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我读不懂了不起的盖茨比(了不起的盖茨比)(1)

这种微笑是极为罕见的微笑,带有一种令人无比放心的感觉,也许你一辈子只可能碰上四五次。

作者:懒猫的哈欠

久仰《了不起的盖茨比》这部电影的大名,印象中它应该获过很多奖,不过我懒得百度了。

孤陋寡闻的我只知道饰演盖茨比的是莱昂纳多——当年曾凭借《泰坦尼克号》杰克一角迷倒众生——一心想凭演技拿到奥斯卡小金人。这样一部电影我竟从没有兴趣看,可见无论一部电影有多伟大,当你不看时就是与你无关。难怪朋友无猜说读者是需要培养的。

对了,无猜很喜欢盖茨比,特别写了一篇《写给盖茨比》。她说“争不到的未来,回不去的初心。迷雾重重中,绿光隐去,红楼梦断,路在何方。”她是盖茨比的知音。

电影的同名原著《了不起的盖茨比》荣誉更胜——百年英语文学中一百部最优秀的小说,《了不起的盖茨比》排名第二;它还是是村上春树最喜欢的小说。村上春树不仅亲自翻译,还说他沉迷其中并从中学到很多东西,也受到很多鼓励(特别感谢度娘)。村上春树陪跑诺贝尔文学奖和小李子痴迷奥斯卡颇有相似之处,不过小李子2015年终于封神成功,村上春树不知几时能圆梦。

为何我读不懂了不起的盖茨比(了不起的盖茨比)(2)

肮脏的放荡表现为狂欢节般的浮华与暴力,其中纠结着突兀的音乐。

说回小说,名著我看的不多,有朋友说多看看这世界上最好的小说,看了应该会有所收获。好吧,我打开《了不起的盖茨比》,刘先生很奇怪,问我怎么开始看比尔·盖茨了?我只能说他们不是一个人。

我是同时看的《了不起的盖茨比》和《霍乱时期的爱情》,很明显《霍乱时期的爱情》更打动我——我还是爱马尔克斯啊。盖茨比的翻译总让我跳戏,句式结构浓浓的英文感。

有两位朋友不约而同地将《红楼梦》和《了不起的盖茨比》比较,同是“眼见他起高楼,眼见他宴宾客,眼见他楼塌了”,前期有多浮华喧嚣,后期就有多落寞凄凉。

可我大概是铁石心肠的人,就像在看小李子的《泰坦尼克号》大家都为杰克和露丝的爱情哭得稀里哗啦,我唯一落泪之处却是船沉时那些音乐家们泰然自若地演奏自己的曲目。这部小说并没有给我留下太深的感觉,有朋友告诉我要看三遍,有朋友让我再了解一下上世纪二十年代美国的社会背景。可我懒,于是我找出电影看了一遍。

电影很忠诚于原著,没有魔改。可这对于像我这样先看小说的原著党是幸也是不幸。就如同金庸的小说,我是先看的小说再看的剧,总有些地方觉得不尽如人意,而没看过小说的朋友觉得十分满意。《了不起的盖茨比》也一样,看到小说里的人物变成立体,有惊喜。当然有的人物还是想象中的更好。现实再美,又怎么美得过幻想?而故事情节和小说一模一样,又难免让人有些倦怠。

当然电影还原度很好,盖茨比出场之前渲染的神秘氛围,盛大的派对,灰烬谷仿佛上帝之眼的广告牌,形形色色的人都很有魅力。

为何我读不懂了不起的盖茨比(了不起的盖茨比)(3)

有没有绿茶婊的味道?

整部电影看起来最舒服的部分就是派对了,配合浮华夸张的演绎方式刚好适合。小说里派对场景描绘极好,不仅写实,更妙的是的是那种略带讽刺的氛围,比如“空气中充满欢声笑语,充满了脱口而出、转眼就忘的打趣和介绍,充满了彼此始终不知姓名的太太们之间亲热无比的会见”。

电影里的派对是视觉和听觉的盛宴,漫天飞舞的金箔彩带、衣香鬓影的人群、躁动的音乐、迷离的灯光,城堡、喷泉、鲜花、美酒,仿佛跟着电影重回美好旧时光。怪不得这部电影获得那么多艺术指导、视觉效果的大奖(是的,我又百度了)。

这样的情景搭配那句“你又不能永远活着”无比贴切,是啊,谁能永远活着?所以趁着活着,不如追求自己想要的东西。小卒子过了河不能回头又怎样,还可以勇往直前,大杀四方。

饰演盖茨比的小李子一如既往地帅,当年的《泰坦尼克号》虽然虽然没打动我,但喜欢小李子是真的。那样的一张脸,谁不爱呢?十几年过去了,帅小伙杰克成了大叔盖茨比。他举着高脚杯灿烂一笑时,无数烟花在身后绽放,音乐响起,他说:“I'm Gatsby”。那一刻,他还原了菲茨杰拉德笔下那个迷人的笑容。

