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怎样都要买房(都怪你急着买房)(1)


土拍市场看住宅市场,住宅市场看购房人心态变化。

购房人“买涨不买跌”的心态,在楼市当中展现得淋漓尽致,也影响了土拍市场走向。

今天(7月18 日)上午,2022年广州第二轮集中供地推出14宗地块,成交11宗地,流拍3宗,成交112.7万㎡,收金209.57亿。

本轮土拍,有惊喜,也有失落。

不管怎样都要买房(都怪你急着买房)(2)

惊喜的是,天河燕塘三、海珠锌片厂、荔湾南岸路等3宗地块遭到众多开发商的争抢,其中天河燕塘三经过54轮激战,被拍至摇号。

天河燕塘三算上配建成本,折合楼面价已超5万/㎡,成功跻身广州最贵楼面价TOP10,位列全市第五。

不管怎样都要买房(都怪你急着买房)(3)

失落也是满满的。从广州历次集中供地情况表中可以看出,在广州五轮成交数量中,本轮是最少的,成交金额也逐轮减少。

导致成交数量和成交金额下降,归纳有以下几点。

一是,集中供地可能“三变四”,一、二轮供应地块减少,将促使一年三次供应改为一年四次供应,这是为了缓解房企的资金压力,增强市场信心。

二是,广州楼市未有实质性松绑,市场回暖仍需时间,外围区域楼市冷淡,地块流拍可能性大,本轮供应虽然只有14宗,但流拍就有3宗,连天河这种核心区域都流拍了。

三是,国企央企全线兜底,本轮和前两轮土拍一样,以央企、国企和地方政府平台为主,民企更是零成交,依旧保持谨慎、冷静。

从去年首轮“两集中”供应地块到今年第二轮土拍,广州经历了五次集中土拍,供应数量和成交金额呈断崖式下挫,从火爆到躺平,土拍市场愈发艰难。

据克而瑞统计,2021年全年成交86宗商住地,目前仅34盘入市;2021年上半年成交的50宗地块中,时隔一年多,仍有29宗地未开售。

受各方面因素影响,蓄客不理想,从化、增城、南沙等远郊区部分新项目现场开放半年以上仍未有开售迹象,最长从2021年7月开放销售中心至今还没开盘。

根据广州上半年住宅市场推新情况,克而瑞统计了全新盘首开当天≤30套项目有15个,最差的当天只卖了3套,多个盘只在个位数,15个盘中不乏天河、黄埔等曾经大热的区域。

前两天黄埔某盘开盘,选房屏幕显示超过千套,但网传其首开去化只有650套(员工200套),该项目推货量1100套,去化率不足6成。

真也好,假也罢。

这个市场已经不需要用数据来哄老百姓,想买、有钱买的老百姓自然会买,反过来,想买但没钱买、不敢买的老百姓你再忽悠,他们也拿不出钱买。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老百姓不喜欢买房了,你再便宜他们也不买单。

这就导致各个房企回款压力很大,大部分房企积极采用超长分期或降价等政策降低客户上车门槛,一些房企开始以价换量,并不断下探价格。

这在多数购房者中形成了一种共同想法:购房人买得越晚,房子反而越便宜,上车门槛越低。

这种现象带来的问题是多面的。

楼市买涨不买跌,一旦购房者发现“等等可能会更便宜”,持币观望心态加重。而那些降价明显的楼盘,则可能陷入业主维权的处境,先买的业主对降价普遍不满。

广州增城区域某新项目由于销售情况差强人意,房价不得不一降再降,以价换量,但早买的业主高位站岗,两年时间,对比刚开盘时的价格几乎腰斩,一套要贬值近百万。

对于刚需来说,自住不讲涨跌,不心疼、不后悔,肯定是假的。

类似这种情况,早两年楼市火爆时,增城、南沙、知识城等远郊区域大量投资者到此置业,高位接盘,他们可能比刚需更惨,面对高昂的利息,难以转手等问题,悔不当初。

严厉政策落地后,投资者退出市场,刚需购房者等降的心理预期,再加上疫情等因素叠加影响,广州整体市场再难以恢复到两年前的“繁荣”景象。

土拍市场作为住宅市场的上游市场,下游不景气,上游也就难以繁荣依旧。

只要“等等会降”的心理预期没有被打破,买房情绪就难以恢复,市场就难以回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