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的浩瀚,想象的活跃,心灵的勤奋:就是天才。——狄德罗
提及神童,他们往往光环围绕聪慧过人,仿佛上天眷顾,不鸣则已、一鸣惊人。“陶哲轩就像莫扎特,数学天分从他的身上源源不断地流淌出来。”JohnGarnett教授如是说。这位被誉为莫扎特的陶哲轩,一出生便卓尔不群,智商更是超过爱因斯坦。但智商不等于智慧,天生才能不加后天雕琢,终会如伤仲永般泯然众矣。
孟母三迁,言传身教家庭教育不是一味的说教,家长更多的时候应该扮演的是“抛砖”者、“引玉”人的角色。《后汉书》曾言:“以身教者从,以言教者讼。” 陶哲轩父母的家庭教育观点与之不谋而合。父亲陶象国和母亲梁蕙兰均毕业于知名大学——香港大学。值得注意的是,母亲梁蕙兰“巾帼不让须眉”自小就是数学和物理方面的高材生,父亲从事的医学。
也许陶哲轩从小展现的数学天分源于他的母亲。优秀的基因从不会吝啬,但不可避免的会偏袒。陶家一门三杰,全都天赋异禀,哲轩的弟弟们也都是当地知名的神童。都说一山不容二虎,三虎相较,还是哲轩独占鳌头。
天才的高超能力,总是会让平凡的人觉得一无是处,就连智商超群的陶父陶母也不例外,深深被自己儿子的智商折服。果然,天才都是相似的,小天才陶哲轩也不例外。看儿童剧《芝麻街》时自学英文字母,年仅两岁用数字积木指导其他孩子数数,自学使用轻便打字机,若不是知道陶哲轩以后所取得的成就,真以为是天方夜谭,茶余饭后的谈资。等到他三岁时,陶哲轩就展现出来了六岁孩子的听说读写能力。
“摸着石头过河”,陶父陶母在家庭教育反面也是在失败中不断前进的,秉着不耽误的原则,他们早早将仅有三岁的陶哲轩送进高质量的私立小学,结果差强人意,尽管在智商上他比同班五岁更胜一筹,但并不知道如何和比自己大的孩子相处,反而影响了其他孩子的正常生活,无奈学校只能劝退,并不是不珍惜人才,反而更是为了今后小陶哲轩的教育,做此决策。
有了这次的教训,陶父陶父在培养陶哲轩方面更加得心应手,采取了更为灵活的教育方法。上小学时,去中学听数学课;上中学的时候,去大学学习相关的数学课程。他们不因为一个所谓的纪录就让孩子提前升入全日制大学,而是多方面发展,兴趣高于输赢。陶哲轩的成功也与开明的家庭教育息息相关。
不经意间与数学的缘分“我还记得小时候最喜欢的消遣之一就是做这些数学作业。”在我们大多数人眼里如恶魔般存在的数学,在陶哲轩这里反而成了一种享受。自小他便展现出非凡的数学才能。两岁就可以教他人数数,幼儿园期间完成小学的全部数学内容,小学去学习中学的课程,中学学习大学数学的金字塔内容。
特别令人惊艳的是经正规机构测试,陶哲轩的智商高达221,比正常人的智商高出近100。声驰科学界的巨人爱因斯坦智商也仅165,陶哲轩的智商竟然超过了爱因斯坦。他曾参加一项数学才能测试,得了760分的高分。在中国,这就相当于年仅8岁就去参加高考,并取得了760分的好成绩,难免令人惊叹和“匪夷所思。”
但是他的数学之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9岁多时,他未能入选澳大利亚队,或许是国家对人才的多重考量,又加之他的年龄过于年幼,他与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失之交臂。然而后面的人生,他仿佛开了挂。十一岁那年,他连续三年代表澳大利亚获得铜牌、银牌、金牌,不满13岁就获得金牌的纪录至今没有人打破,数学天赋可见一斑。
中国,奥数竞赛和数学研究是两方面的东西,鱼和熊掌不可兼得。但是陶哲轩却是个例外。对他而言,如果参加奥数只是为了升入一所好的大学,“这个目标太小了”。
奥数仿佛就是一纸学约,好大学的敲门砖,如此多的人,为了这份骄傲,其实更多的是别人的称赞,夜以继日,埋头苦读,变成一个个的刷题机器,陷入循环往复,无边夜际。极少的人会为了扑朔迷离的前途而放弃学业,他们紧紧抓住现实,追求理想,将浪漫主义抛之脑后,他们步履蹒跚,与前人亦步亦趋。鉴于中国数学教育和研究的大环境与西方国家并不平等,数学方面的伟人也仅仅只有陈省身和丘成桐先生值得一提。
幸运的是,陶哲轩没有在中国应试教育下长大,否则只是一个小有成就的学霸,而并非光耀数学界的天才。
天才的不断晋升
天才终究是天才,陶哲轩一路“升级打怪,不断取胜。”16岁获得弗林德斯大学荣誉理科学位,一年后取得硕士学位。他17岁来到美国普林斯顿攻读博士学位,开始攀登数学的高峰。都说遇强则强,旗鼓相当的人相互切磋,会挖掘潜力,更上一层楼。20岁在普林斯顿大学取得博士学位。自24岁起任UCLA数学终身教授,所有最高的国际数学研究奖他都收入囊中。2000年获塞勒姆奖,2003年获克雷基金会奖。
2006年8月22日至30日,在西班牙马德里举行了第25届国际数学家大会。为出色的数学家颁发菲尔兹奖,这个奖也被誉为“数学界的诺贝尔奖”。毫无疑问,被上天眷顾的陶哲轩获此殊荣,并且是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获得此奖的第一人。
2009年12月,功成名就的陶哲轩第一次回到故乡,就与第二届“丘成桐中学数学奖”结缘,担任主考官。并且在中国最高学府——清华大学做演讲,对着满怀理想的当代大学生侃侃而谈,循循善诱,期待长江后浪推前浪。就在刚过去的2019年,在陶哲轩身上也闹出了一个乌龙。数学天才陶哲轩与物理学家合力证明了一个已存在的公式,尽管这个公式的证明已经没有了前驱性,但他们乐在其中,并为数学界的蓬勃发展,数学人才辈出而感到欣慰。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天才不一蹴而就,人才层出不穷,若不加利用上天赋予的智商,终不会达到爱因斯坦的高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