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第84届奥斯卡金像奖落下了帷幕,《一次别离》获得了最佳外语片。

《一次别离》来自伊朗,是一部好电影,看似很轻,实则有很重的人生,见微知著。

但相较于《金陵十三钗》,私以为《金陵十三钗》更值得最佳外语片的殊荣,奥斯卡没将这个奖项颁给张艺谋,是这一届的奥斯卡配不上《金陵十三钗》。

奥斯卡为什么这么强(奥斯卡配不上金陵十三钗)(1)

《金陵十三钗》作为张艺谋的电影总会被人拿在显微镜下看,不断地抠细节,找毛病,鸡蛋里面挑骨头。

色彩多了就是用力过猛,构图严谨了就是画蛇添足,摄影美了就是空洞无味,美术好看了就是绣花枕头,仿佛张艺谋是陀螺就该被人轮流抽。

奥斯卡为什么这么强(奥斯卡配不上金陵十三钗)(2)

以往讲述抗日战争期间南京惨剧的电影大都侧重于两个层面,悲惨和抗争。

《金陵十三钗》讲述的是边缘人的抗日,显然不符合大家的期望,因为大家都想看到像片中李教官们的英勇就义,而不是一群边缘人英雄主义。

可这又何尝不是一种睹始知终呢,以小人物的转变突显大时代的即将迎来的变化。

奥斯卡为什么这么强(奥斯卡配不上金陵十三钗)(3)

《金陵十三钗》让我看到了中国人赢得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以及对待他人视角的平等和尊重,单凭这种大国脊梁与虚怀若谷的展现就值得一个奥斯卡。

而且影片的文本结构、社会议题、视听语言方面都属上乘,只是因为不符奥斯卡和美国的价值观,所以成了遗珠,确实是一大遗憾。

奥斯卡为什么这么强(奥斯卡配不上金陵十三钗)(4)

至于被人诟病的讨好美国人的滚床单片段,人物的前后转变经不起推敲等。

凡是完整看过电影的人都知道,这是剧情的水到渠成,没有一丝故意为之,角色细节是不够完善,可电影有留白又不是不行,没必要什么都讲清楚。

奥斯卡为什么这么强(奥斯卡配不上金陵十三钗)(5)

《金陵十三钗》不完美,但绝对是一部经典之作。

电影通过取舍的方式让观众切身的感受到留下什么才能救当时的中国,毕竟有了庙,有了主义,得有跟随者才能扶大厦之将倾。

奥斯卡为什么这么强(奥斯卡配不上金陵十三钗)(6)

片中的他们留下了知识,也就是那群女学生。

日本人进入南京城后,无论男女老少一律屠杀殆尽,女学生们走投无路只得往教堂里跑。

李教官他们本是往城外逃,而且仅剩一步之遥,可是当他们看到女学生被日本兵追杀时,当即选择救学生,尽管这样的选择让他们丧失了生存的机会。

奥斯卡为什么这么强(奥斯卡配不上金陵十三钗)(7)

在教堂中,日本人为了搞庆祝会强迫女学生们登台唱歌。

然而但凡是个正常人都能想得到表演完节目后,她们会遭受怎样的折磨,因为人与禽兽不可语。

秦淮河畔的窑姐儿们站了出来,她们愿意代替学生们去赴宴,即使会害怕,她们也明白学生们的干净之躯不能被玷污。

奥斯卡为什么这么强(奥斯卡配不上金陵十三钗)(8)

李教官进入教堂,留下的是一个小男孩,因为他是中国未来的希望。

窑姐儿们替学生们,因为她们知道学问的重要性,有了知识才能不被人瞧不起,有了知识才能过正常的生活。

他们不约而同守护的都是少年的爱憎分明,少年的书生意气,也许他们不懂得什么家国大义,可他们深知知识和少年的重要性。

奥斯卡为什么这么强(奥斯卡配不上金陵十三钗)(9)

奥斯卡为什么这么强(奥斯卡配不上金陵十三钗)(10)

片中的她们留下了气节,即那群风尘女子。

张艺谋用视角的变化来诠释风尘女子的气节,一曲“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早已不能代表全部。

秦淮河畔的风尘女子刚进入教堂,女学生们的视角是透过玻璃窗的窥探,带有主观的偏见。

最后她们为救她们,女子与女学生相视而立,视角也成了平视与仰视,这一刻那群风尘女子是高大的,是值得敬佩的,也便有了常人不能及的气节。

奥斯卡为什么这么强(奥斯卡配不上金陵十三钗)(11)

