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虽然对于所提出的疑问,不能肯定告诉我们哪个答案对,但却能扩展我们的思想境界,使我们摆脱习俗的控制。

——罗素

哲学是我了解其他方面的学问的一个制高点,有了哲学,我就能够高屋建瓴地通览一切知识园地。

——邓晓芒

小编今天分享10本哲学入门好书,既有哲学史也有原典,一起读懂哲学。

1.《哲学起步》

邓晓芒 著

立足三大哲学基本问题

来一次哲学上的起步训练

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到哪里去?

从人类的起源进入哲学问题

如果一门“哲学导论”课连大学本科生都听不懂

这样一种哲学是失败的

哲学是我了解其他方面的学问的一个制高点,有了哲学,我就能够高屋建瓴地通览一切知识园地。

其中,最使我体会到哲学意义的是对文学作品的解读,这种解读使我获得了大量的人生智慧和对人性、世界的了悟。这种了悟反过来使我对那些高深的哲学命题始终保持着活生生的生命体验,而不是空洞的教条

而当我把这种哲学体验表达在我的文章和著作中,或者在课堂上、讲演中宣讲出来的时候,往往能激起青年学子们极大的兴趣,他们那种热情渴望的眼神使我相信,哲学思维绝不是少数专业人士在书斋里沉思的专利品,而是每个肯动脑筋的年轻人的天性。

——邓晓芒

哲学经典书籍入门(10本哲学入门书)(1)

2.《哲学是什么(第11版)》

[美] 罗伯特·保罗·沃尔夫 著; 李婷婷,聂一鸣 译

一部哲学通识入门书

问世30多年来已被再版十余次

被译为多种语言版本

强调哲学在当下的应用

一本深入浅出的经典哲学教科书

这些年关于哲学普及类读物翻译的特别多,不下几十种,但这本书有一定特点。比如一个重要特点是强调哲学在当下的应用,给我印象特别深的是关于剽窃这个事情,过去往往从伦理学角度讨论,而它从认识论的角度讨论了剽窃。再一个,它不像介绍哲学一样讲什么是哲学,它怎么切入呢?它说我们就找一个哲学家,看看他在干什么事,所以通过苏格拉底的一生引出这个未经审视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读起来非常亲切。

——李超杰

苏格拉底永垂不朽的第三个也是最重要的原因绝非偶然,那就是他的人生和使命感的真谛所在。尽管他机智风趣,可能有些玩世不恭,无疑还很烦人,但他对追问这件事极为严肃

他的死亡只不过证实了他的生活业已证明的东西——对他而言,无情地审视人类的每一个行为和信念比生存本身更重要。

正如苏格拉底在受审时所说:“未经审视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他饮下毒酒,显示出自己宁可为了原则有尊严地死去,也不愿屈辱地逃往异邦避难。

每个人都做过无数决定,它们影响着我们自己,某种程度上也影响着我们周围的人。很多决定无关紧要,比如是否去看电影,在哪用餐,穿什么,等等; 有些决定则至关重要,比如与谁结婚,追求何种职业,等等; 对那些身陷战争或面临个人悲剧的人而言,他们的决定真正可谓事关生死。

苏格拉底在他的时代认为 (我相信如果他生活在今天仍会这么想),如果人们打算真正过一种善的和幸福的生活,就必须质疑、审视和批判这些决定。我们大部分人甚至在做最重要的决定时,也没有真正问过自己是基于什么样的原则,这些原则是否值得尊重和坚持。

哲学经典书籍入门(10本哲学入门书)(2)

识别二维码 一键购买☟

3.《中国哲学史大纲》

胡适 著

世界上的哲学大概可分为东西两支。东支又分印度、中国两系。西支也分希腊、犹太两系。五十年后,一百年后,或竟能发生一种世界的哲学,也未可知。

哲学经典书籍入门(10本哲学入门书)(3)

中国哲学史的三个时代

中国哲学史可分为三个时代:

(一)古代哲学自老子至韩非,为古代哲学。这个时代,又名“诸子哲学”。

(二)中世哲学自汉至北宋,为中世哲学。这个时代,大略又可分作两个时期:

(甲)中世第一时期。自汉至晋,为中世第一时期。这一时期的学派,无论如何不同,都还是以古代诸子的哲学作起点的。例如《淮南子》是折衷古代各家的;董仲舒是儒家的一支;王充的天论得力于道家,性论折衷于各家;魏晋的老庄之学,更不用说了。

(乙)中世第二时期。自东晋以后,直到北宋,这几百年中间,是印度哲学在中国最盛的时代。印度的经典,次第输入中国。印度的宇宙论、人生观、知识论、名学、宗教哲学,都能于诸子哲学之外,别开生面,别放光彩。

(三)近世哲学唐以后,印度哲学已渐渐成为中国思想文明的一部分。印度哲学在中国,到了消化的时代,与中国固有的思想结合,所发生的新质料,便是中国近世的哲学。

在传统中国,经学凌驾于所有的学术之下,而胡适的这部中国哲学史,将其当成独立学科,将经学与之剥离开,因此冯友兰说“在中国哲学史研究的近代化工作中,胡适创始之功,是不可埋没的”。中国哲学史的近代化,其实也就是学术转型,由经学范型转向西学范例,由此可见胡适的创始之功的意义。

哲学经典书籍入门(10本哲学入门书)(4)

识别二维码 一键购买☟

《中国哲学史大纲(插图本)》

哲学经典书籍入门(10本哲学入门书)(5)

识别二维码 一键购买☟

4.《中国哲学史新编》

冯友兰 著

冯友兰先生关于中国哲学史研究的集大成之作

哲学是人类精神的反思

类精神的反思必然要牵涉到各方面的问题

概括地说,有三个方面:自然、社会、个人的人事

哲学史中的大哲学体系都是一套人类精神的反思。

它们不必用“精神现象学”这个名字,也不必有“精神现象学”这种形式,但都是包括自然、社会、人事各方面的广泛的体系,所以在内容上都是一套完整的“精神现象学”。柏拉图的《对话》是一部“精神现象学”,董仲舒的《春秋繁露》是一部“精神现象学”,朱熹对于四书、五经的注解,也是一部“精神现象学”。

在中国哲学史中,《周易》这部书可以说是一部“精神现象学”。不过这一部“精神现象学”不是一个人作的,而是经过许多年代,通过许多人的发挥才完成的。

不一定长篇大论才可以成为精神现象学。短篇小说也是可以的。例如周惇颐的《太极图说》和《通书》,不过几千字,也可以成为一部“精神现象学”。他的这些著作也名为《易通》,他也讲到了自然、社会和人事各方面,是一部简明的《周易》,也就是一部简明的“精神现象学”。

《中国哲学史新编》是著名哲学家冯友兰的经典著作。本书以时代思潮为纲,以对每个思潮中涌现出的哲学中心问题的阐释为要,对中国哲学史做出了全面而深透的研究;综合历朝历代的政治条件、社会环境和文化事件,提炼出一系列具有时代意义和学术高度的独创性见解,对学界产生了重要影响。本书在着重探讨中国哲学发展历程的同时,也在相当程度上对中国文化史和思想史进行了梳理,呈现出一个高度浓缩的中国人的精神世界。

哲学经典书籍入门(10本哲学入门书)(6)

延伸阅读:

《中国哲学史》

郭齐勇 著

凝聚郭齐勇教授三十多年教学与研究的心得

反映了中国哲学学科创设百多年来

数代学者的共业与积累

系统介绍中国哲学的发展历史,

揭示中国哲学智慧之不同于西方哲学的特点及其现代价值

哲学经典书籍入门(10本哲学入门书)(7)

