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高考考砸了怎么办 被高考毁掉的人生(1)

每天读点故事APP作者:一念素心 | 禁止转载

辉子瘫坐在板凳上,右手支在书桌上,无意识地把玩着用了一年多的钢笔,看着笔在指间生涩地转动。

宿舍里的其他人早就走了,有带着女朋友出国旅游的,有约着老同学一起自驾游的,也有回家无所事事整天打游戏、看小说的。

只有我是要回去干活的,辉子内心自嘲着。

“嘭!”钢笔突然掉到了地上,松垮的笔盖弹飞到了桌子底下,伤痕累累的笔身孤零零地滚到了辉子的鞋边,停了下来。

辉子怔怔地看了看脚下的钢笔,一弯腰捡了起来,拿在眼前细细地检查。

真倒霉,辉子低骂了一句,还是认命地弯下腰,把手伸进肮脏的桌底,摸索着,将笔盖捡了出来。

看着摔坏的笔尖,辉子像是感受到了这个陪伴自己两年,曾经一起经历过高考的战友散发出深深的悲哀。

有的笔坏了就换新,有的笔坏了就修补,可有的笔坏了却只有被遗弃了。

辉子想起自己一年前的意气风发,作为村里唯一的高考希望,家里的亲戚们个个翘首以待自家出个大学生。父母更是下了血本,拿出卖菜卖肉的钱,凑了个整,买了一支镇上顶贵的笔。

辉子仍记得,那天晚上,坐在灶上烧火的母亲时不时看向自己,眼里是藏不住的雀跃和丝丝焦虑。

饭桌上,父亲郑重地拿出了被红色丝带缠绕着的,长方形的黑色笔盒。打开笔盒,钢笔锃亮的笔身反射着头顶昏暗的白织灯,也倒映着辉子的惊讶和狂喜。

那个笔盒也被辉子珍藏了起来,夜晚在被窝里细细把玩。

盒子底部的一小块地方,显得更干净。辉子知道那是贴标签的地方,肯定是父亲悄悄把标签撕掉了,那个价格应该是家里一个月的生活费吧。

辉子想着,突然就对一个月后的高考产生了恐惧。父母将整个身家都压在了自己身上,一个月后的那场考试,自己真的行吗?

在学校的辉子,是骄傲的,每个老师都对辉子充满信心和偏心。但那样的期待只是荣耀而已,而父母如今给予的,却是生活的全部。

辉子把坏掉的笔放在了宿舍的桌上,起身拿起行李,头也不回地离开了宿舍。

妈,我回来了。辉子拖着行李箱,在看见自家瓦房时,还是忍不住叫了出来。

一年没回家了,父母对自己的态度该好一点了吧?辉子内心还是忐忑不安,路上鼓足的勇气,一下子烟消云散。看着近在咫尺的家门,开始后悔起自己打算回来的决定。

大黄狗狂吠着扑了出来,尾巴摇个不停,撒欢似的围着辉子打起了转,将路上的灰尘全扬了起来。

辉子放下行李箱,蹲下身狠狠地摸了摸大黄狗的头。大黄,有没有想我呀?

回家了就搞快点进来!还在门口跟个狗一样耍,脸都被你丢完了!尖锐的声音从门口传出,辉子抬头看见母亲伫立在门口,手里还拿着来不及放下的菜刀,围裙上依旧污渍斑斑。

辉子站起身,拍了拍身上的尘土,拉起行李箱,终于踏进了家门。

天黑后,父亲才扛着锄头,从田地里回来。辉子早早就走了上去,想接过父亲手里的农具。

走开,不要挡手挡脚的,在这里帮倒忙,自己去学习。

那大个人了,啥子都干不来,读书也不得行。老子像你那大的时候,娃儿都生了,整个家都是老子在抗!现在的娃儿些,都是些苗苗秧秧,没得一个……

辉子不敢接过父亲的话茬,曾经也反抗过,但自从高考过后,这个家就变了样。

当自己执意要去读专科时,这个家就再也回不去了。即使自己在大学省吃俭用,没问过家里要一分钱,还时不时给父母寄钱,仍旧改变不了父母面子被伤透的事实。

夜晚,饭桌上的一家三口丝毫没有一年前的其乐融融。母亲只管闷着头夹菜吃饭,父亲叉开腿坐在上席,对着屋外的月光,沉默地喝酒。

辉子忍受不了这死气沉沉的气氛,咳嗽了一声,问道,弟弟现在学习怎么样了?

