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皇帝继位时,大明江山已经是破败不堪了。后金政权虎视中原,随时要将明王朝一举吞没,中原内地的农民起义军又愈演愈烈,席卷大半个中国。虽说内忧外患已是火烧眉毛,可要是认定大明王朝必亡无疑恐怕也有点夸大,假如崇祯皇帝处置得当,断不会坐实亡国之君的悲剧。

崇祯不放权导致明朝灭亡(崇祯在攘外和)(1)

要想梳理明末的政局态势,那么是先攘外还是先安内就是个无法回避的问题。虽然历史不容假设,但可以肯定的是,假如当时只出现了农民起义或是只有后金的威胁,那么大明朝必然不会灭亡。再假如崇祯帝先解决了其中一个,再腾出手来应付另一个,大明朝也可能渡过难关。

崇祯十年(1637年)三月,崇祯帝起用了前任宣大总督杨嗣昌出任兵部尚书,他向崇祯提出了“必先安内然后才能攘外”的治军方略,并制定了“四正六隅十面网”的军事围剿计划。

主要内容是:以陕西、河南、湖广、江北起义军主要活动区为“四正”,派出四位巡抚“分剿而专防”;以延绥、山西、山东、江南、江西、四川为“六隅”,派出六位巡抚“分防而协剿”;四正六隅合成“十面网”,然后再命总督、总理二大臣,统一指挥,随农民军活动方向“专征讨”。

崇祯不放权导致明朝灭亡(崇祯在攘外和)(2)

从当时的情况来看,杨嗣昌的军事计划抓住了重点,也是唯一可行的战略方针。在崇祯的大力支持下,杨嗣昌攘外必先安内的方针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从崇祯十年(1637年)至十一年(1638年)间,洪承畴、孙传庭在陕西围追堵截,农民军一度受挫。除李自成梓潼失利外,其他农民军也遭到了打击。十一年四月,张献忠也在谷城受降于熊文廷。

短短的一年多时间,明政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内乱之祸似乎有望解除。与此同时,明政府又积极和关外的后金政权尝试议和事宜,希望以议和换回边境三年的平静。但因皇太极的要价太高而未能如愿。崇祯十一年,多尔衮率清军入关,在京畿、河北、山东等地抢掠达半年之久,攻下州县七十余座。

崇祯不放权导致明朝灭亡(崇祯在攘外和)(3)

清军这次入关最大的目的还是劫掠,并非要和明朝一决雌雄。但崇祯没有看到问题的实质,而是匆忙下令征调正在前线的洪承畴、孙传庭前往解围。如此一来,使得中原“安内”战场的兵力陷于空虚状态,农民军再度死灰复燃,前功尽弃。

崇祯在攘外与安内的两难选择中始终摇摆不定,犹豫不决。崇祯九年,他把卢象升从中原五省总理调任宣大总督已是失策,时隔两年,又把威震陕豫的三边总督洪承畴、陕西巡抚孙传庭调往北方边防线,使得杨嗣昌精心策划的对付李自成、张献忠的战略功亏一篑。

在安内战略中,崇祯还犯下了一个严重的错误。他把李自成、张献忠等人的伪降看作是内乱已经平定,而实际上农民军乘中原空虚之机,发展壮大自己的力量。李自成挺近河南,张献忠谷城再起,宣告了明朝招抚政策的彻底失败。崇祯恼羞成怒,逮杀了力主招抚的熊文廷。

崇祯不放权导致明朝灭亡(崇祯在攘外和)(4)

崇祯十二年(1639年)八月,崇祯下令让杨嗣昌代替熊文廷前往湖广督师,但这时形势已难逆转。洪承畴驻军山海关,孙传庭因党争而下狱,杨嗣昌一人孤掌难鸣,最终心力交瘁,畏罪自杀。此时崇祯除了叹息之外,已经是束手无策了。

在攘外方面,蓟辽总督洪承畴奉旨率十三万精兵,于崇祯十四年(1641年)五月出山海关解锦州之围。洪承畴看准形势准备与清军打持久战,无奈形势逼人,加上崇祯的不断催促,只好违背初衷,力求速战速决,结果导致全线惨败,宁锦防线尽失。

这个时候,崇祯又想与清廷议和。平心而论,在当时内外交困的情况下,如果能与清议和以求得一时的安宁,也不失为明政府的权宜之计。可崇祯没想到议和事情败露,舆论哗然,朝臣们在“剿贼”问题上立场一致,不能容忍外族的入侵。在舆论压力之下,崇祯却没有担起责任,当上一回“民族罪人”,而是让兵部尚书陈新甲替他背了黑锅。

崇祯不放权导致明朝灭亡(崇祯在攘外和)(5)

说一千道一万,就是崇祯没有这个魄力,既不能全力安内,也无法背上和谈的压力攘外,只能选择怯懦地退缩。在攘外安内的两难选择中,崇祯手里已经无牌可出,等待他的只能是大明灭亡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