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列颠文明的成熟和发展,铁器时代的到来

历史上,每一种文明的诞生都带给人类丰富的精神营养和璀璨的艺术光泽,同时,每一种文明的消亡又带给人类滋养的缺失和遗憾。当文明一步步向着更加包容、更加融合的方向发展时,历史的轨迹将在灿烂的文化身上划过浓厚的一笔。王朝的强盛和衰亡,不仅仅加速了阶级的更新和不同文化的对立,更是敲响了不同大陆板块间的交融与进步文明的辐射。达尔文在物种进化理论中曾说"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文明的取代如果放到强弱取缔对抗的角度来分析的话,是对弱势群体的一种不公,而文明阶级的进步,也正是生产方式的不断转变而进行的革新。从农耕到商贸,从大航海时代到垄断资产阶级,野蛮与文明,人类历史就是在矛盾的不断产生和解决中绽放光芒。

在欧亚大陆的最西端,不列颠岛上的文明就像是欧洲文明的迁移和发展,在这里生根发芽。伊比利亚人在欧洲大陆早期文明的时候,大约公元3世纪后,迁移到如今的不列颠岛上,之后,又有克尔特人,他们带着当时先进的铁器技术,来到不列颠岛上耕种繁殖,他们将先进的生产技术带到这座岛上,开化了当时处在不列颠岛屿上的人。

都铎王朝后面的历史(从34)(1)

罗马文明的征服,奴隶制度的崩塌和盎格鲁萨克逊文明的传播

在罗马人对不列颠群岛的征服停止后,处在欧洲莱茵河畔的盎格鲁撒克逊人(属于日耳曼部落)向西开始了征程,他们跨过英吉利海峡开到不列颠,使这支盎格鲁撒克逊以及他们所带来的文明,在大不列颠岛上固定了下来,之后英国人自称为盎格鲁撒克逊人。

在氏族文明早期,不列颠岛上的氏族组织根深蒂固,这影响了盎格鲁撒克逊人不得不改变这种社会制度,他们的到来,是这种氏族阻止慢慢解体,土地的不断拓展和生产方式的改进,使土地的大占有者地主阶级以及贵族阶级的到来,奴隶的出现加速了社会制度的转型。

都铎王朝后面的历史(从34)(2)

在北欧维京海盗盛行时期,法兰西富饶的财富吸引了一大批海盗的来临,为了应对这些海盗的不断侵扰,在法兰克卡洛林王朝当政时期,皇帝查理三世放弃了以往的坚决抵抗政策,采取了安抚策略。他们给予这些北欧人一大片土地,让他们在西欧定居下来,这片领土,就是诺曼底。他们在这片土地繁衍生息,不断壮大,不久,他们就把目标放在了英吉利海峡的另一边,不列颠群岛。在威廉时期,他发动了著名的诺曼征服行动,终于在公元1066年发动了对英格兰的入侵行动。在诺曼人的不断入侵下,英格兰采取了英勇的反击,可是,诺曼人在先进的战船的帮助下,一举打败英格兰的海军舰队,在陆战也大败英格兰军队,成为了英格兰的皇帝。

都铎王朝后面的历史(从34)(3)

皇室纠纷的加剧,王位继承战争演变的百年战争

自古以来,不列颠群岛上与欧陆上的政权势力就发生着不断冲突,其中的代表就是英格兰和法兰西两个国家。英法两国由于地理接近的原因,加上历史上存在的联姻政策,使得英国和法国的皇室家族处于一种血缘的相近关系,这种关系通常会带来两种结果。一种结果,由于皇室血缘的亲近,在外部势力的入侵下,英法两国常常能抱成一团,共同御敌;另一种结果,由于血缘亲近,两国的政权往往都受对方皇帝支持的一方势力胜出,假如一方国家支持下的势力不能胜出,就会导致在这个国家形成反动派势力,并通过内战和外援的方式激发两国的冲突和战争,这其中的一个代表,就是英法百年战争。

都铎王朝后面的历史(从34)(4)

