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岁月静好,是有人为你负重前行。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王昌龄的出塞古诗讲解欣赏(读王昌龄的出塞)(1)

不教胡马度阴山

月还是秦时的那个明月,关还是汉时的那座城关,守御边疆的人依旧也和秦汉时的边军一样,在离家万里的边土守护着国,守护着家,千年不变。卢龙城中,只要有像李广卫青一般的飞将军统帅将士,外族胡人岂敢南下牧马,弯弓报怨,阴山便是他们永远都无法逾越的高山。

王昌龄的出塞古诗讲解欣赏(读王昌龄的出塞)(2)

王昌龄

但王昌龄在诗中,也同样为戍边的征夫们叫屈,毕竟,万里长征不归家,更不知能不能活着回家,所以希望有好的将领能带领他们打胜仗,能够有威名显赫的将领,可以不战而屈人之兵,让征夫们也能得到和平,安然返家。

王昌龄的出塞古诗讲解欣赏(读王昌龄的出塞)(3)

戍边将士

这首《出塞》,被人称为“唐朝七绝的压卷之作。”王昌龄确实不负他七绝圣手之名,开篇一句,便勾勒出了一幅皓月当空,城关萧索的意境,清冷的月光照耀在边塞上的孤关上,越发的显得孤寂。秦代的明月也是汉代的月,汉代的关隘也同样是秦代的关隘,一直到诗人所在的盛世大唐,千年间,这关隘处爆发的战争,在一刻,在明月的照耀下的斑驳的城墙上,犹如走马灯一般,一一浮现,让我读到了他们的慷慨与悲壮。

王昌龄的出塞古诗讲解欣赏(读王昌龄的出塞)(4)

飞将在

后面三句,由景及人,写了边塞军人的戍边之苦,写了边塞军人对和平的希冀,也写了边塞军人的勇敢无畏,他们愿意和优秀的将领一道保家卫国,建功立业。当然,也可以理解为这是诗人将大唐时代的边关将士比作了历史上的风云铁军,为他们取得的战功喝彩,歌颂他们在盛唐时代取得的成就。

王昌龄的出塞古诗讲解欣赏(读王昌龄的出塞)(5)

电影中让我动容的场景

如此千古名篇,对我而已,记忆最深的是电影《长城》中的那段秦腔,当激越高亢,悲壮深沉的秦腔唱起王昌龄的《出塞》时,看到写着孔明灯的名字在夜空中组成长流,盖住银河的时候,我的内心许久不能平静。

王昌龄的出塞古诗讲解欣赏(读王昌龄的出塞)(6)

军人

军人,尤其是纯正的军人,向来是我最为敬仰的一群人。“匈奴未灭,何以家为!”他们有着崇高的精神世界,“独立扬新令,千营共一呼!”他们有着极其严明的纪律,“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他们不怕死,不怕苦,他们在最艰苦的位置书写这最华丽的篇章。

王昌龄的出塞古诗讲解欣赏(读王昌龄的出塞)(7)

一只让我哭了无数次的兔子

中国的戍边军人们,自秦汉到如今,若是在每个在边疆牺牲的战士都点亮一展孔明灯,那能盖住的,又岂止是一条银河。我没有当过兵,我只参加过学校的军训,但即便那样,我也觉得好累,好苦,若是要我长年累月的坚持,别说其他的项目,就是简单的走队列,我怕是都坚持不下来。也正是如此,我越发的敬佩军人,所以我告诉自己,我至少要当一个坚决拥护和支持军队的好人民群众。

王昌龄的出塞古诗讲解欣赏(读王昌龄的出塞)(8)

最伟岸的背影

万里奉王事,一身无所求,也知塞垣苦,岂为妻子谋。

旧日的关隘,如今的边防站,对于我这样的大多数普通百姓而已,都只是在影视剧中见到过他们的在那个位置的艰辛。而我觉得,影视剧能表现的,只能是艰辛岁月的某些重要节点,但我以为边塞的每一天,每个平凡到无聊的站岗守护,才是最为常见的边防日常吧,这种日复一日的守护,更让我动容。

王昌龄的出塞古诗讲解欣赏(读王昌龄的出塞)(9)

感恩每一位戍边将士

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这才是每个战士的心声吧,但即便如此,边防战士们依旧站在哨岗上,背对着家乡,为我们负重前行,我为我生在拥有这样伟大战士的国家而自豪!

王昌龄的出塞古诗讲解欣赏(读王昌龄的出塞)(10)

此生无悔入华夏

此生无悔入华国,来生还来种花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