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太空精灵儿

说说这次旅行

我有许多年没有再进北京故宫了,想想那朱墙黄瓦之间,挤满了各色小旗的旅行团,那大殿楼阁之中,各种吵杂声不绝与耳……唉,真是让人头大呀!本应该是个细细品味的地方,却只能在人群中走马观花,全无收获而言,如此故宫不游也罢。

疫情袭来之后,故宫经常控制人数,成全了我细游故宫的计划。两年时间里我分三次将故宫较为详细地游览了一遍,按习惯今天将自已的足迹和心得记录下来,作为财富留待以后回忆查阅。

三次分别游览的内容:

1、(2020.5.12):午门-太和门-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慈宁宫花园-慈宁宫-寿康宫-西六宫-东六宫-御花园-神武门。

2、 (2020.10.13):午门展览-文华殿展览-九龙壁-珍宝馆-钟表馆-东华门

3、(2021.11.16):午门-武英殿展览-慈宁宫展览-寿康宫展览-珍宝馆-永和宫-景仁宫-延禧宫展览-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神武门

紫禁城内的建筑分为外朝和内庭两部分。外朝为三大殿,即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是举行国家大典的地方。内廷为后三宫,即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是皇帝和皇后居住的正宫。再向后就是御花园和神武门。后三宫两边并列着的东六宫和西六宫是后妃们的居所。东六宫东侧是天穹宝殿等佛堂,西六宫西侧是中正殿等佛堂。此外还有外东路和外西路两部分建筑。

以上这些建筑之中有从来就没开放过的,而且每次进入时,开放和关闭的内容也不尽相同。

第1次,未睹皇居壮,安知天子尊

午门

注:

◆ 文字下面是对应的片片

◆ 由于本人出游很少拍摄人像,故文中所需游览时间均为不拍人像时间,供同样不爱拍人像的旅行达人参考。

第一次,2020年初出现疫情后,故宫一直闭馆,直到将近“五一”,才在控制人数的前提下开放,我于5月12日前往,按照自已的计划游览。这时候的故宫无任何展览,所有大殿宫阁均不能进入。

8:00多我便沿东筒子河走向午门广场,准备一开门就进入参观,先排队验身份证和北京健康码,然后才能进入。

故宫旅行攻略图文介绍(三游故宫看六百年风雨)(1)

东筒子河

故宫旅行攻略图文介绍(三游故宫看六百年风雨)(2)

午门

故宫旅行攻略图文介绍(三游故宫看六百年风雨)(3)

故宫旅行攻略图文介绍(三游故宫看六百年风雨)(4)

故宫旅行攻略图文介绍(三游故宫看六百年风雨)(5)

天气晴好,温度适宜,非常舒服。瞧,太和门和太和殿前广场的游人,这么少,是不是好爽呀!进入太和门,我站在门前久久望向太和殿,明清现代皇宫,六百年风风雨雨,国家的动荡,建筑的损毁 ,而今天她风采依旧,这是祖国文化与历史的永恒。

故宫旅行攻略图文介绍(三游故宫看六百年风雨)(6)

太和殿

太和殿是紫禁城内体量最大、等级最高的建筑物,建筑规制之高,装饰手法之精,堪列中国古代建筑之首。耸立在眼前的这座金碧辉煌的宫殿,蓝天下黄色的琉璃瓦闪闪发光。层层叠叠的汉白玉石栏杆,烘托起这座流光溢彩的宝殿,真是宏伟壮观美不胜收。屋檐上有10个脊兽,依次为:龙、凤、狮子、海马、天马、押鱼、獬豸、狻猊、斗牛和行什。一般来说,古代屋顶上脊兽最高品阶为9只,而太和殿的屋顶则多加了一只行什,共10只,成为整个中国古代建筑中唯一的大殿,可见她的高贵。

但如今能认真欣赏的只有大殿外观,远远就拦着不能靠近,殿内的装饰、藻井、摆设等都距离太远,基本欣赏不到呀。只能在故宫网站上弥补。

故宫旅行攻略图文介绍(三游故宫看六百年风雨)(7)

故宫旅行攻略图文介绍(三游故宫看六百年风雨)(8)

故宫旅行攻略图文介绍(三游故宫看六百年风雨)(9)

故宫旅行攻略图文介绍(三游故宫看六百年风雨)(10)

