须眉浊物问谁是?不肖子孙满红楼。贾家的男性大多不堪大任。族长贾敬不问世事,一味寻丹问药。贾赦荒淫昏聩,能干出卖女还债的勾当。贾政有意仕途,却没有进士出身,屡屡碰壁。贾珍穷奢极欲,为人荒淫无耻。贾琏稍有能力,也是寻花问柳的浪荡公子。贾宝玉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贾蓉贾蔷之辈,也都是游手好闲的纨绔子弟。阖府上下净是一个富贵心,两只体面眼。然而在这样一个大染缸里,竟有男子人品高洁、机灵能干,实在是出淤泥而不染,这人正是贾家为数不多的好男儿——贾芸。

贾芸为什么没有被连累(出淤泥而不染好男儿贾芸的逆袭之路)(1)

贾芸

一、贤母使子贤

贾芸是贾府边缘族人,西廊下五嫂子的儿子,父亲早亡,没有产业。守着“一亩地两间房”过日子,家境贫寒,但是人穷志不短。

(贾芸)见他母亲自在炕上拈线,见他进来,便问:“那里去了一天?”贾芸恐他母亲生气,便不提起卜世仁的事来,只说:“在西府里等琏二叔的。”问他母亲:“吃了饭不曾?”他母亲说:“吃了。还留饭在那里。”叫小丫头拿过来与他吃。

年少的人看这段容易一闪而过。贾芸为了求职,去娘舅卜世仁(不是人)家里借钱。钱没借到被数落一顿,舅母甚至连一顿晚饭都要哭穷。回家的路上,冲撞了放高利贷的倪二,好在言语投机,阴差阳错的从倪二这里借到了银子。这一天下来,贾芸的情绪跟过山车似的,自然有一肚子话想要倾诉。然而回家见到母亲炕上拈线,却担心母亲生气,硬把委屈咽到了肚子里。这一点孰为不易。很多人受伤后,自然会把家庭作为港湾,一味倾诉忽视了家人的感受。更有甚至,有人在职场上唯唯诺诺,家人却重拳出击。两厢对比,贾芸的坚忍、孝心,实在是难得可贵。

贾芸为什么没有被连累(出淤泥而不染好男儿贾芸的逆袭之路)(2)

贾芸与舅舅

贾芸家贫,母亲勤劳持家。炕上拈线、留饭这两个温馨小场面,简笔描绘了这位母亲的勤劳与自强。曹雪芹惜墨如金,母亲后面就不再出场。古人很早就知道母亲对子女影响巨大,孟母三迁、田子为相讲的都是“贤母使子贤”的道理。曹雪芹自然深知这一点。他在红楼梦写了很多有趣的母子关系,而且母子的性格往往是一脉相承。最典型的就是赵姨娘、贾环和探春。赵姨娘粗鄙愚昧自卑,经常冲贾环撒气发火,贾环就猥琐卑鄙、自轻自贱,如同燎毛的小冻猫子一般招人厌。探春在王夫人、贾母身边长大,自信果决,才自精明志自高,如同一朵玫瑰花可敬又可爱。同样的,看到贾芸展示出的人品、才华,我们有理由相信他的母亲有着类似的品格。

现代心理学认为:母亲的性格藏着子女的命运。性情柔和的母亲,孩子往往从容、情绪稳定;暴躁、控制欲强的母亲,孩子往往自卑、缺乏安全感。母亲的性格、言传身教对孩子的性格影响深远,为人母者不可不察啊。

二、贾芸送礼——求职教科书

为迎接元春省亲,贾府要建大观园。贾芸借钱就是为了送礼,谋求一个差事。贾芸送礼求职堪称职场教科书,他的伶俐以及对人性的深刻把握,实在是令人叹服。

贾芸先是找的贾琏,然而所托非人。

贾琏向他说:“前儿倒有一件事情出来,偏生你婶娘再三求了我,给了贾芹了。她许了我说,明儿园里还有几处要栽花木的地方,等这个工程出来,一定给你就是了。”(贾琏其实说了不算,还要自夸你婶娘求了我,还许诺给贾芸安排。贾芸如果信了,就会掉入陷阱。)

贾芸听了,半晌说道:“既是这样,我就等着罢。叔叔也不必先在婶子跟前提我今儿来打听的话,到跟前再说也不迟。”(贾芸深入思考,识破了陷阱,明白说了算的是王熙凤,委婉的不让贾琏去王熙凤前提起——他要直接去找说了算的,还给贾琏留了台阶。)

见到了王熙凤,贾芸的应对就更精彩了。

贾芸为什么没有被连累(出淤泥而不染好男儿贾芸的逆袭之路)(3)

贾芸求差

贾芸深知凤姐是喜奉承、尚排场的,忙把手逼着,恭恭敬敬抢上来请安。(贾芸深知凤姐喜好——对症下药是求人办事的关键)

凤姐连正眼也不看,仍往前走着,只问他母亲好,“怎么不来我们这里逛逛?”(凤姐很忙,没兴趣跟贾芸闲聊)

贾芸道:“只是身上不大好,倒时常记挂着婶子,要来瞧瞧,又不能来。”凤姐笑道:“可是会撒谎,不是我提起她来,你就不说她想我了。”(凤姐很有攻击性,不理客套话,快言快语的展开进攻,逼贾芸快速应对)

