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智慧,讼卦:谨慎做人避免争执,3年学会说话,30年学会闭嘴讼卦第六——蚁斗蜗争是非留

(坎下乾上)

讼,有孚窒惕,中吉,终凶。利见大人,不利涉大川。

《彖》曰:讼,上刚下险,险而健,讼。讼,有孚窒惕,中吉,刚来而得中也;终凶,讼不可成也;利见大人,尚中正也;不利涉大川,入于渊也。

《象》曰:天与水违行,讼;君子以作事谋始。

译 讼卦象征打官司,是诚信被窒塞,心有惕惧所致,持中不偏可获吉祥,始终争讼不息则有凶险。宜见有德行与能力的人,不利渡过大河险阻。

◎《彖》解释道:讼卦上卦乾为刚健,下卦坎为险阻,险阻而又刚健有争讼。争讼是诚信被窒塞,心有惕惧所致,持中不偏可获吉祥,是刚爻来到下卦而居于中位。始终争讼不息则有凶险,是因为争讼不会有结果。宜见有德行与能力的人,是崇尚中正。不利于渡过险阻的大河,说明恃刚乘险将进入到深渊中。

◎《象》解释道:上卦乾为天,下卦坎为水,天与水背道而驰,这就是讼卦。君子做事情在开始时就要谋划好。

这一卦与需卦正好相反,需卦为等,此卦为争。讼卦的上卦为乾,代表的是刚强;下卦为坎,代表的是阴险。内心阴险而外表刚强,必然与人产生争讼。由此卦的整体来看,刚强的“乾”在阴险的坎卦之上,亦即刚毅却踏在陷阱之上。因此自以为刚强而逞强斗勇,是行不通的,唯有反省,戒惧谨慎,把握一定的原则,才会吉祥。如果非要逞强,最后一定有凶险。除非遇到公正的大人来裁判,才会有利。

韬光养晦,隐忍自励。‍‍

为了能够与大月氏建立军事战略同盟,并学会精钢宝刀的炼制办法,汉武帝任命张骞为汉朝的特使出使大月氏。然而张骞面临的困难是要经过当时汉朝的敌对国匈奴。在经过匈奴地境时,张骞被匈奴所俘。他忍辱偷生,不忘使命,时刻寻找机会逃脱。然而每一次逃脱的结果都是被匈奴人抓回来,接受更严酷的惩罚。在这样艰难的条件下,他并没有丧失信念和斗志,在匈奴一待就是13年。后来,他娶了匈奴人为妻,有了家庭,但他并没有安于眼前的舒适,而是依然坚持自己的理想,牢牢谨记汉武帝的重托,最终寻找机会到了大月氏。从他身上,我们不但能够看到超强的执行力、大丈夫的一诺千金、不畏艰难险阻的豪情,更能看到我们中华民族所特有的韧性,那种韬光养晦、最终有所作为的精神。

▲张骞像

易经的智慧第八十卦(易经智慧讼卦详解)(1)

汉武帝时,张骞以军功受封为博望侯,后又拜为中郎将。

初六,不永所事,小有言,终吉。‍‍

《象》曰:不永所事,讼不可长也;虽小有言,其辩明也。

译 初六,不久缠于争讼事端,尽管会有小的口舌是非,最后会吉祥。

◎《象》解释道:不久缠于争讼事端,所以争讼的事情不能长期地坚持下去;即使有小的口舌是非,一经说明,还是可以化解的。

“初六”阴爻居阳位,又在此卦的最下方,所以非常的柔弱。虽然与上卦的“九四”阳相应,但是中间有“九二”阻隔,力量薄弱,所以无力排除争讼。但“九四”阳刚,有呼应的倾向,虽然会有小的争讼,但终究会有好的结果。这一爻告诫我们,遇到争讼的事情不可纠缠太久,更不能好勇斗狠,应当以解释来求得化解。

处事果敢,和气致祥。

易经的智慧第八十卦(易经智慧讼卦详解)(2)

