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情笃 明月可证韩修龙,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苏轼和苏辙有一首诗?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苏轼和苏辙有一首诗
手足情笃 明月可证
韩修龙
今日为中秋、国庆双节,近日在故宫博物院文华殿展出的“千古风流人物——故宫博物院藏苏轼主题书画特展”备受关注。这些天里,关于苏轼,关于苏轼苏辙的中秋词,关于苏门兄弟情谊种种,怎不来在脑际心头。
在历史上,一门三才子声名最著者,除曹操曹丕曹植曹氏父子而外,怕是要数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了。如论其团结友爱,曹门兄弟就有些不及格,单说这一点,苏门兄弟的手足之情足以令人动容。
按史书说,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年)十月,王安石再度罢相,由原来变法进行的一场政治斗争,又演变成排斥打击异己的斗争。因苏轼的《湖州谢表》中,对王安石重用一些支持新法的“新进勇锐之人”发了几句牢骚,刺痛了这些人,于是他们连章弹劾。宋神宗本无意追究此事,火被激起,于是命令御史台派人把苏轼拘捕入京审问。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年)八月,御史台派人到了湖州,将任知州的苏轼逮捕,押到汴京御史台狱中。此时,苏轼胞弟苏辙正在应天府(今河南商丘县)任判官,闻此凶讯,大惊失色。然深晓兄长的为人,笃深的手足之情,使他立即伏案疾书,将所写奏章以呈神宗。
这个时候,父亲苏老泉苏洵已逝多年,母亲程氏也去世了,苏洵本来有一长子,也早夭折了,苏轼苏辙兄弟便愈加亲近,相依相偎。苏辙上书的这篇奏章就是传世的名文《为兄轼下狱上书》。
该篇文章以真情动人,有几处写得很有水平,翻译成现代的话,苏辙开头这样说:
臣听说人所处的环境如果很恶劣就会呼叫苍天,遇到难忍的痛苦就会呼叫父母,这些都是人感情最强烈的表现。臣如小草一般卑微,但在受危难压迫时也还是有所求的,恐怕现在能悲悯我的只有天地和父母了吧。
苏辙又说:
臣在下面揣度,苏轼的个人生活和在朝廷为官,从总体上说没有大错,只是为人过于率直,喜欢谈古论今,还有好几次他所上的奏折中观点与陛下不一致。陛下有很深广的圣德,没有责难他什么。但苏轼性格过于狂妄,做事缺乏考虑,还以为现在有天地宽容的恩德,就不知道敬畏,也不知道收敛。近来他在担任杭州通判和密州知府期间,看到事物时就有感而发,于是写成诗,也不对用词多加考虑,在这之前曾经有一些同僚就把他的诗文呈给陛下过,但是陛下放在一旁没追问。
最最高明的是,苏辙还引经据典,自比汉时的缇萦,他说:
从前汉朝的淳于公犯了罪,他的女儿缇萦请求朝廷将自己收为官婢,求得赎回父亲。淳于公因此免遭肉刑。我现在就像蚂蚁一般渺小,是不能和缇萦相比的,但是陛下比汉文帝更为聪明仁圣。臣想用我的官职赎回兄长苏轼,不奢望到最后能够减轻他的罪过,只求能不让他死在牢狱里。
这样的冒险出手相救,其情其义,都深隐在字里行间。
这期间,苏轼在狱中也写有给苏辙的诗二首《狱中寄子由》。其一云:“圣主如天万物春,小臣愚暗自亡身。百年未满先偿债,十口无归更累人。是处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独伤神。与君世世为兄弟,更结来生未了因。”只“与君世世为兄弟”一句,兄弟情分之深之洽形象立现眼前。
苏轼下狱后,朝廷许多内外大臣劝谏神宗说,仁宗得轼以为一代之宝,现在反把他投入监狱,恐是不妥。正在病中的曹太后也出面说情,于是在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十二月,苏轼结案出狱,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苏辙也同受贬谪。苏辙的奏章到底起了什么作用,且不去细究,这般手足之情不可不表。
世间共识,苏氏兄弟友爱有加,苏轼早年帮过弟弟一次,在后来的仕途中,弟弟却帮了哥哥一生。早年那次制科考试,苏辙一紧张不知道考题出自何处,正在愁眉思索之际,苏轼发现了弟弟的窘境,开始了一场启发“大戏”,拍着桌子找监考官要砚台,一边拍,还一边骂着,这是哥哥帮了弟弟。
《宋史·苏辙传》中评价苏氏兄弟情是:“辙与兄进退出处,无不相同。患难之中,友爱弥笃。无少怨尤,近古罕见。”
