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积极探索“五育并举,融合育人”的育人途径,提升教师综合素质、专业化水平和创新能力,让优秀传统文化根植于儿童内心,12月13日,由当代书法艺术院、北京巧问教育、北京真简文化联合举办的《点点硬笔书法》课程编写启动会在京举行,相关课程的实践基地也同时启动。

当代书法艺术院院长孟凡刚、北京市海淀区紫竹院街道办事处副主任马秀丽、当代书法艺术院副秘书长段庆峰、巧问教育创始人成君霞、金宝教育集团董事长吴心锋、心书学派创始人毛德祥、小美元艺术书法工作室校长路鑫月等60多位书法教师、教育机构校长及家长代表出席了本次会议。

传承书法促进美育(让书法成为美育实践)(1)

以字立根,让书法成为儿童美育实施的载体

“书法艺术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几千年的中华文明传承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当代的少年儿童如何认识书法、鉴赏书法、传承书法是我们书法人很焦虑的一个问题”,当代书法艺术院院长孟凡刚说,“书法艺术具有极强的育人功能,如何发挥好书法的育人功能是学校和校外素质教育机构的一个核心命题。”

在北京巧问教育成君霞老师看来,书法艺术是美育的重要载体:“童年的审美,奠定了人一生的审美倾向和生活品质。在幼年时期把真、善、美传达给孩子,以美育给予孩子向善向上的力量,才能为他们的人生打好基础。而在儿童书写起步阶段,学习写字是必经之路,通过书写有规范有美感的字体,让儿童对汉字和书法产生深刻的艺术感悟和文化传承意识”。

传承书法促进美育(让书法成为美育实践)(2)

孟凡刚特别强调,书法机构已经成为美育的重要力量,各书法机构老师需要意识到自己肩负的重任,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意识与技能。而当代书法艺术院也将持续赋能,让书法的美育功能充分发挥出来。

传承书法促进美育(让书法成为美育实践)(3)

集百家所长,让美育走进课堂走进社区

实际上,儿童美育工作事业的落地实践,除了需要书法作为载体,还需要众多资源支持和协作。因此本次启动会上,组织方还特别邀请北京市海淀区紫竹院街道办事处马秀丽副主任给予不同角度的指导意见。

在马秀丽看来,众多书法名家、书法老师、机构校长、幼儿园园长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如何以书法为根基实践美育工作,正是一线从业者在《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后简称意见)指导下,逐步探索美育教学改革的举措。在对本次美育实践基地启动会给予了高度赞扬后,马秀丽也寄予了殷切的希望。

传承书法促进美育(让书法成为美育实践)(4)

“很高兴能看到各种社会力量,都在默默推动着美育工作。但美育工作,除了在课堂,更在日常。所以希望通过本次美育实践基地的建成,各位书法名家不止能走进校园、走进课堂给孩子服务,更希望大家能走进社区、走进公众身边,合力打造一个社会美育大课堂。”马秀丽说。

传承书法促进美育(让书法成为美育实践)(5)

以儿童为本,深度解决儿童起步书写阶段难题

作为一位书法名家,同时也是二十多年一线书法教育的从业者,当代书法艺术院副秘书长段庆峰十分清楚书法美育的重要性,但在儿童书写起步阶段,往往存在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

传承书法促进美育(让书法成为美育实践)(6)

《点点硬笔书法》课程主编段庆峰在会上分享本次课程编写的宗旨与原则时表示:“在书写起步阶段,孩子们往往难以掌握正确的书写姿势、正确的笔画顺序、正确的笔画名称以及汉字书写规律,所以在课程编写时,我着重考虑的是如何在充分体现规范书写的基础上,增加课程的趣味性、互动性和亲子性。”

“因此在学习的体统性上,我们设计了七步练习法,带着孩子从范字、描字、加字再到范字、对临、背临、去田背临,一步步带着孩子了解书写规律。”

传承书法促进美育(让书法成为美育实践)(7)

“而在趣味性上,我们则根据该年龄段孩子对听觉、视觉刺激更为敏感的特性,与巧问教育的专家团队们原创了近百首书写儿歌,让孩子边说边写,领会并掌握书写技巧。同时设计了有趣多样的卡通练习形式,让孩子们有兴趣坚持练习,而不是对着枯燥的田字格不断描红。”

传承书法促进美育(让书法成为美育实践)(8)

据悉,《点点硬笔书法》课程将以书法教育作为美育工作改革创新的试点,在儿童发展需求的导向下,全面赋能幼儿园、机构、学校以及街道社区,充分发挥社会组织的力量,为传播中华文化、培养儿童美育观念、树立儿童文化自信、提高儿童汉字书写能力作出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