战国时期,秦国最强,吸引了大批列国的人前来,其中有些是为本国打算,有些是间谍。因此,秦国的大臣、贵族们要求秦王把“客卿”统统撵出秦国。秦始皇就下了一道逐客令。大小官员,凡不是秦国人,都得离开秦国。有个楚国来的客卿李斯,也被驱逐,心里挺不服气。离开咸阳的时候,他上了一道奏章给秦始皇,详细阐述了必须用天下之人才,才能统一天下的道理。秦始皇觉得李斯说得有道理,连忙打发人把李斯从半路上找回来,恢复他的官职,还取消了逐客令。这个故事说明遇到不顺利时,应当尽量以解释求取和解,化不顺为通顺。

易经的智慧第八十卦(易经智慧讼卦详解)(3)

九二,不克讼,归而逋其邑;人三百户,无眚。

《象》曰:不克讼,归逋窜也;自下讼上,患至掇也。

译 九二,官司败诉了,逃回家,在三百户人家的采邑中没有灾祸。

◎《象》解释道:官司败诉了,逃回家;九二居下与尊上争讼,灾患临头但及时躲避而又中止。

“九二”与“九五”相应,但两爻全为阳爻,这种相应,属于敌应,不是阴阳两性间的正应。所以上下不能应援,心志不能相合。且“九二”在下卦的中央,禀性阳刚而喜欢与人争讼,加上以阳爻居阴位,位置不正又低,争讼必然失败,只好逃亡隐藏起来。这一爻,强调不可逞强争讼,应当退让反省,才不至于惹祸上身。

遇事冷静,自身反省。

蔺相如“完璧归赵”,保全赵国不受屈辱,立了大功。赵惠文王十分信任蔺相如,拜他为上卿,地位在大将廉颇之上。廉颇很不服气,私下对自己的门客说:“蔺相如有什么了不起,我见到他,一定要给他点儿颜色看看。”这句话传到蔺相如耳朵里,蔺相如就装病不去上朝。有一天,蔺相如带着门客坐车出门,老远就看见廉颇的车马迎面而来,他叫赶车的退到小巷里去躲一躲,让廉颇的车马先过去。蔺相如的手下不服气,说蔺相如不该这样胆小怕事。蔺相如对他们说:“强大的秦国不敢来侵犯赵国,就因为有我和廉将军两人在。要是我们两人不和,秦国知道了,就会趁机来侵犯赵国。”有人把这些话告诉了廉颇,廉颇感到十分惭愧。他就裸着上身,背着荆棘请罪。从这以后,两人成了知心朋友。廉颇的自身反省、蔺相如的谦逊,一直为后世传为美谈。

易经的智慧第八十卦(易经智慧讼卦详解)(4)

六三,食旧德,贞厉,终吉;或从王事,无成。

《象》曰:不永所事,讼不可长也;虽小有言,其辩明也。

译 初六,不久缠于争讼事端,尽管会有小的口舌是非,最后会吉祥。

◎《象》解释道:不久缠于争讼事端,所以争讼的事情不能长期地坚持下去;即使有小的口舌是非,一经说明,还是可以化解的。

“初六”阴爻居阳位,又在此卦的最下方,所以非常的柔弱。虽然与上卦的“九四”阳相应,但是中间有“九二”阻隔,力量薄弱,所以无力排除争讼。但“九四”阳刚,有呼应的倾向,虽然会有小的争讼,但终究会有好的结果。这一爻告诫我们,遇到争讼的事情不可纠缠太久,更不能好勇斗狠,应当以解释来求得化解。

