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楠 北京大学区域与国别研究院博士生,昝涛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长聘副教授、土耳其研究中心主任
土耳其共和国自1923年建立以来一直采用Türkiye Cumhuriyeti(即土耳其共和国,简称Türkiye)作为自己国家的名称,英文名称为The Republic of Turkey(简称Turkey)。但是最近,土耳其正在努力摆脱Turkey这个名称,这一努力在2022年6月1日取得了正式成果,联合国同意将土耳其的英文名称注册为“Türkiye”,正式取代“Turkey”这一旧名称。
当地时间2022年5月20日,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土耳其总统雷杰普·塔伊普·埃尔多安在新闻发布会上讲话。告知北约外语国名用“Türkiye”代替“Turkey”。
一、付诸实践:土耳其寻求摆脱“Turkey”的名称
土耳其寻求更名的努力始于2021年底。2021年12月4日,土耳其总统府在《官方公报》上发布通告,规定在出口产品上使用“Made in Türkiye”代替“Made in Turkey”,并在各类活动和通信中使用“Türkiye”作为国家品牌。具体规定如下:
Türkiye这个词以最好的方式代表和表达了土耳其民族的文化、文明和价值观。在此背景下,我们的出口产品将开始使用“Made in Türkiye”代替“Made in Turkey”…… 在加强土耳其品牌的范围内,应该在各种活动和通信中,特别是在与其他国家、国际机构和组织的正式关系中,使用“Türkiye”代替“Turkey”“Turkei”“Turquie”等类似的称呼。[1]
2022年1月13日,土耳其发起“Hello Türkiye”活动,推进在国际舞台上使用“Türkiye”作为土耳其的新名称。作为活动的一部分,总统府新闻办公室在社交媒体上分享了一段视频,该视频旨在宣传使用“Türkiye”代替“Turkey”,以此强化土耳其的国家品牌。总统府新闻办公室主任法赫雷丁·阿尔通(Fahrettin Altun)表示,这是土耳其在语言和交流方面加强自我和身份认同的表现,同时也是土耳其在全球舞台上建立对话统一和巩固国家品牌上迈出的重要一步。他还表示,土耳其将成立品牌办公室(Turkiye Brand Office)来支持这一活动的推进,并将在全球品牌标识领域开展工作,为加强其形象和品牌价值做出贡献。[2]
5月31日,土耳其外交部长梅夫吕特·恰武什奥卢(Mevlüt Çavuşoğlu)向联合国和其他国际组织正式提交申请,要求将土耳其的英文名称从“Turkey”改为“Türkiye”。[3]次日,联合国秘书长发言人斯特凡纳·迪雅里克(Stephane Dujarric)表示,他们收到了土耳其外长给联合国秘书长安东尼奥·古特雷斯(Antonio Guterres)的信,并表示该请求即日生效。[4]自此,土耳其在国际上的外文名称正式更改为“Türkiye”。
二、历史渊源:土耳其何以成为“Turkey”
1. 关于Türk
在国民和民族的意义上,现代土耳其人称自己为Türk,但在历史上,土耳其人较近的先辈们,也就是奥斯曼人,在绝大部分历史时期里,并不认同Türk的称呼,他们不喜欢别人这样称呼自己,当然更不会这样自称。自古以来,某个群体如何称呼自己和别人如何称呼他们之间往往是存在差异的[5]。讲突厥语的不同游牧部落都有各自的身份和认同,而没有一个统一的所谓“土耳其人”或者是“突厥人”的认同。外人可能对他们有这样的一个界定,比如,在波斯-阿拉伯的认知里面,就会将他们统称为“突厥人”,这里讲到的“土耳其”或“突厥”是比较泛化的一种统称,显然不是今天意义上的民族认同,所以,两者不能混为一谈。[6]随着奥斯曼人力量逐渐发展壮大,西方人把活跃在小亚细亚地区的这些长相、语言、习俗、宗教相似的部落或者部落联盟都称作是Türk,[7]我们一般翻译成土耳其人,有时候也不准确地译为“突厥人”。但是,在中世纪的欧洲,Türk并不是一个族群的概念,而差不多是“穆斯林”(Muslim)的同义词。就像阿拉伯人、土耳其人、波斯人或者印度人说到“法兰克人”的时候,他们指的并不是族群意义上的法兰克人,而是泛指欧洲人。
