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福建,脑海里浮现出来的首先就是充满文艺气息和美食的厦门了。其实福州也藏着不少的美食呢!
去年年底去福州出差,入住了酒店便和同行的同事一块在大众点评上找了家必吃餐厅,赶去吃晚饭。我们点了些网上推荐的菜,有奢侈的佛跳墙、还有香甜细腻的芋泥、嘎嘣脆的荔枝肉、锅边、鱼丸、肉燕等。服务员将最后一碗菜端上来后便和我们说:"您好,你们的菜上齐了。"我有些奇怪问:"肉燕没上吧?"服务员指着一碗像馄饨一样的东西,
说:"您好,这就是肉燕。"我一脸懵,这碗中的肉燕和我想象中的肉燕完全不一样,怎么看起来就像馄饨,这就是福州的特色?同事说:"别愣了,尝一口,试试呀。"我舀来一个肉燕,发现这肉燕晶莹剔透的,紧实弹牙的肉馅,透过皮一眼可见,
小小的一个放入嘴里,入口滑溜,感觉这皮虽然薄,但爽脆可口,还带着些嚼劲,肉馅里好像还加了荸荠,很爽口,多吃几个也不会腻,咽下后唇齿之间还留着肉燕的鲜香。
"这个皮吃起来好Q弹啊。"我忍不住地赞叹道,"比馄饨好吃呀。"邻桌一个热情的大叔和我们说:"年轻人,你们是来旅游的吧?我们福州有这么一句话,无燕不成宴,无燕不成年。这个燕皮是用肉做成的。"我一听,很吃惊:"这皮是肉做的?""对呀,你们去小巷子里卖肉燕的店铺,就能看到燕皮是怎么做出来的了。"
吃完饭后,我看时间还早就和同事一块,到小巷子里去寻找肉燕店,想看看这燕皮到底是怎么做出来的。在一条小巷口,我隐隐约约地听到了富有节奏又强有劲的哒哒哒的声音,我们便循着这声音走过去,果然,发现了一家小小的肉燕店,只见老板用木槌用力又有节奏地反复敲打着砧板上的猪肉,还不停地翻转猪肉。
一旁的老板娘看我们看得出神,就笑着说:"小姑娘,你们是不是没见过怎么做肉燕呀?"我们点头,说:"是的,是的,我们刚刚在吃肉燕的时候,听说这个燕皮是用肉做的,有点好奇就来看看。"老板娘见我们那么感兴趣,就操着一口福州口音,和我们介绍说:"这肉燕好不好吃,关键是看燕皮,而燕皮除了看捶打的力度外,就要看猪肉了,要选新鲜的猪后腿肉,还要剔除肉筋,这两者直接影响着肉燕的弹性和韧劲。""哦,那这种特色美食,肯定有着它的一个由来吧?"我同事问道。"是的,相传早在明朝嘉靖年间,我们这浦城县有位告老还乡的御史,吃多了山珍就觉得平淡无奇。于是他家的厨师,就将猪腿肉打成肉泥,掺上木薯粉,擀薄后切成小方块,再包上肉馅,做成扁食,煮熟配汤吃,御史吃后觉得滑嫩清脆,连呼妙哉,便问点心的名字,厨师因其形如飞燕就脱口而出,称其为扁肉燕。""那这肉燕已经诞生很久了嘛,又是一位嘴刁的大人,造就了一位奇思妙想的厨师,才让我们能吃到这好吃的,哈哈。""没错,其实这肉燕还有另外一个名字,叫太平燕。扁肉燕和鸭蛋一块煮,鸭蛋在福州话里和压乱同音,寓意着太平,所以又叫太平燕。"
在话语之中,只见老板额头布满了汗水,那猪肉在老板的长时间捶打后,变成了又黏又软的胶状肉泥,老板娘便跑去将捶打好的肉泥加入恰到好处的木薯粉,再放到板上揉捻,经过拍、压、擀、碾、折等工序后,一张薄如蝉翼,又韧性十足的燕皮就完成了。
看着这刚做好的燕皮,我又馋了,和老板娘说要一碗肉燕,老板娘倒是很实在说:"你不是刚刚才吃了肉燕吗?要不然试一下燕丝吧,给你做个小份的。"我一听,燕丝,又是个新名词,老板娘推荐的应该不会差,还那么体贴做成小份的,就点头说好。只见老板娘将刚做好的燕皮切成宽面的形状,简简单单地下锅一煮,不一会儿就端上来了。趁热,我就迫不及待地夹上一筷,虽然这一碗只有皮,看起来可能有些单调了,
但,这完全胜在,燕丝在千锤百炼下呈现了又脆又香的口感,也像煮得不是很烂的薄薄的银耳的口感,吃起来很薄很带劲,虽然清淡,但仔细品尝,也尝得出一丝丝的肉鲜味。不一会儿一碗下肚,感觉胃里暖洋洋的,感慨道:"出差的这几天,我要餐餐吃这玩意。""为什么呀?吃不腻啊?"同事问道。"回去了,可就吃不到这个了呀,就算有也不是正宗的了。"我有点忧伤地回答。"没事啊,你可以在回去的前一天,买一些干燕皮回去呀,这个能放蛮久的。"老板娘说道。
我一听心中又充满了希望。
从那后,每次当我吃一碗热腾腾的馄饨时,都会有些想念那脆脆的肉包肉的馄饨——肉燕。
编辑:Betty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