识别二维码 一键购买☟

5.《周易》

《周易》素有“群经之首”的美誉

又是我国历史上难读懂的经典

《周易》由《易经》和《易传》两部分组成,《易经》相传由周文王所作,《易传》则据称为孔子所作。迄今为止,历代有代表性的解《易》之作已达两千种左右,然而,对于今人来说,《周易》仍然难以读懂。

陈鼓应先生注译《周易今注今译》,

参考和征引了帛书《周易》,另外也从易学史、思想史、出土简帛资料以及文字、音韵、训诂等多方面对《周易》经、传作出注译。

哲学经典书籍入门(10本哲学入门书)(8)

识别二维码 一键购买☟

6.《老子今注今译》

陈鼓应 注译

一部中国人所人人必读的书

陈鼓应先生注译

参考百余种古今著书

注释详尽且通俗易懂

译注确当,文字优美

初学者的常备参考书

深入研究者的经典指南

中华民族上下几千年文明流传下来的遗产,尽管汗牛充栋,但论及能总括中华民族的基本传统、思想与精神“一言以蔽之”者,毋庸置疑,当首数老子的《道德经》(《老子》)。

钱穆先生说,《老子》应该是一部中国人所人人必读的书。而早在一千三百多年前,老子的书就被译成外国文字,唐玄宗时代高僧玄奘与道士成玄英等将《老子》译为梵文。

借用西方哲学家尼采所说:老子思想的集大成——《道德经》,像一个永不枯竭的井泉,满载宝藏,放下汲桶,唾手可得。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夫唯不争,故无尤。

今译:

上善的人好像水一样。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和万物相争,停留在大家所厌恶的地方,所以最接近于道。

居处善于选择地方,心胸善于保持沉静,待人善于真诚相爱,说话善于遵守信用,为政善于精简处理,处事善于发挥所长,行动善于掌握时机。

只因为有不争的美德,所以没有怨咎。

《老子今注今译》(珍藏本)

哲学经典书籍入门(10本哲学入门书)(9)

《老子今注今译》(入选中小学生阅读指导目录2020年版·高中段)

哲学经典书籍入门(10本哲学入门书)(10)

7.《西方哲学史》(罗素著

[英] 罗素著;何兆武,李约瑟 译

中国累计发行量最大的哲学史著作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罗素重要代表作之一

20世纪最伟大的思想家引领你进入西方哲学殿堂

一部超越派别和意见冲突、最适宜于教学的书

我的目的是要揭示,哲学乃是社会生活与政治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并不是卓越的个人所做出的孤立的思考,而是曾经有各种体系盛行过的各种社会性格的产物与成因。这一目的就要求我们对于一般历史的叙述,比通常哲学史家所做的为多。我还发觉这一点对于一般读者未必是很熟悉的那儿段时期,尤其必要。

就造成哲学家们的时代而言,以及哲学家们对于其形成也与有力焉的那些时代而言,我认为是若想对哲学家有同情的理解时,有必要加以叙述的一般历史。

这种观点的后果之一就是:它给予一个哲学家的地位,往往并不就是他的哲学的优异性所应得的地位。有些人:例如卢梭和拜伦,虽然在学术的意义上完全不是什么哲学家,但是他们却是如此深远地影响了哲学思潮的气质,以致于如果忽略了他们,便不可能理解哲学的发展。

罗素的《西方哲学史》的特点在于,它是在哲学与社会生活的相互作用和密切联系中讲述西方哲学发展的历史,而不是单纯地讲西方哲学自身的发展,不是讲纯哲学概念或哲学问题的发展。

哲学经典书籍入门(10本哲学入门书)(11)

识别二维码 一键购买☟

哲学经典书籍入门(10本哲学入门书)(12)

哲学经典书籍入门(10本哲学入门书)(13)

识别二维码 一键购买☟

8.《西方哲学史》(增补修订版,梯利著)

