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9月,利比里亚首都蒙罗维亚,烈日当空。郊区一所小医院的大门外,一具黑胖男人的尸体躺在一辆运尸用的手推车上,脸上和身上全是血污,耳朵、手指及其他的一些部位残缺不全。很多郊区的村民都来围观,载歌载舞,欢天喜地。

车上的死者就是利比里亚前领导人塞缪尔·卡尼翁·多伊(以下简称“多伊”)。

非洲残暴独裁者多伊(非洲残暴独裁者多伊)(1)

图1

一位国家领导人怎么会落到如此下场?人们又为何会这样欢欣鼓舞?这其中的原由恐怕要追溯到200多年前的美国。

美国的“野生儿子”

利比里亚位于非洲西部,西南濒临大西洋(靠海很关键)。

15世纪,热衷商业航海的葡萄牙人来了,开始倒卖当地的象牙和胡椒。

非洲残暴独裁者多伊(非洲残暴独裁者多伊)(2)

图2

16世纪,荷兰、英国、法国的商人也闻讯而来。

1776年,美国独立后,北方搞资本主义,南方搞奴隶制。但从建国开始,美国就一直有废奴运动,但是废奴主义者也分成两派。

“本地家园派”认为把黑奴解放了,应该留在美国当公民,好给政府立个牌坊。而“黑人家园派”则认为黑奴自由了,就该抢白人的饭碗了,还是送他们回到故乡吧。

非洲残暴独裁者多伊(非洲残暴独裁者多伊)(3)

图3

19世纪初,随着北方大量的黑奴获得自由,不管是提倡废奴的,还是拥护蓄奴的,全都感觉到恐慌了。

废奴的怕白人的饭碗真被黑人抢走了,蓄奴的怕北方出来的自由黑人到南方搞煽动。于是,“黑人家园派”的意见得到了大家的一致支持。

1816年,美国殖民协会成立,“黑人家园派”有了组织,大家一起筹款,不管花多少钱,赶快把几十万黑人运回非洲,美国联邦和各州政府也非常支持。

非洲残暴独裁者多伊(非洲残暴独裁者多伊)(4)

图4

1821年,美国中将斯托克顿用了不到300美元的破烂儿和顶着土著头领脑门的手枪,弄来了当地1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安顿了带来的300多自由黑人。

12月,在这块地的基础上,美国建立了第一个殖民点,利比里亚首都蒙罗维亚就是从这发展起来的。

有了好的开头,美国各州迅速跟进,基本都是借鉴斯托克顿的伎俩,连抢带骗地从当地土著部落攫取了大量土地,建立了各州的“黑人家园”。

非洲残暴独裁者多伊(非洲残暴独裁者多伊)(5)

图5

但是过了十几年,美国国内的风向变了。废奴主义者认为把大量的自由黑人运往非洲,会削弱废奴运动的力量,开始了大量游说,殖民协会的资金来源受到了极大影响。同时,殖民计划所需的巨额海运费、安置费和军费也已经让联邦和各州政府感到头疼。

而在非洲的定居点,因为当地土著黑人不满美国的殖民抢夺,和定居点的自由黑人经常爆发冲突。而定居点之间,也因为争抢地盘和水源而内讧不断。“黑人家园”已经成了一个烫手的山芋。于是废奴主义者和美国政府一致认为,让定居点联合起来成立个国家,是个不错的主意。

非洲残暴独裁者多伊(非洲残暴独裁者多伊)(6)

图6

1847年7月26日,利比里亚正式建国,寓意“自由之国”。那时,从美国来的美裔黑人总数只有1万左右,连总人口的5%都不到,却成为了掌权阶层。

这些在美国“镀过金”的美裔黑人,完全仿照美国来建设利比里亚。发表“独立宣言”,国旗也是星和条,政体上三权分立,设立总统,国会有参众两院,宪法也是照着美国的抄。

掌权的美裔黑人基本都住在首都和城镇,自认为美国才是他们的母国,自己是文明的使者,把居住在广大农村的土著黑人完全当成了另一类原始“物种”,对待他们极其傲慢。

非洲残暴独裁者多伊(非洲残暴独裁者多伊)(7)