片中的他们留下了叫做勇敢的文化,他们是乔治、女学生和烟花柳巷的女子。

乔治是孤儿,被教堂的神父收养长大,自小便有普世的理念,当神父被炸死,厨师逃走后,教堂只剩下了他一人。

但他依然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保护着教堂里的所有人,甚至不厌其烦地劝说入殓师约翰能够留下来带学生们逃出去。

奥斯卡为什么这么强(奥斯卡配不上金陵十三钗)(12)

最后,日本人让十三名女学生登台表演。

可代替的学生的窑姐儿只有十二人,而日本兵在离开教堂之前专门记下了学生们的人数。

在大家都无计可施的情况下,乔治站了出来,愿扮成女生混入其中,一个小孩子却想到了一切,这一刻,他的勇敢让他也成了神父。

奥斯卡为什么这么强(奥斯卡配不上金陵十三钗)(13)

与乔治同样勇敢的还有女学生们。

日本兵冲进教堂后,本该属于她们藏身的地窖被窑姐儿占了,可她们在生死时刻却没有暴露窑姐儿的位置,转身向楼上跑去。

日本兵点名让她们参加庆祝会后,她们经过短暂商量,宁可跳楼也不愿意让日本兵糟蹋她们的身子,然后苟活于世,她们身上所迸发的这种勇敢的精神,叫人自愧不如。

奥斯卡为什么这么强(奥斯卡配不上金陵十三钗)(14)

除了小孩子的勇敢,大人们也不遑多让,即使她们是烟花柳巷的女子。

她们是花街女子,从良家闺女沦落到风尘之中,已经让她们在世人眼中不配被称作“人”了。

即使在和平年代,她们也是被人看不起,随意挑拨的边缘人,到了战争时期,她们的生存境遇更难。

所以她们在世上没有什么寄托,几根琴弦、漂亮的耳环、一只猫、一对手镯就是她们的精神依靠,值得她们用命来守护。

奥斯卡为什么这么强(奥斯卡配不上金陵十三钗)(15)

奥斯卡为什么这么强(奥斯卡配不上金陵十三钗)(16)

正如那首被他人看作靡靡之音,却被她们视为招牌曲目的《秦淮景》一样。

此刻,《秦淮景》已不再是单纯的曲牌,而是刻着历史印记的故事,这是她们为我们留下的叫做勇敢的文化,让我们知道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上也有她们的身影。

奥斯卡为什么这么强(奥斯卡配不上金陵十三钗)(17)

片中的他们留下了脊梁,是李教官们让我们看到了这民族还有希望。

李教官们以肉身炸坦克,只为了多消灭几个鬼子,让他们少祸害中国人民。

进了教堂,李教官办完了事并没有停留,因为一旦让日本人发现他们收留中国兵,便会让教堂遭受灭顶之灾。

出了教堂,他也没有选择逃命,而是留在教堂外围守护着里面的所有人,直至用自己的生命护住了他们暂时的平安。

奥斯卡为什么这么强(奥斯卡配不上金陵十三钗)(18)

这就是战争,战争之中不会有人权,更不会讲究民主和自由,有的只是当下的既得利益。

谁的拳头硬,谁就是掌握话语权的人,卑躬屈膝换不来同情,只会等来无尽的嘲讽、戏弄和侮辱。

想要让自己的话被重视,膝盖不能软,自身必须强,即使彼时的自己弱小无能,也得用命搏出一条血路,这样才能让国人看到不能坐视国破家亡。

奥斯卡为什么这么强(奥斯卡配不上金陵十三钗)(19)

就算一次两次的抗争失败了,也有再来一次的勇气,直到打到完全胜利为止。

人生的目的,在发展自己的生命,可是也有为发展生命,必须牺牲生命的时候,因为平凡的发展,有时不如壮烈的牺牲,足以延长生命的影响和光华。

奥斯卡为什么这么强(奥斯卡配不上金陵十三钗)(20)

这就是《金陵十三钗》,讲了一个悲情的故事,可电影中处处透着积极与人情。

而现在的电影填充了太多的商业元素,让电影缺少了“情”,即使有“情”也充满了铜臭味,看不到半点人情味。

《金陵十三钗》中的“情”至少是真切的,这般匠人精神,国内又有几个导演能做到。

奥斯卡为什么这么强(奥斯卡配不上金陵十三钗)(21)

况且《金陵十三钗》当时可是奔着投资巨大的商业大片的方向去的。

但张艺谋在商业中恪守了艺术,难能可贵,所以他是国师,被很多人认可,可下一个张艺谋又在哪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