与此同时,欧洲也发展出了一套关于穆斯林的历史叙事。首先,穆斯林的强大是不可否认的,但是,在欧洲那些敌视穆斯林的人眼中,他们同时又是“邪恶的”“非正义的”,是“魔鬼”的化身。最终,这套关于穆斯林的历史叙事就被用到了Türk身上,所以,在很多中世纪的欧洲人那里,Türk成为了一个“不道德”的代名词,也就是说,在很多情况下,欧洲人对穆斯林和土耳其人都没什么好感。在奥斯曼帝国的社会中,Türk这一名称也几乎不怎么使用,更多情况下是指游牧的土库曼人,或者是安纳托利亚乡村中那些说土耳其语的、粗鲁无知的农民[8],这种观念和看法一直持续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因此,不论是在欧洲人眼中,还是在奥斯曼人自己看来,Türk的称呼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是具有贬义色彩的。
Türk一词向现代意义上民族概念的转变大概始于19世纪中叶。面对强大的西方,土耳其人开始或被迫或主动地向他们学习,同时也开始通过西方来了解自己。在这一过程当中,土耳其人接触到了许多西方人关于东方的著述。这些著述的材料自然是从东方获取的,但这些来自东方的材料经过西方的加工,又变成了“东方学”的一部分。对土耳其人来说,将东方学中与土耳其相关的部分译介到奥斯曼帝国的过程,是通过那个知识系统来了解自身、并建构自身认同的必经之路。与此同时,这也是利用西方的知识和思想资源来消除对土耳其的蔑视性史观(无论是宗教性的,还是种族性的)的重要手段。[9]当时的民族主义者试图对他们的过去进行重新表述,放弃奥斯曼社会对自身的传统看法,他们抛弃了那种将自身和伊斯兰等同的传统叙事,转而强调土耳其种族/民族的概念。新的意识形态认为奥斯曼帝国的主人就是土耳其人,而他们甚至认为,土耳其人是更广泛意义上的所谓“图兰人”(Turanian)[10]。在20世纪初,提出这些观念的思想家们自称是“青年土耳其人”,尽管他们渴望摆脱欧洲的控制,更渴望建设一个现代化的国家,但在19世纪后半期流行的语文学和史前史研究中,他们仍然受制于欧洲,因为Türk和Turanian这两个词本身就是欧洲语文学家和政论家的发明。[11]因此可以说,无论是在民族主义的意义上,还是在古代历史的意义上,土耳其人今天对Türk的理解,其实部分地也是被欧洲再教育的结果。虽然Türk的含义完成了一个华丽的转变,但本质上,土耳其仍然是在利用西方思想资源之矛对抗西方话语之盾,始终没有摆脱西方的控制。
1857年伊斯坦布尔的索菲亚教堂
2. 关于Türkiye
关于Türkiye这一名称的来源,学界有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Türkiye的名称是外语音译和本土构词相结合的结果。[12]土耳其自己取的Türkiye这个名字,实际上是把外国人的“他称”用作了“自称”。事实上,欧洲人很早就开始叫这个地方为“土耳其”了,奥斯曼帝国崛起之后,欧洲人称这里为土耳其帝国。根据法国著名学者伯希和的考证,马可·波罗(1254-1324)的时候,也就是奥斯曼帝国还在襁褓之中时,欧洲人已经称呼安纳托利亚(也就是小亚细亚)这个地方为土耳其(Turcia)了,不过,马可·波罗本人则更多地是使用Turcomanie来指称安纳托利亚,而使用“Gran Turchie”(大土耳其地方)指称中亚蒙古人的察哈台国家。[13]从这个角度来看,Türkiye这一名称很可能就是Turchie的音译,也很可能是后者启发了前者。
此外,土耳其学界也有一种观点认为Türkiye来源于古代突厥语。他们认为,Türkiye中的-iye由古代突厥语中的édi演变而来,有“占有”“拥有”的意思,在现代土耳其语中,这一含义也得以保留。在鄂尔浑碑铭、回鹘文中iye以édi、idi/ége等形式出现;在《先祖科尔库特之书》(Book of Dede Korkut)中也以éye/iye的形式出现过。[14]《先祖科尔库特之书》中第二章开篇对Salur Kazan有这样的描述:“……Ulaş oğlı, tülü kuşuñ yavrısı, beze miskin umudı, Amıt suyınuñ aslanı, Karaçuğuñ kaplanı, koñur atuñ iyesi, Han Uruzuñ ağası, Bayındır Hanuñ güyegüsi, kalm Oğuzuñ devleti, kalmış yiğit arhası Salur Kazan……”[15]大意为:“Salur Kazan,乌拉什之子、长羽鸟之雏、不幸与无助者之希望,埃米特河之狮,卡拉丘克之虎,栗色马之主,乌鲁兹汗之父,巴音迪尔汗之婿……”在这里,iye表示“拥有”,iyesi表示“拥有者”“主人”。同样的道理,Türkiye这个名字其实是Türk加上iye,字面意义上是“土耳其人拥有的”,实际上就是“土耳其人的地盘”。从这个角度来看,Türkiye这个词,前半部分作为民族身份的意义部分地是来自欧洲,后半部分有可能是来自古代突厥语,算是一个“混血儿”。