处事果敢,和气致祥。

战国时期,秦国最强,吸引了大批列国的人前来,其中有些是为本国打算,有些是间谍。因此,秦国的大臣、贵族们要求秦王把“客卿”统统撵出秦国。秦始皇就下了一道逐客令。大小官员,凡不是秦国人,都得离开秦国。有个楚国来的客卿李斯,也被驱逐,心里挺不服气。离开咸阳的时候,他上了一道奏章给秦始皇,详细阐述了必须用天下之人才,才能统一天下的道理。秦始皇觉得李斯说得有道理,连忙打发人把李斯从半路上找回来,恢复他的官职,还取消了逐客令。这个故事说明遇到不顺利时,应当尽量以解释求取和解,化不顺为通顺

六三,食旧德,贞厉,终吉;或从王事,无成。

《象》曰:食旧德,从上吉也。

译 六三,享用故旧的德业,守正以防危险,最终吉祥;或者也有从事政事的可能,但并无所成。

◎《象》解释道:享用故旧的德业,有顺从上位的吉兆。

“六三”以阴柔上承阳刚,所以说“食旧德”。“六三”又与“上九”正应,且在下卦之末,故说“终吉”。但此爻阴柔,无力与人争讼,因此,隐忍前往先祖遗留的封地,吃祖宗留下的余荫,坚守正道,自励自勉,才能渡过难关,最后得到吉祥。或者也有从事政事的可能,但不会有成就。这一爻告诫我们,凡事应当知足,不可强出头,不能张狂,应当隐忍自励,这样才会有好的结果。

主静毋动,隐忍自励。

五代十国时期,战争频仍,各割据势力都想消灭别的国家,但往往是在战争中消耗了元气,最后还亡了国。但其中有一个例外,这就是吴越国。吴越国的创始者是钱镠,他知道自己的地域狭窄,力量过于弱小,只能勉强自保,因此不轻易发动战争,而是积极和强国保持良好的关系。在唐亡之前,钱镠忠于唐朝;在朱温篡唐建后梁以后,他又效忠于后梁,由是亦从后梁得到了吴越国王、诸道兵马都元帅的头衔。后唐灭后梁以后,钱镠又向后唐上表称臣,不仅得到了吴越国王、天下兵马都元帅的头衔,而且还得到了玉册金印。凭此,吴越便有效地防御了周边割据势力对吴越国的侵扰。与此同时,他积极地关注国计民生,修筑了捍海塘等水利工程,颇得民心。在他的治理下,吴越国作为一个小国,却经济发达,社会安定。

九四,不克讼,复即命渝,安贞吉。

《象》曰:复即命渝,安贞不失也。

译 九四,不能克胜讼事,则安分守己,吉祥。

◎《象》解释道:不能克胜讼事,则安分守己,没有损失。

“九四”虽然阳刚,但在上卦的最下方,况且又以阳爻之身占居阴位,地位弱,争讼不会有好的结果。此爻在

上乾和互巽当中(“六三”、“九四”、“九五”构成互巽),乾为天,巽为命(古人认为巽为风,风能传送上天的讯息,故以巽为命),“九四”天命如此,不能强求。但此爻有柔的品性,能够回头以就正道,改变初衷,顺其自然,所以不会有过失。这一爻告诫我们,做事如果顺其自然,安于正理,则会怡然自乐。

顺其自然,怡然自乐。

陶渊明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大诗人,他早年当过祭酒、参军、县令等官。后来,他渐渐地觉得不应该“为五斗米折腰”,虽然辞官后可能很穷,但他更喜欢那与世无争的田园生活。因此,他毅然决定辞官回家,重操农事。田园生活虽然很辛苦,但却给他的精神带来了极大的安宁。因此,他才写出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样的佳句来,取得了更大的诗歌成就。陶渊明的归隐,正是积极回头,顺其自然,最终怡然自乐的真实写照。

九五,讼元吉。

《象》曰:讼元吉,以中正也。

译 九五,君子听讼,明断曲直,大吉大利。

◎《象》解释道:君子听讼大吉大利,是因为既中又正。

“九五”为刚爻,“五”是刚位,位正;“五”是上卦中位,位中;“五”是尊位、天位,刚爻占据五位是大人得位,拥有统治权,可以用自己的道理治理天下。居此位者有权有势,行为不失中道,办事又公道,不激不偏,清正廉明,能理枉断屈,故“讼元吉”,所以大吉大利。这一爻告诫我们,裁判诉讼,应以至中至正为根本;为人处世,要能中正祥和,不能太偏激。

