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蒋廷松

桂林出过哪些状元(3广西桂林清官街里的八大状元)(1)

桂林古莲文化街

桂林古莲文化街位于七星区广西师范大学旁的半塘路,在约200米长的街道上,通过浮雕、铜像、石刻文字叙述相结合的方式,集中展示了桂林古代的廉政文化。古莲即古代廉政清官也。但此街不仅有清官文化,也有重要的状元文化。

桂林出过哪些状元(3广西桂林清官街里的八大状元)(2)

桂林状元群雕塑

据民国23年广西统计局编的《古今广西、旅桂人名鉴》所列,广西历代状元共八人;《广西通志·教育志》(广西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等书经过考据,增加了两名文状元、一名武状元,故广西共有11名状元。这11名广西状元当中,桂林占了八位,他们是:赵观文、裴说、陈继昌、 龙启瑞、张建勋、刘福姚、王世则、李珙。其中前六位是临桂人,后两位是永福人。在桂林市七星区的桂林古莲文化街,有一群状元塑像,他们都在其中。另三位分别是梁嵩(平南)、冯京、毛自知(富川人)。

桂林出过哪些状元(3广西桂林清官街里的八大状元)(3)

广西历史上第一位状元赵观文

桂林市临桂县桥头村人,唐朝乾宁二年(公元895年)成为广西历史上第一位状元,官至翰林院侍讲。是“桂州三才子”之一,“桂州五贤”之一。当时权奸当道,欺君罔上,奴役民众,赵观文坚持清廉官风,不与权奸为伍,三番五次拒绝他们的收买和拉拢,最后愤然辞官不做,回归故里终老一生。

桂林出过哪些状元(3广西桂林清官街里的八大状元)(4)

状元裴说

状元裴说是桂林市临桂县人。唐朝天祐三年(公元906年)裴说与弟裴谐,两人同年进士及第,兄弟同科分列状元、榜眼。裴说任补阙、礼部员外郎,裴谐官至桂岭摄令,是五代初期岭南、粤西诗坛佼佼者。裴说中状元后在京城做官不久,唐朝灭亡,他不肯屈从篡夺唐朝皇位的朱全忠,便弃官带着家小离开洛阳,向南方逃难。《全唐诗》收其诗作五十一首传世。他关心民众疾苦,赞赏为官清廉,曾写诗《送人宰邑》:“官小任还重,命官难偶然。皇恩轻一邑,赤子病三年。瘦马稀餐粟,羸童不识钱。如君清苦节,到处有人传。”

桂林出过哪些状元(3广西桂林清官街里的八大状元)(5)

中国科举史上第一个残疾人状元及唯一的连科状元王世则

王世则是桂林市永福县人。北宋太平兴国八年(公元983年)状元,曾以右正言出使交州(今越南河内),还朝后,入值史馆,后因忤怒太宗,被贬知蒙州,至道二年(公元996),为永州太守,真宗即位,官复原职。跛脚的王世则家里穷,乞讨进京考中状元,成为中国科举史上第一个残疾人状元及唯一的连科状元。王世则因公道正直,被分派到谏院。谏院执掌规谏朝政缺失。王世则在谏院期间,谏议果断,对上对下都不亢不卑,对有过错的人和事都进行了有力的规谏,在官场享有“铁面王”的声誉。王世则主持殿试时,做到公正清廉,他在自家府门前挂一根弯竹,门两旁贴上一幅对联:“公本分明,拐脚却非私念;杖从节起,直木乃用尺量。”

桂林出过哪些状元(3广西桂林清官街里的八大状元)(6)

广西历史上唯一的武状元:李珙

李珙是桂林市永福县毛垌里古河乡陂角村(今永福县堡里乡甲浪屯东)人。北宋大观元年(公元1107年)成为广西历史上唯一的武状元,官至桂州督抚副元帅、邕州团练使。公元1126年,金兵南侵,李珙招募广西勇士3000人,孤军前往抗敌,在衡州与敌展开激战。金军围住宋军后,派人劝降,李珙怒道:“汝休得多言,珙誓不敢有负国家!”言罢,撕下一角战袍,咬破中指,疾书数行:“草间虽可活,丈夫誓不为。今为忠义死,作鬼亦杀贼!”激战中,李珙壮烈殉国。

桂林出过哪些状元(3广西桂林清官街里的八大状元)(7)