图7

而土著黑人虽然更看不惯这帮“海归”,但是自己实在是原始落后,面对“海归”拥有的长枪短炮这种降维打击级别的单向屠杀优势时,也只能忍气吞声。

美国在南北战争后,黑人名义上都获得解放,移民运动也就无疾而终。而且当时美国又忙于在美洲扩张领土,因此对利比里亚的关注度降低了很多。这也就被跑到非洲的英法殖民者钻了空子,趁机抢走了利比里亚40%的国土。

20世纪初,稳住了在美洲的地盘后,美国又想起来这个遍地都是橡胶、石油、黄金、钻石的野生儿子。

1912年,趁利比里亚经济危机,美国人把持了该国海关总监兼财政顾问的位置。随后为了满足国内工业高速发展的需求,美国企业在这个“非洲天然橡胶之国”投资成立了公司,进行大规模橡胶种植。

非洲残暴独裁者多伊(非洲残暴独裁者多伊)(8)

图8

二战爆发,由于德国潜艇对海上运输线造成了致命的影响,美国加大在利比里亚的橡胶种植和加工,顺便在当地建立军事基地,加强对利比里亚的控制。

利比里亚也非常识相,从二战到冷战,一直都坚定地和美国一个战壕,美国在联合国的决议全部赞成,美国飞机可以随时使用在蒙罗维亚机场,美国在非洲各国使馆的无线电通讯都从利比里亚中转。美国也投桃报李,给了利比里亚巨额军援。

非洲残暴独裁者多伊(非洲残暴独裁者多伊)(9)

图9

但是在看似祥和的局势背后,掌权的美裔黑人和当地土著黑人的矛盾,经过100多年的发酵,已经像一座随时可以爆发的火山。

土著翻身把歌唱

在利比里亚独立后的130多年间,有文化、有技术、有后台的美裔黑人寡头集团垄断了本国的政治和经济。

20世界60年代,凭借自身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美国的支持,利比里亚的经济发展达到了顶点,一度被誉为“西非明珠”,和鼎盛时期的非洲小霸主南非都不相上下。

但是,美裔黑人寡头集团极其傲慢的态度,使他们与当地具有自身传统和宗教的土著黑人之间产生了无法弥合的巨大鸿沟,同时,美裔黑人寡头集团和西方资本势力沆瀣一气,对土著黑人进行残酷的压榨。

非洲残暴独裁者多伊(非洲残暴独裁者多伊)(10)

图10

1950至60年代,因为美裔黑人的人口实在太少,为了满足统治的需要,利比里亚政府也开始提升国民教育水平,使一些农村的土著黑人孩子得到了教育的机会,军队也招募了大量土著黑人士兵。

但是这些年轻一代土著黑人的上升通道依然被堵死,全部被排斥在统治阶层之外,因此不断抱团,逐步形成了新的社会集团。

新的社会集团意味着土著黑人群体的觉醒,反抗美裔黑人统治阶层的思想和社会基础逐步形成,星星之火已经点燃。

1951年,利比里亚,大各德县,图松镇的一个农民家庭中,“天选之人”多伊出生了,克兰族,属于土著黑人。

非洲残暴独裁者多伊(非洲残暴独裁者多伊)(11)

1969年,初中毕业,多伊选择了参军。他还真是块当兵的好材料,而且还有点文化。在训练营和军校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1973年,多伊就已经成为代理上士,掌兵150人。那时全国的军队也就6000来人,他自己就掌握了四十分之一。

1975年,多伊正式晋升为上士。但在当时的形势下,多伊的位置再也无法得到提升了,军官的位置都是由美裔黑人来把持,他最多也就是当上士这样的兵头了。

非洲残暴独裁者多伊(非洲残暴独裁者多伊)(12)