半响没有声音,父亲夹了一筷子菜,就着酒咽了下去:没你当年好,但是肯定不会比你现在差。

辉子突然就很委屈地想为自己辩驳,但也只是扒了一大口饭,将所有的话咽了下去。

昏暗的屋子里又充满了死气沉沉的空气,压得辉子喘不过气。

多吃点菜,看你长得像个竹子竿竿,母亲突然夹了一大块肉,戳进了辉子的碗里。

辉子盯着那块肉,愣了愣,重重地点了点头,大口大口地吃着。

辉子躺在久违的床上,一切都是熟悉的。印着鲜艳鲜花的被套,柜门歪歪扭扭悬挂着的衣柜,还有父亲曾经为自己做的书架和书桌。

四周墙壁上仍旧挂着褪色的奖状,从幼儿园、小学,一直到高考结束。新增的几张,鲜红的“奖状”在屋里熠熠生辉,那是属于弟弟的荣誉。

辉子比弟弟大两岁,曾经是弟弟唯一的偶像和目标。不论在学校还是在家里,每个人对他说的最多的两个字,就是辉子。

两兄弟感情很好,但明里暗里,弟弟总是卯足了劲儿想超越辉子。辉子还记得,自己的练习册总是被弟弟借去,一样的课本也不例外。

才开始辉子没在意这些,单纯地以为弟弟是为了学习。后来高考复习时,在数学书的角落里看到了弟弟不小心留下,留着深深凹痕的宣言——我一定要打败他!

辉子知道那个他就是自己,辉子很伤心,弟弟对自己竟然用的是打败二字。不是超越,不是超赶,也不是单纯地希望自己变得更强大,而是希望自己的亲哥哥被打败。

辉子觉得很可笑,回想起小时候的亲密无间。只比自己小两岁的兄弟,跟在自己屁股后面,哥哥、哥哥地叫喊着。

兄弟俩被人欺负了,从来没有退缩过,四个拳头总是齐心协力地往外打去。

在炎热的夏天,兄弟俩背着破烂的蛇皮口袋,去镇上穿街走巷地搜集矿泉水瓶。卖了钱,一起去网吧通宵,只因为通宵最划得来。

有了喜欢的女孩,悄悄地躲在被窝里彼此谈论着。如果恰好喜欢上了同一个女生,还会彼此推脱。说着兄弟的女人不能抢的豪言壮语,却在难分难解时哄然大笑,这八杆子打不着的事情也能让兄弟俩讨论一夜。

想着弟弟曾经作出的承诺,辉子忍不住笑出了声。笑声在漆黑的屋子显得那么迷茫,那么不知所措。

辉子回想不起,从什么时候开始,兄弟俩不再时时刻刻粘在一起。

弟弟开始有意识地与自己划清界限,不在以自己是辉子的弟弟而骄傲。

辉子头发长了,弟弟会马上去剃个锃亮的光头;辉子也去剃了个凉快的光头,弟弟马上买了便宜的帽子戴上;就连衣服的颜色也开始刻意反着来。

辉子想起自己当年高考出事儿后,除了感受到村里人的冷嘲热讽,亲戚们的唉声叹气,父母的伤心绝望,就是弟弟那同情与欣喜并存的心理。

辉子想不通当时的自己为什么会做出那样的决定,也想不出自己以怎样的心情写完了那篇高考作文。也许是畅快的,也许只是出于报复心理吧?

做了十几年的三好学生,却在最后跃龙门时,被扰乱了初心。

村子很小,镇子也不大,辉子和同镇一百多名高考考生一起去往县城的考场。

辉子仍然能回忆起,大巴车上充满闷热而焦虑的气味,老师们会故作轻松地,要求孩子们一起唱歌嬉戏。而往日里作祟的青春荷尔蒙却像被吓跑一样,沉睡在考生的心里。

乡镇的高中是势力的,每过一年,老师们就会联起手来,劝退那些成绩不好,会浪费高考名额和金钱的学生。

没有家人愿意自己的孩子被劝退,但却没有孩子会觉得劝退很丢脸。他们会觉得很开心,终于可以名正言顺地不上学了。而不上学就标志着自己已经成人了,可以自由了。

辉子突然想起自己的好哥们,阿亮和小虎。

阿亮在高二期末考试前就被劝退了。辉子还记得自己和班上一堆同学,拥挤着趴在老师的办公室窗前,盯着房间里的主角,每个人心里都有不一样的想法。

有羡慕的、也有庆幸的。在大家各自神游的时候,办公室里的阿亮“扑通”一声,跪了下去,“砰!砰!砰!”三个响头结结实实地刻在了辉子的心里。

围观的人们,嗤笑起了阿亮娘儿们的做法,大声宣扬着自己肯定会挺直了胸膛,像个男子汉一样离开这个破烂学校。

接下来的事情,是小虎告诉自己的。趁着老师去清理围观的同学时,一同在办公室里的小虎,拼命拉扯起了毫无尊严的阿亮,在他耳边狠狠地威胁着。你要是老子兄弟,就给老子站直了,不要给老巫婆磕头碰脑的。妈的,没一个好东西。老子们不读书了,照样一条好汉!

