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其怨天尤人不如静心休养(瞻前顾后是最劳心费神的一件事)(1)

文/连苇 2021年第19篇

1

昨天终于把眼镜定了。

周一上午去眼镜店测视力、挑镜片、挑镜框,周二下午再次去挑镜框、测视力,但由于太过疲劳,验光师觉得当时的状态不是最佳,就约了昨天上午再次测视力。

最后定了右眼100度,左眼175度,我对这个度数都诧异了,原来带过300多度的,也带过200多度的,现在175度,真的假的?还是我的度数真的降了?

确定度数是一件麻烦的事,挑镜框也很麻烦,最麻烦的是我在单焦点镜片和渐进式多焦点镜片之间来回摇摆不定。

与其怨天尤人不如静心休养(瞻前顾后是最劳心费神的一件事)(2)

验光师即老板觉得渐进式多焦点是最适合我的,因为我右眼有点弱势,再怎么加度数1.0都看不太清,而且一天中我有大部分时间需要戴着眼镜看近处,这时不需要太高的度数。我觉得他很专业,也符合我的情况,因为看书这么近的距离确实不需要175度。

但是我之前没听过这种渐进式的,在网上查了查,很多人的反馈是没用、头晕、镜片两边模糊,很多人不适应,而且主要针对青少年和老花眼。

2

我犹豫了,两种眼镜差不了多少钱,我就是害怕决定不好以后麻烦,光是验光我已经够够的了,不戴眼镜看那么小的东西太累了,可能就像老板说的,我总是偷懒,看不见的东西就不看了,不会逼迫自己使劲。

老板比我有耐心,一次次不厌其烦地帮我测视力、散光、斜视、紧张度、恢复度,具体术语我忘了,反正就是这些意思。

他说他的专业就是有关视力矫正的,大学学的就是这个,又在医院干了很长时间,他最拿手的就是验光,而验光在配镜中的重要性占80%。(这句话是我自己加的,总之验光很重要)

与其怨天尤人不如静心休养(瞻前顾后是最劳心费神的一件事)(3)

我最终选择相信他。还是选择渐进式多焦点眼镜,他说这是未来的趋势。其实从一开始我就应该毫不犹豫地相信他,因为我周边的人,他就是最专业的。

但是犹豫不决是我这个人的一大毛病,这样很不好,特别不好。当你决定了要做一件事,只有把它完成的时候才能心安,一刻不完成,一刻就要思考。所以有时候你看着是在休息,其实大脑还在高速运转,这就是为什么你休息了那么长时间还是很累的原因。

3

当眼镜的事尘埃落定,我突然觉得这是多大点事啊,有必要那么纠结吗?又不是要用一辈子,大不了再换不就行了。

犹豫不决、瞻前顾后这种病,怎么治才有效?定下时间,比如用5分钟来做决定,5分钟结束,把所有方面对比完毕,最有倾向的那个就是你的选择。一旦做好决定,就会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无比的轻松。

很多时候,你并不是不能立即做决定,而是心理上觉得立即做决定太过仓促,总害怕带来不好的结果。

与其怨天尤人不如静心休养(瞻前顾后是最劳心费神的一件事)(4)

4

因为饮水机的事,我决定买个养生壶和电动抽水器,这样就再也不用因为饮水机生气了。

在网上查了养生壶的资料,煮花茶的图片是挺好看的,但我还是不能确定要不要买。家里有两个闲置烧水壶,一个是小米的那种普通不保温烧水壶,一个是宝宝冲奶的恒温壶。

这两个壶与养生壶的区别是不能煮茶,煮开水都是一样的。但我会天天煮花茶喝吗?可能不会,因为洗壶很麻烦,但我还是喜欢那种花茶的情调,也许会爱上煮茶呢?

与其怨天尤人不如静心休养(瞻前顾后是最劳心费神的一件事)(5)

下过单之后,还在纠结。后来我用了不到五分钟说服了自己:给自己买个壶怎么了,闲置就闲置吧,反正就是喜欢这种养生壶,有这点纠结的时间和精力还不如去读点书。难得有喜欢的东西,又不差那点钱。

我学习时间管理,学习怎么提高工作效率,但是我从来不学习怎么省钱,因为我本来就是一个极简主义和少欲望的人,很多时候对购物没有兴趣。买了一件东西,只要用了,就值。

或者说,相对于生活中的刻板规划,我更喜欢偶尔的小欢喜。

与其怨天尤人不如静心休养(瞻前顾后是最劳心费神的一件事)(6)

5

治疗犹豫不决和瞻前顾后,最关键的一点就是给自己设定最后期限,在哪个时间点必须做好决定,然后不再想那件事,把注意力转向其他该做的事情上。

不能总是恐惧不好的结果要付出代价,每一种选择都是当下最好最有利的,未来没来之前,任何想象都是一种假设。我们应该专注当下的事,而不是为未来担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