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即孝钦显皇后,叶赫那拉氏,晚清重要政治人物,这位统治中国达半个世纪的女人,她的一切本应事无巨细的记载在清宫档案之中,按理说不会引起什么疑案。但事实上并非如此,一直以来,史学界对慈禧的身世十分关注,由于清宫档案、国朝正史等资料对于慈禧的童年生活都少有记载,都想知道她到底是何背景,出生在什么地方。直到今天,民间对慈禧身世的猜测依旧流传着太多的版本。那么,到底哪种说法更可信?在这些传说中又与呼和浩特有什么关联呢?下面就让我们正本清源,依据史实,来了解一下慈禧身世的幕后故事。

出生之地,关于慈禧的出生地有这样几种说法。

慈禧太后简介和身世(慈禧太后的出生之谜)(1)

第一种说法是慈禧于道光十五年(1835)出生于北京,其父亲是一位四品道员,家里是满洲镶蓝旗。这一说法不仅为部分史学家的认同,同时也得到慈禧娘家后人的认可。慈禧的父亲惠征开始在吏部做笔帖式,是一个类似于现在秘书的八品小官。慈禧出生于1835年阴历十月初十,当时他的父亲惠征正在吏部笔帖式的任上。所以,慈禧应该是生在这一时期惠征所住的北京西四牌楼劈柴胡同。

第二种说法说慈禧太后出生在浙江乍浦。这种说法主要依据的是当地出现的一些传说。说慈禧的父亲惠征在此做骁骑校,慈禧就是出生在此地。并说慈禧之所以喜欢唱南方的小曲,就是因为从小在南方生活的结果。但是,这一说法根据清朝档案对惠征的记载并不吻合。所以慈禧出生在浙江的说法,显然也不可信。

慈禧太后简介和身世(慈禧太后的出生之谜)(2)

至于说慈禧太后出生于绥远城(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新城区)的落凤街。“落凤街”,顾名思义是落下了凤凰,凤,非皇后莫属,就是连嫔妃也不敢使用。无“凤”而起此名,按大清律是大逆不道的“叛逆罪”,而此街名在清朝就有了,所以传说慈禧是在呼和浩特出生的。不过根据史学家考证,慈禧的父亲惠征确实在此作过归绥道的道员,但那时慈禧已经15岁了,不可能是出生在呼和浩特的。但是慈禧太后在呼和浩特居住并且生活过这是确有其事的。

慈禧太后简介和身世(慈禧太后的出生之谜)(3)

那么就让我们来说慈禧太后和呼和浩特的那些故事。

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新城区鼓楼立交桥十字路口西南处有一条东西走向的街道,虽然叫的是街,实际上只是一条并不宽敞的几百米小巷子,从外表上看,这条街道上也并没有什么奇特的地方,与周围其它的街道没什么两样。不过,这条街有一个很特别的名字,叫做“西落凤街”。而就是这么一条普普通通的街道,却与中国历史上一位赫赫有名的大人物有关,这也使得这条普通的街道留下了许多有趣的传说和故事。那么,这位大人物究尽是谁呢?先别忙,咱一会儿再说。

话说清道光二十九年(公元1849年),一个名叫惠征的满族官员带着他15岁的宝贝女儿来到塞外名城归绥,当上了归绥兵备道台。这惠征原本是满族八旗之一镶黄旗的一个小官吏,后来得到升迁,曾经当过安徽省的候补道员。惠征是满族叶赫那拉氏家族的成员,他们这个家族一般都有着较高的文化素养。因此,惠征从小对女儿就要求非常严格,特别重视文化等方面的教育。而兰儿也是天资聪明,无论是读书、绘画、刺绣、弹唱、骑马、射箭等,可以说是样样都行。再说这惠征来到归绥后,正值归绥道台衙门重新修建的时候,于是,他就和女儿暂时住在了新城协领衙门,而新城协领衙门的位置就位于现在的西落凤街边。当时,将军衙署是归绥城内最大、最漂亮、最豪华的建筑,周围又有连接城内四条大街的钟鼓楼,以及专门供奉皇帝御像的“万寿宫”,所以,这普通老百姓是不能从这走的。老百姓只能由新城协领衙门前的一条名叫“庆丰街”的道路通过。平时有空的时候,兰儿也常常到这条庆丰街上玩。几个月以后,这道台衙门修复好了,惠征一家人就搬到了位于扎达盖河边儿上的道台衙门居住了。这道台衙门旁边有一座十分优美的花园,据说花园里各种奇花异草很多,环境迷人。在这座花园里边,还有一座建在最高处的六角亭,名叫“树滋亭”。兰儿是经常都要爬到这座亭子上居高临下观看归绥城的风景。清咸丰二年(公元1852年),惠征结束了归绥兵备道台的任期,而已经出落成亭亭玉立大姑娘的兰儿也高兴地跟着父亲来到了她早已十分向往的北京城。之后,兰儿凭着自己的智慧和能力,一步步登上了太后的宝座。说到这儿,您一定知道这兰儿是谁了。对,她就是曾经权倾一时、大权独揽的慈禧太后。到了清光绪三十年(公元1904年),善于拍马屁的归绥道台胡孚宸把慈禧太后早年经常登高休息过的“树滋亭”重新修建后改称“懿览亭”,而将慈禧太后经常去玩儿的“庆丰街”又改称“落凤街”,这也就是这条街名的来历。

慈禧太后简介和身世(慈禧太后的出生之谜)(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