公正严明,不偏不倚。

春秋时期,祁黄羊是晋国的大臣。有一次,晋平公问他:“南阳县缺个县令,你认为派谁去当比较合适呢?”祁黄羊建议让解狐去。晋平公很惊讶,因为解狐是祁黄羊的仇人。祁黄羊说:“你只问我什么人能够胜任,谁最合适;你并没有问我解狐是不是我的仇人呀!”于是,晋平公接受了他的建议,结果解狐到任后,替那里的人办了不少好事。后来,晋平公又问祁黄羊谁适合当法官,这一次祁黄羊推荐了自己的儿子祁午。晋平公又惊讶起来了,他问道:“你难道不怕别人说闲话吗?”祁黄羊说:“你只问我谁可以胜任,所以我推荐了他;你并没问我祁午是不是我的儿子呀!”这一次晋平公同样接受了他的建议,结果祁午同样干得很出色。祁黄羊办事公正严明、不偏不倚,故而得到了晋平公的信任和尊敬。

上九,或锡之鞶带,终朝三褫之。

《象》曰:以讼受服,亦不足敬也。

译 上九,也许会得到赐赠服饰上鞶带的诰赏,但一天之内又多次被解下。

◎《象》解释道:因为诉讼而争取到诰命的服饰,也没有什么值得尊敬的。

这一爻在外卦乾的上方,乾为衣、为金、为玉,金玉为服,最明显的是鞶带;乾为白昼,故曰“终朝”;上卦共三爻,所以说“三”。“上九”阳刚已达到了极点,放在诉讼这个大的环境,是说可以逞强而赢得诉讼,但是不会太长久。因为靠的是争讼,而不是凭贤能和自己的政绩,得之非道,故“不足敬”。这一爻说的是做事要脚踏实地,不被虚名所累,以务实肯干的求实精神来做事,才能真正地受到人们的尊重。

名不虚得,就实避虚,敦本务实。

秦末天下大乱,东阳少年杀死县令响应陈胜起义,但他们都觉得自己的资历不够,需要找一个有声望的人来当“王”。恰好陈婴原是东阳县令史,为人信谨,有威望,于是他们便拥立陈婴为王,迅速聚众两万人。陈婴的母亲对陈婴说:“自我做你家妇,从未闻你家先代出过贵人。现在暴得大名,不吉利,不如附属他人,事成可以封侯,事败也容易隐匿,因为不是众目睽睽的人物。”母亲的话提醒了陈婴,因为自己根本没有想到要称王,且年事已高,也没有这个才能和精力,于是他谨遵母训,对拥戴者说:“现在下相(今宿迁)人项梁已在吴中起义,并率兵过江。项氏世世为将,在楚国非常有名,我等现在要举大事,非以他为将不可。我们依靠名族,一定会灭亡暴秦!”于是众人归属了项梁,而陈婴也及时从中抽身。

讼卦6

【原文】

讼:有孚,窒惕,中吉,终凶。利见大人,不利涉大川。

象曰:天与水违行,讼。君子以作事谋始。

【解析】

讼卦:虽有利可图(获得俘虏),但要警惕戒惧。其事中间吉利,后来凶险。占筮得此爻,有利于会见贵族王公,不利于涉水渡河。

《象辞》说:上卦为乾,乾为天;下卦为坎,坎为水,天水隔绝,流向相背,事理乖舛,这是讼卦的卦象。君子观此卦象,以杜绝争讼为意,从而在谋事之初必须慎之又慎。

讼卦象征争讼。心怀诚信,追悔警惧,持守中和之道而不偏不倚可获吉祥;如果始终强争不息则有凶险。有利于大德大才之人出世,却不宜于涉越大河区流。初六不为争讼之事纠缠不休,因为应当减少口舌是非,这样最终可获吉祥。九二争讼失利,返回之后就应当逃避;逃到三百户的小邑便无灾祸。六三安享旧日俸禄,占筮虽有危险,但最终可获吉祥。有时辅佐君王大业,则无所建树。九四争讼失利,回心归于正理,改变争讼初衷,则平安无事,占筮可获吉祥。九五审断争讼,判时是非曲直,大吉大利。上九有时由于决讼清明,而荣获君王颁赐的显贵华服,但一天之内却会多次被剥夺。