“他报以会意的一笑——不仅仅是会意。这是一种罕见的笑容,给人无比放心的感觉,或许你一辈子只能遇上四五次。刹那间这微笑面对着——或者似乎面对着整个永恒的世界,然后它凝聚在你身上,对你表现出不可抗拒的偏爱。它了解你,恰如你希望被了解的程度;它信任你,如同你愿意信任自己一样;它让你放心,你留给它的印象正是你状态最好的时候希望留给别人的。”

那一刻我相信他就是盖茨比。

为何我读不懂了不起的盖茨比(了不起的盖茨比)(4)

这画面,挺美的吧

可是,后续的表演我不是很喜欢。比如盖茨比约见黛西时的刻意的紧张,面部表情做作,各种小动作不断。大概整部电影都用的是偏戏剧化的表达,略有夸张。弹幕里一片赞美,我只觉得不适,我还是喜欢细腻内敛深沉的表演。

盖茨比虽然是暴发户,修养一般。可他不蠢,他的敏感、洞察人心应该远超常人,要不怎么能一路爬到这么高的位置。正因为如此,他在黛西面前的手忙脚乱无所适从才更觉出他的真诚和可爱。但小李子的表演太流于表面了,所以这部电影没能让他封神也是自然的(对不起小李子,我又扎心了)。当然,他把桌子上的钟不小心碰下来又伸手去捞时,我还是露出了姨母笑。

女主黛西当得起盖茨比的女神,虽然弹幕里总说她皮肤上痣太多,但无损于她的美。之前没见过饰演黛西的演员,查了一下是英国女演员。我对英国演员天生带有好感,总觉得很有修养。不过黛西多了大家闺秀之感,小说里“声音里充满金钱”之感没太表现出来。

小说后期动人之处正需要黛西的凉薄来对比,她越无情自私,越能让读者为盖茨比感到不值。在小说中盖茨比看清了她的真面孔,知其不可为而为之,明知这是一场梦,也愿意沉醉其中,这或许就是了不起的盖茨比了不起之处。

遗憾的是电影里这部分并没展现出来。大概导演想给盖茨比一个温暖一些的结局,怀揣梦想而死至少还有希望。不过悲剧之所以难忘就在于美丽花瓶的破裂,导演可以摔得更狠一点。

电影里还有一位男二号尼克,饰演他的是大名鼎鼎的蜘蛛侠马奎尔。难得有一部电影男二不爱女主,男二和男主关系之好甚至容易让人想歪。不过他们之间只是纯洁的友谊,俩人在现实中也是好朋友,配合起来更为默契。

为何我读不懂了不起的盖茨比(了不起的盖茨比)(5)

这角度,绝了

小说中是以尼克的视角展开的。尼克也有自己的故事线,对比盖茨比的故事看显得更为丰富。电影因为篇幅所限,斩了部分尼克的故事,略有遗憾。不过尼克看上去很可爱,讨喜。

女二号贝克小姐是高尔夫球运动员,但我还是被她的身高震惊了。怪不得导演砍掉了她和尼克的爱情线,确实不太搭。

总体来说,电影还算忠实原著,拍得中规中矩,虽然不让我惊喜,也没有让我失望。不过,话说回来,小说也没有想象中那么打动我。唯一打动我的是菲茨杰拉德借着汤姆情人之口说的那句“你又不能永远活着。”

前一天有篇刷屏的论文致谢,一个从大山里走出来的博士回顾自己坎坷求学路,他说“最后如果还能做出点让别人生活更美好的事,那这辈子就赚了。”这样的境界当然最好,回首一生,为这个世界留下丝丝美好的痕迹。

而盖茨比跌倒在泳池之时,有没有后悔?他的一生,不断抗争,他不要做平平常常的杰姆斯盖兹,他要做牛津大学毕业的Gatsby,他要重温旧梦。可惜梦早已破碎,那片被落叶覆盖的红色泳池也终将被清理。

如果时间停留在飞扬的五颜六色衬衣,盖茨比和黛西的笑声中,该有多好。可惜逝者如斯,蝴蝶过期不停留,我们再留恋这世间也只不过是过客,谁能奈时间何?

毕竟,我们都不能永远活着。

为何我读不懂了不起的盖茨比(了不起的盖茨比)(6)

终有一日,我们奋力继续航行,逆水行舟,被不断推回。 直到回到往昔岁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