然而,就是这个在欧洲如此普通的名称在土耳其建国前夕却引起了巨大震动。在凯末尔领导土耳其进行独立战争期间(1919-1922),围绕“奥斯曼”“土耳其”“穆斯林”这几者之间的身份曾经发生过很多的争论,这种争论主要反映在民族主义者和其他非民族主义者之间。但由于战争的紧迫性,凯末尔对这些问题采取了“不争论”的态度,暂时将这个问题搁置下来。[16]在关于新宪法的讨论中,围绕Türkiye这个词所产生的冲突集中爆发。1920年9月13日,凯末尔和部长委员会共同署名提交了一份新宪法草案。在该草案的开头,有一个部分叫“目标与原则”,共四条。在第一条中,出现了“土耳其大国民议会”这个用语,也就是说,在原来“大国民议会”的名称中加入了Türkiye一词。这似乎就意味着,有一个新的国家正在建立或者已经被建立了,它的名字就叫Türkiye。在改动这个用语时,当然有人反对,他们力图用“奥斯曼帝国”来取代“土耳其”,但他们没成功。在面对这些争论的时候,当时比较有说服力的辩护就是认为欧洲也称他们为“土耳其”(Türkiye),所以他们自称土耳其也没有问题。1924年,土耳其颁布了共和国建立以来第一部宪法,以宪法的形式将自己的国名正式确定为Türkiye。[17]从这个角度来讲,土耳其民族主义的一个成果就是促成了人们对这个叫Türkiye的国家的接受和认可。
3. 关于Turkey
土耳其的英文名字是Turkey,这和英语中的“火鸡”turkey同音同形,只有首字母大小写的区分。那么,土耳其为什么会和火鸡产生关系,Turkey又是如何进入英语世界的呢?语言学家Mario Pei是最早对这个问题进行理论研究的人之一。[18]他推测,15-16世纪的时候,一些土耳其商人将来自西非几内亚的珍珠鸡(Guinea fowl)贩卖到欧洲市场,欧洲人称之为“土耳其公鸡”(Turkey cock),时间一长,最后干脆简称之为“土耳其”(turkey)。再后来,欧洲人在美洲遇到了墨西哥人驯养的另一种大肉鸡,就是后来我们熟悉的火鸡,它的样子跟珍珠鸡很像,于是欧洲人也叫它turkey。有趣的是,土耳其人并不将这种鸡称为turkey,他们将火鸡称为hindi(在土耳其语中,这个词既有火鸡的意思,又有印度人的意思),这是因为土耳其人认为这种鸡属于印度,不过,我们对这个说法具体始于何时以及具体是什么情况,还不太清楚。法国人最初也称这种美洲种鸟为poulet d'Inde(来自印度的鸡),并将其简称为dinde,波兰语、希伯来语和加泰罗尼亚语中也使用了类似的表达方式。在荷兰语中,kalkoen是Calicut-hoen的缩写,意思是“来自Calicut的鸡”(Calicut即卡利卡特,是当时印度的一个主要贸易中心)。这些“误解”可能是由于当时把“新世界”与印度混为一谈,或者认为火鸡贸易要经过印度而造成的。除此之外,葡萄牙人用peru这个词来形容火鸡。虽然这种动物不是秘鲁的原生动物,但人们认为它在葡萄牙和西班牙探险家发现“新世界”的过程中得到了普及。西方殖民主义的传播使事情变得更加复杂,马来西亚人称火鸡为ayam blander(荷兰鸡),而柬埔寨人选择了moan barang(法国鸡)这个名字。总而言之,火鸡(turkey)的名字确实来自“土耳其”,但不管是珍珠鸡还是火鸡,原产地都不在土耳其。英语中土耳其和火鸡产生联系不过是历史和语言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常见的误会罢了,而这种误会不光是在土耳其有,世界上某些其他国家也和火鸡有联系。尽管指的是同一种动物,在不同的国家和语言里,往往又是使用他国的国名来通俗地称呼它。明显的例外是中文,没有使用任何一个外国的国名来称呼它。这些现象透露给我们丰富的信息,也就是存在着一部“火鸡”这一物种全球流动的历史。
16世纪土耳其插画
三、内外驱动:土耳其为何想要摆脱“Turkey”?
