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字中证道。——唐泪

本文将牵涉多部影片、多个演员。

请客观看待并尊重事实。

#

不讳言。

番位对演员来说,非常重要。

因为它是资历、能力以及市场价值的综合体现。

或许有人会说,争番位是好胜心在作祟,只要作品好,其实番位没什么意义。

但好胜心是人之常情。

粉丝的偏执、演员的争抢,其实都是正常现象。

放眼全球演艺圈,任何番位顺序,甚至包括特出和客串排名,都是多方博弈的结果。

所以没有什么「让番」,如果你的名字排在后面,只能是实力不如人。

但不要误解实力的定义.

它不仅仅指业务能力,也包括背靠的资本、团队以及人脉关系等等。

也与演员的人气起伏相关。

港影最常用的编号(从风云之雄霸天下到扫毒Ⅲ)(1)

番位的先后问题,其实很简单。

不论是正式版电影海报,还是电影片头字幕,都无非两种情况。

横竖排列。

横向的大家都知道,左先右后,而竖向则是沿用古文形式,以右为先。

但也见过太多蠢萌牌粉丝,以及有意指鹿为马的态度。

而片头名字顺序则比海报排名更为准确。

谁先谁后。

其实没什么不可说、不可认的。

#

先从《风云之雄霸天下》说起。

首先说明一下,香港电影中有非常多的双主角情况,这部《风云》就是其一。

也就是两个男主,从戏份到排名,都领衔整个演员群体。

但双主也会分先后。

而为什么先说这部电影?

因为见过太多「粉丝妄想症」一样的强行排位和立场明显的指鹿为马。

不计算单人海报的话,该影片一共推出了大概六版海报。

双主平衡式、竖排名字海报四幅,俩人交替出现在左右两侧,但不管谁左谁右,侧面和顶端都有小文字注明演员顺序,竖向是郭富城在上、郑伊健在下,横向则是郭富城在左、郑伊健在右,唯一没有标注的是竖排韩版,郭富城在右、郑伊健在左。

另外两版横向海报,无一例外郭富城排名左边第一个,其后郑伊健。

港影最常用的编号(从风云之雄霸天下到扫毒Ⅲ)(2)

再看电影片头片尾字幕。

采取竖排方式,郭富城在右而郑伊健在左,很多人的误读或即来源于此。

当然片方试图平衡的意味也很明显,将「领衔主演」放在俩人名字下方居中,但同屏的英文名横向郭先郑后,随后一屏出现的「主演」则明确无误地从右边往左排序。

而片尾的字幕直接采取出场顺序排列,也是力图避免被解读两人番位高低的意思。

总结一句,郭富城在《风云》一片中略微领先郑伊健。

但十年间唯一一次打破双周一成的票房统治,这份成绩足够耀眼,即便共分,也足堪自傲,任何一人单独揽功,都只会沦为笑话。

港影最常用的编号(从风云之雄霸天下到扫毒Ⅲ)(3)

第二部要讲的是《决战紫禁之巅》。

毫无疑问,这部电影也是双主配置,与两年前的《风云之雄霸天下》如出一辙。

也照样有很多人强行排位。

但其实只要看过海报就知道,这部戏非常明显是刘德华领衔,他海报是居于人物中心最前端。

这也就像《风云Ⅱ》和《寒战Ⅱ》,单凭演员站位,谁领衔即一望而知。

而这部《决战紫禁之巅》,除了有一版DVD封面的英文名字排序是郑伊健横排居左,此外的几乎所有海报,无一例外是刘德华排名第一。

片头字幕惯例竖排,刘德华居首郑伊健次之。

港影最常用的编号(从风云之雄霸天下到扫毒Ⅲ)(4)

第三部电影则是《无间道》。

这部电影在双主设置的基础上,其「平番」的意味几乎做到了极致。

比如第一部的时候,海报排名刘德华占优,但电影片头字幕梁朝伟一番,片尾则反过来刘德华排名第一。

但到了第三部,海报排名及片头字幕,皆以梁朝伟一番,唯独片尾延续早前做法。

尤其片头字幕特别明显,依次是梁朝伟、刘德华和黎明。

这个排序方式,梁朝伟领衔的意味十足,而两位天王的地位亦有体现。

多年后的《金手指》,梁朝伟再度稳踞一番位置。

港影最常用的编号(从风云之雄霸天下到扫毒Ⅲ)(5)