在卡佩王朝的统治者查理六世去世后,由于皇族无嗣,在大臣的密谋下,王位由瓦洛亚家族的人担任,腓力六世迅速登上了王位,可是,由于法国皇室采取由王族的成员担任,英格兰王室兼皇帝爱德华三世由于是腓力六世的外孙,也具备法国王位的继承权,就在这王位继承问题上,两国冲突不断加剧。一直和英国有着领土争端的法国皇室一直想和英王争个高下,如果法国王位被英王继承,法国很可能沦为英格兰的藩属国,法国大臣和内阁将会被英王解散和驱逐,法国的经济和贸易将会掌握在英国手中,这一切向诺米牌效应的连锁反应,让法国皇室家族坚定了对抗英国随时可能发动的入侵行动,法王腓力六世继位后,迅速扩充军队,征集物资,封锁港口,随时备战。

都铎王朝后面的历史(从34)(5)

席卷欧陆的英格兰文明,新式战术的诞生

在英王爱德华三世的要求被法国皇室拒绝之后,他恼羞成怒,发动了对法国的战争。公元1360年,在斯鲁斯海域,爆发了一场决定两国制海权的斯鲁斯海战。在陆海两维战争的中世纪,欧洲的海军建设不断发展,使得海军和陆军这两个兵种成为国防力量的强弱体现,俄国沙皇彼得大帝曾经说过,海军和陆军就像人的两只臂膀,缺一不可。在爱德华三世的统治时期,英国海军规模不断壮大,由于英格兰处在海岛上,海军建设一直是这个国家重视发展的对象,英国不断增长对海军的经费投资,使得一批善战的海军舰队不断完善,成为西欧的一支强大的力量。

都铎王朝后面的历史(从34)(6)

制海权的争夺,英国极其重视,英国在法国领土上有几块殖民地,这样可以沟通起他们和英国本土的联系,另外,夺取制海权,将会使爱德华三世不断将英国士兵从不列颠本土上源源不断的运往法国战场,这样将会使战争不断进行下去。反之,失去制海权,英国将有可能被法国永久封锁在大不列颠岛上,从此失去强国的席位。在英国极其重视争夺制海权的情况下,法王腓力六世却没有那么在意,这就使得英军掌握了战场的主动权。

法国舰船和海军数量远远多于英国,法军强大的群攻战术使英军不敢与其正面硬碰,爱德华三世采取了诱敌深入,进而围歼的战术策略。在法军战舰与英军战舰正面相碰后,英军战舰开始撤退,法军见英军不敢与其正碰,便产生了轻敌冒进的想法,法国舰队迅速追击英舰。在法国舰队不断追击英舰时,战场的主动权已经在英军手里,并且,在英军选好的水域上,双方将爆发一场海战。在法国舰队进入英军的包围圈后,英军舰船从四面向法国舰船疯狂射箭,整个法军舰队乱作一团,迅速溃败,英国乘胜追击,大败法军舰队。

都铎王朝后面的历史(从34)(7)

碰撞的法兰西文明,转变的战争本质和思想的觉醒

斯鲁斯海战的胜利,使得英王爱德华三世将无数的英军士兵运往法国本土,为了夺取法国的统治权,英国下了很大的血本。腓力六世在英军登陆后,迅速组织陆军,进行对英军的卫国战争。在陆战上,英军采取的灵活战术使得法军大败,不断地推进让法国丧失了大片领土。在法王的游说下,法国民众开始认清了这场战争的本质,他们在英国的侵略下丧失了大片家园,这场战争已经由法国的王位继承争夺战争转变为民族抵抗侵略的卫国战争,法国民众宣誓效忠法国皇帝,纷纷参加到抵抗英军的战斗中去。在战争中,往往有这样一条规律,一方侵略国如果不能在短时间内征服被侵略的国家,那么,他将会陷到这场战争泥潭中,最后失败。英法百年战争如此,由于英军长途跋涉,越海而战,后勤补给不能长时间供应,而反观法国,由于本土御敌,各类物资充沛,这就使得战争的时间的不断推移中态势的有所转变。

都铎王朝后面的历史(从34)(8)