书肯定是读不下去了,为了所谓的升学率。

辉子知道老师也是不忍心的,随着班上学生越来越少,老师管理教学也越来越严。就连作为苗子的辉子,如果课上犯了一点小错,就连弯腰捡一下掉落的笔,也会被狠狠地训斥一顿。

马上就要高考了!你还不专心学习?班上那么多同学为了你们,放弃了自己的机会。你们背负的,不只是自己的命运,还有他们的希望!

过去两年了,辉子再想起这句话,还能将老师发怒的脸庞想起,似乎还能看见那狰狞的青筋。

辉子作为老师的得意门生,却从来不敢去看一次老师。他怕看见老师失望的眼神,更怕看到学校门卫大爷那佝偻的背影。

想着想着,夜深了。乡村里的虫鸣声越来越响亮,在这久违的家乡里,辉子迷迷糊糊地睡了。

自己当时怎么就那么冲呢?

哥!

辉子突然听见了弟弟的喊声,睁开眼,看见一年不见,长了好多的弟弟。

你怎么回来了?辉子坐在床边,审视着弟弟,脸上依稀还能看见没刮干净的胡茬,还有一丝丝血痕。

辉子忍不住调笑道,怎么,一年多了,还不会刮胡子?

弟弟没有理会,迟疑了片刻,一并坐在了床边,开口道,老大爷死了。

什么?

寒假的时候死的,孤苦伶仃一个人在学校保卫室,臭了几天才被发现,老死的。

嗯。辉子不知道该怎么接话。

他家里的所有现金都捐给学校了。

嗯。辉子知道这是老大爷死法。

所有学校走出去的学生,没有一个没受过老大爷的教训和恩惠。

男生偷偷爬墙出去的,老大爷统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从来没有上报过学校,甚至帮着学生一起瞒着老师。却在通宵回来之后,炖着鸡汤,非要学生喝完了鸡汤。

在喝鸡汤的时候,老大爷就在旁边絮絮叨叨地念着,年轻人嘛,总要有点血性,不能被锁死嘛。该玩儿的时候玩一玩,只要不扯坏了身子,玩完才能好好学习嘛!

遇到偷偷带烟进学校的,却从不心慈手软,就算藏在内裤兜儿里,也得给掏出来丢掉,发誓再也不抽烟了。

有人说,老大爷这么忌恨烟,是因为中年的时候,一辈子抽烟抽狠了。不仅自己伤了身子,还把老来生的儿子给抽死了,媳妇儿也离了婚,从此就一个人孤伶伶地守着学校。

辉子还记得自己每隔一两个月就偷偷和弟弟一起去通宵放松一下,然后再精神奕奕地到老大爷的屋子里喝鸡汤,睡大觉。

高二过后,辉子就再也没通过宵,却总是在烦闷。受不了压力的时候,偷偷翻墙出去,再大摇大摆地去找老大爷喝鸡汤,睡大觉。

高考成绩出来之前,辉子没忍住,去找了老大爷。

辉子记得老大爷质问自己时候的失望,也记得自己蒙在手弯里放声大哭。

为什么这样子反着干?

我不知道。我当时只知道那样写作文,我也只想得起那些。老师给的模版和范文我都不想重复,我想写点真的东西。

什么是真的?辉子也在问自己,或许现实给予自己痛击便是最真实的。

辉子撒了谎,对父母,对所有的人。对每个关心自己未来的人,都微笑着说,不错。

查分那天,辉子不敢表现出自己的不安。父母把亲戚都请了过来,饭桌上摆着丰盛的猪肉,那是提前杀死的肉猪。

自己和弟弟在村长家,听着电话里机械女声念出的第一串数字,辉子第一次感到不知所措。甚至在没有想起来绝望的时候,绝望便笼罩了整个心脏。

在那一瞬间,耳朵仿佛关闭了开关,屏蔽了所有的一切,眼睛怎样也无法聚焦,思想飘飘忽忽,整个人如同陷入了棉花里,享受着最好的逃避。

偷偷摸摸关注着自己的村长家人,怀着复杂心情等待自己的弟弟,以及更远处,坐在喧哗热闹饭桌上的父母。一个个场景忽而又出现在辉子的眼前,语文老师谆谆教导的背影,老大爷佝偻亲切的声音,无数个独自与虫鸣相伴的夜晚。

哥!