另一个例子是《无双》。

这部电影由周润发和郭富城主演,也仍然是双主模式。

人物在海报上的视觉,两人几乎完全平分秋色,甚至郭富城会略微突出。

戏份和角色设计,同样是郭富城占优。

但海报和片头字幕,皆是周润发领衔,这一点全无疑问。

这就是明明白白的地位决定番位。

他与成龙、周星驰及李连杰,必然是「王不见王」。

而其他同辈及后辈演员,能与之双主即算荣耀,咖位上领先则几乎是想都别想。

地位超然。

港影最常用的编号(从风云之雄霸天下到扫毒Ⅲ)(6)

最后说说正在拍摄中的《扫毒Ⅲ》。

按理说电影都距离上映还早,去争执什么番位之类的纯属无聊。

但已经有一部分人按捺不住,再有另一部分人在阴阳怪气地推波助澜,至于是什么人不多谈。

说个题外话。

今天的香港影坛,在双周一成时代结束之后,再经过多年群雄争锋。

最终形成了「五大巨头」格局。

无先后排名为郭富城、梁朝伟、刘德华、甄子丹和古天乐。

这也是另一种形式的大浪淘沙。

大制作港片的资源,几乎也就全数倾泻在他们几人身上,其他人要么配戏,要么去小制作影片中担纲。

其他演员当然也有资历和实力也较强的,比如梁家辉、刘青云以及张家辉、吴镇宇。

但他们已经几乎没有能力单独扛起一部大制作的商业电影,比如2019年2月5日杀入内地春节档的《廉政风云》,由刘青云和张家辉担纲,结果票房惨败,又如同年度的《追龙Ⅱ》由梁家辉领衔,票房亦是不如人意。

所以演员与明星,在市场表现是确实是有所区别的。

港影最常用的编号(从风云之雄霸天下到扫毒Ⅲ)(7)

而番位问题,则是他们多年职业生涯的实力、人气、人脉及商业表现的综合体现。

回顾《扫毒》系列。

2013年第一部,戏份三主设置,古天乐领衔,刘青云及张家辉次之。

2019年第二部,双雄戏,刘德华双主一番,这很明显是资历地位压制,古天乐无话可说。

及至目前的第三部。

寰宇老板林小明钦点郭富城空降加盟。

而郭古自2004年合作《柔道龙虎榜》之后,再没有过任何交集。

此外唯一他俩有交集的新闻,可能就是是古天乐拿着《风云Ⅲ》剧本相邀,郭富城口头说有合作机会,但随着疫情来临,貌似已经不了了之。

港影最常用的编号(从风云之雄霸天下到扫毒Ⅲ)(8)

说回当年合作。

古天乐在九十年代主力在电视剧领域发展,也在一些小制作电影中打转,2000年之后才正式在电影圈发力。

但起初仍以配戏为主,担纲的电影不多,票房亦普通。譬如梁柏坚在1995年和2000年分别拍了两部电影,《浪漫风暴》和《野兽之瞳》,算是同题材姊妹篇,前者郭富城担纲,票房过千万,后者由古天乐主演,票房仅129万。

然后古天乐跟随刘青云演喜剧,帮郑伊健做副手,直到2002年与张柏芝合作《河东狮吼》开始有起色,然后就一路在喜剧中打转。

直到2004年得到杜琪峰力捧,于《柔道龙虎榜》压番郭富城。

坦白说,当时的古天乐并没有这个实力,但杜琪峰有。

再加上郭富城正在自己的低谷和转型期,也尚未在影坛发力。

一晃十七年。

兜兜转转,久未合作的两个人在《扫毒Ⅲ》聚首。

而因为前述《柔》片问题,以及这两个演员都属于当下香港电影圈巨头之一。

演员可能还没去多想,粉丝之间的硝烟就似已弥漫。

但其实电影还尚在拍摄,而对于郭富城、古天乐这样的港影大咖而言,番位什么的,必然在电影开拍之前就有合约签署注明,哪里轮得到粉丝去争抢?

港影最常用的编号(从风云之雄霸天下到扫毒Ⅲ)(9)

所以不会有什么「让番」。

也必将由演员的综合实力来决定番位顺序。

粉丝静待结果即可。

争与不争。

都毫无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