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著名诗人、画家王维的这首诗《送元二使安西》被称作一首不可多得的奇诗而被千古传诵。诗云: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标题所说的“元二”是王维挚友元常,在兄弟中排行老二,故称元二。因其受朝廷派遣出使安西(今新疆库车县附近)都护府,作者为他送行时作了这首脍炙人口的佳作,又称《阳关曲》。它之所以被称为奇诗,奇就奇在它不同于一般的送行诗,按照顺势思维方式望文生义地理解即可,他用了“逆挽”的写作手法,巧妙地借助于时空的转换,将国家的安危、战争的残酷、朋友的情谊、人生的苦短紧紧地糅合在了一起,营造了耐人寻味的惜别氛围,情景交融,达到了令人震撼的艺术感染力,具有极高的意境。这样,按一般理解的后两句“请你干了这杯离别的酒吧,因为你离开阳关之后,在那里就见不到老朋友了”,就转换成了“朋友啊,请再干了这杯酒,等你将来凯旋、西出阳关的时候,恐怕已不能再看到我了啊!唯有这渭城的细雨、青青的旅店以及随风而舞的杨柳还会像今天一样,在此恭候着你!”

按照这种解读方式重新认识王维这首《阳关曲》的重要意义,使我们再次强烈感受到:作为一位诗人,只有将个人的命运和国家的兴衰紧紧地血脉相连,才能够创造出属于那个时代的伟大作品。王维明白战争的无情,也深知友人的远征可谓九死一生,更明白此次分离就有可能是永别。但他依然为朋友送行、祝福,期待着友人能平安归来,盼望着国家从此走向和平昌盛——即便自己可能已等不到那一天的到来···“劝君更尽一杯酒”,这酒中不仅浸透了诗人对友人的一片深挚情谊,更饱含着他对国家和平安宁的美好祝愿!——这正是“阳关曲”千百年来久唱不衰的魅力之所在。

这幅书法用仿古描龙宣纸书写,尺幅为尺八屏对裁,具体尺寸为116X53厘米。

——武锋(一峰)

古诗词王维草书作品(唐代王维诗阳关曲)(1)

古诗词王维草书作品(唐代王维诗阳关曲)(2)

古诗词王维草书作品(唐代王维诗阳关曲)(3)

古诗词王维草书作品(唐代王维诗阳关曲)(4)

古诗词王维草书作品(唐代王维诗阳关曲)(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