法国皇帝在不断进行税制改革,希望可以大量增加财政收入,可将其用于军费和战争。法国皇帝任命迪盖克兰为法军总指挥,阻止英国的继续推进,迪盖克兰是位卓越的军事家,在他的灵活指挥下,英国被各路击败,法国迅速收复大量领土。虽然法国在不断取胜,可是,法国传统的内部矛盾依然尖锐,农民仍然在重税的压迫下不断起义,法国上层贵族矛盾加剧,内部不稳,这一切都给了英国可乘之机。勃艮第作为在法国中部存在的一支特殊政权,在蛮族入侵时期,勃艮第进入莱茵河流域,开始了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并且依靠强者,攻击弱者一直是勃艮第在大国中生存的既定国策,在法兰克帝国时期,勃艮第依靠其强大的军事靠山,大肆扩张领土,在十四世纪,已经成为西欧一股不可小觑的力量。在英法百年战争中,勃艮第在英国和法国两者的同盟间互相徘徊,不断进行利益争夺,在进行了内部改革后,勃艮第的国力不断强盛,在英国在战争中失败后,退出了欧陆,法国长年对勃艮第进行着削弱蚕食,进而令其成为附属国,如今的勃艮第成为了法国的一部分,其生产的葡萄酒在世界的知名度非常高。

都铎王朝后面的历史(从34)(9)

英雄的落幕,圣女贞德书写的法兰西精神

英国亨利五世继位后,英法战端重开,在勃艮第的支持下,英军迅速推进。在围攻了法国的战略要地奥尔良后,法军开始了解围行动,可是,一大批的士兵都是有去无回,无可奈何。法国的圣女贞德就是在这一时期出来的伟大人物,她带领法国士兵,英勇抗敌,在解救了奥尔良之围后,继续进攻英军。每次的突袭行动,贞德都是勇往直前,法军士兵大为感动,都浴血杀敌,英军在贞德的进攻下,大败逃窜,而贞德也被英军视为眼中刺。在一次战斗中,贞德不幸被勃艮第俘获,勃艮第将其卖给了英国人,英军不断强行向贞德施压动刑,逼迫她说出法军的位置,贞德只口不提,最后英勇就义。贞德的牺牲激起了法国人民强烈的愤慨,他们英勇的在战斗中拼杀,用反抗书写了英法百年战争中最辉煌的一幕。

都铎王朝后面的历史(从34)(10)

英法百年战争改写了英国和法国两个国家以及他们社会制度的改变,法国是战争的胜利者,在得到了勃艮第的加盟后,法兰西的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更加稳固,封建君主制趋于完善,制度条理清晰,国家经济潜力巨大,但同时,内部的贵族阶级矛盾和人民的反抗暴政的活动也没有停止。统一的法兰西在日后的欧陆争霸中,将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英国在战争失败后,彻底丧失了法国的殖民领土,这打断了英格兰向欧陆扩张的企图,同时,片面上激发了英国向海洋扩张的愿望,更使得英格兰与苏格兰之间同盟互助更加稳固,有助于英国的统一,在与法国的争霸失败后,英国放弃了以往向欧陆扩张的路线,改由支持欧陆势力均衡的新模式。

英格兰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生产在很长的时间段里面都存在着矛盾,国王为了转移矛盾的视线,安抚贵族势力,遂不断向外发动战争。在英法百年战争后,英国爆发了两个皇族内战的玫瑰战争,最后两个家族两败俱伤,英国开始了都铎王朝的统治。

都铎王朝后面的历史(从34)(11)

百年战争是一场持续百年的屠杀游戏。当两国的皇族及贵族为了自己所夺得的利益而庆祝的时候,那些痛失家园及亲人的无辜平民却只能在无声地痛哭。战争打了一百年,人民也哭了一百年。

——西方历史学家对百年战争的评价

中世纪的社会改革,铁血王朝统治下的英格兰文明

在英国,有这三种势力控制着英国的大脑中枢,他们和皇帝以一种合作或者对抗的姿态存在,他们是封建贵族、资产阶级以及新贵族势力,他们的需求大不相同,大贵族势力常常圈地耕种,浪费国家优质领地,进而横征暴敛,养兵割据,封建贵族对王权的影响一直很大;资产阶级以及新贵族都支持英国向海洋进军,发展商业活动,可是,历代君王注重发展农耕,限制商贸,这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地主阶级更是不愿向国王交出领土,教会贵族们不愿接受君王的统治。这一切因素,都在英国都铎王朝时期,取得了一系列成就。