正如上文提到,一个国家的名字不仅仅只是一个称呼那么简单,它有时候承载着整个民族的历史、认同和情感。土耳其之所以急于摆脱英文的Turkey这一名称,当然是希望通过此举来美化自己在国际上、尤其是在英语国家中的形象,但同时也有国内政治的考虑。
首先,最直接的原因就是重建国家品牌的需要。虽然火鸡这个词并不是土耳其的专利,世界上其他国家的语言中也有用诸如荷兰、法国等命名火鸡的例子,但不能否认的是,在英语中turkey确实有“失败”“愚蠢”“无能”[19]之意,贬义色彩浓厚。凭借建立在发达工商业资本主义基础上的殖民-帝国主义,英语早就在全球建立了语言霸权,世界上有大量的人知道turkey的双关意思,也就是既指一个国家,又指一种并不那么可爱的或“高大上”的动物,也就是火鸡。这也是当前土耳其试图弱化、甚至抛弃turkey这个名字的最直接原因。土耳其的做法有一定的合理性。
历史上,试图通过更名而重新建立国家品牌的例子不在少数。这些国家更名有的是出于政治原因,有的是为了统一名称,有的是为了摆脱殖民时代的旧名称,还有一些国家,如土耳其、捷克,则是为了使其身份得到更广泛的承认。在过去的70年里,随着政府更替,柬埔寨多次改变更名。从1953年到1970年,这个国家被称为柬埔寨王国(Kingdom of Cambodia);从1970年到1975年被称为高棉共和国(Khmer Republic);在1975年至1979年,它又被称为民主柬埔寨(Democratic Kampuchea);1989年至1993年,柬埔寨成为柬埔寨国(State of Cambodia);1993年君主制恢复后,更名为柬埔寨王国(Kingdom of Cambodia)。2020年,尼德兰为了在国际上统一名称进行了更名,它放弃了更广泛认可的名字荷兰(Holland),正式用尼德兰(Netherlands)来对国家进行重新命名,从而更新其全球形象并试图消除两个不同名字所造成的混淆。
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许多国家名称的改变都是为了摆脱殖民主义的影响。例如,津巴布韦(Zimbabwe)在1980年获得独立后放弃了罗得西亚(Rhodesia)的旧称;曾经被大英帝国称为锡兰(Ceylon)的斯里兰卡(Sri Lanka)也在2011年放弃了锡兰这一称呼。与土耳其类似,捷克共和国(Czech Republic)也曾试图在国际上将其国名的简称从Czech更改为Czechia。原因是Czech单独使用时为形容词,表示捷克人或者捷克语,词性上和Türk类似,不能很好地表示国家的意思;同时国际上也存在诸如Czechlands、Czecho等混乱的称呼。2013年,新上任的捷克总统米洛什·泽曼(Miloš Zeman)对这一混淆度高、认同度低的国名感到不满,于是提议用Czechia代替Czech,但保持全称Czech Republic不变。2016年,Czechia这一新名称被联合国和欧盟接受,成为了正式名称。但从实际效果来看,该名称并没有真正流行起来,反而被诟病听起来太像车臣(Chechnya)[20]。
第二,从更深层次的角度看,这其实是土耳其执政党正义与发展党(AKP,简称“正发党”)的民族主义在作祟。近些年来,正发党常常被人诟病“伊斯兰色彩浓重”“开历史倒车”等等,此次正发党提出更名是在提醒我们不要过分解读它的所谓伊斯兰主义(Islamism),而是要更多地关注它民族主义的一面,从某种意义上,这也应该说是向凯末尔民族主义的某种靠拢。除此之外,土耳其最近在芬兰和瑞典加入北约的问题上和西方产生了分歧[21],争论的核心以及土耳其最直接的关切其实就是库尔德问题[22]。土耳其这次在库尔德问题上的高调做法背后其实也是民族主义,而且是主体民族的民族主义。这是有利于执政集团得分的。
第三,从现实层面上考虑,这也是选举政治的需要。埃尔多安于2021年12月份提出要求国际上将国名更改为Türkiye,而当时正值土耳其通货膨胀最严重、国内经济最低迷的阶段。在埃尔多安提出这一提议之后,土耳其国内对更名的态度分为两派。支持者赞扬政府 “以最好的方式代表和表达了土耳其民族的文化、文明和价值观”;但另一方面,反对者则指出埃尔多安此举不过是在为2023年总统选举做准备,象征性地分散对国内经济状况和的政治危机的注意力罢了,甚至还有人戏称“这是埃尔多安最近唯一一个无助于汇率下跌的举动”[23]。不过,根据我们的了解,在用Türkiye取代Turkey这个问题上,土耳其人普遍予以支持,很像2020年将圣索菲亚博物馆改回清真寺,就连一些反对埃尔多安的人,也对此表示支持。[24]
四、未知数:土耳其更名行动效果如何?
