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 吴霜 上海报道

4月28日,距离上海正式宣布大范围隔离已经一个月了。

3月27日晚,浦东浦西“鸳鸯锅”式封控通知下发的时候,浦银理财副总经理张文桥刚刚吃完晚饭。8点左右,他赶紧收拾好了隔离4天所需要的生活用品,匆匆从浦西的家中出发,赶往位于浦东的单位,怕稍晚一点就进不了单位。

与此同时,中国银行中银大厦支行综合服务经理王圣璇也在抓紧打包行李,终于在12点前抵达了位于陆家嘴的中银大厦。

王圣璇今年26岁,去年研究生毕业后入职中国银行。封控通知下来的时候,她的不少同事已经被封在家,万幸她所在的小区还没有被封,所以就毫不犹豫地接受了单位的工作安排。“我当时预计大概会封个一两周,所以拿出了行李箱,带了不少东西,我们单位不少男同事几乎啥也没拿就来了。”

显然,“轻装”上阵的银行人不在少数。

生活虽苦,苦中作乐,衣服不够,团购来凑

“收到的通知是隔离4天,我就只准备了4天的生活用品。”张文桥说。“随着隔离时间不断延长,公司发了些生活用品,比如晚上睡觉的行军床、床垫、毯子、被子等。进去的时候是冬天,现在已半入夏,衣物确实没带够,后来在京东上买,但一直运送不过来,后来又线下找人代购,才得以解决。”

金融民工返乡经历(特写隔离1个月)(1)

图片来源丨浦银理财驻守员工拍摄

在饮食方面,张文桥和同事们主要是在办公室的食堂解决,“最近菜品越来越少,可能因为隔离时间比较久,菜也吃得差不多了,物流也不太顺畅。”不过除了食堂三餐外,公司专门采购了不少水果、自热锅、泡面等,甚至还有可乐和薯片,倒是解除了饮食上的后顾之忧。

不过,条件虽然艰苦,大家也在苦中作乐。浦银理财现金管理部主管张晨调侃道:“现在也习惯了,在公司住了这么久,越来越有家的感觉了。我们下了班之后的业余生活还是比较丰富的,公司大堂有一片开阔的地方,可以打打羽毛球,有时候还会和同事一起看电影。现在虽然和家人见不到面,但会以视频的方式每天联系。”

现在王圣璇晚上和其他的女同事一起睡在空办公室的行军床上,“睡一两天还行,但是时间长了会腰酸背痛,因为床比较窄,翻身也不方便。”后来单位了解到情况,又给员工们配了气垫床,还送了很多褥子。

金融民工返乡经历(特写隔离1个月)(2)

图片来源丨中国银行中银大厦支行驻守员工拍摄

“公司非常贴心,给我们送了很多T恤,还有袜子,女员工的卫生用品也很充足,甚至还送来了一次性内裤。” 王圣璇笑道,“刚开始隔离的时候,领导问我们需要什么,我们也没客气,要了很多零食。”

中国银行中银大厦支行的后勤人员还把之前活动里用过的东西全都翻了出来,有跳绳、哑铃、三国杀,还有一台PS4。“男同事下班了可以用PS4玩赛车、打打三国杀。我们有的女同事还会做一做瑜伽。”

最期盼“洗澡自由”

由于大多办公楼没有淋浴间,对于驻守单位的员工来说洗澡是最麻烦的问题。

浦银理财所在的办公大楼在设计之初没有考虑到洗澡的需求,现在整个大楼大概100多人只有一个淋浴间。“按单位分批排队洗澡,而且因为是电热水器,前面的人用完热水,还需要加热半个小时。”张文桥告诉记者。“我认为此次封控之后,一个是要继续完善线上化办公;二是办公室重新装修的话,建议抓紧落实,装一个洗澡间。”

杨青是上海银行本轮封控期间在张江值守数据部的现场组长。她介绍,数据部一共有一百多位员工,现在有23位同事驻守在单位,包括14位行员和9位合作厂商的工作人员,“最近我们刚刚实现了‘洗澡自由’。”她很开心。

她所说的“洗澡自由”,是指23个人可以轮流用一个淋浴间,每人大概3、4天可以轮到一次。

杨青所在的办公楼没有淋浴间,几天后收到了公司统一发的洗脸盆,才可以在洗手间擦擦身体,洗洗头。

“大概一周前,园区的一些客房经过消杀之后可以供员工使用,我们23个人分到一间房,我每天会帮大家排排班,轮流洗澡。每个人洗完澡之后,整个房间需要重新消毒。原来每天只能3个人洗澡,上周多安排了人手,现在每天可以让7个人洗澡。”

金融民工返乡经历(特写隔离1个月)(3)

图片丨杨青在为大家分发晚饭

最难的时候已经过去,但仍会间歇性焦虑

同在张江园区隔离的上海银行运营管理部负责人杨辰斌,被隔离的时间更久,从3月16号就开始驻守在单位了。

3月16日上海一些小区开始分区隔离,一些同事突然就不能来单位上班了,为了保障运营管理部工作的正常运行,他从那时候就开始住在公司。“开始以为就一个星期,我的牙膏带的都是旅行装,衣服也是一周的量。”

杨辰斌和同事们一开始在公司食堂吃饭,没多久食堂因故封闭。事发突然,加上物流紧张,所有人都有些措手不及,大家一起吃了两天的泡面。

后来,他们联系上了一家餐饮企业,一日三餐给他们送盒饭。物流恢复一些后,公司发的零食、水果、牛奶等也陆续到位,大家的生活压力才逐渐缓解。

金融民工返乡经历(特写隔离1个月)(4)