在中世纪的英国,大封建贵族由于在国家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皇帝给予他们一定自主权,他们拥有自己的份地和庄园,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生产制度,并拥有自己的家臣军队,地方势力的强大往往给中央政权构成了威胁,都铎王朝时期,君主采用铁腕政策,严厉打击地方大贵族势力,并开放海外贸易,促进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在东方的日本,幕府统治时期,地方的家族势力崛起,同样拥有家臣和军队,但是他们至始至终没能被中央击破,从而使其远远落后于英国,直到爆发日本战国内战,这原因其一是因为日本的天皇权利被幕府窃取后,幕府需要给予地方家族一定的自主权,防止他们和天皇结盟进行倒幕运动,而反观英国,国王是英国政权的大脑枢纽,他是英国最高统治者,各种地方势力想他负责,这就使得国王容易专制统治,无需考虑其他因素;其二,根深蒂固的阶级矛盾和中国的影响,在日本,幕府通常会颁布一些法令来化解阶级之间的对立,另外,中国自给自足,发展农耕的条件对日本影响很大,中国作为日本的标杆,日本效仿中国大力实施农耕,海洋事业没有很强的发展,反观英国,由于阶级矛盾的对立,使得清除地方势力迫在眉睫,另外,英国的标杆是海洋强国西班牙和葡萄牙,他们与英国隔海相望,这大大刺激了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为成为海洋强国扫平了障碍,而日本发展的是重心是农耕文明。这些因素使得日本没能像英国一样迅速强大。

都铎王朝后面的历史(从34)(12)

在都铎王朝亨利七世在位时,他就一心想改变英国腐朽落后的制度,激发社会生产的潜力,开发海洋殖民帝国的行动。在与大贵族周旋时,他以强硬手段收取他们的财产和领地,撤销他们的封建家臣军团,在触碰大贵族利益的同时,他也剥夺了贵族教会的特权,这一切,都是都铎王朝亨利七世在加强中央政权,独裁统治手段的做法。在土地问题上,亨利八世在位时改变了以往的圈地运动,恢复农民的权利,这大大加强了英国的生产能力,另外,他奖励海外贸易,保护工商业的利益,这也得到了资产阶级的一致支持,这一切改革有助于英国的资产主义萌芽发展,这大大促进了英国向海外扩张,并建立起了世界性的海洋帝国。

都铎王朝后面的历史(从34)(13)

"圈地运动"的兴起,都铎文明变革下的资产阶级萌芽

圈地运动是英国历史上土地贵族们压迫农民,建立等级制度、发展资本主义运动的典型代表。在新航路开辟前,由于英国处在欧亚大陆彼岸的岛屿上,这让他们建立起了以农耕为产业的封建国家,英国的纺织业一直在此时还未被封建贵族们挖掘。在新航路开辟后,海外市场的扩大增加了对英国纺织的需求,英国的贵族们看到了羊毛有利可图,便大肆开发纺织产业,但是,由于地主阶级和农民建立的雇佣制度已经将英国的土地大多用于耕种,这使得畜牧业被抑制,封建土地贵族们采取了联合的政策,他们蛊惑国王,大力发展畜牧业,越来越多的农民被贵族们强行驱赶,他们在富饶的土地上建立起了一个个羊圈,圈地运动就此兴起。

都铎王朝后面的历史(从34)(14)

圈地运动使大批农民背井离乡,过起了流浪汉的生活,加剧了阶级矛盾的对立。圈地运动为英国赚取了巨额的利润,但同时,他以牺牲人民利益和生命为代价建立起来的,皇帝在看到了国家财政的巨大收入后,大力随和土地贵族圈地养牧,并以法律形式进行稳固,在对流浪汉问题上,进行迫害压榨,人民被英国皇帝和贵族的丑恶嘴脸所激怒,一场场起义随之爆发。农场的建立,开辟了国外市场,也为资本主义获取了巨大的劳动力,农民生产资料被掠夺,这一切都是建立在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血腥积累上的。圈地运动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温床",在利益的驱使下,英国已经慢慢开始从农业国家向商业大国转变,而英国的封建君主制度也开始慢慢以适应资本主义发展慢慢转型,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开始在英国的权利中枢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都铎王朝后面的历史(从34)(15)

