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上飘着些微云,

地上吹着些微风。

啊!

微风吹动了我的头发,

教我如何不想她?

……

枯树在冷风里摇,

野火在暮色中烧。

啊!

西天还有些儿残霞,

教我如何不想她?

——这是王叔仿老人生前最爱的一首诗歌(摘自刘半农《教我如何不想她》)

有人形容爱情的最高境界是,“爱你如同爱生命”。然而,就在这个5月,乐山一对老人相爱相伴一生,演绎了现实版的“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的爱情佳话。他叫王叔仿,享年92岁,是乐山市五通桥中学退休教师;她叫杨树林,享年82岁,是乐山市佑君中学退休教师。

像约好了似的 两人仅隔3小时相继离世

5月3日下午5点40分,王叔仿先停止了呼吸,离开了这个世界。3小时后,杨树林也闭上了眼睛,离开了这个世界。他们的家人说,俩人都走得很平静,没有挣扎和痛苦,平静得就像约好了似的。

王家全家福(第一排为杨树林和王叔仿)

王叔仿的儿媳告诉记者,当他们告诉母亲“父亲先走了”的那一刻,他们看到母亲眼里的光瞬间暗了,仿佛一下没了念想,也没了痛苦。

“父亲身体一直都很好,见过他的人都说,老人家要活到一百岁。相较而言,母亲身体要多病些,连他们的主治医生都没想到,会是这样的结果。”王叔仿的儿子王浩对两位老人的身体状况很是了解,因为在两位老人去世前的日子里,都是他在悉心照料。

据王浩介绍,母亲患糖尿病多年,近年来糖尿病并发症发作,肺部功能受阻,呼吸困难,后来就只能躺在床上,靠呼吸机呼吸;而父亲此前身体一直很好,甚至很少感冒,只是去年突然患心血管疾病。“父亲虽然也生病了,但他去年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做了手术后,恢复很好,状态也一直很好。”

相爱相守 牵手走过60年时光

今年4月,杨树林突然犯病,病情加重,王浩赶紧把母亲送到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治疗。

“母亲呼吸功能衰竭,只能进行气切插管来帮助呼吸。”王浩回忆,当时他在医院陪母亲,父亲不想在家等候消息,嚷着要到成都看老伴,大家拗不过,只好依从老人家的意思,把他从乐山接到了成都。

看到老伴进入加护病房,插着管躺在床上,不能说话只能转动眼珠,王叔仿眼里瞬间含着泪,脸上却笑着说:“没事,好好治疗,会好的。”

王浩回忆说,父亲从病房出来后,什么都没说,表情很凝重。就是这一次见面,父亲就像变了个人。回到乐山没几天,人就病倒了。“见过母亲后,父亲整个人的精神状态就变得很差,当天晚上就说不舒服,我们先是把他送到五通桥区人民医院检查,没几天就转到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去了。”

一周前,他来看她;一周后,他们又在医院重逢了,只是这次两人分别住进了两间加护病房。

“父亲总说心慌,吃饭也没胃口,但检查下来,身体各方面指标都正常,我们都猜想是心病,受情绪影响,毕竟看到母亲那样躺在床上。我们当子女的看到都很心疼,更别提父亲的心里负担有多重了。”想到当时母亲插着管躺在病床的情景,王浩还是有些哽咽。

就这样,躺在病床上的两人没有再见过面,虽然隔着一道玻璃,但彼此仿佛还是能感受到彼此的存在。他一走,她也跟着去了。王家人虽没料到会是这样的结果,但也感慨:“老伴老伴,真就是相伴终老。”

相伴一生,一同离去。记者了解到,1957年8月,王叔仿和杨树林结婚,2017年5月,两人同一天离世。两个看似普通的日子之间,却珍藏着两人相伴走过整整60年的时光。

内心坦荡

没有做过违背良心的事

年代不同,但爱情好像总是相似。采访时,听王家人聊到两位老人的爱情。故事大概是这样的:在那个年代,两人相差10岁,一个是老师、一个是学生,他们克服一切、突破重围,走到了一起。

恩爱50年夫妻决定一起捐遗体(乐山这对恩爱夫妻仅隔3小时相继离世)(1)

王叔仿和杨树林年轻时的合影

“父亲是化学老师,母亲是语文老师,一个文、一个理,两人平时话不多,但都喜欢看书。从年轻到年老,两人都是活到老、学到老的状态。”王浩表示,退休后的父亲不仅喜欢看书、写作,还紧跟时代步伐,喜欢上网看新闻看文章,母亲也心态年轻,80岁了还依旧是中国女排的忠实粉丝。

记者了解到,1952年9月王叔仿从四川大学化学系毕业,1952年至1987年,一直从事中学教育工作,教高中化学。1960年他教的学生的化学高考成绩还曾获得过乐山第一名。1987年,退休的他又被五通桥中学聘请继续担任教学工作,直至1992年秋。

“人到老年,喜欢回忆往事,我时常想起过去经历过的一些琐事。”王叔仿在《八十自述》中写到:“对于人生来说,我仅是一个时代的过客,在我人生道路上回头来看过去,我这一生虽然是空荡的,但我对任何人都没有做过违背良心的事,心里始终是坦然的。至于现在呢,我面前还有多少路可走,我也说不出,也没有仔细想过。古人说,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我就抱着这种精神走下去,只要有可能,我一定做一些对别人有益的事。”

如今,王叔仿和杨树林两位老人不仅桃李满天下,两人相伴相守一生,更是成为身边不少人的爱情模范。

“这次住院之前,两人经常一起手挽手上街,随便逛逛,什么都可以不买,花却不能少,回来各看各的书,可谓岁月静好。”王家人表示,如今两位老人又一起离去,不得不说是多年默契和心有灵犀的结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