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学习,是在寂寞的时光里,付出辛勤的汗水和劳动,是需要强大的毅力、耐力和定力的,是积累的过程,厚积才能薄发!

行测五大题型答题技巧文库笔记(看了这篇行测答题技巧)(1)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作为一种职业能力测试,是用来测试应试者与拟任职位相关的知识、技能和能力,考查应试者从事公务员工作所必须具备的一般潜能,是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共笔试的一门。政府通过这门考试,是要挑选出它理想中的公务员的人群,即:智商中上,思想积极向上,综合素质较强,平时学习认真的“好孩子”啊!!!

首先,行政能力测试

的考试复习大家要明确几个原则。作为复习的基本方向,保证自己少走弯路,通过较少的时间便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不要忽略大原则的作用啦,因为这往往是在复习后期给出自己复习方向调整的最佳参照,别人的经验有时候真的不是那么适合自己。猿叔不止一次说过,所谓的别人经验总结的学习方法都是别人的,都是根据他人的个人特点总结出来的,你首先要了解自己,而不是一味地去学习别人,真正的学习从来不存在省心或者轻松的捷径,还是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学习,是在寂寞的时光里,付出辛勤的汗水和劳动,是需要强大的毅力、耐力和定力的,是积累的过程,厚积才能薄发啊 ,千篇一律注定知识炮灰。谨记谨记!!!

一、行测的基本特点

(一)题量大。两个小时要做140道左右的题目,打印成A4纸足足有二十多三十页。相信那些没心理准备的同学当时就蒙圈了,对,要的就是这种效果,要不怎么把那些智商不足的刷掉啊,那么大的题量,首先对应试者的反应速度做出了考验。(其实就看你是不是智商余额不足)。

(二)范围广。天文地理,人文社会,法律法规,时事政治,行测题基本无所不包,实际考察的就是考生的知识面,看你平时是否涉猎广泛,是否有积累。由于这么大范围的知识不可能完全来源于课本,也就考察了考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其实就是看你平时是爱读书看报还是爱玩王者农药啊亲)。

(三)题型多。虽然都是选择题,但其实题型很多样。包括了常识判断、阅读理解、数据计算、演绎推理等,其实是对你从小学一年级到大学毕业这部分知识和技能的考察(其实就是看你从小到大是认真听讲的好孩子还是翘课泡妞打游戏啊)。

(四)难度不大。大部分题目还是比较简单的,难题可能只有10%,也就是说,要是给足够的时间认真去做的话,很多人得分都能上90 。(其实就是告诉你,骚年们,凭借后(kao)期(qian)努(tu)力(ji)也不是没有机会的。)

二、基本方向层面

第一、整体思维原则;公务员考试看似是一些模块的简单组合,实则是系统性思维和能力的考量。公务员考试行测分为常识、言语理解、判断推理、数量关系、资料分析五部分。每一部分都是在考验大家的系统思维,要用联系的观点去看待问题。比如,在文字阅读方面,言语理解和判断推理都需要很长文段的阅读,那么此时阅读文章的技巧和能力便是互通的。数量关系和资料分析都需要对数字有一种敏感性,对于特殊数字能够及时反馈出来。数量关系做题不一定要用科学的方法做出来,但是可以根据特殊数值快速解答。资料分析更需要特殊数值的反馈,以便简化做题步骤,加快做题速度。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在有充分准备时间的情况下,一定不要舍弃某个模块,或许你舍弃的便是你最可能那分的。公务员申论汇总成一句话便是要能在科学分析的基础上做好梳理和总结工作。无论是归纳概括题、综合分析题、提出对策题还是公文写作题,都需要在准确理解文意的基础上,进行有限度的发挥。因此,整体思维就是要有全局观,在备考过程中知道整个考试在考什么,整个模块在考什么,这种总揽全局的意识能够让自己不容易迷失方向,随时都能做好复习调整。

