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千百年来众多好诗流传在人间。而清明节是重要的传统节日,古往今来有众多描写清明节的诗词。我是真游泳的猫,关注小编,一起来欣赏有关清明节的3首精妙诗词,千年后让人拍案叫绝,忍不住背下来。

第1首,《清明》: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侯。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这首诗的作者是宋代诗人黄庭坚。黄庭坚是宋代诗歌的代表诗人,虽然是苏东坡门下“苏门四学士”之一,但其实名气并不比苏东坡差太多。所以当时有“苏黄”的说法。

关于清明节的著名诗句(有关清明节的3首精妙诗词)(1)

这首《清明》开篇就十分惊艳,用桃李的绚烂盛开来对比人们祭扫坟墓的愁绪,让读者瞬间代入其中。第3和第4句是写清明节特有的景色,打雷下雨,草木繁盛,算是中规中矩。

第5和第6句运用了两个典故,对仗工整,构思精妙。第5句用的是《孟子·离娄》的典故,是说有一个齐国人在墓地中向祭奠者乞讨祭拜后剩下的酒肉,饱餐一顿后,他回家后还洋洋得意,对自己的妻妾炫耀这件事。

第6句用的是晋文公和介之推(介子推)的典故。晋文公重耳在逃难时候,曾经得到介之推的大力帮助。后来晋文公即位,大赏群臣。而介之推不肯接受赏赐,逃到绵山中。晋文公为了促使介之推出山,于是放火烧山,没想到介之推拒绝出来,被活活烧死。后人为了纪念介之推,于是在这一天不烧热饭,这就是寒食节的由来。寒食节为清明节的前一天。

关于清明节的著名诗句(有关清明节的3首精妙诗词)(2)

这两句诗用两个和清明节有关的典故,一正一反,相互衬托,相互辉映,表达了黄庭坚对那种小人的嘲讽和对贤者的尊重。而黄庭坚之所以会特意点出这些,主要就是因为他发现那时候小人比较多,贤者却比较少,所以不吐不快。

而黄庭坚在吐槽之后,笔锋一转,写出了惊艳千年的名句:“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这两句的意思很简单,就是说不管你是贤人还是笨蛋,反正千年后都是一堆黄土而已。

可以说,这两句既有自嘲的消极味道,也有自我安慰的积极作用,怎么理解就看大家的想法了。但是这两句诗确实文笔精妙,有振聋发聩的力量,让人忍不住想要背下来。

第2首,《清明》:东城酒散夕阳迟,南陌秋千寂寞垂。人与长瓶卧芳草,风将急管度青枝。

这首诗的作者是宋代诗人王安石。王安石的诗歌在晚年变得闲适内敛,讲究炼字和对仗,意境优美,被人们称为“半山体”。这首《清明》就是王安石写清明时节的景色,全诗没有华丽的辞藻,却有精妙的诗意,让人拍案叫绝。第1句表明时间背景,喝完酒后的傍晚,又是清明节时候,那自然是带有点愁绪的。所以非常自然的过渡到第2句,没有人的秋千显得无比寂寞。其实不是秋千寂寞,而是人心里面寂寞。

关于清明节的著名诗句(有关清明节的3首精妙诗词)(3)

既然是人的寂寞,所以接下来的两句,王安石又巧妙过渡到人的视角,人躺在草地上,感受着风吹叶动的景致,没有多余的话语,却是含蓄不尽,写出了那一种淡淡的却无法消除的忧愁。这样的写法十分委婉,又让人能够感受到诗人的真实想法,不愧是惊艳千年的好诗啊。

第3首,《感皇恩·春事到清明》:春事到清明,十分花柳,唤得笙歌劝君酒。酒如春好,春色年年如旧。青春元不老,君知否。 席上看君,竹清松瘦,待与青春斗长久。三山路归,明日天香襟袖。更持银盏起,为君寿。

这首词的作者是宋代豪放派辛弃疾。虽然说辛弃疾的词多数为豪放大气,但也有委婉细腻的词。比如这一首词,是辛弃疾为范倅这个人祝贺而写的词。辛弃疾不只是夸范倅,而是巧妙结合了清明节时候的动人景色,夸人夸得十分有艺术。

词的上片主要是写景,花好柳色好,酒好春景好,这样的好景色,再加上是范倅的生日,可以说是好上加好。“青春元不老”,这五个字可以说既概括了春天的景色,又代表了对范倅的美好祝愿,一语双关,精妙无比,令人拍案叫绝。

关于清明节的著名诗句(有关清明节的3首精妙诗词)(4)

而词的下片主要就是辛弃疾贺寿的客套话了,总体上马马虎虎,没什么分析的意义了。虽然如此,但因为这个词的上片写得十分好,已经值得让我们背下来这首词了。

朋友们,你们还知道哪些有关清明节的古诗词呢?欢迎留言哦。在娱乐化的大背景下,小编每天写传统文化类的文章很不容易,也希望大家多多关注小编,多多收藏和分享小编的文章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