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诗的第N种解法(5)
上一期讲了关于明朝的诗句,本期我们继续秉承着对于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的态度,独家解读一下邵雍的《梅花诗》第五首诗。
胡儿骑马走长安,开辟中原海境宽,洪水乍平洪水起,清光宜向汉中看。
胡儿骑马走长安,“胡儿”是古时汉人对北方游牧民族或者外族人的统称,这里指代满清。“骑马”,在上一首诗中提到“李花”,也就是李自成,与这里的“骑马”相映成趣,有点走马观花的意思,含有形容愉快和得意的心情之意。“长安”是西安的古称。清顺治元年(大顺永昌元年,公元1644年)十月,清军分南北两路进攻大顺军,相继攻占河南、山东多地。清顺治二年(大顺永昌元年,公元1645年)正月,清军在潼关击败大顺军,见势不妙的李自成率大顺军主力连夜撤回西安。清军全面控制潼关,陕西门户大开。清军分兵陕北,攻占榆林、延安等地。清军合兵后直逼西安,由于大顺军回援西安的路线被清军切断。李自成被逼放弃西安,取道转入湖广襄阳,西安沦陷,完全由清军控制。
开辟中原海境宽,“开辟中原”,清顺治二年(大顺永昌元年,公元1645年),清军占领西安后,东进攻陷南京,弘光朝覆亡。五月,清军追击大败大顺军,李自成逃至湖北通山县时,被当地地主武装袭击身亡,大顺政权瓦解,30余万大顺军出逃与南明政权联合继续抗清。清顺治三年(公元1646年),清军南下征讨浙、闽等地的南明政权。相继攻占绍兴、宁波、温州、义乌等地,清军攻占浙江后,挥师南下福建。先后攻占漳州、泉州、兴化(今福建莆田)等地。清军完全控制福建及江西,肃清境内南明政权。清军一路猛进,占领湖南、两广后,挺进云、贵。清顺治十八年(公元1661年),清军彻底剿灭南明政权。至此清朝终于建立中央统治。从东北初兴到问鼎中原,大清天下一统开创200多年的满清王朝。
“海境宽” ,大清入关后,清顺治十二年(公元1655年)清廷正式实行全面海禁,下令沿海省份“无许片帆入海,违者立置重典”。清顺治十八年(公元1661年),强行将鲁、苏、浙、闽、粤等省沿海居民内迁30-50里,越界者重罚。直至清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14岁的康熙皇帝正式亲政后,广东、江苏的部分地区先行松弛海禁。清康熙二十二年(公元1683年),康熙下颁“展界令”,逐渐“开边展界”,安排强迁的沿海居民复归故土,先后设立闽、粤、江、浙四大海关,大清全面开海,允许中国商船出洋贸易,逐步开辟海上贸易之路。
洪水乍平洪水起,“洪水”有2层含义,一是含“洪水猛兽”的意思,指来势汹汹的反清势力。二是含有“水可载舟亦可覆舟”的意思。“乍”是刚刚的意思。“洪水”也是各有所指代。“洪水乍平”指洪秀全,清咸丰元年(公元1851年),太平天国运动爆发,洪秀全等人发动反清武装起义,而后建立“太平天国”。清咸丰三年(公元1853年)起义军攻下江宁(今南京),并定都于此,改称“天京”。清同治三年(公元1864年),洪秀全病逝,幼天王洪天贵福继位,湘军攻陷天京,清廷平定太平天国之乱。“洪水起”指黎元洪,清宣统三年八月十九(公元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起义军先后攻占汉阳和汉口。起义军控制武汉三镇后,成立“湖北军政府”,黎元被革命党人强迫推举为湖北都督,大清国危在旦夕。
清光宜向汉中看。“清光”指清朝的希望。“汉中”这里指陕西。清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起义军四起,清廷急召赋闲居于西安的多罗特·升允,命其主理陕西、甘肃,奉命督办军务,力保西北不失。西安被起义军攻占后,升允逃往甘肃,收拢旧部反击。升允极力反对清帝逊位,希望攻下西安,为宣统皇帝溥仪建立偏安西北的小王朝,并亲率清军接连攻下陕西10余城,他也成为清廷最后的希望。下一期我们讲一讲“汉天一白汉江秋,憔悴黄花总带愁,吉曜半升箕斗隐,金乌起灭海山头。”
【梅花诗的第N种解法】连载中,欢迎大家点赞,评论,收藏,您的支持是我们继续的动力,谢谢大家!
本文出自“梅花诗的第N种解法”由头条号“昇斗闲人”原创,发布于头条号平台,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