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复习题?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复习题(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期中试题)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复习题

2019-2020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初二年级语文科试题

本卷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温馨提示: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一、基础知识与运用(15分

1.请将下面的词语工整的抄写在米字格中。(2分)

博学笃志 切问近思

2.阅读下面语段,按要求答题。(6分)

美丽的万泉河像一条闪光的玉带从五指山麓蜿蜓飘荡,千转百绕。沿河两岸神秘莫测的热带雨林景观和巧夺天工的地貌,彰显生态之美,令人①(A.叹为观止B.望洋兴叹)。上游河段,奇峰竞秀,椰姿帆影,旖旎的波光水影使人②(A.望而却步B.流连忘返);中下游河段,埠头密布,舟楫穿梭,充满田园牧歌式的风光,令人爱恋迷痴。从涓涓之源头到滔滔入海口,百里河畔旅游区次第崛起,旅游项目精彩纷 chéng,吸引了成千上万的中外游客。特别是万泉河入海口的风光,更是向游人展现出世界上最美妙的画卷。美丽的自然风光和丰厚的人文景观使琼海的旅游资源mèi力四射,锦上添花。

(1)给语段中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

①蜿( )蜓 ②崛( )起

③精彩纷 chéng ( ) ④mèi ( )力四射

(2)结合语境选择合适的成语,将字母序号填写在横线上。(2分)

① ②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本着“服务G20,奉献G20”作为目的,杭州市政府发出志愿者征集令,希望广大市民以主人翁姿态踊跃报名。

B.执法人员近日加大了对上市蔬菜抽样检测,以防止不合格农产品出现在百姓的餐桌上,确保舌尖上的安全。

C.史铁生以亲身经历为基础,描写了他多年来在地坛公园观察到的风景、世态以及对人生独特而深刻的感悟。

D.一篇有关中国人在5000年前就酿制啤酒的论文在《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发表,第一作者是位90后的杭州姑娘。

4.班级拟开展 “青春畅想”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与下列活动。(5分)

(1)“青春的睿智”。正值青春的我们,思维活跃,善于探索,日渐睿智。请阅读下面的材料,把握文意,找出共同点,写出结论性的话。(2分)

材料一:《晋书》有言:“人有不及,可以情恕。”

材料二: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林则徐)

材料三:天空容留每一片云彩,不论其美丑,故天空广阔无比;高山容留每一块岩石,不论其大小,故高山雄伟壮观。(佚名)

材料四:有人批评林肯总统:“你为什么让政敌变成朋友?你应该消灭他们。” “当我们与政敌成为朋友时,政敌就不存在了。” 林肯温和地说。后来,林肯再度当选美国总统。

这些材料都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2 分)

(2)“青春的赞语”。青春充满活力,青春充满希望。面对美好的青春,请你写几句话予以赞美。(至少用上两种修辞手法)(3 分)(不超过40个字)

二、名著阅读(5分)

5.阅读下面的名著选段,按要求答题。(5分)

“以演奏而论,我觉得大体很好,一气呵成,精神饱满,细腻的地方非常细腻,tone colour[音色]变化的确很多。我们听了都很高兴,很感动。好孩子,我真该夸奖你几句才好。回想一九五一年四月刚从昆明回沪的时期,你真是从低洼中到半山腰了。希望你从此注意整个的修养,将来一定能攀登峰顶。”

(1)选文出自名著《_______________》 (1分)

(2)这本书被称为“_____________ ”。 (1分)

(3)选文中的“你”是指_____________ (1分)

(4)这本名著主要讲的是( )(2分)

A.对妻子的挚爱 B.对孩子的教育

C.对朋友的怀念 D.对学生的教导

三、古诗文积累与阅读(25分)

(一)古诗文默写(8分)

6.(1)八月湖水平,_____________ ____。(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2)关关雎鸠,在河之洲。___ _________,君子好逑。(《关雎》)

(3)《小石潭记》中不仅高度概括了潭中环境清幽的特点,也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忧伤、悲凉的心境的句子是_____ ______,____ ______。

(4)《子衿》中表达了抒情主人公痴迷地思念心中的恋人,沉醉于恋人青绿的衣襟的诗句是 , 。

(5)《蒹葭》一诗,通过“___ ___,_ _____。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的重唱复沓,描写了恋人间追求爱情的艰辛与漫长。