目前来看,土耳其要求国际上为本国改名的出发点当然是可以理解的,但实际操作起来恐怕会面临不小的问题和挑战,实际效果也有待观察。
首先,从传播的角度来讲,Türkiye这个名字并不十分利于传播。书写上,英语中并没有“ü”这个字母,因此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会面临比较大的不便;发音上,许多国家的语言中也没有“ü”这个发音。当前,土耳其在宣传新名称方面发起了一系列活动,其中反响最热烈的就是2022年1月13日在社交媒体上开展的“Hello Türkiye”活动。当天,土耳其总统府新闻办公室在社交媒体上分享了一段视频,视频中来自世界不同地区的外国游客说着“Hello Türkiye”,但视频里的外国人说的其实并不是Türkiye,而是按照英文的发音习惯说Turkiye(有些类似在Turkey的结尾加上了一个ye的音)。毕竟要改变一个约定俗成的叫法已经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情了,如果还要将这个叫法改成一种更不易于使用的形式则更是难上加难了。
其次,土耳其目前对于新名称的宣传呈现出一种高开低走的趋势。自“Hello Türkiye”活动以来,就很少有影响力大、讨论度高的活动再出现了。而且6月1日联合国通过Türkiye这一新名称之后,土耳其官方媒体阿纳多卢通讯社甚至没有第一时间予以报道,而且也并没有把这一新闻置于醒目的位置。
最后,从本质上来讲,英文中的土耳其无论写成Turkey还是Türkiye,无非是发音略有差别,形式也没有实质性的改变,土耳其还是那个土耳其,这并不能从实质上对土耳其自身进行改变。从这个角度来讲,更名虽然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但影响可能不会很大。国际上也有一种玩笑般的举动,就是民间人士提议顺便将火鸡turkey改名为türkiye。不知道力主更名的土耳其领导人作何感想……
【本文是国家社科基金重大研究专项(编号:21VGQ014)的阶段性成果】
[1] Cumhurbaşkanlığı. Marka Olarak “Türkiye” İbaresinin Kullanımı, https://www.resmigazete.gov.tr/eskiler/2021/12/20211204-5.pdf
[2] Mehmet Tosun. 'Hello Turkiye' campaign kicks off to promote country's new global brand ,https://www.aa.com.tr/en/turkey/hello-turkiye-campaign-kicks-off-to-promote-countrys-new-global-brand/2472954
[3] Merve Aydogan, “Türkiye to submit official letter to UN,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 for new global brand”, https://www.aa.com.tr/en/turkey/turkiye-to-submit-official-letter-to-un-international-organizations-for-new-global-brand/2602078
[4] Betül Yürük. “BM, Ankara'nın talebinin ardından yabancı dillerdeki 'Turkey'i 'Türkiye' olarak değiştirdi”, https://www.aa.com.tr/tr/gundem/bm-ankaranin-talebinin-ardindan-yabanci-dillerdeki-turkeyi-turkiye-olarak-degistirdi/2603451
[5] 历史上自称和他称不一样的情况并不少见,比如我们自称是“中国”,西文里称我们为“China”,一般认为,这是由西域民族称呼“秦国”的“秦”字发音变化而来(当然,对此有不同的看法),中亚和俄罗斯的语言中则称中国为“契丹”(Kitay),那可能跟他们比较多地接触西辽王朝有关系;德国人自称是“德意志”,英文称之为Germany,即“日耳曼”。 日本人自称nihon或nippon,但西文称之为Japan,这应该是西方人听到汉语发“日本”这个音而来的。
