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准备好如何养老了吗?或者说,你有没有帮助爸妈做好养老准备?
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60岁以上老龄人口达到2.55亿,占比接近18%,预计到2027年,国内老龄人口占比将提升至20%,届时,我们将步入深度老龄化社会。
正所谓,哪里有需求,哪里就有“深坑”。在大众烦恼“如何优雅老去”的同时,社会上有心人士也盯上了“这块蛋糕”,“以房养老”的吊钩也就伸向了咱爸妈。
01 从设置上看,“以房养老”是个好东西!
简单来说,以房养老就是将老人拥有的房产提前变现,用于改善老人的晚年生活。
“优雅变老”需要面对的首要问题就是钱。人到老年,收入逐步递减,医疗卫生等开支却逐步提升,收入支出差逐步拉大,这让很多老年人的生活捉襟见肘。
对于很多老人而言,数额固定的“退休金”需要面对基本生活开销、医疗开销,还要面对如狼似虎的通货膨胀,而那些没有缴纳社保的老年人,面对的境况还会更加恶劣。
但是,现实生活存在一个吊诡的情况:
一个生活在城市中的老人,可能手中没有多少现金,但是名下却常常拥有房产。只是这些房产无法变现,无法用于支付家庭开销,不少老人变成“资产富人,现金穷人”。
“以房养老”模式最早出现在荷兰。上个世纪30年代,荷兰人民创造了一种养老模式,老人与金融机构签订契约,将名下房产抵押给金融机构,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金融机构按照约定每月向老人支付现金,作为对等,老人百年之后,将房产过户给金融机构。
年轻人按揭买房,用未来的钱买下房子,提前享受了住房的福利;以房养老则像是“倒按揭”,金融机构以按揭的方式,从老人手中购买房产。
从模式上看,老人将“死资产”变成了活钱,老年生活有了更多资金保障;中介金融机构在老人百年之后,获得房产所有权,能够获取收益,这是一种多方共赢的局面。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02 “以房养老”变成“套路贷”?
2021年2月,最高院发布老年人权益保护十大典型案例,以房养老案例赫然在列。
2016年,高某经人介绍参加“以房养老”理财项目,与王某签订《借款合同》,约定王某出借220万元给高某,高某将案涉房屋委托龙某全权办理出售、抵押登记等。
随后,龙某对高某房屋办理抵押登记,并出卖给刘某。此时,房屋所有权已经转移至刘某名下,真正“坑人”的操作开始了。
一方面,龙某自称系刘某亲属,继续委托房屋中介机构寻找买家,企图将高某房产二次出售;另一方面,刘某将房屋抵押登记给李某。
案件之中,王某、龙某和刘某之间存在恶意串通的嫌疑,一张“捕猎”的大网缓缓张开,而茫然不知,期待“安心养老”的高某成了被捕的“猎物”,在几次交易之下,高某失去了房屋所有权,所谓的“理财收益”也难见踪影。
以房屋作为抵押物民间借贷合同很常见,这是“套路贷”的典型形式,只是这些“有心人”的眼光盯上了想要“以房养老”的老年人群,给套路贷披上“羊毛外套”,不少爸妈就这样着了道!
03 再不回家看看,爸妈就被当韭菜,割完了!
你以为“以房养老”相关的案例就这一些?太天真了!
中国政法大学金融学教授胡继晔说到:除了将房屋抵押进行借贷,部分养老机构还会销售虚假的养老公寓、养老山庄,或者以返本销售、售后返租、约定回购等方式,销售养老公寓和养老山庄。还存在,以入住老年公寓后给予优惠打折、不入住给予高于银行利息分红的方式,非法吸收公众资金。
现实中有这样的情况:业务员专门在老年人聚集的菜市场、公园蹲守,这些看上去人畜无害的业务员告诉老人们,某风景区又新建了豪华养老公寓,依山傍水,提供一流的养老服务。
有的公司还会更近一步,组织对项目感兴趣的老人去养老公寓一日游,现场感受奢华养老服务。这些业务员放长线、钓大鱼,也不催着签约,而是像亲闺女亲儿子一样嘘寒问暖,每天忙里忙外,哄老人开心。
紧着着,他们开始利诱老人,如果能成为养老公寓的会员,以后入住公寓费用有优惠;如果购买养老公寓,机构还能每年折返10%的利息。
不少老人上钩,拿出全部积蓄投入项目,而所谓的养老公寓根本就是公司租借的,项目子虚乌有,“有心人”卷着老人的养老钱,不见了踪影。
“以房养老”从多方获利的养老模式,变成一大“深坑”,很多时候都是“有心人”利用老年人的性格特点,以及寻求投融资渠道的迫切心理,以“以房养老”为幌子,根本目的在于获取老人钱款或房产。
04 爸妈咱们自己守护!
明明是想过上更好的老年生活,一不小心反而折了“棺材本”,如此惨剧真的希望不要再上演。
当前社会,各种“深坑”层出不穷,而父母反而成了容易受到侵害的群体。他们养老需求迫切,想要寻找投资渠道;他们理财知识匮乏,常常对虚假的“保本”承诺信以为真,为人子女,我们如何能袖手旁观?
根据博弈论的观点,自己做决策时,一定要考虑对手的反应,绝对不要把对手当傻子。如果对方许诺的收益,已经远远超过了市场平均水平,你就得想想,这世界上有天上掉馅饼的好事?
在我看来,我们一定要帮助爸妈弄明白,收益与风险对等是理财的第一准则,很多时候你看中别人的“红利”,别人盯着的却是你的本金。甚至可以这么说,下次看到有许诺保证10%,甚至20%收益率,还承诺保本的人,可以直接把他赶走。
除此之外,为什么那么多人可以坑人成功?能够满足老人的情感需求是关键要素。很多子女工作繁忙,疏忽了父母的情感需求,才让这些人有机可乘。
养活他们的从来都不是老人,而是将老人“放养”的我们。为人子女,可以利用学习理财的契机,和父母好好聊聊天,或许,很多坑人的陷阱,父母就不会踩进去了。
在复杂的世界,照拂父母安稳前行,就像当初,他们照顾我们那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