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汉文化里有很多成语俗语,它们最先都是源于诗词当中。但很多脍炙人口的成语俗语,我们却不知道它是来自于哪一首诗,写下它的作者又是谁。譬如这一句“为他人作嫁衣裳”,可以说是无人不知,而它的作者,唐代诗人秦韬玉,又有几人知道他的名字呢?这位诗人是陕西人,出生于武将世家,官至工部侍郎,这红了千年的名句,就是出自他的代表作《贫女》。

唐朝最有深度的诗句(唐朝不知名诗人一首诗)(1)

贫女

唐代:秦韬玉

蓬门未识绮罗香,拟托良媒益自伤。

谁爱风流高格调,共怜时世俭梳妆。

敢将十指夸针巧,不把双眉斗画长。

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

这首诗歌很特别,在古代的描绘仕女的诗歌作品里,我们常见的都是豪门贵妇、宫廷嫔妃或是小家碧玉,写的也都是她们的闺怨怀春或豪门情事。而这一首诗却描绘了一个寒门之女,无财无色,只有巧手和勤俭之德,待嫁的年纪无人问津,只能一年又一年,用一双巧手为其他的女子缝制嫁衣。诗歌虽写的只是一个贫家女子,涵义却是深广的,直到今天仍然具有现实意义。而诗歌末尾一句“为他人作嫁衣裳”更是传咏千载,成为家喻户晓的哲理名句。

唐朝最有深度的诗句(唐朝不知名诗人一首诗)(2)

诗歌以贫家女主人公在待嫁之年却无人问津开篇,这位女子出生在一个贫寒人家,在其他女子正是爱美的年纪,拥有美丽的绮罗衣裳来装扮自己的时候,她却直至待嫁之时,从未见过绮罗衣衫,可见其家庭是最底层贫民人家了。青春正好的姑娘,却不能将自己打扮得花枝招展,只能身着简陋的衣裳,让人连正眼都不愿瞧。姑娘到了待嫁之时,想托付一个好的媒人为自己说一门好亲事,可知道自己一无好的家庭背景,二无光彩照人的外表,她心里是极其自卑的。该嫁之时却无良媒,对于未来,她一片茫然,心底悲伤。

唐朝最有深度的诗句(唐朝不知名诗人一首诗)(3)

这位姑娘无财无色却有高尚的品行,但品行这个东西,可能真的没有花枝招展的外表那样让人心动吧。姑娘只感到难过又不甘,她想世人为什么只爱那风流夺目的装扮,却没有一个人注重一个女子内在的品行呢?这不仅是千年之前一位贫女的愤慨吧,换作今天,以貌取人、以财取人也仍旧是社会的一种普遍价值观。千年过后,我们社会的科技水平、物质水平都已比唐朝时候高出了无数倍了,唯有思想观念、精神追求却是依然延续着祖辈的传统,不能不让人感叹了。

唐朝最有深度的诗句(唐朝不知名诗人一首诗)(4)

这位贫民姑娘,她敢说自己的双手十指比织女还巧,做出的针线活精巧无匹,但她没有办法去与那些贵族女孩比拼画眉的美丽。她没有鲜艳的绮罗,没有胭脂眉黛,而良媒看中的,正是她没有的这些东西。她的巧手、她的勤劳、她的简朴都是没有价值的,她只是一个贫民之女,怎能去指望有良媒发现她的好?没有光鲜外表的衬托,那些美好的品行,大概都是灰扑扑叫人毫无兴趣的了。

唐朝最有深度的诗句(唐朝不知名诗人一首诗)(5)

这位姑娘于是只好一年又一年拿着金钱,用自己最灵巧的手,去给那些富家姑娘们缝制嫁衣,这一结尾可以说是无限悲凉。整首诗可以看作是这位贫家姑娘的内心独白,诗歌没有正面描绘女子的外貌与所处环境,而这位女主人公的形象却生动而鲜活。这种写作手法充满了强烈的情绪渲染力,使得姑娘的不幸遭遇深刻地震动了观者,由此引发出观者严肃的思考,可以说此诗在这一点上具备了极其深刻的社会意义。此诗可看作是一首哲理诗,而不仅仅是一首贫女伤自身际遇之作。想来作者在作此诗之时,心底泛起的亦是对于自己怀才不遇的悲叹。一首好诗,不论它写的是什么,它总能以最深刻多面的内涵,最大程度地引发各种观者的共鸣,就这一点而言,这首《贫女》无疑是相当成功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