图12

1970年代初,全球性经济危机爆发。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自己家都没余粮了,利比里亚倚仗的资源出口型经济受到了摧毁性打击。

1979年,缺钱的利比里亚政府对进口大米加征关税,导致国内大米价格暴涨,民不聊生,首都蒙罗维亚爆发大规模群众抗议游行。当局悍然出动军警进行镇压,打死打伤群众500余人。

非洲残暴独裁者多伊(非洲残暴独裁者多伊)(13)

图13

1980年3月,蒙罗维亚再掀群众运动,局势朝着失控的方向发展。土著黑人对美裔黑人的百年仇恨到达顶峰,多伊的机会来了。

1980年4月12日深夜,多伊仅仅带领16名亲信士兵就杀进总统府。经过激烈的枪战,多伊冲进时任总统托尔伯特藏身的卧房,话不多说,一梭子子弹结果了这位美裔黑人的总代表。政变成功。

非洲残暴独裁者多伊(非洲残暴独裁者多伊)(14)

图14

在历史的百年恩怨,土著黑人阶层的觉醒,经济萧条导致的社会矛盾总爆发等各种因素的叠加下,多伊,这个名不见经传的,仅有初中学历的土著黑人上士,机缘巧合地推翻了美裔黑人在利比里亚133年的统治,登上了国家最高权力的宝座,成为了土著黑人的种族英雄

在广大土著黑人欢呼雀跃的时候,他们不知道,这位“天选之人”,连恶魔见了都会自愧不如。

非洲残暴独裁者多伊(非洲残暴独裁者多伊)(15)

图15

美裔黑人的百年压迫,使从军队起家、又没什么高学历的多伊心中只信奉实力和强权。

多伊上台后,暂停宪法,建立了唯我独尊的独裁军政府。残暴本性立刻暴露了出来。

夺权一周之内,他就命令逮捕了前政府的高官,由于暂停了宪法,多伊就自己组织了个委员会对前高官们进行审判,背地里把准备参加审讯的陪审团成员恐吓了遍,到了审判那天,一个陪审员都没敢来。多伊直接把这些前高官都判了死刑。

非洲残暴独裁者多伊(非洲残暴独裁者多伊)(16)

图16

随后,多伊命令在滨海沙滩上立了很多木桩,把这些前高官都剥光衣服,绑在上面。前高官被折腾得半死时,他才命令把这些人都枪毙,自己还兴致勃勃地在进行现场欣赏,并进行了电视直播。

另外还有成百上千的前政府高官被多伊用各种五花八门的死刑全都处死,漏网的也都跑到国外避难去了。

国家电视台的新闻部总编采访他,好巧不巧,赶上他心情不好,大手一挥,直接把这位总编给拉出去活活打死。

非洲残暴独裁者多伊(非洲残暴独裁者多伊)(17)

图17

百无禁忌的多伊,把原始部落的领导方式直接照抄,把国家当部落领导,他自己则更像个酋长,沿历史发展逆流而上。

卧榻之畔,岂能容他人安睡?

清理完前政府的遗老遗少之后,多伊开始自己“清君侧”。随他“揭竿而起”的十几位老兄弟,基本上都被多伊安了不同的罪名给干掉了,腿快的,比如奎翁巴和泰勒,逃出生天。

美国当时正在和苏联争霸,准备在非洲打造民主样板。正好多伊作为土著黑人上了台,能代表95%的伊比利亚人,于是美国也不管美裔黑人怎么被折腾了,默认了多伊上台。

非洲残暴独裁者多伊(非洲残暴独裁者多伊)(18)

图18

多伊也挺识相,在政治上坚决反对苏联,通过同意美国驻军,充当了美国对抗利比亚卡扎菲的桥头堡,得到了美国的巨额“军事援助”,然后自己往腰包里直接装了几千万美元。同时,他也没忘了更加残酷地剥削民脂民膏。