(二)古诗词阅读(5分)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唐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7、对《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这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城阙”这里指京城,当时的京城是长安。

B.“君”在诗中指杜少府;“离别意”,离别的情意;“宦游”指离开家乡出外做官。

C.“天涯”指很远的地方;“若”和“比”都是“如同”、“好像”的意思。

D. “岐”同“歧”,“歧路”即“岔路”,指分手的路口。

8、自古别离多伤感,这首送别诗却唱出了一曲高亢嘹亮的别离之歌,请你结合具体诗句谈一谈。(3分)

(三)文言文阅读(12分)

阅读下面《桃花源记》选段,按要求答题。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9. 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子中的意思。(4分)

(1)屋舍俨然 ( ) (2)咸来问讯( )

(3)仿佛若有光( ) (4)寻向所志( )

10. 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2)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11. 下面对选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选文通过环境描写,为读者展现了桃花源美丽、和平、安宁的景象。

B. 作者描写桃花源人接待渔人的一些细节,表现了他们的纯朴、热情。

C. “不足为外人道也”反映了桃花源人非常谦虚,不希望渔人再来打扰的心理。

D. “桃花源”是作者心目中的理想社会,但在当时的条件下不可能成为现实。

12. 作者虚构的世外桃源,千百年来让无数人心驰神往,为什么它具有这样永恒的魅力?(2分)

四、现代文阅读(25分)

(一)阅读下面文章,完成第13~16题。(11分)

春花依然盛开

迟子建

①在我的故乡大兴安岭,庚子年的春节与以往的春节似乎没什么不同。含有福禄寿喜字样的春联,依然在门楣左右对称地做着千家万户的守护神;高悬的红灯笼仿佛是赴了多家酒宴,也依然在小城的半空,呈现着一张张红彤彤的醉脸;噼啪燃响的爆竹也依然给洁白的雪地撒上一层猩红的碎屑,仿佛岁月的梅花早早绽放了。但今年的春节又与以往有所不同,拜年串亲戚的少了,聚餐聚会的少了,外出佩戴口罩的人多了,围聚在电视机前关注疫情动态的人多了。

②是的,去年底爆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像一条不断拉伸的毒蛇,已蔓延至全国。当太阳在蒙着霜雪的玻璃窗后冉冉升起时,我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上网查看疫情动态,看到雄鸡版图的深红颜色范围逐日扩大,警报一声比一声急,我的心阵阵作痛。这期间一些读者和友人给我留言,说在重读我十年前出版的长篇小说《白雪乌鸦》,我写的是一百多年前由俄国西伯利亚传入哈尔滨的大鼠疫,清政府任命剑桥大学毕业的医学博士伍连德,为东三省防鼠疫总医官。伍连德亲临哈尔滨指导防疫,他在一个简陋的平房,做了中国医学史上首例尸体解剖,发现这是一种可以通过飞沫传染的新型肺鼠疫,在感染人数和死亡数字节节攀升的情况下,他果断上奏朝廷,要求控制铁路和公路交通,调动陆军封城,在哈尔滨傅家店设立隔离区,家家户户消毒,号召疫区人们佩戴口罩,而这种号称“伍氏罩”的口罩,也是伍连德发明的,它是用双层纱布,中间夹杂一层棉花做成的能遮住人半张脸的口罩,能有效抵御飞沫感染。现在口罩奇缺,不知“伍氏罩”是否依然适用?如果可行,纱布和棉花易得,相关企业可以加班加点做口罩。我当年在省图书馆查阅鼠疫期间出刊的哈尔滨报纸时,看到了形形色色的趣闻和广告,有哄抬物价的不良商家,更有慷慨捐助防疫的有情有义的商人。有被鼠疫吓得精神失常的懦弱者,也有不惧感染给患者送饭的有担当的百姓。那时人们迷信生锈的钉子煮水喝,可以防治鼠疫,所以锈钉子成了金子。但最终战胜鼠疫的,还是科学。我《白雪乌鸦》有两章的小标题,就是《封城》和《口罩》。