中和殿

中和殿,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嘉靖时遭遇火灾并重修。单檐四角攒尖屋顶。明清两朝,太和殿举行各种大典前,皇帝先在中和殿小憩,算是休息室。 每年皇帝的祭农前,也要在中和殿做好准备。

故宫旅行攻略图文介绍(三游故宫看六百年风雨)(11)

故宫旅行攻略图文介绍(三游故宫看六百年风雨)(12)

保和殿

保和殿,明永乐十八年建成。清乾隆时重修。这里是国家的高级宴会厅。重要节日皇帝要这里宴请文武百官, 每年除夕,皇帝在此宴请少数民族王公大臣。自乾隆后期,这里便成为举行“殿试”的场所。

故宫旅行攻略图文介绍(三游故宫看六百年风雨)(13)

故宫旅行攻略图文介绍(三游故宫看六百年风雨)(14)

从保和殿望向侧面

故宫旅行攻略图文介绍(三游故宫看六百年风雨)(15)

故宫旅行攻略图文介绍(三游故宫看六百年风雨)(16)

乾清门

故宫旅行攻略图文介绍(三游故宫看六百年风雨)(17)

慈宁宫花园

以上三个主要大殿之间距离较近,普通相机不好找到合适角度拍摄。

慈宁宫花园位于内廷外西路慈宁宫西南,始建于明代,是明清太皇太后、皇太后及太妃嫔们游憩、礼佛之处。如今看看里面也是简单的很,只是有些绿植而已。想想当年那些困在深宫中的高贵人儿,也是可怜哟!

故宫旅行攻略图文介绍(三游故宫看六百年风雨)(18)

慈宁宫

慈宁宫始建于明嘉靖十五年,万历年间因灾重建。清沿明制,顺治十年(1653年)、康熙、乾隆年均加以修葺,将其作为皇太后居住的正宫。慈宁宫主要是为太后举行重大典礼的殿堂,凡遇皇太后圣寿节、上徽号、进册宝、公主下嫁,均在此处举行庆贺仪式。

慈宁宫西侧就是寿康宫, 清雍正十三年始建,至乾隆元年建成,嘉庆、光绪年间重修。寿康宫为清代太皇太后、皇太后居所,太妃、太嫔随居于此,皇帝每隔两三日即至此行问安礼。乾隆朝孝圣宪皇太后、嘉庆朝颖贵太妃、咸丰朝康慈皇太后都曾在此颐养天年。

故宫旅行攻略图文介绍(三游故宫看六百年风雨)(19)

故宫旅行攻略图文介绍(三游故宫看六百年风雨)(20)

太极殿

再向前就是西六宫了,是清代后宫妃嫔的住处,西六宫包括永寿宫、翊坤宫、储秀宫、咸福宫、长春宫和启祥宫(太极殿)。今天开放的有太极殿、储秀宫、永寿宫和翊坤宫。

太极殿,内廷西六宫之一,建于明永乐十八年,原名未央宫,因嘉靖皇帝的生父兴献王朱祐杬生于此,故于嘉靖十四年更名启祥宫,清代晚期改称太极殿。清代曾多次修葺。神宗朱翊钧曾暂居启祥宫。逊帝溥仪出宫前,同治帝瑜太妃曾居太极殿。

故宫旅行攻略图文介绍(三游故宫看六百年风雨)(21)

故宫旅行攻略图文介绍(三游故宫看六百年风雨)(22)

储秀宫

储秀宫 (注:就不介绍了,不知哪儿搞错了,网站总是说我的这段内容有违反规定的地方)

故宫旅行攻略图文介绍(三游故宫看六百年风雨)(23)

故宫旅行攻略图文介绍(三游故宫看六百年风雨)(24)

故宫旅行攻略图文介绍(三游故宫看六百年风雨)(25)

永寿宫

永寿宫建于明永乐十八年。清朝顺治、康熙、光绪年都曾重修或大修,但仍基本保持明初始建时的格局。清代顺治帝恪妃,嘉庆帝如妃曾在此居住。孝圣宪皇太后居永寿宫,乾隆皇帝居乾清宫南廊苫次,并诣永寿宫问安。乾隆皇帝最心爱和小女儿固伦公主下嫁和坤之子明就在这里举行的宴会。

故宫旅行攻略图文介绍(三游故宫看六百年风雨)(26)

翊坤宫

翊坤宫,建于明永乐十八年,清代曾多次修缮。这里共住过9位妃嫔。光绪十年慈禧五十寿辰时移居储秀宫,曾在此接受朝贺。光绪帝选妃也在此举行。最后一个住在这里的便是婉容。