多看多听少开口

喜欢表达自己的见解是世人的一种偏好,无论是有水平的、没水平的,有知识的、没知识的,见过世面的、没见过世面的人,都如此。但可以肯定的是,这种偏好并不是一种好习惯,因为祸患就隐藏在其中。《讼卦》指出,“君子以作事谋始”就是告诫我们应该慎言畏出,缄默守声,不随便表达自己的心声及对外事、外物的看法,才不会惹祸上身。

对一个初出茅庐的年轻人来说,最重要的处世经验是:多看多听少开口。

这条经验不仅对年轻人有用,对任何一个指望混得好一点、过得开心一点的人都同样适用。

那么,多看,看什么呢?看一切与自己有关的人和事。

假如你想在某个领域有所成就,就得把自己的精气神全部融入其中,弄清各种人和事的现存状态与变化规律,久之,你看待事物的眼光就变得跟局外人大不一样了,达到“神知神觉”的境界,这样你就有了一双慧眼,能随时发现有利于事业成长的机会。

当然,一开始你很难看懂周围的人和事,也看不见有什么很好的机会。但是,没有关系,多看的目的是培养主动意识,使大脑进入激活状态,这样感觉会敏锐得多,对机会的嗅觉一定远胜常人,迟早必成为人群中的领跑者。

多听,听什么呢?听别人的经验之谈。

老于世故的人说:“一天学一个乖。”向谁学乖?当然要向那些过来人学乖。一个人的经历有限,即使时刻留意,见识也有限。如果有一双谦逊的耳朵,愿意听听别人的见解,那么,你就能将别人的见识变成自己的见识。

其实,不论他人地位高下、知识深浅,他的专业经验总有一部分足供你去学习。向甲学一点,向乙学一点,把片段零星的,渐渐组织起来,连贯起来,就能形成一套独特的“武功秘笈”,并助你打下一片属于你自己的天地。古今智者,莫不以此成大器。所以孔子感慨地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为什么要少开口?它基于两个理由:

第一个理由是,当你急于开口时,没有心情去多看多听了。

第二个理由是,一个人说得越多,他的浅薄无知就暴露得越多,他就很难得到别人的信任和重视了。一个说话随便的人,一定没有责任心。

俗话说“爱叫的麻雀不长肉”,在人群中,一个特别爱说话的人,最不可能受到重用,很难有什么出息。

特别爱说话的人为什么最不可能受重用呢?

其一,一个人特别爱说话,说明他自控能力不强,易冲动,经常因情绪伤害理智。试想,连自己的嘴巴都管不住,又能管好什么事?

其二,一个人整天叽叽喳喳的,总得有内容。他的生活经历有限,不知道那么多趣闻逸事,也没工夫读书,不可能天天给你讲世界名著。说来说去,无非东家长西家短,拿别人的隐私、缺点当作料,煲成一锅大杂烩。对这样的人,谁敢跟他交心交底呢?