第二、根据个人特点,学会取舍。猿叔刚开始复习行测的时候,也会因为没有明确的做题顺序和目的,做题目时很混乱,刚开始想要全部做对,在前面花了很大一部分时间,导致后面很多题目没做,顾此失彼,结果就是50分都不到。但是慢慢练习的过程中,也掌握,这一次在做题时,我先做了言语、判断推理和资料分析,再做常识和数量题,也学着适当舍弃了一些常识怪题和不懂的数量关系题,等时间充裕再攻破这些难题和怪题。因为言语、判断推理和资料分析题,都是有规律可循的,而且所占分值比例大(大概75分),所以我会先做这一部分的题。而常识和数量关系所占分值小(25分),且难度很大,耗时太多,所以我们并不需要花费太多时间在这方面。我认为的总体思维是,文科生:行测主要抓言语理解 逻辑判断 资料分析,申论主抓大作文。理科生,数学好的小伙伴,行测的数量关系15个题和资料分析20个题万万不能丢分。根据自己的情况做好备考的准备,总体上的布局。行测是一门都得舍弃的艺术。你要通过日常练习,知道自己哪些题型就是属于要舍弃的类型,一看题目,马上定位题型,匹配自己的日常练习的情况,然后果断放弃。

三、各个模块的复习方法

一是言语理解与表达复习策略。国考的言语理解与表达一般40道题目,所占分值较大,这部分至关重要。选词填空题要求考生有一定的语文功底,除了平时积累,要以做题复习为主,注重分析一些词语的同义词、近义词和反义词,做了题目以后,要回看错题,总结方法。要把握好词义辨析,主要是对近义词、同义词的分析。在片段阅读的题目中,内容包罗万象,考生要注重总结几类题型:比如主旨观点的题目要把握关键词,意图推断类的题目要理解题干文字隐含的意思,细节判断类题目要把握题目设置的陷阱等等。归纳起来,言语理解题目需要大量做题、研究分析、总结规律、形成方法、触类旁通。

二是关于数量关系题目的复习策略。数量关系题目,是拉开行测分数的重要板块,总体是较难不易得分。这需要分两种情况,数学能力较强的考生,要吃透题目的类型和答题规律,能够运用简便运算的方法快速解答。数学能力较差的考生,考试时可以把这部分题目放在最后做,但也不能放弃这一部分,重点是掌握常规解题的方法,能够做多少做多少,但千万不要在这里浪费时间。切记一点:数量关系的题目,看清了题目的套路,能够掌握方法的可以快速解答,掌握不了方法的花再多时间也白费,反而顾此失彼了。

三是关于判断推理的复习策略。判断推理主要考察图形推理、逻辑判断、类比推理和定义判断四种题型。猿叔以为,这是最好玩的一个模块,平时没事的时候也可以玩,经常会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受。咋一看偏理科,其实不然,判断推理是相对中性的,因为文理科都没收基础,其实就是注意观察,了解分类,多做题积累经验,再加上考场上福灵心至。

四是关于资料分析的复习策略。这部分题目耗时长,但易得分。重点是熟练掌握阅读材料的方法,熟记一些速算方法,比如一些运算的口诀、和一些估计、预计的技巧。尽量要把这部分分值拿到。

五是关于常识判断的复习策略。所谓常识这部分,其实考的很多都是中学政治、历史、地理、物流、化学和生物题,但是由于范围太广,学习起来找不着边,却往往吃力不讨好,考的就是知识面,这块没有系统的策略,建议考生适当练习加上多看看新闻联播了解国家大事就好。总结起来,行政能力测试想拿高分需要大量的刻意练习。大家一定要注意,历年国考的真题是最好的复习资料,建议拿5年来的真题反复练习,反复研究,找出错误,总结规律方法。

四、公式大全。

1、判断推理

   判断推理包含图形推理,定义判断,类比推理,逻辑判断四个部分。大概有40题,占题目总量的30%左右,因此重要性不言而喻。判断推理的难点在于阅读量信息量总体较大,我总结出来的解题技巧就是短时间内快速定位所考题目类型及考点,依据考察点解题思路筛选答案,不纠结于各个选项。

   (1)图形推理

行测五大题型答题技巧文库笔记(看了这篇行测答题技巧)(2)

刚开始接触,会觉得有些图形推理杂乱无法,毫无头绪,其实梳理归类,基本考点无外乎四类:

   ①图形构成元素相同的,考元素平移、旋转或翻转; ②图形构成元素相似的,考叠加或遍历;   ③图形构成元素看似凌乱的,考属性或数数;   ④折纸盒和拆纸盒。

   例题属于第一类,考查移动(位置变化)。图中只有两种元素,小圆圈和线段。小圆圈的移动规律很明显,每次都是逆时针移动两格。而线段的话,我们首先要想到它的旋转角度,但是这一题角度无规律,所以我们应该想到的是端点的移动,经过观察,线段端点(此题有两个端点,一个跟小圆相连,这里说的端点是指与小圆不想连的端点)是每次顺时针移动一格,故答案为D。

   图形推理并不复杂,我们要牢记上面四个考察方向,分析规律,培养敏感性。拿到题目的第一反应就是要分辨出它到底考察哪个方向,变化规律是怎样。

(2)定义判断

   例题:瓿是古代的一种盛酒器和盛水器,亦可用于盛酱。流行于商代至战国。圆体,敛口无颈,广肩,大腹,圈足,带盖,亦有方形瓿。 根据上述描述下列器具中哪一个是瓿?