故宫旅行攻略图文介绍(三游故宫看六百年风雨)(27)

故宫旅行攻略图文介绍(三游故宫看六百年风雨)(28)

故宫旅行攻略图文介绍(三游故宫看六百年风雨)(29)

故宫旅行攻略图文介绍(三游故宫看六百年风雨)(30)

延禧宫

几个宫均不开放,但可隔窗向内张望。这几个宫内情景在电视剧里面多次出现,但应该也不是完全一样了吧。感觉电视剧的装饰要复杂精美许多。

游览完以上这些已过中午,便在隆崇门内休息一会儿,找了半天扁额上的箭也是没看见呢?

故宫旅行攻略图文介绍(三游故宫看六百年风雨)(31)

看看时间还早,便穿过弘义门直接来到东六宫,今天开放的有延禧宫、承乾宫和钟粹宫,其它不开放。

东六宫是一组由六个相同形式的院落组成的建筑。六宫分别为:景仁宫、承乾宫、钟粹宫、景阳宫、永和宫、延禧宫。

延禧宫建于明永乐十八年,康熙二十五年重修。明清两朝均为妃嫔所居,清道光帝之恬嫔、成贵人曾在此居住。道光二十五年延禧宫起火烧毁。

在宣统元年端康太妃(光绪帝的瑾妃)主持在延禧宫原址兴工修建一座3层西洋式建筑--水殿。可惜,水殿还没有修筑好,清王朝就覆灭了,所以,就留下了这座皇宫中的西洋烂尾楼。我们后人也无法见到道光年起火之前的延禧宫了。

故宫旅行攻略图文介绍(三游故宫看六百年风雨)(32)

故宫旅行攻略图文介绍(三游故宫看六百年风雨)(33)

承乾宫

承乾宫,明永乐十八年 建成, 顺治十二年 重修,道光十二年 略有修葺。

此宫在明代为贵妃所居。清代为后妃所居。清顺治帝孝献皇后董鄂氏,道光帝孝全成皇后、琳贵妃、佳贵人,咸丰帝云嫔、婉贵人都曾在此居住。

故宫旅行攻略图文介绍(三游故宫看六百年风雨)(34)

故宫旅行攻略图文介绍(三游故宫看六百年风雨)(35)

故宫旅行攻略图文介绍(三游故宫看六百年风雨)(36)

故宫旅行攻略图文介绍(三游故宫看六百年风雨)(37)

钟粹宫

钟粹宫,明永乐十八年建成,清代沿用明朝旧称,于顺治十二年重修,后多次修葺。清晚期于宫门内添加垂花门、游廊等。

钟粹宫明代为妃嫔所居,曾一度为皇太子宫。清代为后妃居所。清咸丰皇帝奕詝幼年在此居住时,道光皇贵妃,即恭亲王奕訢之母亦居此宫,代为抚育奕詝。咸丰帝孝贞显皇后(即东太后慈安)自入宫即一直在钟粹宫居住。光绪大婚后,隆裕皇后也曾在此居住。末代皇帝溥仪入宫后也曾在此宫住过。

故宫旅行攻略图文介绍(三游故宫看六百年风雨)(38)

故宫旅行攻略图文介绍(三游故宫看六百年风雨)(39)

御花园

真的很累了,内廷的后三宫今天先不看了,直接游览御花园,欣赏了里面的几个亭子等建筑。

钦安殿,供奉玄武大帝的地方。

堆秀山,太湖石堆砌的,这些石头比整个故宫都古老,有近1000年历史了。

从神武门出来,结束了我的第一次故宫之行。由于没有能进去的殿堂,今天全部欣赏的是建筑外观。很累但收获满满,人少清静,心不噪不烦,欣赏得比较尽兴。

故宫旅行攻略图文介绍(三游故宫看六百年风雨)(40)

故宫旅行攻略图文介绍(三游故宫看六百年风雨)(41)

故宫旅行攻略图文介绍(三游故宫看六百年风雨)(42)

故宫旅行攻略图文介绍(三游故宫看六百年风雨)(43)

故宫旅行攻略图文介绍(三游故宫看六百年风雨)(44)