[6] 昝涛:《奥斯曼-土耳其的发现——历史与叙事》,北京大学出版社,2022年6月,第13页。
[7] 昝涛:《从巴格达到伊斯坦布尔:历史视野下的中东大变局》,北京:中信出版社,2022年5月,第31页。
[8] 伯纳德·刘易斯:《现代土耳其的兴起》,范中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2月,第8页。
[9] 参见昝涛:《从现代主义到伊斯兰主义——试论中东伊斯兰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演变》,《中东研究》,2020年第1期。
[10] 图兰(波斯语:توران)指伊朗东北一带的土地。图兰和伊朗是一组相对的概念,一般认为图兰是游牧民族,伊朗是农耕民族。
[11] Elie Kedourie, Nationalism in Asia and Africa, New York: The World Publishing Company, 1970, pp. 48-50.
[12] 参见昝涛:《从巴格达到伊斯坦布尔:历史视野下的中东大变局》,北京:中信出版社,2022年5月,第31页。
[13] Paul Pelliot, Notes on Marco Polo II, Paris: Imprimerie Nationale, 1963, pp. 864-865.
[14] 关于“iye”的词源,参见 http://www.etimolojiturkce.com/kelime/iye
[15] Muharrem Ergin, Dede Korkut Kitabı: Metin-Sözlük, Ankara: Ankara Üniversitesi Basımevi, 1964, p. 14.
[16] 昝涛:《现代国家与民族建构:20世纪前期土耳民族主义研究》,北京:三联书店,2011年8月,第219页。
[17] 1924 Anayasası, https://www.anayasa.gov.tr/tr/mevzuat/onceki-anayasalar/1924-anayasasi/
[18] 参见Burcu Kara, “Turkey ismi nereden geliyor? Türkiye'nin İngilizce adının kökeni”, https://ungo.com.tr/2020/01/turkey-ismi-nereden-geliyor-turkiyenin-ingilizce-adinin-kokeni/
[19] 参见韦氏词典对“turkey”的定义,https://www.merriam-webster.com/dictionary/turkey
[20] Czech Republic to change its name to ‘Czechia’, https://www.irishtimes.com/news/world/europe/czech-republic-to-change-its-name-to-czechia-1.2611789
[21] Merve Aydoğan. “President Erdoğan: For now, Turkiye's view on Finland, Sweden joining NATO not positive”, https://www.aa.com.tr/en/politics/for-now-turkiyes-view-on-finland-sweden-joining-nato-not-positive-president-erdogan/2587144, 2022-5-13.
[22] 参见Ma Xiaolin, Shen Shali. “Turkey has its own fish to fry in objecting Sweden and Finland’s NATO bid”, https://enapp.globaltimes.cn/article/1267244
[23] Jeri Clausing. “What’s in a Name? Why Turkey Is Now Türkiye”, https://www.afar.com/magazine/why-turkey-is-now-turkiye
[24] 参见昝涛:《从巴格达到伊斯坦布尔:历史视野下的中东大变局》,北京:中信出版社,2022年5月,第295-296页。
责任编辑:黄晓峰
校对:栾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