③初六我从故乡小城返回哈尔滨时,火车站是层层设防的检疫人员,由于我捂得太严实,体温检测在临界值,医务人员让我暂留,摘掉棉帽和围脖再测,结果显示正常,他们的敬业精神令我感动。而体温异常者均被安置到隔离区。登上列车,见所有的乘客都佩戴口罩,列车弥漫着消毒水的气味,可以说从中央到省委省政府再到地方,这次的疫情防控决策是科学,积极到位的。医疗战线的人员在一线救死扶伤,作家们此刻能做什么?黑龙江省作协发出了对全省广大作家和文学工作者的倡议书,号召作家在积极配合防疫的同时,用我们手中的笔,书写和记录这个时期的感人时刻,动人瞬间。我们的倡议书发出仅仅几个小时,专有邮箱就收到了几十件原创投稿,他们中有九十二岁高龄的老诗人,也有在校的大学生。他们以不同的艺术形式,传递给我们战胜疫情的信心和力量。

④在这个特殊的时期,您外出佩戴口罩,就是对他人和自己最大的关爱,您不参加任何形式的聚会,就是为社会做贡献。我们向疫区武汉的每一个居家留守者致敬,同时也友善对待在外省的武汉人,当然每一个在疫情高发期出来的武汉人,因为病毒存在潜伏期,即便您没有症状,也要先期做好个人防护,防患于未然。前年两会白岩松做了一个提案,大意是说如果放纵地域歧视,容易造成一个民族的撕裂。我在人民大会堂开会时碰见他,说我要给你的提案点个赞。此时万众一心地科学防疫,所有的人都是手足兄弟。

⑤我相信病毒这条毒蛇,终究会在不久的将来被消灭,春花依然会迎风盛开。但我们未来需要反思的东西太多太多……

13.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第①段中连用三个“依然”,意在强调庚子年的春节与以往的春节好像没什么不同。

B. 文章用插叙概述《白雪乌鸦》的内容,反映了作者对加强当前防疫措施的思考。

C. “我”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上网查看疫情动态,表现“我”极度的害怕、恐慌。

D. 第②段划线句运用对比,歌颂了在疫情肆虐下挺身而出勇于担当者的高尚品质。

14. 结合语境,品析词句。(3分)

像一条不断拉伸的毒蛇,已蔓延至全国(从修辞角度品析)。

15. “如果放纵地域歧视,容易造成一个民族的撕裂。”结合当前疫情防控工作实际,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3分)

16. 文末说“未来需要反思

东西太多太多”。请结合实际,谈谈我们要反思什么?(3分)

(二)阅读《大自然的语言》选段,完成第17~21题。(14分)

大自然的语言

竺可桢

①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哪些因素呢?

②首先是纬度。越往北桃花开得越迟,候鸟也来得越晚。值得指出的是物候现象南北差异的日数因季节的差别而不同。我国大陆性气候显著,冬冷夏热。冬季南北温度悬殊,夏季却相差不大。在春天,早春跟晚春也不相同。如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20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10天。所以在华北常感觉到春季短促,冬天结束,夏天就到了。

③经度的差异是影响物候的第二个因素。凡是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反而寒冷。所以沿海地区的春天的来临比内陆要迟若干天。如大连纬度在北京以南约1°,但是在大连,连翘和榆叶梅的盛开都比北京要迟一个星期。又如济南苹果开花在四月中或谷雨节,烟台要到立夏。两地纬度相差无几,因为烟台靠海,春天便来得迟了。

④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因素是高下的差异。植物的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越迟,而到秋天乔木的落叶则越往高处越早。不过研究这个因素要考虑到特殊的情况。例如秋冬之交,天气晴朗的空中,在一定高度上气温反比低处高。这叫逆温层。由于冷空气比较重,在无风的夜晚,冷空气便向低处流。这种现象在山地秋冬两季,特别是这两季的早晨,极为显著,常会发现山脚有霜而山腰反无霜。在华南丘陵区把热带作物引种在山腰很成功,在山脚反不适宜,就是这个道理。

⑤此外,物候现象来临的迟早还有古今的差异。根据英国南部物候的一种长期记录,拿1741到1750年十年平均的春初七种乔木抽青和开花日期同1921到1930年十年的平均值相比较,可以看出后者比前者早九天。就是说,春天提前九天。

17.选文是按照怎样的说明顺序说明的 ?(2分)

18.本文以“大自然的语言”为标题,有什么好处?(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

19. 请你结合上下文,简要分析第④段中的加点词“一定”的表达作用。(3分)

20. 选文最后一段主要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何作用?(3分)

21.3月26日是兰兰的生日,远在大连和北京的两个姐姐都在微信上发来电子货卡表示祝 贺,令兰兰惊讶的是照片上北京的连翘和榆叶梅开得正盛,可是在气候宜人的大连这两种花却未开放,你能结合选文内容解答兰兰的疑惑吗?(3分)