第2次,在故宫里寻找苏东坡

2020年9-10月,文华殿举办了“千古风流人物-故宫博物院藏苏轼主题书画特展”,借此机会于10月13日进行了 我的第二次故宫之行。

此次游览的内容和顺序为:午门(丹宸永固-紫禁城建成六百年展)-文华殿(苏轼主题书画特展)-九龙壁-珍宝馆-钟表馆-东华门。几乎全部在馆内欣赏展览和各种宝贝了。

进入午门,感觉游人远远多于5月份,先去参观“丹宸永固-紫禁城建成六百年展”,此展览是参观故宫的“序厅”,通过18个历史节点发生的重大事件,介绍了紫禁城规划、布局、建筑、宫廷生活,以及建筑营缮与保护的概况,让我们理解贯穿紫禁城“时”“空”的历史文化,感受宫殿建筑技术与艺术完美结合的最高境界,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

文华殿

文华殿的苏轼主题书画特展的人就更多了,身在文化之都,真是有许多便利来欣赏和体验到全国最顶级的文化盛宴呀,这是多少人渴望而不能实现的,以后愿自已这个幸运儿能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呀。

故宫博物院是中国大陆苏轼墨迹最为集中的收藏单位,同时还藏有部分重要的苏轼师友作品,以及大量受到苏轼影响和能够反映其艺术思想的相关艺术作品。藏品时代跨度从北宋至近现代,类别涵盖书画、碑帖、器物、古籍善本等,在藏品的整体数量和丰富性上具有一定优势。

本次展览从院藏文物中精选出61件套与苏轼相关的书、画、碑帖类文物作为展览主体。 展览共分为四个单元,分别从苏轼的交游与时代、苏轼的文学创作、苏轼的书法艺术及其影响、苏轼的生活情趣与人生态度等不同角度,以文物为载体,展现苏轼的艺术造诣和人格风范,及其对后世所产生的影响。为我们呈现一个生动而立体的苏轼形象,让我们更加走近这位“千古风流人物”。

苏东坡是我最敬佩的古代大文豪,有关他的小说、电视剧等文学作品都是我的最爱,当然也不能放过今天亲眼欣赏大师真迹的机会。

戴上N95口罩和眼镜,挤进人群近距离欣赏大师们的作品,真是让人如痴如醉呀!

故宫旅行攻略图文介绍(三游故宫看六百年风雨)(45)

故宫旅行攻略图文介绍(三游故宫看六百年风雨)(46)

故宫旅行攻略图文介绍(三游故宫看六百年风雨)(47)

故宫旅行攻略图文介绍(三游故宫看六百年风雨)(48)

故宫旅行攻略图文介绍(三游故宫看六百年风雨)(49)

故宫旅行攻略图文介绍(三游故宫看六百年风雨)(50)

九龙壁

一个多小时后出来,沿中庭外墙直接去九龙壁和珍宝馆。

九龙壁是乾隆三十七年改建宁寿宫时烧造。壁上部为黄琉璃瓦庑殿式顶,檐下为仿木结构的椽、檩、斗栱。壁面以云水为底纹,分饰蓝、绿两色,烘托出水天相连的磅礴气势。下部为汉白玉石须弥座,端庄凝重。壁上9龙以高浮雕手法制成。

阳数之中,九是极数,五则居中。“九五”之制为天子之尊的重要体现。整座影壁的设计,不仅将“九龙”分置于5个空间,壁顶正脊亦饰9龙,中央坐龙,两侧各4条行龙。两端戗脊异于其它庑殿顶,不饰走兽,以行龙直达檐角。檐下斗栱之间用九五45块龙纹垫栱板使整座建筑以不同方式蕴含多重九五之数。此外,九龙壁的壁面共用270个塑块,也是九五的倍数。为了不损坏龙的头面,分块极为讲究。只有悉心的设计,高超的技艺,才能达到如此精湛的效果。紫禁城内的九龙壁与我国山西大同九龙壁、北京北海公园九龙壁合称“中国三大九龙壁”。

上午逆光,拍摄效果不尽人意。

故宫珍宝馆

珍宝馆内的游人也不少,认真欣赏了两侧展室的宝贝,继续向北游览,没想到珍宝馆里面这么大,除一些展室还有皇极殿、宁寿宫、养牲殿、畅音阁、乐寿堂等,这些殿阁还有回廊相连,漏石相附,很是漂亮有趣味。