[美] 梯利 著;[美] 伍德 增补;葛力 译

哲学家梯利代表作

西方哲学史经典作品

哲学史在很大程度上是对哲学最好的评论者;某一体系由它的后继者所继承、演变、发挥或推翻,这就会暴露其中的错误和矛盾;这种体系又往往是新的思想倾向的起点。

哲学史家在自己的研究中应当采取不偏不倚和客观的态度,并且尽可能避免在探讨中渗入自己的哲学理论。

同近代理论相比较,古希腊的世界观似乎是朴素、幼稚和粗糙的,而嘲讽这种世界观却极不明智。从当时的观点来看,人类最初努力了解世界而形成的这种世界观,显然是划时代的事件。评价一种思想体系,必须着眼于它本身的目的和历史背景,着眼于同它直接的前身和后继的体系相比较,着眼于它的前因后果以及由它所引起的发展。因此,我们的研究方法是历史的和批判的。

如果有人试图建立一种哲学体系而绝对不依赖前人的工作,其结果必然同人类文明初期的粗糙理论相差无几,不会有什么提高。

梯利的《西方哲学史》,旨在有联系地阐述那为解决存在问题或使人了解我们的经验世界而作的各种尝试。它是从古至今探源究理的人类思想的发展史;不仅按年代列举和解释各种哲学理论,而且研究各种哲学理论彼此的关系、产生的时期,以及提供哲学理论的思想家。

哲学经典书籍入门(10本哲学入门书)(14)

哲学经典书籍入门(10本哲学入门书)(15)

9.《理想国》

[古希腊]柏拉图 著;郭斌和 张竹明 译

  • 人的灵魂里面有一个较好的部分和一个较坏的部分,而所谓 “自己的主人”就是说较坏的部分受天性好的部分控制。

  • 没有任何一项管理国家的工作,因为女人在干而专属女人,或者因为男人在干而专属男性。各种的天赋才能同样分布于男女两性。

  • 不能让荣誉、财富、权力,也不能让诗歌诱使我们漫不经心地对待正义和一切美德。

《理想国》是柏拉图的代表作,不仅是他政治思想的宣言书,而且是一部哲人政治家的治国纲要。柏拉图的最高理想,哲学家应为政治家,政治家应为哲学家。哲学家不是躲在象牙塔里的书呆子,应该学以致用,求诸实践。有哲学头脑的人,要有政权,有政权的人, 要有哲学头脑。

柏拉图坚信哲学家能兼为政治家,确能治理世界。书中论及正义、国家、财产、幸福、哲学家、真理、认识、理念等方方面面的问题,两千余年来为西方知识界常备之书。

本书译文所据是洛布古典丛书本希腊原文和牛津版的希腊原文,新旧英译本七种,不仅译出原书的内容, 并且译出原书的神韵。

《理想国》(汉译名著本)

哲学经典书籍入门(10本哲学入门书)(16)

《理想国》(汉译名著精装本)

哲学经典书籍入门(10本哲学入门书)(17)

《理想国》(权威全译本)

哲学经典书籍入门(10本哲学入门书)(18)

识别二维码 一键购买☟

《理想国》(新经典本)

哲学经典书籍入门(10本哲学入门书)(19)

识别二维码 一键购买☟

10.《西方哲学原著选读》

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 编

精选西方哲学经典原著

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倾心编译

走进西方精神的内核

研究历史必须充分掌握第一手材料,哲学史的第一手材料就是哲学家们的原著。但是哲学原著浩如烟海,因此,有必要从主要哲学家的原著中重点选录有代表性的段落,以满足自学的需要。

《西方哲学原著选读》是供综合大学哲学系学生学习“西方哲学史”课程用的教材,也可以供自学者参考。本书内容包括:十八世纪法国哲学、十八--十九世纪德国哲学、十九世纪俄国哲学等。

哲学经典书籍入门(10本哲学入门书)(20)

end

哲学经典书籍入门(10本哲学入门书)(21)

每日一书

《昨日世界》

哲学经典书籍入门(10本哲学入门书)(22)

哲学经典书籍入门(10本哲学入门书)(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