弟弟急切的叫喊声拉回了辉子飘忽的思绪,电话已经断了,但辉子只记得那声机械而苍白的——

语文:87

辉子坐在村长家的门槛上,望着熟悉的远山,什么也没有想,什么也不敢想。

隐约听见屋里,弟弟重新查了成绩,正在与村长交谈。

村长说不出开心还是压抑着开心地说,还不错,至少是个二本嘛,还是我们村的第一个大学生!

回家的路上,两兄弟都没有说话,只是默默地走着,那条回家的路,早已牢记,却不知还能走几次。

辉子淡然地给坐在主席的父母,报了分数。

弟弟加了句,二本线上得。

安静的饭桌,突然,喧嚣了起来。

父亲就这么隔着饭桌,蒲扇般的巴掌扇向了辉子。

接下来的日子里,辉子过得放纵而压抑。家里再也回不去从前,母亲只知道叹气,躲着所有人偷偷落泪,父亲一天到晚板着脸,每晚独酌的二两酒也升到了七八两。每次母亲劝导少喝点时,父亲便会更着脖子吼道,你管老子干啥,儿子都管不好,老子现在不喝酒睡不着,这个家咋个养!

辉子开始流连于网吧,打着填志愿的名号。弟弟总是默默地跟着辉子,两人之间没有过多的语言,就好像回到了童年时候,兄弟俩好的穿连体裤,连拉屎都帮着守门。

辉子坚信自己的作文受到了城里阅卷老师的不公平对待,语文怎么也得上一百二、一百三的水平,这次却是不及格!

直到辉子翻遍了网上能找到的零分作文,也没有看到自己的那篇。但上天好像给辉子开了扇狭小而黑暗的窗户——有一篇流传的零分作文,描述的竟然与辉子的生活一般无二。

辉子很不甘心,就经常这么静静地坐在网吧电脑前,在一堆打游戏的青春少年中,呆呆的望着电脑,就着兴奋抑或愤怒的嘶吼声中,祭奠自己逝去的高考。

辉子知道坐在身旁,假装沉迷于游戏的弟弟时刻关注着自己。

辉子也知道,是弟弟乘着自己上厕所的时间,记下来网址,然后自己偷偷摸摸的印了好几本零分作文的小册子。

看来兄弟的默契还是有的,辉子知道弟弟在想什么,无非是为自己争回点面子。

毕竟最牛逼的作文,除了满分,还有零分。

但辉子,从来没有想过,弟弟也会乘着自己不在的时间,做了其他的事情。

后来,村里流传着高考零分作文的小册子,有人说那是专门为辉子准备的,好看看上面有没有辉子的大作。

大家都知道哪一篇是辉子写的,哪怕辉子没有告诉过任何人。

村里人都没有车,更没有上过高速公路,辉子的父亲更是老实巴交的农民。这些因素让大家猜出了辉子的零分作文,即使辉子从来没有承认过。

哥,我知道那篇零分作文不是你写的。弟弟说着,眼神却飘向了别处。

辉子笑了笑,我从来没有说过是我写的。顿了顿,又说道,我也知道我的高考志愿不是我填的。

看着弟弟突然变白的脸色,辉子还是后悔自己说出了口。

这两个秘密藏在兄弟俩心里已经一年多了。辉子的作文不是零分,至少不是那篇大名鼎鼎的零分,辉子也是那样写的,却写不了那么好。

而志愿,则是弟弟偷偷在结束前,去网吧报的。弟弟只是想把辉子报到远一点的地方,这样大家就不会天天谈论辉子了。

辉子知道弟弟不是故意的,只是不清楚填报的原则,导致落榜,只能去读了专科。

录取通知书来的那一刻,弟弟白了脸,而辉子被打红了脸。

从此,村里都知道有个死读书的辉子。不仅心理承受不行,连志愿填报也乱扯,之前真是浪费了学校的资源。

辉子看着低头的弟弟,伸出手想要拍拍弟弟的肩膀,却在半路收了回来。

辉子看着床下的箱子,一弯腰,从里面拿出了一个崭新的钢笔盒,递给了弟弟。

呐,今年好好高考,哥哥的梦想就交给你了。(原题:《高考》,作者:一念素心。来自:每天读点故事APP <公号:dudiangushi>,下载看更多精彩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