皇极殿

皇极殿为宁寿宫区的主体建筑,始建于清康熙二十八年,殿建于青白石须弥座上,前出月台。御路与甬道相接,直贯宁寿门,四周通饰汉白玉石栏板。皇极殿为仿乾清宫制度改造。嘉庆元年新正,传位授宝典后,太上皇乾隆帝于此举行“千叟宴”,宴请90岁以上老人。嘉庆七年、光绪十年先后修葺。光绪二十年在皇极殿行慈禧六十寿辰贺礼。光绪三十年西太后七十岁生日前后,在此分别接见奥、美等9国使臣。慈禧死后,曾在此停灵、治丧。

宁寿宫

皇极殿后面是宁寿宫,建于清康熙二十八年,建于单层石台基之上,台与皇极殿相接,四周以黄绿琉璃砖围砌透风灯笼矮墙。

殿后左右各有一座砖砌的方形烟囱,上安铜顶,为宁寿宫灶房及室内烟道所用。改建后的宁寿宫成为紫禁城内除坤宁宫以外的另一处体现满族风俗的重要建筑。

畅音阁

畅音阁为清宫内廷演戏楼。建于乾隆三十七年,嘉庆七年 曾维修,二十二年于阁后(南)接盖卷棚顶扮戏楼。光绪十七年 维修。现存建筑为嘉庆年间改建后的规制。

畅音阁三重檐,通高20.71m,卷棚歇山式顶,覆绿琉璃瓦黄琉璃瓦剪边,一、二层檐覆黄琉璃瓦。阁面阔3间,进深3间,与南边5开间扮戏楼相接,平面呈凸字形。内有上中下三层戏台, 根据剧情需要,天井、地井可升降演员、道具等。使用三层台的剧目不多,绝大多数只在寿台上表演。

畅音阁建筑宏丽,颐和园内的德和园大戏楼就是仿畅音阁规制建造的,外观上几乎两者一模一样。

乐寿堂

珍宝馆内最后一个重要的大殿是乐寿堂,清乾隆三十七年 建成,嘉庆七年 修葺,光绪十七年 重修。乐寿堂仿长春园淳化轩规制,其南北庭院东西廊壁嵌敬胜斋帖石刻。乾隆皇帝以此为退位后的寝宫,御题“座右图书娱画景”联句,故此堂亦称宁寿宫读书堂。光绪二十年 ,慈禧太后曾在此居住,以西暖阁为寝室。

乐寿堂面阔7间,进深3间,周围廊。

乐寿堂

乐寿堂明间前后檐为五抹步步锦槅扇4扇,余各间均为槛窗,槛窗分三层,下为玻璃窗,上二层步步锦支窗。室内明、次间以东西向阁道分隔成南北两厅。东西稍间南部和靠北墙通道为单层,余为两层。大厅仙楼和东西稍间南部、北廊以及夹层、阁道的装修式样风格统一,多用楠木包以紫檀、花梨等贵重木材,间饰玉石、珐琅等饰件。乐寿堂仙楼为乾隆时期建筑装修的代表作之一。天花为木雕,与整个室内装修相衬托,雍容华贵。乾隆五十二年,大禹治水图玉山琢成后,一直陈设在北部大厅,属于故宫国宝级文物。

噢,这个大殿是我最喜欢的,且可以入内认真欣赏,从色彩、工艺到用料的考究,全部令人咋舌,美仑美奂,无与伦比呀!

我在里面左顾右盼,目不暇接,流连了好久才出来,想着是北京的故宫以后还会再来,否则还会流连着不舍得出来呢。哈哈……

珍妃井

最后面有珍妃井

从珍宝馆出来就是神武门前的甬道了,真没想到这么大的院子,我买了钟表馆的门票还没去呢,没办法只好再返回去。记得刚才看完九龙壁一转头见到珍宝馆的大门就进来了,想着看完这个再去钟表馆,谁知一路看就到了神武门了。所以呀,要记住,买了两个馆门票的游客,一定要先进钟表馆,再进珍宝馆。

故宫钟表馆

钟表馆就是个展览馆了,只是欣赏中西式各种古典钟表,一个小时就够了。

出来了已是下午四点多了,快到了闭馆时间,太阳西斜,给广场大殿酒下一片昏黄之光,殿宇和金水河显得神秘而安详。

从东华门出口出来,结束了我的第二次故宫之行,又是累得够呛,但那些展览,特别是苏东坡的真迹和乐寿堂内的装饰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东华门