三元及第者:陈继昌

桂林市临桂县四塘乡横山村人陈继昌,清朝嘉庆二十年(公元1820年)状元,历任按察使、布政使、江苏巡抚等职。 中国科举史上“三元及第”者只有13人,其中清朝只有2位,他便是其中一位,也是最后一位。陈继昌曾在自家祠堂中自豪地写了两幅对联:“高祖当朝一品,玄孙及第三元。”“高祖六部少一部(指陈宏谋在朝廷六个部中的五个部做了尚书),玄孙三元多一元(他在察考也得第一)”。他为政清廉,想给自己家里的旧房屋维修都因缺钱拖了一二十年,但他关心民众疾苦,在为官时经常在除夕之夜带着两个家人挑上馒头、糍粑、菜肴,给街上挨饿的百姓作年饭。

桂林出过哪些状元(3广西桂林清官街里的八大状元)(8)

张建勋以《民以食为天》的策论,一举夺魁

桂林市临桂县人张建勋, 清朝光绪十五年(公元1889年)状元,官至云南乡试主考官、云南学政、黑龙江省第一任提学使兼民政使。他在殿试中以一篇《民以食为天》的策论,一举夺魁。“民以食为天”这句话,很快传遍京城大街小巷,甚至有人探问今科状元是谁时,回答的人竟说是“民以食为天”。时至今日,这句振聋发聩的话仍然广为传播。 在云南,针对各地教材良莠不齐的状况,他主持编校了一套较为系统、规范的教材,走遍了云南三十九座府、州、六十五县。离任时,滇民赠以“大启滇文”四字题榜。黑龙江置省以前,一直为军卫之地,当地只有一所沙俄学校,但不招中国人。张建勋到达后,一边组织人员编写教材,一边建校张贴招生榜文,先后办起了各类中等学堂165处,在校学生最多时达到6900人;各类小学堂272所,在校学生最多时达9000多人。

桂林出过哪些状元(3广西桂林清官街里的八大状元)(9)

“岭西五家”之一:龙启瑞

桂林市临桂县人龙启瑞,清朝道光二十一年(公元1841年)状元,历任翰林院修撰、顺天乡试同考官、广东乡试同考官、湖北学政、江西布政使等,是清代文学家、目录学家,也是广西桐城派五大古文家之一,和朱琦、王拯、彭昱尧、吕璜并称“岭西五家” ,还是“杉湖十子”之一。咸丰皇帝得知龙启瑞之死,哀其股肱折失,三日不朝。道光年间,龙启瑞途经岭南之地,时逢灾荒,饿殍遍野,他急赴怀远县递交一份诉状,为民请命赈灾,又昼夜兼程赶回桂林府,亲至衙门递呈诉状,请求赈灾救民,获批准,使灾民得以救济。

桂林出过哪些状元(3广西桂林清官街里的八大状元)(10)

广西科举史最后一位状元:刘福姚

桂林市临桂县人刘福姚,清朝光绪十八年(公元1892年)状元,是广西科举史上13位文状元中的最后一位,授翰林院修撰,官至秘书郎,兼学部图书局总务总校。与郑文焯、朱孝臧、况周颐并称“晚清四大家”,并被尊为“四大家”之首。刘福姚与张建勋等人,传出了“一县八进士,三科两状元”的千古佳话,一时震惊朝野,全国震动,以至当时全中国、甚至海外广西会馆的大门两边都贴上了这样一幅醒目的对联:“一县八进士,三科两状元。”他以写反侵略诗词而闻名,在八国联军侵陷北京时,满朝权贵纷纷逃离北京,刘福姚宁死不离京城,而是留在这里安抚民众,宣传爱国民族精神,其间创作了大量带有伸张民族正义、反抗侵略的词作,集成一部《庚子秋词》,这些词作,被后人誉为“反侵略文学”。他常对同僚和朋友说的一句话是:“为官可以无禄,不可无骨!”

桂林出过哪些状元(3广西桂林清官街里的八大状元)(11)

桂林八大状元

探秘桂北系头条号签约作者

蒋廷松原创

幸好有众举子联名告状,才告出了广西历史上第一位状元!

"三元及第"的 冯京究竟是哪里人?

广西唯一的武状元,率八桂子弟血洒抗金战场!连对手都钦佩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