老百姓彻底失望了,日子过得还不如过去,于是沸反盈天,要求通过民选选出新的国家领导。

多伊再狠,也不能把老百姓都弄死,只能装腔作势地同意还政于民,还承诺自己不参加竞选。

非洲残暴独裁者多伊(非洲残暴独裁者多伊)(19)

图19

1985年,多伊违背诺言,恬不知耻地参加了大选,但真实结果是多伊只拿到25%的选票,于是多伊开始各种拉拢和暗箱操作,最后把统计选票的人全都换成自己人,自然以51%的得票率“顺利当选”伊比利亚历史上首位“民选总统”。倡导“民主”的美国,对此选择了“暂时失明”。

在随后的3年多时间里,各种反政府组织针对这位“民选总统”的政变此起彼伏,其中一次,还是当初逃跑的老战友、原参谋长奎翁巴杀回来闹暴动,结果兵败被杀。以多伊的脾气,自然对这位老战友的遗体一点没客气,直接给肢解了。

非洲残暴独裁者多伊(非洲残暴独裁者多伊)(20)

图20

由于多伊的吃相实在是难看,连美国都看不下去了。几千万美元的援助不翼而飞,多伊还死不承认,拿美国当了冤大头。于是美国在1987年干脆派了17个人去伊比利亚掌管金融系统,其实就是查账。但是伊比利亚局势已经太混乱了,反政府武装遍地都是,美国人待了半年就撤了。

美国此时,已经开始放弃这个总说谎的野生儿子了。

恶人自有恶人磨

多伊越发膨胀,美国岂能坐视不理?

美国在西非的桥头堡就是伊比利亚,如果失控,对美国的非洲战略会产生极大的影响。针对多伊的多起政变,背后都有美国中央情报局的影子。

非洲残暴独裁者多伊(非洲残暴独裁者多伊)(21)

图21

先前从多伊身边逃跑的泰勒,带着贪污的赃款逃到美国,被捕入狱。然后神奇的一幕出现了,泰勒居然成功越狱了!然后跑到利比亚学习了多年游击战。2008年,泰勒的同伙普林斯.约翰逊透露,当初就是美国故意放跑泰勒,让他去推翻多伊的。

1989年,泰勒带着反政府武装从邻国科特迪瓦杀了回来,他领导的“利比里亚全国爱国阵线”一呼百应,席卷全国,内战爆发,周边国家还组织了国际维和部队进驻,防止自己被殃及。

非洲残暴独裁者多伊(非洲残暴独裁者多伊)(22)

图22

1990年9月,从“利比里亚全国爱国阵线”分裂出来的普林斯.约翰逊带着自己的武装率先一步攻入蒙罗维亚。多伊苟延残喘,想带着剩余的保镖逃到附近非洲维和部队的基地,但是半路就被“包了饺子”,他也大腿中弹,当了俘虏。

普林斯.约翰逊对他的巨额财产很感兴趣,因此亲自拷问。多伊也是舍命不舍财,就是不说。于是普林斯.约翰逊命令手下,把多伊的手指和耳朵全部割下,还给他进行了宫刑

非洲残暴独裁者多伊(非洲残暴独裁者多伊)(23)

图23

同为暴君的伊拉克萨达姆,还有利比亚的卡扎菲,最起码还干了些改善国人生活水平的事,最后一个被绞死,一个被扎了几刀就枪毙了,“待遇”比多伊好多了。

因果循环,报应不爽。

上一任恶魔被新一任恶魔虐杀后,尸体被运到首都郊外的一所小医院,放在一台运尸车上供群众围观。群众们又是欢呼雀跃,但是他们不知道的是,厄运早未结束,后面将是长达7年的残酷内战。

纵观世界,纷争不断,这个世界并不太平。

但幸运的是,我们生活在一个和平而伟大的国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