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稍微知道点中国历史的人都会听说过一个观点,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在明朝。但是很多没记住后面半句,在明末跟整个清朝这个资本主义萌芽被扼杀了。

明朝为何不发展资本主义(历史上明朝出现资本主义萌芽却没有发展起来的一点个人看法)(1)

中国的封建社会,历史上除了秦朝是以法家治国,大部分正统王朝都是以儒家思想治国,即以文治国。而儒家在经济方面有一个很重要且对资本主义影响巨大的思想与政策--重农抑商。

重农抑商有很多例子,比如战国时期的“奖耕战”、“抑商贾”,又比如秦汉时期提出的“重农抑商”、“崇本抑末”,又比如宋元时期的“专卖”法,此外还有明清时期的“海禁”,均是重农抑商的表现。

明朝为何不发展资本主义(历史上明朝出现资本主义萌芽却没有发展起来的一点个人看法)(2)

在今天看来,重农抑商容易积弱,不符合时代的发展,但古人可不这么认为。从本质上来讲,儒家提出这一思想,目的是迎合封建统治。毕竟中原王朝是建立在农耕文明的基础上的,是自给自足的经济,农民是占绝大多数,所以为了防止占绝大多数的农民起来反抗,愚民政策是必不可少的。比如他们利用佛家的因果报应,来麻痹百姓,使得他们不会反抗。而在儒家这边,则是通过重农抑商来实现的。

儒家污蔑商人是唯利是图的,打入道德低下的行列,并且劝说统治者,对他们加以限制。统治者之所以会同意,跟他们赞同这一观点有关,他们也觉得商人是比较聪明的,如果任凭其发展壮大,很容易跟自己争权,影响自己的统治,所以一定要加以限制,让老百姓乖乖地做愚民。

明朝为何不发展资本主义(历史上明朝出现资本主义萌芽却没有发展起来的一点个人看法)(3)

另外统治阶级还认为,商人会跟农民争夺资源,导致农民大量迁徙,荒废农田,更容易出现不安定因素,进而影响到封建中央集权,影响到自己的统治。所以他们特别重视抑制商业,打击商贾。

对于农民,统治者鼓励生产,督促生产,组织生产,看似对农民很好,实则是通过重视来束缚农民。而抑制商业,使得想自由迁徙或者从事手工业者无法大量存在出路,又反过来使得农民不得不老老实实在自己的或者地主的土地上耕种。

此外为了限制百姓,他们可以课以重税,甚至制定法律严禁农民自由迁徙,户籍制度一直是限制农民自由迁徙的体现。历史上一直到雍正皇帝摊丁入亩政策实施,才得以改善。哪怕是时至今日,我们现在还受户籍制度的困扰,成为了一个历史传统。

明朝为何不发展资本主义(历史上明朝出现资本主义萌芽却没有发展起来的一点个人看法)(4)

另外农耕文明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追求安定,不擅长对外扩张,文化上“攘外必先安内”,对外友善,对内苛刻,使得封建统治的重心也是放在稳定上。而这种追求稳定的思想,影响力甚至到了今天。

所以虽然明朝有出现过资本主义萌芽,但很快被扼杀了,统治阶层又重新恢复了重农抑商的政策,使得中国在明清两朝逐渐落后于西方国家,到了处处挨打的地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