五、写作与表达(50分)

22.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首,写一篇作文。

(1)成长是奇妙的旅程。软弱的可以变得坚强,自大的能够学会谦虚,自私的也会懂得感恩.... ..这样,一切都在不经意间发生着变化。在你成长的过程中,应该也发生过一些事情,让你认识到另一面的自已吧。

请以”原来,我也很 ”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作文。

要求:①把题目补充完整。 ②字迹工整,书写规范,不少于500字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2)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

初一男孩儿李仁志在《少年说》节目上,有关妈妈的告白引发观众的“集体泪崩”。

“我的妈妈每天地城市的大街小巷里穿梭,她就是一名配送员……”这个13岁的孩子,没有躲闪,没有犹豫,大方自豪地向大家介绍妈妈的职业。

“妈妈的工作十分辛苦,无论是风吹雨打都要按点派送。但有时还会遭到客人无理取闹,甚至面临恶意差评,尽管如此,妈妈对我说:‘无理取闹的人只是少数,生活里还是有很多善良的人。’”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定主题;②自拟题目,自定文体(诗歌除外);③字迹工整,书写规范,不少于5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初二语文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一、基础知识与运用(15分)

1.(2 分)【评分标准:字体书写正确、规范给 2 分;字迹清晰,但不够规范给 1 分;书写潦草、 字迹模糊、写错字不给分】

2.(6分)(1)① wān ② jué ③呈 ④魅 (2) ①A ②B

【解析】叹为观止:形容所见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望洋兴叹:比喻做事力量不够或没有条件,而感到无能为力。望洋:仰望的样子。望而却步:指远远望见了就吓得直后退,不敢前行。流连忘返:常形容对美好景致或事物的留恋。

3. D (2分)【解析】A.“本着……”“……作为”句式杂乱;B.“加大”后句中缺少宾语“力度”;C.“描写……感悟”动宾搭配不当;故选D。

4.(5分)(1)胸怀博大者,方能目光高远;宽容他人者,更能成就大业。(紧扣“胸怀博大…‘宽容”,大意相同即可)(2分)

(2)示例:青春是一座金字塔,是进取;青春是一把竖琴,是快乐;青春是一个书架,是智慧。(3分)

二、名著阅读(5分)

5.(5分) (1). 傅雷家书 (2).苦心造诣的教子篇 (3).傅聪 (4). B

三、古诗文积累与阅读(25分)

(一)古诗文默写(8分)

6.(8分)(1)涵虚混太清 (2)窈窕淑女 (3)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4)青青子衿 悠悠我心(5)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评分标准:每空1分。错字、漏字、别字、添字、字序颠倒均不给分】

(二)古诗词阅读(5分)

7. (2分) C “比”指紧靠、挨着

8. (3分)例如“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写出了真挚的友情可以克服空间的阻隔,消除孤独的苦闷。“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青春年少,当奋发有为,怎么会面临“歧路”而流泪呢?一扫离别的千古愁云,给人以积极向上的力量。

(三)文言文阅读(12分)

9 . (4分)①整齐的样子 ②都 ③ 隐隐约约,形容看不真切 ④做标记

10. (4分)①田间小路交错相通,鸡鸣狗叫之声可以互相听见。②渔人一件件为他们详细说出自己知道的情况,那些人听罢都感叹惋惜(4分)

11.(2分)C.错在“反映了桃花源人非常谦虚”。应该是桃花源人不希望世外之人来打扰他们宁静的生活,为下文渔人再寻桃花源而不复得路埋下伏笔。故选C。

12. (2分)围绕“没有剥削、没有压迫、安定和平的社会环境;优美富饶的自然环境;幸福快乐的人民生活;淳朴的社会风尚;反映了广大人民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和追求”等,回答出两点即可。

【解析】这道题考查对文章主题的理解。从“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可以看出桃花源没有剥削、没有压迫、安定和平的社会环境;从“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可以看出桃花源优美富饶的自然环境;从“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可以看出桃花源人幸福快乐的生活;从“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可以看出桃花源淳朴的社会风尚。由此可以看出,《桃花源记》一文反映了广大人民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和追求,因此千百年来让无数人心驰神往

四、现代文阅读(25分)

(一)(11分)