行测五大题型答题技巧文库笔记(看了这篇行测答题技巧)(3)

   例题是说明了瓿的定义,考查描述和图片的对应。我们抓住“圆体,敛口无颈,广肩,大腹,圈足,带盖”描述信息,并结合排除法。A、C均有颈,排除;D项不是广肩、大腹,排除,故答案为B。

   做定义判断题,要找准关键词,对比选项,运用排除法,最优原则,选一个符合关键词最多的、相对最好的选项,无需过于纠结。

(3)类比推理

   例题:左手:右手与( )在内在逻辑关系上最为相似

   A、黑色:白色

   B、幸存者:遇难者

   C、晴天:阴天

   D、老人:孩子

例题中,正常人有两只手,除了左手就是右手,两个词是矛盾关系。A选项,除了黑色和白色还有黄色等等;C选项,除了阴天和晴天还有雨天等等;D选项,除了老人和孩子还有青年,这些都是反对关系。而B选项,事故中只有幸存者和遇难者,为矛盾关系,故答案为B.

   做类比推理时,我们要知道它考察什么,是矛盾关系和反对关系,还是条件关系,或因果关系、成语结构、语义关系等,难点在于考察范围宽广,重点在于我们要快速定位考察要点,一击即中。

(4)逻辑判断

   逻辑判断分为三种题,形式推理、分析推理和可能性推理。

   形式推理考查基本的命题特点和推理规则,这种题的难点是理解这些推理规则。切莫死记硬背,因为很容易忘记、混淆,我觉得应该举生活中最常见的,自己能够理解的例子,来帮助理解推理规则,在理解的基础上记住,做题时直接运用推理规则,就无需纠结了。

   分析推理可以说是逻辑判断中最难的,因为它不考知识,只考分析推理能力,能力的培养要比知识学习难得多,实在不能掌握复杂的技巧,那就学会代入法、排除法、假设法三大万能利器,学会借助列表、假设和列不等式做题。

(二)数量关系题公式

 1、弃9验算法

  利用被9除所得余数的性质,对四则运算的结果进行检验的一种方法,叫“弃9验算法”。

  用此方法验算,首先要找出一个数的“弃9数”,即把一个数的各个数位上的数字相加,如果和大于9或等于9都要减去9,直至剩下的一个小于9的数,我们把这个数称为原数的“弃9数”。

  对于加减乘运算,可利用原数的弃九数替代进行运算,结果弃九数与原数运算后的弃九数相等

  注:1.弃九法不适合除法

  2.当一个数的几个数码相同,但0的个数不同,或数字顺序颠倒,或小数点的位置不同时,它的弃9数却是相等的。这样就导致弃9数虽相同,而数的实际大小却不相同的情况,这一点要特别注意

  2、传球问题核心公式

  N个人传M次球,记X=(N-1)^M/N,则与X最接近的整数为传给“非自己的某人”的方法数,与X第二接近的整数便是传给自己的方法数

  3、整体消去法

  在较复杂的计算中,可以将近似的数化为相同,从而作为一个整体消去

  4、裂项公式

  1/n(n-k) =1/k (1/(n-k)-1/n)

  5、平方数列求和公式

  1^2 2^2 3^2… n^2=1/6 n(n 1)(2n 1)

  6、立方数列求和公式

  1^3 2^3 3^3… n^3=[1/2 n(n 1) ]^2

  7、行程问题

  (1)分别从两地同时出发的多次相遇问题中,第N次相遇时,每人走过的路程等于他们第一次相遇时各自所走路程的(2n-1)倍

  (2)A.B距离为S,从A到B速度为V_1,从B回到A速度为V_2,则全程平均速度V= (〖2V〗_1 V_2)/(V_1 V_2 ),

  (3)沿途数车问题:

  (同方向)相邻两车的发车时间间隔×车速=(同方向)相邻两车的间隔

  (4)环形运动问题:

  异向而行,则相邻两次相遇间所走的路程和为周长

  同向而行,则相邻两次相遇间所走的路程差为周长

  (5)自动扶梯问题

  能看到的级数=(人 速 扶梯速)×顺行运动所需时间

  能看到的级数=(人 速-扶梯速)×逆行运动所需时间

  (6)错车问题

  对方车长为路程和,是相遇问题

  路程和=速度和×时间

  (7)队伍行走问题

  V_1为传令兵速度,V_2为队伍速度,L为队伍长度,则

  从队尾到队首的时间为:L/(V_1-V_2 )

  从队首到队尾的时间为:L/(V_1 V_2 )

  8、比赛场次问题

  N为参赛选手数,

  淘汰赛仅需决出冠亚军比赛场次=N-1,

  淘汰赛需决出前四名比赛场次=N,

  单循环赛比赛场次=∁_N^2,

  双循环赛比赛场次=A_N^2

  9、植树问题

  两端植树: 距离/间隔 1 = 棵数

  一端植树(环形植树): 距离/间隔= 棵数

  俩端均不植树:距离/间隔-1=棵数

  双边植树:(距离/间隔-1)*2=棵数

  10、方阵问题

  最为层每边人数为N

  方阵总人数=N^2

  最外层总人数=(N-1)×4

  相邻两层总人数差=8(行数和列数>3)

  去掉一行一列则少(2N-1)人

  空心方阵总人数=(最外层每边人数-层数)×层数×4

  11、几何问题

  N边形内角和=(N-2)×180°

  球体体积=4/3 πr^3

  圆柱体积=πr^2 h

  圆柱体积=1/3 πr^2 h

  12、牛吃草问题

  (牛头数-每天长草量)×天数=最初总草量

  13、日期问题

  一年加1,闰年加2,小月(30天)加2,大月(31天)加3,28年一周期

  4年1闰,100年不闰,400年再闰

  14、页码问题

  如:一本书的页码一共用了270个数字,求这本书的页数。

  页数=(270 12×9)/3=126页

  公式:10-99页:页数=(数字 1×9)/2

  100-999页:页数=(数字 12×9)/3

  1000-9999页:页数=(数字 123×9)/4

  15、时钟问题

  小知识:时针与分针一昼夜重合22次,垂直44次,成180°,也是22次

  求时针与分针成一定角度时的实际时间T

  T=T_0 1/11 T_0,其中T_0为时针不动时,分针走到符合题意位置所需的时间

  16、非闭合路径货物集中问题

  在非闭合的路径上(包括线形、树形等,不包括环形)有多个节点,每个节点之间通过“路”来连通,每个节点上有一定的货物。

  当需要用优化的方法把货物集中到一个节点上的时候,通过以下方式判断货物流通的方向:

  1、判断每条“路”的两侧的货物总重量,在这条“路”上一定是从轻的一侧流向重的一侧。

  2、适用于“非闭合”的路径问题,与各条路径的长短没有关系;实际操作中,我们应该从中间开始分析,这样可以更快得到答案。

  1、在一条公路上每隔100公里有一个仓库,共有5个仓库,一号仓库存有10吨货物,二号仓库存有20吨货物,五号仓库存有40吨货物,其余两个仓库是空的。现在要把所有的货物集中存放在一个仓库里,如果每吨货物运输1公里需要0.5元运输费,则最少需要运费( )。

  A. 4500元 B. 5000元 C. 5500元 D. 6000元

  解析:本题中四条“路”都具备“左边总重量 轻于 右边总重量”的条件,所以这些“路”上的流通方式都是从左到右。故集中到五号仓库是最优选择。

(三)资料分析题公式

行测五大题型答题技巧文库笔记(看了这篇行测答题技巧)(4)

行测五大题型答题技巧文库笔记(看了这篇行测答题技巧)(5)

行测五大题型答题技巧文库笔记(看了这篇行测答题技巧)(6)

行测五大题型答题技巧文库笔记(看了这篇行测答题技巧)(7)

行测五大题型答题技巧文库笔记(看了这篇行测答题技巧)(8)

行测五大题型答题技巧文库笔记(看了这篇行测答题技巧)(9)

  以上就是猿叔总结整理的复习技巧和常用的公式,希望对大家备考有所帮助。

更多公务员考试干货素材请关注:猿猿学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