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卢秀辉 书法网签约作家:卢秀辉,江苏兴化人。职业书法家、画家、篆刻家、文艺评论家。

他在位时间48年,而南朝梁享国只有五十五年。他亡国有三个原因:

王献之是如何超越王羲之的(他是第一个推崇王羲之的皇帝)(1)

  • 一、他因为过分信佛,导致南朝梁后期国政败坏。
  • 二、他因收纳东魏叛将侯景,而致灭顶之灾,乃致被困台城,活活饿死。
  • 三、年老智昏。年纪大了,又执着于宗教,又执着于权力,又执着于个人成就。

为臣,萧衍是能臣,他能言善辩,明事理、精于各种事务性工作。

为将,南征北战,屡建奇功。

为臣为将,再厉害,再有能力,再有本事,因为篡位,可忽略不计了。

为友,他年轻时与沈约、谢朓、范云等相交。沈约是知名文学家、史学家,而谢朓则是中国有名的诗人,因为都游学于竟陵王萧子良门下,被称为“竟陵八友”。最主要的他和陶弘景的君臣关系、亦师亦友关系,化解了当时道教潜在的危险。因为北魏太宗灭佛,在信众中埋下了恐惧的影子。虽然,太宗灭佛与道教无关,而且寇谦之反对此举,他认为道教已处于国教地位,不必相残。但是,遭到了弘扬儒学的崔浩的反对。太宗为了急于摆脱胡人身份,更是力推道、儒二教。才过几十年,往事如昨,佛教又在萧衍手上重新繁荣起来了。当时佛寺达到了2846座,僧尼有82万余人,道教已无力相争,也没必要争。但是,如何拆局?必须有人让,陶弘景不得不去鄮县礼阿育王塔,自誓受戒,佛道兼修。在道家看来,在如陶弘景这样的宗师看来,道佛完全可以互相融合,完全可以友好共处,根本没有发展到你死我活的地步。但是,北魏太宗能灭佛,难然不能出一个皇帝灭道吗?东晋名僧道安大师就说过:“不依国主,法事难立”。不能不说,陶弘景的让步,不是仅为佛道兼修,他一定有所察觉。况且,萧衍为佛教,还出过三次家,大开法坛,宣经弘道,郭祖深形容:“都下佛寺五百余所,穷极宏丽。僧尼十余万,资产丰沃。”

王献之是如何超越王羲之的(他是第一个推崇王羲之的皇帝)(2)

为君。萧衍前期奋发图强,自身很自律,他甚至一顶帽子戴了三年,一床被子盖了两年,梁武帝是吃素的,他一天只吃一顿饭,有的时候太忙了,就喝一碗粥就行了,可以说在帝王当中是少有的。但是他在后期由于笃信佛法,过于用善良的名义纵容恶行,使风气驰坏。他的六弟因为窝藏杀人犯被发现了,他不但不处理而且还放任不管。结果,他的六弟做出了更令人发指的事情,居然勾引了他的大女儿,做出了乱伦的事。还找人刺杀梁武帝,被发现后,他的大女儿自尽了,他的六弟居然什么事都没有。晚年,他在政治上更是糊涂到极点。他任用东魏的叛将侯景,结果引狼入室,自己被侯景饿死在台城,而且从此以后南梁受到致使命打击,他死后七年,国也亡了。宗教可以救人,宗教也可以毁人,梁武帝就是被宗教给毁了的。

王献之是如何超越王羲之的(他是第一个推崇王羲之的皇帝)(3)

为学术,萧衍在经学方面,撰有《周易讲疏》、《春秋答问》、《孔子正言》等二百余卷,可惜大都没有流传下来。天监十一年,制成吉、凶、军、宾、嘉五礼,共一千余卷,八千零十九条,颁布施行;在史学方面,编撰《通史》,并“躬制赞序”。传至宋朝,竟已失传,太可惜。萧衍最大的著述是通史六百卷,金海三十卷,五经义注讲疏等共有二百卷,赞、序、诏、诰、铭、诔、箴、颂、笺,奏等文共一百二十卷。萧衍又倾注大量精力研究佛学,著《涅萃》、《大品》、《净名》、《三慧》等数百卷佛学著作。创立了“三教同源说”,老子化胡,释迦牟尼是老子的化身,儒道释三教在周朝才开始分家立派,毕竟还是一家。他的思想,在中国古代佛教思想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为文学,萧衍在文学上极有天赋,李延寿《南史》说:“自江左以来,年逾二百,文物之盛,独美于兹”,这句话颇能反映当时的实际。

王献之是如何超越王羲之的(他是第一个推崇王羲之的皇帝)(4)

在萧衍的影响和提倡下,梁朝文化事业的发展达到了东晋以来最繁荣的阶段。

为音乐,萧衍创制了许多新歌。《隋书·音乐志》上说:萧衍“既善钟律,详悉旧事,遂自制定礼乐”。如“鼓吹,宋、齐并用汉曲,又充廷用十六曲”,萧衍“乃去四曲,留其十二,合四时也。更创新歌,以述功德”。萧衍创制了不少颂扬佛教的歌曲,制《善哉》、《大乐》、《大欢》、《大道》、《仙道》、《神王》、《龙王》、《灭过恶》、《除爱水》、《断苦砖》,弘扬佛法。

于绘画,善画花鸟走兽。与著名画家张僧繇友善,他在位时建造了很多佛院寺塔,佛院寺庙中的画像,多出张僧繇之手。

王献之是如何超越王羲之的(他是第一个推崇王羲之的皇帝)(5)

于书法,萧衍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推重王羲之的帝王。可以说是二王以后,到萧衍为止,首推小王,重王献之而忽视大王王羲之,应该说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二王流行书风是萧衍开始的。由于萧衍在位时间长,他在位位四十八年,所以这场二王流行书风在南梁也上演了四十八年。他在书法上也有很深的造诣,在古代善书的帝王中排名很靠前。如果他不是帝王,以书法家的身份,也可以立名了。萧衍常与陶弘景经常谈论书法,陶弘景擅长楷行草书,他们的谈论被《与梁武帝论书启》流传于后世,成为书法史上的经典典籍之一。萧衍还著有《观钟繇书法十二意》、《草书状》、《答陶隐居论书》、《古今书人优劣评》四部书法理论著作,后世人写书法文章时,或在创造书法时,都从他留下的书法理论中得益,并经常引用他的观点。他的书法理论,是历代书法理论典籍中的精品,影响后世,是书法史无论如何都绕不开的人。

王献之是如何超越王羲之的(他是第一个推崇王羲之的皇帝)(6)

本文作者卢秀辉先生作品

萧衍,奇人耶?伟人耶?亦或是怪人耶?


本文为书法网签约作家卢秀辉原创,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