第3次,中华文明的营造之美

武英殿

第三次, 2021年10月中开始由于额济纳旗边境疫情,被赏秋旅行团带往全国许多省市,一下子疫情又严峻起来,北京和故宫的游人明显减少。我便于2021年11月16日第3次进入故宫,完成我全部细品故宫的计划。

此次游览的内容和顺序为:午门-武英殿(陶瓷展)-慈宁宫(雕塑展)-寿康宫-永和宫-延禧宫(国外记者故宫摄影展)-景仁宫 -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神武门

这次内容不多,但去年进入的一些宫殿展览都恢复了,陶瓷展、雕塑展、石鼓展等,一个个看下来又游览了6个小时,直到闭馆才出来。

首先来到武英殿内观赏陶瓷展,内容很多,各朝代各时期的各种瓷,许多种类我都是第一次知道,展品和说明对应着,让人一目了然,学到不少专业知识。旁边观看的人也有许多专业人士,在旁边不断议论,让我感觉这些故宫的展览真是最高档的艺术殿堂呀!不仅展品边观众都不同寻常呀。

在我这个门外汉的眼中,展品越接近清代最漂亮,最后在清代的展台前反复游览了两遍才离开。

断虹桥

出了武英殿走向慈宁宫,会路过故宫中最古老的一座元代石桥-断虹桥,栏杆上的石狮子和下面的石雕花纹很漂亮,但有大型木花盆阻挡, 不太方便欣赏。

这一溜的十八棵古槐树造型较美,衬着红墙黄瓦出片漂亮,这时大多树叶也落,古树造型可完全表现出来,点缀着稀稀落落的树叶,很美。这一片也有不少银杏树,11月初来此拍照应该不错。

慈宁宫的雕塑展

接着来到慈宁宫的雕塑展,正殿内都是精品,两侧殿内还有许多精美的佛像造像和砖雕等。

展品很多,用了一个多小时。

寿康宫

进入旁边的寿康宫,这里是清代太皇太后、皇太后的居所 。有“庆隆尊养-崇庆皇太后专题展”。崇庆皇太后钮钴禄氏是乾隆皇帝的生母,居住在乾隆皇帝为其特建的寿康宫内长达42年,拥有天下至尊的身份。展览从故宫博物院藏品中特别遴选出与崇庆皇太后相关的文物六十余件,分为“母仪天下”、“慈寿无疆”、“母子情牵”三个单元进行展示。

宁寿宫石鼓展览

由于上次对珍宝馆的那些院子及乐寿堂内的装饰太喜欢,今天还要进入欣赏一次。这次不看展品了,只是在大殿院子中慢慢走慢慢看,在乐寿堂内多流连欣赏。

其中的宁寿宫有石鼓展览,一个大石头馒头上刻着字,记录着一些内容,这个对我来说也是第一次见到,古代还曾经用这种方式记录着一些重要的事情呢。

乐寿堂

乐寿堂,清乾隆三十七年建成,乾隆皇帝将此作为退位后的寝宫,御题“座右图书娱画景”联句,故此堂亦称宁寿宫读书堂。 乐寿堂仿长春园淳化轩规制,其南北庭院东西廊壁嵌敬胜斋帖石刻。光绪二十年,慈禧太后曾在此居住,以西暖阁为寝室。

乐寿堂面阔7间,进深3间,周围廊。通面阔36.15m,单檐歇山顶,覆黄色琉璃瓦。

殿内装修式样风格统一,多用楠木包以紫檀、花梨等贵重木材,间饰玉石、珐琅等饰件。乐寿堂仙楼为乾隆时期建筑装修的代表作之一。天花为木雕,与整个室内装修相衬托,雍容华贵,真是精美异常,太吸引我的眼球了。

还有玉山大禹治水图 和雕云龙纹玉翁两件精美在大型石雕艺术品。啊,整个大殿、从装饰到摆设都是世界顶级珍宝呀!今天游人少,徘徊着舍不得出来呢。

永和宫

去年第一次游故宫,东、西六宫都已游览过了,但故宫经常更换开放和关闭的殿馆,对我来说,今天的西六宫开放的与上次相同,而东六宫有永和宫和景仁宫,是上次没开放的,而延禧宫内有一个国外记者故宫摄影展览,正好一并看看。

永和宫,明永乐十八年建成, 清沿明旧,于康熙二十五年、乾隆三十年、光绪十六年均有重修。明代为妃嫔所居,清代为后妃所居。清康熙帝孝恭仁皇后久居此宫。其后,又有道光帝静贵妃,咸丰帝丽贵人、斑贵人、鑫常在等先后在此居住。光绪大婚后为瑾妃居所。