13.(2分) C 【解析】“表现‘我’极度的害怕、恐慌”错误,“我”上网查看疫情动态,一是了解疫情发展情况,二是看到雄鸡版图的深红颜色范围逐日扩大,警报一声比一声急,表现“我”对疫情的关注与揪心。故选C。

14. (3分) 比喻手法。把“疫情”比成“毒蛇”,形象地写出了新型肺炎疫情扩展之快,危害之大,让人恐惧。

【解析】考查从修辞角度品析句子。“像一条不断拉伸的毒蛇,已蔓延至全国。”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新冠肺炎疫情比作毒蛇,生动形象地写出新冠肺炎疫情的危害程度之深,写出此次疫情传播之快、传播范围之广。

15. (3分) 当前疫情防控形势还很严峻,在外省的武汉人,特别是在疫情高发期出来的武汉人,如果受到不公正的待遇,甚至遭受人身攻击,容易造成情绪失控,或对别人充满敌意,甚至报复社会。这样会削弱民族凝聚力,打击抗击疫情的信心,只有大家万众一心,科学防疫,才能打好防疫攻坚战。(意对即可)(能从“放纵”与“撕裂”的关系上去作答,也可以。)

【解析】考查对文中重要句子含义的理解。句子深层含义的把握,应从探究作者的写作目的,结合中心思想要分析。地域歧视就是基于地域差异而形成的一种“区别对待”。在这次没有硝烟的战役中,有很多身处武汉等地的普通民众,不惧疫情蔓延,主动投入到防疫一线做志愿者;有的武汉人暂时没发现身体异常,也坚定地选择留在武汉,避免出去后,万一感染到其他人员。然而,一些地方却出现仇视湖北人、武汉人等现象。在网络上,甚至有一些人对武汉人贴标签、冷嘲热讽、恶语相向。甚至演化为对武汉人正当权利的攻击和侵犯,势必会给武汉人的心理造成极大的伤害,而导致他们极端行为的发生。在举国上下众志成城、共同抗击肺炎疫情的背景下,在肆虐的疫情面前,我们每个人都是受害者,同时也是一个战壕中的战友,唯有互相理解、互相尊重、互相扶持,才能打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阻击战、歼灭

16.(3分) 示例:我们是否把野生动物看作人类最亲密无间的朋友,严禁捕猎、买卖和食用野生动物;我们的社会公德心该如何加强;我们对公共卫生的投入是否有待加大;如何更好防控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

【解析】开放性试题,答案不唯一,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表述即可。如,人与动物如何和谐共生;应急体系亟待健全;是否加大公共卫生投入比例,来保健促进健康、预防疾病;我们的社会公德心怎样来加强;等等。

(二)(14分)

17. (2分) 逻辑顺序

18.(3分)大自然的语言”是物候现象形象化的说法,以此为题,显得新颖别致,引人入胜,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或答:采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物候现象比喻为“大自然的语言”,显得新颖别致,引人入胜,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19.(3分) “—定”在这里是“特定”的意思,起限制性作用,说明秋冬之交,天气晴朗的空中,只有在特定的高度上气温才比低处高,并不是所有高度都如此,它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

20.(3分)作比较。这段文字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将1741到1750年十年平均的春初七种乔木抽青和开花曰期与1921到1930年十年的平均值作对比,突出强调地说明了物候现象来临的迟早还有古今差异这个因素。(意思对即可)

21.(3分)因为凡是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暖和,春天反而寒冷;大连属于沿海地区,它的春天来临要比内陆迟若干天,所以北京的连翅和榆叶梅要比大连开放的早。

五、写作与表达(50分)

22.(2)写作提示:第二段材料,这段材料讲的是一位13岁的孩子在电视节目上勇敢地道出拥有微渺而辛苦职业的妈妈,引发“集体泪崩”,这里我们可以发现最后一句很重要,即妈妈的话语:“无理取闹的人只是少数,生活里还是有很多善良的人”。结合材料,我们可以从“卑微的职业” “伟大的妈妈” “哲理的话语”方面来立意作文的选取角度、立意、选材等便迎刃而解,我们可以从“平凡的人物不平凡的事业”的角度写作,也可以从“生活中善良的人总会占多数”、“母亲(亲人)对我(孩子)的影响”等方面写作。而这些方面的素材,在平时是非常多的,每个考生都可以选取非常精到的生活细节来进行娓娓描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