图片来源丨上海银行驻守员工拍摄

虽然面临着各种问题,杨辰斌依旧情绪平稳,作为整个部门的负责人,他鼓励大家把此次封控看作服务上海市民的机会,一起克服困难,保持乐观。

“在物资紧张的时候,有位同事家里物资匮乏,眼看就要断粮了,我们找了好多人帮他抢菜。”

苦中作乐,最近有趣的事也不少。杨辰斌说,最近大家一起研究出来了一个“提升免疫力的神妙方”,讲到这时他笑了起来,“秘诀就是:一要调节情绪,调整心态;二是在饮食上精心安排;三是要适当锻炼。大家平时业余时间打太极拳、练瑜伽、泡脚,各种养生的活动非常丰富。”

金融民工返乡经历(特写隔离1个月)(5)

图片来源丨上海银行驻守员工拍摄

不过,虽然生活物资已经充足,大家也习惯了苦中作乐,但是解封的不确定性,依然会给他们带来一些焦虑。

4月25日上海雷雨大作,王圣璇那晚情绪有些崩溃,“其实我每天做核酸都会出去,公司附近的植被覆盖率很高,郁郁葱葱,春天来了,很多花也开了,这么好看的风景,我只能远远的看一看。不知道什么时候可以解封,真的好想回家。”

工作量小幅增加

出于安全性考虑,一些工作只能由在办公室驻守的员工来操作完成,他们的工作量也相对之前增加了一些。

王圣璇之前的工作节凑是这样的:9点钟支行开门,8点半到岗,6点下班。现在9点开始上班,但是一直要工作到晚上八九点左右。“主要是一些工作只能使用办公室的电脑系统完成,居家隔离的同事想帮忙也帮不上。之前只要坐在自己的柜台工作就好,现在需要协调处理很多跨业务部门的事情。”不过,她认为,对新行员来说,这是一次非常好的学习机会。很多之前没有了解清楚的系统操作性问题,在此期间得到了公司其他前辈的细心指导。“他们几乎是随时待命,手把手地跟我讲该如何操作。并且因为有些业务部门没有人留在现场驻守,就由我们来帮他们完成,有很多练手的机会,其实在这个过程中了解到一些自己业务之外的工作内容,非常有成就感。”

倒逼业务流程加速线上化

在工作上,银行人正在借此机会,不断思考总结如何在保障系统、信息等领域的安全下,简化业务流程,并且将原来必须线下完成的工作转为线上,更好地服务客户。

浦银理财金融科技部临时负责人吴苗介绍,他们部门当前的工作主要有三部分:一是确保线上办公系统的正常运行,以及驻守在单位同事的系统顺利使用;二是现场机房、设备的值守;三是,按照规划上线一些新的系统。

“之前,银行在金融科技方面有很多供应商,对方会派员工来驻场办公,现在他们已经全部撤离。对金融机构来说,办公场地费等相关支出比较高。所以,我们也结合代码、数据安全性等问题,更多的考虑如何保证远程工作不降低产能,同时减少厂商现场管理的压力。” 吴苗说。

金融民工返乡经历(特写隔离1个月)(6)

图片丨张文桥和吴苗在工作中

对于投资部门来说,工作内容和往日差不多。在封闭期间,减去每天通勤和其他事务的时间,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去思考,业务流程的运作方式,以及对市场的看法,并判断市场走势。

在业务流程方面,张晨介绍,项目投资部创新性地采用了视频直播的方式来完成之前必须各方到场的数据确认、核验工作。

4月期间,浦银理财有两次大的存量资产转移工作,就是将原来浦发银行的理财产品转移到浦银理财。“清明节前后,我们进行了第一次迁移,一共有100多亿,对风险防范还是有一些压力的。”

吴苗介绍:“存量业务的迁入迁出是个非常谨慎的操作过程,也很复杂,之前需要总行和理财子公司的相关业务人员一起在现场敲定每个步骤,相互核验数据的准确性。隔离期间,由于大部分同事在家办公,一些合作的厂商也无法来到现场,只能通过直播的方式,大家一起盯着屏幕,确认好每个数字,确定每个流程的准确执行。”

中国银行中银大厦支行最近也有一些业务受到影响,因此加快了线上化的进程。之前开留学或者办签证需要的存款证明都是纸质版的,且需要本人线下来办理。最近中国银行开始试点,改为线上办理电子版证明。

王圣璇说:“这个需求是我们在这里隔离一周后提出的,今天我在帮客户办理的时候,突然发现系统已经上线了电子版的栏目,还是挺快的。”

上海银行在此期间“云网点”的业务量暴增。杨辰斌介绍,客户可以通过手机银行远程与柜员联系,提供线上基础金融服务。

疫情之后,最想和亲友团聚

金融民工返乡经历(特写隔离1个月)(7)

图片丨上海银行驻守员工将解封愿望写在了口罩上

杨青家里有两个宝宝,一个6岁,一个2岁,正是活泼好动的年纪。

“之前我们家周末经常全家老小一起去郊游,搭起帐篷,铺上毯子,吃着零食水果,看着两个小朋友在附近奔跑玩闹。我最近经常会想象到这样的场景”。最近家里的老二在跟妈妈生气,视频的时候不想理人,因为她过了这么久还没回家。“疫情结束后,一定要带他们出去玩一玩。”

王圣璇目前一个人住,说起疫情结束后最想做的事,她脱口而出,“当然是和朋友一起约饭!”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