哼哼唧唧与混淆视听却时时充斥当代文坛。因此,如何从历史和现实的两个维度审视时代的需要与文学的问题,以引发思考、纠正谬误则尤为重要。

陈众议指出,“维新变法”以来的一个世纪的中国文学发展始终与时代需要密不可分,而外国文学的翻译、研究则是这一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一进程中,长久存在着关于“国学与西学”、“民族与世界”、“立场与方法”三个问题的讨论。

他认为,由历史可见,在汲取西学的同时,中华民族的国学发展不可偏废;跨国资本主义的影响导致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更促使我们在民族和世界间寻找有效的新坐标;面对以村上春树为代表的过于国际化、丧失本土特色的写作风格以及严歌苓的高超叙事手段掩盖的对民族性格的彻底否定等等问题,思考用什么样的方式构建中国自己的经典体系才是上佳解决之策。

“莫言与诺贝尔文学奖”,“马列眼中的经典作家及我们的‘鲁郭茅、巴老曹’是怎么被边缘化的”,“文学的‘零和博弈’与‘技术让渡’”……陈众议进而提出的这些延伸问题,也刷新了很多人对于文学的既定认知。

陈众议在宽而不泛的百年历史溯源中,通过具体细致的问题分析,为“普通读者们”呈现了一堂精彩纷呈的文学课,生动地阐释了何为文江学海中时代的需要。

最后,他总结——中国的语言文学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命根,也是中华民族在当代实现文化自信、民族认同的重要一环,应当对撕裂民族文化认同、消解民族文化自信的文学活动保持警惕。

两小时的线上分享,“普通读者”们显然听得不过瘾,随后,在线提出了很多问题,与陈众议研究员进行了充分的交流与探讨。

即将上线的“浙里·悦读”读书会联盟,接下来将集纳优质的读书内容,探讨优秀的分享样式,从而让更多人以不同的方式,参与到全民阅读当中。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