景仁宫

景仁宫,内廷东六宫之一。明永乐十八年 建成, 景仁宫明代为嫔妃居所。清顺治十一年三月,康熙帝生于此宫。康熙四十二年 ,和硕裕亲王福全丧,康熙帝为悼念其兄,再次于此宫暂居。其后此宫一直作为后妃居所,乾隆帝生母孝圣宪皇后、咸丰帝婉贵妃、光绪帝珍妃均曾在此居住。

乾清宫

这一路展览看下来已是下午4:00了,还有半小时就关门了,便赶紧来到内廷后三宫,即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前,三个大殿也仅是欣赏下外观。

乾清宫,明永乐十八年建成,清嘉庆三年重建。

明代至清代康熙年间,是皇帝居住和处理政务的地方。明代的14位皇帝和代的顺治、康熙两位皇帝也是在这里居住和工作。

雍正皇帝即位后将寝宫移至养心殿,这里就成为举行内廷典礼活动和引见官员、接见外国使臣的场所。自雍正以后采取秘密建储的方式,即将选定的皇位继承人名封存在建储匣内,置于乾清宫“正大光明”匾的后面,待皇帝死后,取下匣子由秘密指定的皇子即位。

交泰殿

交泰殿,明永乐十八年建成,清嘉庆时重建。是皇后的正殿。交泰殿的彩画图案与其它殿有区别,此殿是飞翔的凤凰,而其它殿是游龙

凡遇元旦,千秋(皇后生日)等重大节日,皇后在这里接受朝贺。乾隆十三年,乾隆皇帝把象征皇权的二十五玺收存于此,遂为储印场所。现殿内宝座前两侧分别排列着用来储放皇帝宝玺的宝盝。宝座上方高悬康熙帝御笔“无为”匾,宝座后板屏上书乾隆帝御制《交泰殿铭》。殿内东次间设铜壶滴漏,乾隆年后不再使用。西次间设大自鸣钟,宫内时间以此为准。

坤宁宫

坤宁宫,明永乐十八年建成。明代属皇后的寝宫。由于雍正皇帝即位后将寝宫移至养心殿,皇后随之伴驾,坤宁宫的功能便发生了变化,清顺治十二年仿盛京清宁宫的式样重修。西端四间辟为萨满教祭神的场所,东端二间是皇帝大婚的洞房,年幼登极的康熙、同治、光绪三位皇帝均在此成婚。

今天阳光不明艳,已4:00多了,红红弱弱的光洒在三座大殿上,感觉同我的腿一样很无力,嘻嘻。

看完这些我实在累得走不动了,便坐在坤宁宫后面的长椅上休息,但已是4:15了,马上就要关宫门了,只坐了几分钟便又坚持走向御花园,基本没再看什么,服务员就一劲儿在催促游人出园了。

噢,又是6个小时,中间还没怎么多休息,这故宫真是太大了,可欣赏的东西太多了,本想着今天已是第3次进来了,安排的内容并不多,可今天的展览多,午门的敦煌特展没预约不能进入,否则,今天的内容还要完不成了。

边往出走边想着这些,心里已是满满的装不下了,回家要好好消化一下,哈哈,最好的消化方法就是写游记,边写边再次查阅相关资料,让自已得到最完美的吸收。之后再PS相片,看过欣赏过的东西便深刻在自已脑子里了。收藏和发表一篇完整的游记,是我对自已最负责任的交待。

总结

总结:

游览故宫一天时间肯定是远远不够的,当然,走马观花另当别论。就算是外地人,如果感觉自已一生中有多次来北京的机会,也应该将故宫分为几次游览才不负这座世界顶级博物院。

从精灵3次游览的心得来看,分3次已是最起码的需要了。除了欣赏宫殿建筑,还有许多精品展览,一路看下去,没觉得怎么样,大把的时间就消耗掉了。若是有机会还应该第4次第5次地来游览欣赏。

三次的内容可以按自已的方便来分配,这里要说的是入口就是午门,出口是神武门和东华门,再加上故宫网站的开放宫殿图,自已的计划就有数了。

感谢浏览

图文 太空精灵, 常驻北京

热爱旅行的处女座攻略控、古迹控,多平台旅游达人。

原创游记,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或用于商业用途,如需它用请私信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