工业革命发展下的文明,海洋帝国的崛起和民主思想的传播

十七世纪,英国资产阶级的发展被国王的专横统治所阻碍,在与国王的斗争中,新模范军司令克伦威尔取得了一系列胜利,查理一世的专治统治被废除,议会制度的确立加速了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克伦威尔在执政后,建立起了"护国公制度",他对资本主义发展做出了有利的改革,支持新贵族的土地政策,但是,他并没有对农民的要求进行回应,并且,继续封建制度的那一套压榨人民的政策,人民作为当初资产阶级贵族的盟友,似乎在此时认为得到了背叛,开始反对护国公制度。克伦威尔在不断进行对外扩张后,慢慢改变了以往的做法,开始独裁专制,镇压人民起义,这位王党派势力提供了有利条件,不久,保王派乱卷土重来。复辟的斯图亚特王朝皇帝威廉二世对人民进行了更加残酷的压迫和剥削,最后在人民的反抗中败退,人民拥立女王玛丽和他的丈夫威廉作为英国国王进行执政,但是,英国议会对他们作出了权利了限制。在英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权利法案》颁布后,英国开始确立了君主立宪制制度。

在英国不断进行殖民掠夺和贸易积累后,英国的资本主义发展非常迅速,并且完善发达,率先完成了第一次工业革命,成为世界级的超级强国,在世界范围内建立广大殖民地,更是加速了世界性的封建君主制度的瓦解,使人类的文明进行了民主形式的跨越。

都铎王朝后面的历史(从34)(16)

结语

英格兰文化的发展促进了不列颠群岛文明的凝固,从奴隶制度到封建制度的确立,英国的历史文化都是建立在民族融合与社会改革当中的。在原始的不列颠群岛人的刀耕火种,到日耳曼系撒克逊人漂洋远来,进步的生产技术使得不列颠群岛人形成了盎格鲁萨克逊特有的民族文化习俗,诺曼征服更是将当时欧陆先进的耕种制度扎根这个古国当中。

在中世纪,英国国王在封建贵族,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三种势力之间维持着平衡,在英国开辟海外市场后,羊毛呢绒需求增加,土地贵族抓住时机,大肆进行"圈地运动",谋取了大量利润,这严重破坏了英国几百年来形成的土地庄园制度,农民被迫流浪,阶级矛盾加剧,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直到都铎王朝时期,君主奖励海外贸易,英国开启发了远征大洋的殖民时代,"圈地运动"才被迫停止,但是资产阶级在转变了生产关系后,大批金银流向英国国库,君主大力倡导海外掠夺,打击了英国根深蒂固的封建统治。在英法百年战争后,英国迅速调整国策,在欧洲大陆保持"势力均等"的既定国策,成为欧洲幕后的"发牌人"。

新航路开辟后,英国以后起之秀的姿态成为了世界性的殖民大国。在完成了资本主义积累后,封建王权阻碍了资产阶级的发展,英国开始了资产阶级革命,颁布宪法,建立君主立宪制政体,资本主义制度在英国确立。第一次工业革命后,英国率先完成工业资本的积累,使英国一跃成为世界性殖民的"日不落帝国"。发扬于英伦三岛不列颠群岛的盎格鲁撒克逊文明,在外敌入侵的情况下一步步融合发展,使古老文明保留了下来,为史学界研究欧洲文化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英国在率先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确立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后,为世界各国君主专制制度敲响了丧钟,使民主共和在越来越多的国家生根发芽。公元1911年,中国通过辛亥革命推翻几千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开辟了中华民主共和的新纪元。盎格鲁撒克逊以她独特的历史文化文明为世界的文明推进注入了新的动力,成为人类历史划时代的一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