贾芸笑道:“侄儿不怕雷打了,就敢在长辈前撒谎?昨儿晚上还提起婶子来,说婶子身子生得单弱,事情又多,亏婶子好大精神,竟料理得周周全全。要是差一点的,早累得不知怎么样呢。”(贾芸防守反击,借母亲的口拐着弯夸凤姐,而且是夸凤姐最得意的“能力强”。他的反击又快又好,换了普通人也可能就圆不了谎,求职也就失败了。)

凤姐听了满面是笑,不由得便止了步,问道:“怎么好好的你娘儿两个在背地里嚼起我来?”(果然凤姐被夸得很高兴,有了兴趣,继续进攻)

贾芸道:“有个原故,只因我有个极好的朋友,家里有几个钱,现开香铺。只因他身上捐着个通判,前儿选了云南不知哪一处,连家眷一齐去,他收了香铺也在这里不开了。便把账物攒了一攒,该给人的给人,该贱发的贱发了,像这细贵的货,都分着送了亲朋。他就一共送了我四两冰片、四两麝香。(贾芸继续防守反击。他明明是借钱买的、精心挑选的礼物,却扯是朋友送的。这是为了淡化礼物的分量,减少收礼人的人情负担,总之是为了让人收下。)

我就和我母亲商量,若要转买,不但卖不出原价来,而且谁家拿这些银子买这个作什么,便是很有钱的大家子,也不过使个几分几钱就挺折腰了;若说送人,也没个人配使这些,倒叫他一文不值半文转卖了。因此我就想起婶子来,往年间我还见婶子大包的银子买这些东西呢。别说今年贵妃进了宫,就是这个端阳节下,不用说这些香料自然是比往常加上十倍的用呢。因此想来想去,只孝顺婶娘才合式,方不算遭塌这东西。”一边说,一边将一个锦匣举起来。(礼物送给别人可能就糟蹋了,孝顺嫂子呢,是我们深思熟虑的,而且既有用也配得上,所以这礼物不是贿赂,是顺水人情,凤姐你就放心的收吧。)

凤姐正是要办端阳的节礼、采买香料药饵的时节,忽见贾芸如此一来,听这一篇话,心下又是得意又是喜欢,便命丰儿:“接过芸哥儿的来,送了家去,交给平儿。”因又说道:“看着你这样知好歹,怪道你叔叔常提你,说你说话儿也明白,心里有见识。”(贾芸早就算好的,凤姐最近要用香料。他这一大段编排,是让凤姐在一堆人面前收的舒服。聪明人不仅能办事,还办的大家都舒服。凤姐很舒服,开始欣赏贾芸的能干)

贾芸听这话入了港,便打进一步来,故意问道:“原来叔叔也曾提我来?”(贾芸接话快,顺势展开一波进攻。他引向求职的事,也是逼凤姐快速反应。如果凤姐一疏忽,可能求职的事就脱口而出了)

凤姐见问,才要告诉他与他管事情的话,便忙又止住,心下想道:“我如今要告诉他那话,倒叫他看着我见不得东西似的,为得了这点子香,就混许他管事了。今儿先别提这事。”想毕,便把派他监种花木工程的事都隐瞒得一字不提,随口说了两句淡话,便往贾母那里去了。贾芸也不好提的,只得回来。(凤姐已经想要把工程给贾芸,但是反应也很快——当场收礼物当场就给职务,会显得凤姐贪图这点东西、没见识。凤姐没有被贾芸引诱的说秃噜话。她鸣金收兵,继续掌握主动。贾芸也无法再提。)

贾芸求职堪称教科书。他针对凤姐的实际需要,精心挑选了礼物。又编排了大段的故事,让凤姐收的没负担。更加精彩的是,俩人围绕送礼和求职,展开快速攻防转换,最终棋逢敌手。这番操作下来,贾芸求职成功、得到凤姐的赏识是水到渠成的。

三、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后面贾芸带着匠人种树。又在宝玉和凤姐犯病的关键时刻,带着小厮坐更看守,踏实担当没有辜负信任。就这样,一贫如洗的贾芸,逐渐成长为凤姐的得力助手、贾府的可靠中层,实现了人生逆袭。这也正应了他的名字:芸草,可以死而复生。在贾府乌央乌央的男人中,贾芸实在是出淤泥而不染!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贾芸自幼家境贫寒,想必是饱尝人间冷暖。在这样的环境里,他洞察了人情世故。更为难得是,他知世故又不世故,坚韧、踏实、能干,获得成功实在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在红楼梦里,曹雪芹大量揭示统治阶级如何自寻灭亡,也歌颂了底层人民艰难下的生存智慧。下下人有上上智,底层人物如贾芸、刘姥姥等,在恶劣的环境中,洞察了人性、坚守着美好,迸发出旺盛的生命力;上上人有没意智,上层人物如贾赦、贾珍等,穷奢极欲,荒淫昏聩,落得个家破人亡。这实在是曹雪芹洞悉人生、反躬自省的大手笔,即使现在读来也发人深省,需引以为戒。

作者注:贾芸实在是有趣,限于篇幅会再写一篇,专讲他的情与义,敬请期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