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谈古今,深挖您所不知道的河北历史,大家好,我是“青史君”,欢迎关注“青史观”,每天为您带来新鲜、有趣、干货满满的历史故事。

今天,我们为您聊的是关于晋州的故事。

雍正时期凉州(历史上的晋州公元13世纪设置)(1)

晋州市的大致轮廓

现在的晋州市是石家庄代管的一个县级市,但在历史上晋州也有过属于自己的辉煌时期。晋州的正式设置是在公元1215年,当时是元太祖铁木真统治时期。当时河北的大多州县已经是蒙古政权的地盘。根据宋濂撰写的《元史·地理志》记录,元朝时的晋州下辖鼓城、饶阳、安平和武强四个县,辖区范围为今天的石家庄市东部到衡水市西部一带。

雍正时期凉州(历史上的晋州公元13世纪设置)(2)

宋濂画像

清朝时,直隶下辖正定等八个府和两个直隶州。而到了雍正二年时,这种管理方式发生了变化。雍正皇帝继位后推行改革措施,他发现地方钱粮征收存在很大问题,很多地方营私舞弊欺上瞒下,导致了收到中央政府的税收数量没多少。

他就派出了自己的亲信诺岷到山西担任巡抚。诺岷到山西后发现各个府的下辖州县太多,本地的知府无法对每个县的情况了如指掌,也不可能到每个县去调查了解情况。这导致了一些州县的官员在数据上做手脚,钱粮征收也就出问题了。

雍正时期凉州(历史上的晋州公元13世纪设置)(3)

雍正皇帝画像

在此背景下,诺岷给皇帝上了一道奏疏,建议将原来的府下辖州县的数量减少。具体做法是将原来普通州升为直隶州,具体官员由候补知府担任。雍正皇帝肯定了他减少府辖县数量的做法,但是否决了他改派候补知府担任知州的建议。

当时的晋州是一个普通州,下辖安平、饶阳和武强三个县。在雍正二年的六月份,这个州改为了辖无极、藁城两个县的直隶州。到了雍正十二年时,晋州改为了不辖县的散州,晋州也重新划归到了正定府管辖。

雍正时期凉州(历史上的晋州公元13世纪设置)(4)

元太祖画像

清朝对地方的管理一般采取了“省-府-县”的三级管理体制,另外还有一些直隶州。一般知府是正四品文官,而直隶州的知州为正五品,因为属于省里直管,这种直隶州下边有几个辖县,而且直隶州一般具有较好的经济发展水平或较为重要的政治军事地位。此外,地方还有普通州,这类州的知州是从五品,级别比一般的知县要高。

雍正时期凉州(历史上的晋州公元13世纪设置)(5)

熊希龄

到了1913年,在民国初年熊希龄、朱启钤提倡各地改地名的热潮中,原来的晋州被改为了晋县。到了新中国改革开放后撤县设市的大背景下,1991年晋县改为晋州市,恢复了原来的旧名。自然,这些就都是后来发生的故事了。

雍正时期凉州(历史上的晋州公元13世纪设置)(6)

朱启钤

好了,今天我们的故事就说完了,欢迎关注我们下次发布的文章。您也可以留言来说您想听的故事,想了解的历史,我们尽量满足您的要求,讲给您听。

本号已与“维权骑士”签约,本号内文章未经许可,严禁转载、抄袭,违者必究!请您文明评论,杜绝谩骂、攻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