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打小时候,也就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十岁左右的时候,就见自家和邻家的大门框上贴上了这样的的春联,当时自己还认不到多少汉字,也不懂得它的含义,还看到与其它的一些对联所不同的,其它多是七字联,这幅却是五字联,朗朗上口又好记,因此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后来,在学校里学的东西多了,才知它的出处是毛主席的一首词《卜算子·咏梅》。再到后来,根据相关资料更加了解到了这首词的艺术价值和历史背景。

卜算子·咏梅

(一九六一年十二月)

风雨送春归,

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

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

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

她在丛中笑。

咏梅中梅花为什么不争春(咏梅作为春联内容为什么能流传至今)(1)

此词上阕主要写梅花傲寒开放的美好身姿,描写梅花的美丽、积极与坚贞:

起始二句叙季节的变换,既平直自然,又蕴含哲理。第一句才说“春归”,第二句就说“春到”。春归是梅花在风雨中所送,春到是梅花在飞雪中所迎。一“送”一“迎”,对仗工整,气势磅礴。谁“送”谁“迎”?当然是凌风傲雪的寒梅。“风雨”、“飞雪”喻指当时所说的中国面临的严峻的国家环境以及当时国内的严峻形势,由此衬托了梅和梅花不畏风雪严寒的强大生命力。这就生动地隐喻了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革命英雄主义、坚韧不拔的意志和大无畏的战斗精神。“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承“飞雪”写出,极力渲染梅花开放时的冰雪环境,这是一种衬托的手法,在“百丈冰”的时节梅花开放是十分难能可贵的。这样一来,“犹有花枝俏”一句就格外醒目。梅花不仅在如此严寒的环境中开放,而且开放得还特别俏丽。作者以冰雪衬托风骨铮铮的梅花,以梅花的品质、梅花的形象象征中国共产党人。“俏”字用得很精彩,既表现梅花的俏丽,又象征中国共产党人坚贞美好的情操和敢于一切敌对势力勇敢斗争的精神。作者笔下的梅花形象是全新的,不仅是诗人眼中梅花的形象,也是诗人自己以及中国共产党人的形象。

下阕主要写梅花的精神风貌,表现了梅花坚强不屈,不畏寒冷对春天充满信心和谦虚的风格,塑造了梅花俊美而坚韧不拔的形象,鼓励人们要有威武不屈的精神和革命到底的乐观主义精神,是对无私无欲的梅花的礼赞

下阕首句承“俏”字写出。俏丽的梅花开放于寒冬之时,它是春天的信使,预报春天就要到来,当春天真正到来时她已经飘零了。这就是梅花乐于奉献的性格,所以作者说梅花是“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俏”字浓缩了千种生机,万般气,是这首词的诗眼,是新时代梅花精神风貌的外现。“俏”字也是上下阕之间过渡的桥梁,使整首词的境界浑然天成。同时又使人不禁联想到王安石《梅花》中的“凌寒独自开”的特别意境。“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从中”两句,描写春天降临繁花似锦的时候,梅花那种舒心高兴的样子。写出了花不仅有俏丽的身姿,而且有崇高的精神境界。“笑”字写出了新时代梅花谦逊脱俗的品质,豁达大度的精神风采,再现了高度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极大地升华了词的艺术境界。新时代的梅花形象象征了共产党人斗争在前,享受在后的崇高美德和无私奉献的伟大精神。

全词运用逆向思维来立意,融合象征、拟人、衬托、比喻、夸张等手法,读来含蓄蕴藉,耐人寻味。

之所以耐人寻味,这又与当时我国所处的时代与国际背景密切相关:

《卜算子·咏梅》最早发表于1963年12月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毛主席诗词》,但是写于1961年12月。当时,我党在筹划即将召开的中共中央扩大的工作会议,当时中国面临的国际环境是比较严峻的,遏制新生的人民政权的力量十分猖狂;同时国内又是经济极度困难,自然灾害又不断发生。面对巨大的困难和压力,毛泽东为了鼓舞我党和全国人民的斗志,便酝酿写一首词。于是便借鉴了陆游《卜算子·咏梅》的原调原题,作了颇具毛泽东特色的《卜算子·咏梅》,意境就与陆词截然不同了 :

陆游原词:

卜算子 咏梅

驿外断桥边,

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

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

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

只有香如故。

陆游的这首词也是与他所处的历史背景紧密相联,陆游当时身居高位,主张北伐,皇帝不信任他,朝廷中主和的投降派又排挤、攻击他,他难酬壮志,“寂寞开无主”、伤感悲凉,便作了《卜算子·咏梅》。陆游以梅自况,“一任群芳妒”,表示要坚持爱国情操,至死不向恶势力屈服。但是“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又不禁流露出他的无奈与消沉。毛泽东十分欣赏肯定陆词的爱国主义主题的。但是他“反其意”“主要是反忧伤、悲观之意,而转变为积极乐观、奋发有为的革命情怀;反寂寞、无出路之意为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战斗精神;反孤芳自赏、个人奋斗之意为同春共乐、大公无私的集体主义高贵品质。”

可以说,毛泽东的这首词又是一篇战斗的诗篇,令人又禁不住回味起革命战争年代《西江月·井冈山》中

敌军围困万千重,

我自岿然不动。

早已森严壁垒,

更加众志成城。

以及《七律·长征》中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这些战斗诗篇所展现出来的乐观、坚定、豪迈、浪漫的伟大情怀。《卜算子·咏梅》在当时一经发表,几乎就像《沁园春·雪》一样在全国人民面前引起了巨大的轰动,同时极大地鼓舞了党和人民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全国各地纷纷把“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这幅绝对作为春联请进家门,以示对未来幸福生活的盼望和信心,至今仍旧可以鼓励人们,积极面对生活事业中所遭遇的任何艰难困苦,因此能够从六十年代一直沿用至今。

,