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64年,嘉靖皇帝刚开始炼丹。同年的欧洲大陆上,诞生了一位旷世大文豪。他的文字影响力之深,时间之久,及后数百年,在整个西方国家,无出其右。

他是,莎士比亚

走近莎士比亚和哈姆雷特(莎士比亚的第1001个哈姆雷特)(1)

他证明了,文章写得好,比当皇帝更有前途。

在西方,恐怕除了耶稣,就只有莎翁的忌日,会有民众在这一天大肆庆祝、举行大型纪念活动。每年的4月23日,以英国为首的英语系国家,很多人都会自发穿成莎士比亚剧中的经典形象,借此缅怀一番。

神坛上的人物,高不可攀。

他一生,38部剧,154首十四行长诗,全部经典,绝无废稿。才52年的人生,是怎么做到的?这个产量让人一度怀疑,“莎士比亚”并非独自创作,而是团队成果——那“莎士比亚”放在今天应该是一个超级大号。如此一位让人高山仰止的人物,我们是否能独僻崎径,走近他,一窥他的内心?最便捷的一条路,当属《哈姆雷特》。

走近莎士比亚和哈姆雷特(莎士比亚的第1001个哈姆雷特)(2)

不为什么,只为这位主角的名字“Hamlet”,恰好跟莎士比亚的独子的名字,“Hamnet”,相当接近似。莎士比亚年少结婚,在他21岁前后独前往伦敦求生的时候,已是三个孩子的父亲。后来,双胞胎中的儿子Hamnet在11岁的时候不幸夭折,作为长年缺位的父亲,可以想象莎士比亚当时的伤心、内疚,这能从他的作品中可以看到。几部喜剧,《第十二夜》、《错误的喜剧》和《皆大欢喜》中均出现双胞胎,而《哈姆雷特》是唯一一部有此隐意的悲剧。熟悉莎士比亚的读者应该知道,《哈姆雷特》完成于莎士比亚的成熟时期,文法与构思都达到了相当的高度,才能塑造出“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极具争议的角色。

让我们尝试一下从剧中要角里,寻找这位大文豪的内心剖白。

1)国王

幕布拉开,即生成复仇的主题——父王被害。莎士比亚曾多次亲自上阵,饰演国王的灵魂一角。被害的国王虽然在全剧中的戏份不多,却是绝对的核心。他被亲兄弟毒杀,留下孤儿寡母,却没人知道真相;他的灵魂,白天要接受狱火焚烧,夜间方可在地面游荡。这跟莎士比亚自己的背景,是何其相似!

走近莎士比亚和哈姆雷特(莎士比亚的第1001个哈姆雷特)(3)

早年的他,婚后在家乡小镇上的一肉店打工,后来不知何故突然只身前往伦敦。有传言说,他偷了老板的鹿肉,要被抓去坐牢,所以连夜逃亡。真相已经无从考究,反正后来的故事,便是这位肉店小工,撇下妻儿,摇身一变成为“伦漂”。刚到伦敦的头几年,没有史料记载他的行踪。初出道的莎士比亚,是否会一如变成新魂的国王,白天接受生活的炼火焚烧,晚上才得以有少许的自由?

国王的第一段对白,有一句颇值得玩味:“我因生前孽障未尽,故需接受焚烧,直到孽障除尽,方可脱离折磨。”整部《哈姆雷特》,除了此一处,再没有交代过国王的“孽障”。按理,在这么重要的一幕,每一个字都不会多余。但是,“孽障”就这么消失了,像幽灵一般。

走近莎士比亚和哈姆雷特(莎士比亚的第1001个哈姆雷特)(4)

后面没再有提起过国王生前身后的任何错事。既然如此,我们不防大胆假设一下:

可能性一,宗教。书中的背景,人死后,最高的礼数是以基督教教义下葬,故可以猜测他们都是基督教教徒。现代基督教教义中,并未提及有孽障的教徒在死后要接受焚烧灵魂一说。所以这有可能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一个讲法。

可能性二,莎士比亚在影射自己。虽然“国王”在剧中几乎完美,但作为莎士比亚自己的投影,他认为自己有“过”,特别是在儿子面前。所以,他特地为“自己”补上“有罪”的一刀;

可能性三,伏笔。这可能曾经是一处伏笔,但写到后面,莎士比亚临时改了剧情,把本来属于国王的“罪孽”写没了。古人写文章不像今天,哪里错了少了,可以在电子稿上随便增减。原稿但凡错了,要重新誊写,可谓费时费力。

2)王子

莎士比亚的儿子去世时只有11岁,剧中主角哈姆雷特必定大于此年龄。故而,主角的性格,总会多少反映了这位老父亲的真实寄望。哈姆雷特英俊、聪明、善良,一个标准的好儿子形象。

走近莎士比亚和哈姆雷特(莎士比亚的第1001个哈姆雷特)(5)

首先,他能跟父亲阴阳互通,彼此完全信任。这肯定也是莎士比亚最美好的愿望。中世纪的人普遍相信灵魂会返阳,可惜大概率莎士比亚是没见到死后的儿子的灵魂的。大段的父子对白,同时也说尽了作者心中无法释放的一切。

其次,王子通晓剧理。其中一个重要情节,是哈姆雷特指导戏剧团演出一幕老王被害,试探新国王的反应。虽说皇室成员看戏多,会点评一二也不足为奇,但哈姆雷特的指点可谓专业。他随口表演的一段,被盛赞“尽得其中之味、上帝亦为之赞叹不已”。戏剧圈的真正国王,他笔下的儿子,必须也是才华横溢。

走近莎士比亚和哈姆雷特(莎士比亚的第1001个哈姆雷特)(6)

最后,是关于哈姆雷特的世界观。对于哈姆雷特来说,有一个跟杀父之仇处于同样级别的怨恨——母亲的不贞。在与母亲的单独对手戏中,哈姆雷特的控诉,有一半都是关于母亲的不贞不洁。这倒是让人挺纳闷的,因为王后的角色,很难让人不联想到莎士比亚的妻子,安妮海瑟薇。然而,与之相反,史料中的安妮至少是个贤妻良母。丈夫外出谋生期间,她一人独自带大三个小孩。中世纪人们对于女性的贞操是十分重视的,此处看作是强化哈姆雷特的正确价值观,也不足为奇。

人生如戏,一如莎翁——“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个问题”

走近莎士比亚和哈姆雷特(莎士比亚的第1001个哈姆雷特)(7)

我一直不太理解,为什么莎士比亚会把对亡儿的寄念,写在一部悲剧里。事实上,在他一生的38部剧中,喜剧占了一半。

如果“生存”向喜,“毁灭”向悲,莎士比亚的底色,一定是悲。他需要在毁灭中,寻求永恒。全剧的最后,所有人都死了,有谁活下来了吗?有的,就是那位早已“死去”的国王——他胜利了,并将一直存在

死去的人,永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