有人做过统计,据《苏轼诗集》《苏辙集》《全宋诗》等资料统计,苏轼苏辙现存唱和诗共计183组,706首。
苏轼的《九月二十日天微雪,怀子由弟二首》,写于1062年,苏轼时年25岁,首次外出任职,要赶去赴任凤翔府判官,弟弟苏辙将其从开封送到郑州,在郑州兄弟作别。此二首其二云:“江上同舟诗满箧,郑西分马涕垂膺。未成报国惭书剑,岂不怀归畏友朋。官舍度秋惊岁晚,寺楼见雪与谁登。遥知读《易》东窗下,车马敲门定不应。”苏辙是年22岁,遂写《次韵子瞻秋雪见寄》以和,其二云:“平时出处常联袂,文翰叨陪旧服膺。自信老兄怜弱弟,岂关天下少良朋。何时杯酒看浮白,清夜肴蔬粗满登。离思隔年诗不尽,秦梁虽远速须应。”
苏轼非常想念当时在汴京的弟弟苏辙,诗人借诗表达自己的落寞与思念及抱负之心。苏辙诗中说,与哥哥在一起时,常相唱和,而自己又是常常佩服哥哥的文采风流。
在苏轼的词中,有一首是写中秋之月兼怀人的,这就是他的那首压卷名作《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丙辰,是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年),苏轼在密州(今山东诸城)做太守,中秋之夜一边赏月一边饮酒,直到天亮,于是作了这首《水调歌头》。此刻,苏辙在齐州任掌书记。这个时期,兄弟二人因与王安石新政不和,均属外任贬职者。此时的苏轼是由杭州改任到密州的。
词序中的“大醉”,遣怀是主;“兼怀子由”,言情是辅。这与苏轼“尊主泽民”的操守是一致的,手足分离是私情,此处有主次,又统为家国情怀。
苏轼又有着浪漫主义情怀,在大自然的景物中,一遇到月亮,且是中秋之月这极有浪漫色彩的物象,便很容易启发词人的艺术联想。一轮满月,可联想到美好的团圆生活;月亮的皎洁,让人联想到光明磊落的人格。这样的明月,大大触发了词人的家国之思,也深深触动他心中隐隐的痛。于美景之中“大醉”,这再好不过了。尤其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个结句,其旷达,其境界,一时无出其右者。是以,南宋文学家胡仔在他的《苕溪渔隐丛话》中评价说:“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
自然,胡仔这是后话。当苏轼写出这篇千古绝唱的次年,苏轼与弟弟苏辙竟传奇般地聚在了一起,并厮守了百余日,且一起共度中秋佳节,不仅如此,苏辙还填《水调歌头·徐州中秋》词一首以和哥哥去年之作。其词云:
离别一何久,七度过中秋。去年东武今夕,明月不胜愁。岂意彭城山下,同泛清河古汴,船上载凉州。鼓吹助清赏,鸿雁起汀洲。
坐中客,翠羽帔,紫绮裘。素娥无赖,西去曾不为人留。今夜清尊对客,明夜孤帆水驿,依旧照离忧。但恐同王粲,相对永登楼。
事情是这样的,宋神宗熙宁十年(1077年)四月,苏轼离京赴徐州任徐州知州,苏辙与之偕行。到达后,苏辙在徐州停留了百余日,兄弟二人共同度过了一段美好的时光。中秋节时,二人一起泛舟赏月,终于欢度一个团圆的佳节。然中秋过后,苏辙又要转道赴南都(今河南淮阳)留守签判任,于是在临别前写下此词。
世间诗词唱和司空见惯,而似这样的两位哥哥与弟弟,常常诗词往来唱和者却是不多,似此又能传之千古,则又是少之又少。苏辙依哥哥的前词而和,苏轼写前面那首《水调歌头》时,兄弟两个已是六年没能相见了,在这第七个年头上,他们相见了,还一起共度中秋佳节,遂催生出苏辙的和词,好像也是天意。然而,这里不是汴京,不是故土,是哥哥外任的徐州,喜悦之中,不免又生出几许悲凉。不仅如此,在这中秋节后,他们又要各自分飞,不易再见。
在这首词里,苏辙像那篇奏表一样,又一次非常漂亮非常成功地引用了一个典故,就是“王粲登楼”一典,王粲滞留荆州十二年,不得施展才华,郁闷中登楼远眺,北望家乡,乡思乡愁无限,随写出《登楼赋》丽章,后人便以“王粲登楼”作为怀念故国乡土的典故。
苏辙写这首词时,离治罪哥哥苏轼的“乌台诗案”事件发生时间仅两年之遥,思之令人不免为之豪叹。
苏轼和苏辙兄弟二人最后一次分离,是在宋哲宗绍圣四年(1097年),苏轼被贬海南,苏辙被贬雷州,二人于五月相遇于藤州,再一起前往雷州。这次苏辙是送苏轼赴海南。是年,62岁的苏轼和59岁的苏辙,此番竟成永诀。三年后,苏轼于北归途中去世。
千年人物俱往矣,唯有风流故事还在,他们的瑰丽诗篇词章还在,还有,兄弟间的手足情谊还在。中秋佳节又至,高悬在夜空的圆月依然明亮,今月依然是千年月,苏氏兄弟情深意笃,有明月可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