其三,无论是谁,若想被人冠上“可爱”“可敬”“可信”“可亲”之类的字眼,一定要善于伪装,或者说“包装”——将缺点隐去,将优点突显出来。漂亮时装能包装外部形象,真知灼见能包装内在思想。可是,一个爱说话的人,有什么说什么,久之必然将自己的优点、缺点全部暴露于人前,赤条条无遮无掩。除非他“天生丽质”,毫无瑕疵,否则很难被欣赏。

其四,一个特别爱说话的人,总是不假思索地对任何事发表见解,好的意见与错误观点混杂,泥沙俱下,让人难取难舍,只好当废话听。久之,人们必然认为这个人没有见识,只会乱说一通。平时是没人重视他的,想散布流言蜚语时,才会借用一下他那张管不住的嘴巴。这种人很容易被不怀好意的人利用,社会上的小道消息,主要是靠他们传播开来的。

总之,话多不如话少,话少不如话好,多言不如多知,即使千言万语,也不及一件事实留下的印象深刻。多言是虚浮的象征,因为口头慷慨的人,行动一定吝啬。凡有道德者,不可多言;有信义者,必不多言;有才谋者,不必多言。我们绝对要少说话,尤其是有经验丰富的陌生人在座时。因为如果说多了,便是同时透露了自己的弱点及愚蠢并失去了一个获得智慧及经验的机会。

有人说:沉默是金。沉默本身不是金,只是一个炼金的过程。将各种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得出一个相对合理的结论后,才谨慎发言,这样,他给人捧出来的总是金子,自然会被人认为是一个极有价值的人,因而受到重视和信任。

谨言慎行

世界上的麻烦有一半是因为说话不当造成的,另一半是愚蠢所致。所以,说话不当的危害跟愚蠢是一样的。说话不当者未必都是愚蠢的人,但的确做了一件愚蠢的事。

几乎所有谈话中的失误或错误都是由于没有认真考虑后果造成的。所以,有家教的父母总要告诉自己的孩子两句老一辈流传下来的话,一句是“紧急言语慢开口”,一句是“话到嘴边留半句”。

哪些话属于“紧急言语”,话到嘴边,应该留下哪“半句”呢?

1.隐私或秘密不可轻易泄露。这两样东西,将暴露自己的意图和弱点。对方也许是朋友不是敌人,不过就怕他竟然是敌人或受敌人利用。

2.留住自以为是的见解。人们都是根据有限信息进行思考并形成想法的,在信息残缺不全时,会形成偏见。加上感情倾向与情绪作用,会使自己的见解偏得更厉害。正如索罗斯说:“我们对世界的所有认知都有缺陷,因为我们无法透过没有折射作用的棱镜看待这个世界。”

虽然每个人的想法都带有偏见,但掌握信息较多、比较理智、能有效克服情绪的人往往意见更正确,至少更令人信服。因为在一些人中,大家的见解都超不过他的见解。你看那些经验丰富的领导人,当别人进行热烈的讨论时,他却坐在那里一言不发;等别人把想说的话都说完了,他再发表意见,一开口就语惊四座,让大家都觉得自愧不如。其实,他在保持沉默时,并非没有想法,只不过能隐忍不言而已。当他听完所有人的讨论后,掌握的信息已经比别人多了,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想法,自然胜过所有人。

3.避免对别人发表不恰当的批评和指责。所谓不恰当,有多种含义:如果你看错了现象,误会了人家,批评和指责无疑是不恰当的。假如对方确有挨批的理由,是否批他,还得看风向。

比如,你这样做,是否对他确有帮助?是否会加深误会、激化矛盾?另外,如果对方已经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并有改正的倾向,就没有必要对他说三道四了。

当你确定批评他是必需而且有用的,点到为止即可,把多余的废话咽回去。

4.不发毫无价值的牢骚。生活本来就是不如意的事要占很大比例,你到哪里去找一个圆满的世界?已经吃到肚子里的东西,无论米谷糟糠,总是要自行消化的,岂能吐出来让别人心情难受?

5.抛弃不着边际的废话。为说话而说话,把东家的长西家的短都搬出来当谈资,讲完了也不知道自己到底说了什么,这无疑是废话。那又何必要说?那又何必说太多?

古语云:君子三缄其口。又云:不得其而言,谓之失言。如果你不能确定自己说的话对人对事有益无害,或者利多害少,那么不如不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